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
学习教育理论最终的目的是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本章列举的应对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以及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征。
对孩子提出要求的三步骤:
1.深呼吸或找地方冷静下来
2与孩子面对面,说出你的要求
3站在旁边等结果
鼓励
不提孩子的失败,引导孩子敢于尝试和愿意学习的欲望,让孩子取得成功。
称赞
成人的赞赏多是敷衍和言不由衷,即使到了我上大学上研究生,和老师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说:“xx很优秀”,翻来覆去只有这一句。我压根都不信他们心里是这样认为的。我到底优秀在哪里?是我学业成绩突出,还是我创新能力强,还是我flash和网站做得好?您倒是说出个所以然来啊?不知道老师们是懒得费口舌还是只是随口一说,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很优秀”就如同“宝贝你真棒”“真聪明”“太厉害了”一样空洞无物。
对孩子来说,你刚开始赞扬,你真棒,他也许会很开心,随着你说的次数增加,他们会越来越怀疑你的诚意。
敷衍孩子的赞赏是有害无益的,形成习惯后,孩子会听不得一点意见。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赞赏?
首先,你要发自真心。你真的觉得孩子做得不错。
其次,描述孩子做了什么,要具体、细节化、就事论事,不给孩子定性,不过度夸大,将简单的事情说成“丰功伟绩”。
再次,如果真的比以前进步了,可以说一下,提高孩子的信心。这需要父母动用足够的观察力,发现孩子细节上的进步。
最后,适当给以建议,如果自己拿不准,就不要建议。
当遇到有别人夸奖自己孩子时,不要虚伪地谦虚,如果孩子在旁边,让孩子表达感谢即可。
说谎
幼儿没有说谎这个概念,因为有的时候他也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父母千万不可以过于紧张,这样反而会造成孩子真正的心理问题。
家人以身作则,不对孩子说谎,不哄骗孩子。
大一些的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家里的规则过于严厉而害怕惩罚,因此要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确认说真话也没有坏处。
当孩子承认错误后,无论有多么严重,都不能再惩罚孩子,应该把注意力放到解决问题上。
不能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让孩子口头检讨,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偷东西
当幼儿没有物权概念的时候,偷拿的东西他并不认为是别人的,父母要给孩子确立明确的物权概念。并且制定规则,他自己的东西有支配权,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可以动。
要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手头拮据,而去羡慕别人的东西。
打扰成人时
孩子有话说,而父母正忙的时候,让孩子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孩子玩得开心,父母需要带孩子离开时
让孩子自己选择继续玩十分钟还是五分钟,让孩子与朋友和玩具道别,然后按时离开。
幼儿打人
幼儿打人时没有这个意识,他们不理解对方会疼,也可能是语言发育没有跟上行为,动作比语言快。父母如果批评,孩子觉得父母的反应好玩,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应该给孩子示范“轻轻地摸”,淡化处理,并引导孩子用别的方式与其他孩子相处。
关于零食
过于苛刻地限制孩子的零食,反而让孩子认为零食是人间美味,一有机会就拼命地吃,等到有零花钱后更会去买一些垃圾食品。因此父母需要掌握适度原则,并引导孩子吃健康零食。
第一反抗期原因
1.3岁左右身体活动能力增强,好奇心驱使探索世界,遇到阻碍而反抗
2.自我意识,表达自我,如果与规则相左,引起反抗
3.情绪控制力弱,需求不满足就会发怒。
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选择题不能是“去刷牙好不好?”而应该是“玩十分钟后再刷牙还是现在去刷?”“妈妈陪你刷还是爸爸陪你刷?”因为刷牙是必须的,不刷牙是无效选项,第一个句式使刷牙可能被否决掉,另外两种选题让孩子有一定自主权,自己做的选择也愿意去执行。
分类
把孩子的物品分门别类地指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孩子可以根据类别来选择进行哪种工作然后根据这一类活动选择所需要的材料。
探索
新玩具买回来父母不要演示,让孩子自己探索,父母演示的过程就是一种限定,限制了孩子的探索。
不说“不要……”
我们先来做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下面请读者不要想老虎,不要想东北虎、不要想华南虎、不要想孟加拉虎……怎么样,是不是满脑子都是老虎了?
