沮授点了点头,心里也是开始琢磨着什么,同时,一旁的颜良却是发话了:“主公,袁公路答应给咱们五千兵马,难道没有提出什么别的条件吗?会不会当咱们到达了下邳之后,他会再提出让咱们意外的决定?”
袁绍听了颜良的话,便是呵呵一笑,只见他脸色舒缓,十分自信道:“呵呵额,文恒呀,你的这个问题可就多虑了呀,虽然现在我这个做大哥的现在如此落魄,如此不堪,可是,我毕竟是他袁公路的大哥,不管他心里有什么出格的想法或者是非分的要求,都不会直面跟我提出来的,因为,现在他还没有这个胆子!”
袁绍的话说得很很自信,说得也很霸气,尽管现在袁绍已经近乎是‘手无寸铁’的统帅,手下的兵马或者是粮草已经是到了一个水尽渠干的境界了,可是他依然在袁术面前有着一份超然的自信,这份自信,是他与袁术在从小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这种自信是极难被消灭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便是袁绍死了,他都会觉得他比袁术强,袁术都不敢在他面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因为古人有句俗话说得好‘移泰山易,移靠山难!’这个道理走到哪,都不会过时的。
袁绍的话似乎说得很对,对于在场的人来说,不管是许攸也好还是颜良与沮授,似乎都可以接受袁绍的这番说法,所以,尽管袁绍的话语有些过于夸张的意思,可是在场的人,都没有想要反驳他的意思。
袁绍集结心腹,商议了一个下午之后,便是派沮授和颜良去到了袁术那里领了五千军马以及粮草器械,这一下子可疼的袁术不得了,就像袁术丢了一个郡县一般难受。
不过,对于袁术来说,好消息是,袁绍马上就要离开青州了,马上就要入驻徐州了,而且,这次陶谦给予袁绍的驻军地点,竟然是距离彭城甚近的下邳,这个消息对于袁术来说,足可以抵消他借给袁术那五千兵马的痛苦了。
两天后,袁绍告别了袁术,带着许攸。颜良、沮授等人,离开了青州,但是,他的家眷却是被袁术给留了下来,因为袁绍此去徐州的目的是为了占领徐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起仗来,所以,下邳并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再加上,袁术对袁绍家事的强烈挽留,使得袁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将家人留在了临淄。
袁绍的家人被袁术留在了临淄,其实这是袁术使得一个手段,也是袁术为了控制袁绍而做出的决定,这个手段当然是杨弘使出来的,为的就是在日后袁术偷袭徐州的时候,袁绍能够配合他们。
可是,袁绍却是以为袁术真的是为了他好,真心为了帮助他袁绍一把,毕竟,袁绍还是袁术的亲哥哥,亲弟弟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哥哥一把,这不管到哪,都是无可厚非的。
就像袁绍同许攸、颜良及沮授说得那样,袁术根本不会对袁绍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事情来,也正是因为袁绍的这个态度,不管是许攸也好,还是沮授也罢,这两个人都是没有过多的怀疑袁术。
袁绍带着一丝丝的兴奋,带着满怀的雄心壮志,带着自己的部下,开始向着徐州挺进,向着下邳进发。
这一路上,袁绍感觉到自己的心情是那么的美好,先前那失败在刘靖手上的阴霾,现在早已被陶谦伸出的橄榄枝给扫的无影无踪了,下邳是他的新起点,下邳是他打开未来新世界的大门。
由于这次袁绍的心情很是轻松,而且,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战事,所以,这次袁绍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太快,从临淄出发,大军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方才进发到东海城。
而当袁绍到达东海城郊的时候,已经是夜色阑珊了,漫天的繁星已经闪闪发亮,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眨着眼睛一般。