所以,不停地说“不要”会不断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幼小的孩子只记得了你强调的“不许可”内容,无法理解不这样做应该怎样做,只能继续错误行为;而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可能会通过重复不良行为来达到权力斗争的目的。
因此,不说“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避免说教
道理简单明了,不要长篇大论、不断重复。
孩子不讲道理
让孩子讲理,父母就要给孩子自由,建立简单规则,言出必行,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孩子发怒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小宝宝发怒可以转移注意力,对大一些的孩子,要求合理痛快地给予,要求不合理的坚决不给。
孩子发怒的原因:恐惧、要求得不到满足、挫败和羞辱感、受到伤害、感到不公。
与老师沟通
和老师沟通要讲技巧,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也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在家中的良好表现。
电视
因为电视的信息是单向输出的,没有跟孩子形成互动,无法很好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尽量不让孩子沉迷电视。为此,父母也不要看,或者少看电视。
电玩
当代的父母,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不会对电子网络游戏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不用完全禁止孩子玩电子类游戏,应该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游戏内容,以及合理规划孩子用电子产品时间。
我也玩过不少的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游戏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不过玩的多了也就会发现,剧情、结构、框架都是套路,实在不值得沉迷其中。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和父母的交流少,内心空虚,在现实中找不到支撑心灵的事物。如果仅仅是强制控制孩子不让他玩游戏,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标也治不了。父母要改善亲子关系,了解、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参观和旅游。
宠物
在小满一岁多的时候,我们家里养过兔子,小满非常喜欢喂兔子。但是其中一只疯狂偷吃垃圾,最后病死了,另一只因为气味太大而送人了。据说最好养的乌龟,也因为冬天的中午太暖和没能很好的冬眠而撒手西归了。在儿童乐园捞了几条鱼,因为这种捞鱼游戏很折腾鱼,所以想看看是不是有内伤,先观察几天,也没敢乱投喂(有无数的鱼都死在了馒头手里),过了一周鱼还在游呀游,我赶快去朋友家要了一些鱼食来喂,竟然就喂了三个月。
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在父母有精力照料以及保证孩子安全和健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养一些。
为了对宠物负责,不确定自己家是否适合养宠物时,可以先借亲戚朋友的宠物来实习一下。
保姆
小巫在《给孩子自由》中,探索出一套《阿姨行为准则》,
家中请保姆照看孩子的父母,可以借鉴参考。
学习教育理论最终的目的是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本章列举的应对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以及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征。
对孩子提出要求的三步骤:
1.深呼吸或找地方冷静下来
2与孩子面对面,说出你的要求
3站在旁边等结果
鼓励
不提孩子的失败,引导孩子敢于尝试和愿意学习的欲望,让孩子取得成功。
称赞
成人的赞赏多是敷衍和言不由衷,即使到了我上大学上研究生,和老师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说:“xx很优秀”,翻来覆去只有这一句。我压根都不信他们心里是这样认为的。我到底优秀在哪里?是我学业成绩突出,还是我创新能力强,还是我flash和网站做得好?您倒是说出个所以然来啊?不知道老师们是懒得费口舌还是只是随口一说,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很优秀”就如同“宝贝你真棒”“真聪明”“太厉害了”一样空洞无物。
对孩子来说,你刚开始赞扬,你真棒,他也许会很开心,随着你说的次数增加,他们会越来越怀疑你的诚意。
敷衍孩子的赞赏是有害无益的,形成习惯后,孩子会听不得一点意见。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赞赏?