袁绍命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好好地休息一个晚上,明天精神饱满地向着下邳挺进,因为,从渤海到下邳的行程,最多也就是一百多里地了。
由于快要到达下邳了,这个月来的艰苦行军也快要结束了,而新的人生马上就要到来了。
所以这天夜里,袁绍心情大好的情况下,下了命令,犒赏全军,让将士们好好地吃喝了一顿,所以,整个袁绍的军营,都是一片欢乐、愉悦的气氛。
时间一直向后推移,直至到了午夜时分,将士们大部分都喝够了,也玩累了,毕竟他们已经行进了一个多月了,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疲惫的不得了,终于得到了休息一晚的机会,他们当然是不会错过的,所以,大部分人都陆续睡去了。
袁绍与许攸、颜良以及沮授也是喝了不少的酒,因为他们的心情比较不错,所以,喝起酒来,也是格外的敞开,所以他们早就喝的不省人事了。
午夜,夏末的凉风,阵阵袭来,吹在人们的心房,让人一阵舒爽,在这个由热转凉的季节,人们告别了酷暑,告别了夏日的蚊蝇,开始享受秋日的舒爽,也是将要迎来一年之中的最大的丰收季。
而就在这样的夜里,一支秘密部队,有一位特殊的将领统帅着来到了东海城郊,逼近了袁绍的大营。
而这个特殊的将领,身高七尺有五,虎背熊腰,身体威武雄壮,看上去无力非凡的样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陶谦坐下的第一猛将臧霸是也,此人为何深夜带着大军来到袁绍的营地呢?
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点,此情此景,臧霸当然不会是为了迎接袁绍而来的,因为他肩负了一个比较沉重的使命,一定要偷袭成功,消灭欲要侵占徐州的来犯之敌,歼灭袁绍的部队。
而臧霸的这个使命,并不是由陶谦发出的,因为陶谦是个喜欢和平的人,而且他也是比较温顺的一个人,当他接到袁绍的信件之后,先是恐惧不已,惴惴不安,后来,在他召集了几个心腹之后,方才做出了让步的决定。
而臧霸就是陶谦所召集的那几个心腹之一,按说陶谦已经商议出了结果,为何这臧霸还会不听陶谦的命令,而来偷袭袁绍呢,说到这里,就得说出另一个人了。
袁绍听了颜良的话,便是呵呵一笑,只见他脸色舒缓,十分自信道:“呵呵额,文恒呀,你的这个问题可就多虑了呀,虽然现在我这个做大哥的现在如此落魄,如此不堪,可是,我毕竟是他袁公路的大哥,不管他心里有什么出格的想法或者是非分的要求,都不会直面跟我提出来的,因为,现在他还没有这个胆子!”
袁绍的话说得很很自信,说得也很霸气,尽管现在袁绍已经近乎是‘手无寸铁’的统帅,手下的兵马或者是粮草已经是到了一个水尽渠干的境界了,可是他依然在袁术面前有着一份超然的自信,这份自信,是他与袁术在从小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这种自信是极难被消灭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便是袁绍死了,他都会觉得他比袁术强,袁术都不敢在他面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因为古人有句俗话说得好‘移泰山易,移靠山难!’这个道理走到哪,都不会过时的。
袁绍的话似乎说得很对,对于在场的人来说,不管是许攸也好还是颜良与沮授,似乎都可以接受袁绍的这番说法,所以,尽管袁绍的话语有些过于夸张的意思,可是在场的人,都没有想要反驳他的意思。
袁绍集结心腹,商议了一个下午之后,便是派沮授和颜良去到了袁术那里领了五千军马以及粮草器械,这一下子可疼的袁术不得了,就像袁术丢了一个郡县一般难受。
不过,对于袁术来说,好消息是,袁绍马上就要离开青州了,马上就要入驻徐州了,而且,这次陶谦给予袁绍的驻军地点,竟然是距离彭城甚近的下邳,这个消息对于袁术来说,足可以抵消他借给袁术那五千兵马的痛苦了。
两天后,袁绍告别了袁术,带着许攸。颜良、沮授等人,离开了青州,但是,他的家眷却是被袁术给留了下来,因为袁绍此去徐州的目的是为了占领徐州,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起仗来,所以,下邳并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再加上,袁术对袁绍家事的强烈挽留,使得袁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将家人留在了临淄。