首先,你要发自真心。你真的觉得孩子做得不错。
其次,描述孩子做了什么,要具体、细节化、就事论事,不给孩子定性,不过度夸大,将简单的事情说成“丰功伟绩”。
再次,如果真的比以前进步了,可以说一下,提高孩子的信心。这需要父母动用足够的观察力,发现孩子细节上的进步。
最后,适当给以建议,如果自己拿不准,就不要建议。
当遇到有别人夸奖自己孩子时,不要虚伪地谦虚,如果孩子在旁边,让孩子表达感谢即可。
说谎
幼儿没有说谎这个概念,因为有的时候他也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父母千万不可以过于紧张,这样反而会造成孩子真正的心理问题。
家人以身作则,不对孩子说谎,不哄骗孩子。
大一些的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家里的规则过于严厉而害怕惩罚,因此要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确认说真话也没有坏处。
当孩子承认错误后,无论有多么严重,都不能再惩罚孩子,应该把注意力放到解决问题上。
不能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让孩子口头检讨,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偷东西
当幼儿没有物权概念的时候,偷拿的东西他并不认为是别人的,父母要给孩子确立明确的物权概念。并且制定规则,他自己的东西有支配权,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可以动。
要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手头拮据,而去羡慕别人的东西。
打扰成人时
孩子有话说,而父母正忙的时候,让孩子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孩子玩得开心,父母需要带孩子离开时
让孩子自己选择继续玩十分钟还是五分钟,让孩子与朋友和玩具道别,然后按时离开。
幼儿打人
幼儿打人时没有这个意识,他们不理解对方会疼,也可能是语言发育没有跟上行为,动作比语言快。父母如果批评,孩子觉得父母的反应好玩,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应该给孩子示范“轻轻地摸”,淡化处理,并引导孩子用别的方式与其他孩子相处。
关于零食
过于苛刻地限制孩子的零食,反而让孩子认为零食是人间美味,一有机会就拼命地吃,等到有零花钱后更会去买一些垃圾食品。因此父母需要掌握适度原则,并引导孩子吃健康零食。
第一反抗期原因
1.3岁左右身体活动能力增强,好奇心驱使探索世界,遇到阻碍而反抗
2.自我意识,表达自我,如果与规则相左,引起反抗
3.情绪控制力弱,需求不满足就会发怒。
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选择题不能是“去刷牙好不好?”而应该是“玩十分钟后再刷牙还是现在去刷?”“妈妈陪你刷还是爸爸陪你刷?”因为刷牙是必须的,不刷牙是无效选项,第一个句式使刷牙可能被否决掉,另外两种选题让孩子有一定自主权,自己做的选择也愿意去执行。
分类
把孩子的物品分门别类地指出不同的区域来,比如美术区、音乐区、玩偶区和建筑区,孩子可以根据类别来选择进行哪种工作然后根据这一类活动选择所需要的材料。
探索
新玩具买回来父母不要演示,让孩子自己探索,父母演示的过程就是一种限定,限制了孩子的探索。
不说“不要……”
我们先来做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下面请读者不要想老虎,不要想东北虎、不要想华南虎、不要想孟加拉虎……怎么样,是不是满脑子都是老虎了?
所以,不停地说“不要”会不断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幼小的孩子只记得了你强调的“不许可”内容,无法理解不这样做应该怎样做,只能继续错误行为;而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可能会通过重复不良行为来达到权力斗争的目的。
因此,不说“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避免说教
道理简单明了,不要长篇大论、不断重复。
孩子不讲道理
让孩子讲理,父母就要给孩子自由,建立简单规则,言出必行,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孩子发怒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小宝宝发怒可以转移注意力,对大一些的孩子,要求合理痛快地给予,要求不合理的坚决不给。
孩子发怒的原因:恐惧、要求得不到满足、挫败和羞辱感、受到伤害、感到不公。
与老师沟通
和老师沟通要讲技巧,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也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在家中的良好表现。
电视
因为电视的信息是单向输出的,没有跟孩子形成互动,无法很好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尽量不让孩子沉迷电视。为此,父母也不要看,或者少看电视。
电玩
当代的父母,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不会对电子网络游戏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不用完全禁止孩子玩电子类游戏,应该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游戏内容,以及合理规划孩子用电子产品时间。
我也玩过不少的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游戏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不过玩的多了也就会发现,剧情、结构、框架都是套路,实在不值得沉迷其中。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和父母的交流少,内心空虚,在现实中找不到支撑心灵的事物。如果仅仅是强制控制孩子不让他玩游戏,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标也治不了。父母要改善亲子关系,了解、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参观和旅游。
宠物
在小满一岁多的时候,我们家里养过兔子,小满非常喜欢喂兔子。但是其中一只疯狂偷吃垃圾,最后病死了,另一只因为气味太大而送人了。据说最好养的乌龟,也因为冬天的中午太暖和没能很好的冬眠而撒手西归了。在儿童乐园捞了几条鱼,因为这种捞鱼游戏很折腾鱼,所以想看看是不是有内伤,先观察几天,也没敢乱投喂(有无数的鱼都死在了馒头手里),过了一周鱼还在游呀游,我赶快去朋友家要了一些鱼食来喂,竟然就喂了三个月。
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在父母有精力照料以及保证孩子安全和健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养一些。
为了对宠物负责,不确定自己家是否适合养宠物时,可以先借亲戚朋友的宠物来实习一下。
保姆
小巫在《给孩子自由》中,探索出一套《阿姨行为准则》,
家中请保姆照看孩子的父母,可以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