袁绍的家人被袁术留在了临淄,其实这是袁术使得一个手段,也是袁术为了控制袁绍而做出的决定,这个手段当然是杨弘使出来的,为的就是在日后袁术偷袭徐州的时候,袁绍能够配合他们。
可是,袁绍却是以为袁术真的是为了他好,真心为了帮助他袁绍一把,毕竟,袁绍还是袁术的亲哥哥,亲弟弟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哥哥一把,这不管到哪,都是无可厚非的。
就像袁绍同许攸、颜良及沮授说得那样,袁术根本不会对袁绍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事情来,也正是因为袁绍的这个态度,不管是许攸也好,还是沮授也罢,这两个人都是没有过多的怀疑袁术。
袁绍带着一丝丝的兴奋,带着满怀的雄心壮志,带着自己的部下,开始向着徐州挺进,向着下邳进发。
这一路上,袁绍感觉到自己的心情是那么的美好,先前那失败在刘靖手上的阴霾,现在早已被陶谦伸出的橄榄枝给扫的无影无踪了,下邳是他的新起点,下邳是他打开未来新世界的大门。
由于这次袁绍的心情很是轻松,而且,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战事,所以,这次袁绍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太快,从临淄出发,大军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方才进发到东海城。
而当袁绍到达东海城郊的时候,已经是夜色阑珊了,漫天的繁星已经闪闪发亮,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眨着眼睛一般。
袁绍命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好好地休息一个晚上,明天精神饱满地向着下邳挺进,因为,从渤海到下邳的行程,最多也就是一百多里地了。
由于快要到达下邳了,这个月来的艰苦行军也快要结束了,而新的人生马上就要到来了。
所以这天夜里,袁绍心情大好的情况下,下了命令,犒赏全军,让将士们好好地吃喝了一顿,所以,整个袁绍的军营,都是一片欢乐、愉悦的气氛。
时间一直向后推移,直至到了午夜时分,将士们大部分都喝够了,也玩累了,毕竟他们已经行进了一个多月了,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疲惫的不得了,终于得到了休息一晚的机会,他们当然是不会错过的,所以,大部分人都陆续睡去了。
袁绍与许攸、颜良以及沮授也是喝了不少的酒,因为他们的心情比较不错,所以,喝起酒来,也是格外的敞开,所以他们早就喝的不省人事了。
午夜,夏末的凉风,阵阵袭来,吹在人们的心房,让人一阵舒爽,在这个由热转凉的季节,人们告别了酷暑,告别了夏日的蚊蝇,开始享受秋日的舒爽,也是将要迎来一年之中的最大的丰收季。
而就在这样的夜里,一支秘密部队,有一位特殊的将领统帅着来到了东海城郊,逼近了袁绍的大营。
而这个特殊的将领,身高七尺有五,虎背熊腰,身体威武雄壮,看上去无力非凡的样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陶谦坐下的第一猛将臧霸是也,此人为何深夜带着大军来到袁绍的营地呢?
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点,此情此景,臧霸当然不会是为了迎接袁绍而来的,因为他肩负了一个比较沉重的使命,一定要偷袭成功,消灭欲要侵占徐州的来犯之敌,歼灭袁绍的部队。
而臧霸的这个使命,并不是由陶谦发出的,因为陶谦是个喜欢和平的人,而且他也是比较温顺的一个人,当他接到袁绍的信件之后,先是恐惧不已,惴惴不安,后来,在他召集了几个心腹之后,方才做出了让步的决定。
而臧霸就是陶谦所召集的那几个心腹之一,按说陶谦已经商议出了结果,为何这臧霸还会不听陶谦的命令,而来偷袭袁绍呢,说到这里,就得说出另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