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作为东汉末三大战役之一,有着它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东汉战乱之后,天下根据险要被大致分了几块,里面大致掺杂这以往州郡的划分,却不完全准确。
全国共有两条大河,一为黄河,一为长江,以此才有了袁绍河北之名,曹操河南之名。这些名字,并不是后世的省份名,而大致指的黄河两岸。
而林凡的治下,按道理来讲也该称为江南,只是为了大伙好理解,才继续称江东。
袁绍与曹操两人跨越黄河遥相呼应,一者在北,一者在南,而袁绍若想要攻过来,黄河便是他的首要目标,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稍小,加上北人不善船只,但也是天堑之名。
可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曹操如若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偶然性。
而黄河以南最重要的两个渡口,当属白马与延津,因为它两的地理位置,在最靠近陈留的位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白马与延津正在当口。
在其后,还有一处地方,就是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陈留北面与东面的屏障,自然成了袁绍夺取陈留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陈留,后勤补给也比袁军更方便,而官渡之后,兖州与豫州就失了水利屏障,曹操退无可退。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必然性了。
(其实许都与陈留相差也不远,此处不管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在来看都可以!)
曹操做了很多部署,派程昱与臧霸一道,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攻敌之必救,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
另外,令于禁率步骑三万屯守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曹仁,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亲率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
同时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左翼。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
前文也说了,官渡之战有着它的偶然性,黄河渡口漫漫多,曹操也无力全部布防了,他在赌,赌以袁绍的骄傲,也没心思从其他地方渡河。
左中右都有部署,却唯独对后方没有动作,甚至抽调南线兵马北上,之后的一切变化,也昭示着郭嘉此策的精明,江东军撤兵之后,自回江东修养生息,全无半点攻伐之意。
不过此刻,还得先说笼罩在陈留上空的乌云,已经电闪雷鸣,剧烈的翻滚起来了。
建安五年冬夜,陈留。
丞相府的中堂灯火通明,这样的情况自从袁绍开始调动兵力以来,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曹操扶着额头看着面前的地图,笑道:“已经三个月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本初还不想渡河吗?”
郭嘉略带调皮的摊了摊手道:“只怕短期内袁本初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了,他自家事情多的要死,可能渡河交战还得缓缓,兵贵神速乃兵家机要,看来他袁本初不会懂了。”
众人听了郭嘉的话都笑出了声,堂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下来。曹操笑得更是开怀:“全赖公达之计策,才能给我军争取出缓兵之计。”
荀攸笑着捋须道:“主公也不可大意,已过三月之期,刘备与袁绍之间却并非发生摩擦,想必也是在解决,也有可能是在故弄玄虚,在隐匿兵马,趁我等不备,猛烈一击。”
曹操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道:“子孝与文则两人素来善于用兵,必不会被他袁绍寻着机会轻败,我等放心就是,不过也得加紧部署了,调兵马去官渡.......不日后,我将亲往官渡一行,坐镇官渡。而陈留之中则继续由文若你来坐镇,谨慎行事。”
后一句是给荀彧说的,要说曹操麾下重臣,得是荀彧与郭嘉平分秋色,一人常坐镇中堂,一人常随军左右,其他人都要次一筹。
荀彧颔首以对。
“诸位以为,我与袁本初一战,胜算有几成?”曹操环视众人。
“袁本初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荀彧笑了笑说道:“而主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胜袁绍数筹,此战必胜。”
郭嘉也适时地抛出了他的千古名论:十胜十败论。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听了荀彧与郭嘉的言语,两个心腹都看好自己,曹操也高兴,笑道:“好!既然有如此多胜算,此战我军必胜,袁绍必败。”
其他人兴致也起来了,就在府中高呼:“我军必胜,袁绍必败!”
喊了许久,曹操令众人都散了,之后,却从屏风中转出一人,名为王必。
王必为曹操丞相府长史,乃曹操心腹,掌管着消息密探刺客等等,是曹操最为亲密之人。他常常隐于暗中,但若是真格论起等级出来,还在众军师之上。
王必之与曹操,犹如二鸟之与林凡;夏江之与梁帝;戴笠之与蒋介石。
官渡之战作为东汉末三大战役之一,有着它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东汉战乱之后,天下根据险要被大致分了几块,里面大致掺杂这以往州郡的划分,却不完全准确。
全国共有两条大河,一为黄河,一为长江,以此才有了袁绍河北之名,曹操河南之名。这些名字,并不是后世的省份名,而大致指的黄河两岸。
而林凡的治下,按道理来讲也该称为江南,只是为了大伙好理解,才继续称江东。
袁绍与曹操两人跨越黄河遥相呼应,一者在北,一者在南,而袁绍若想要攻过来,黄河便是他的首要目标,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稍小,加上北人不善船只,但也是天堑之名。
可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曹操如若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偶然性。
而黄河以南最重要的两个渡口,当属白马与延津,因为它两的地理位置,在最靠近陈留的位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白马与延津正在当口。
在其后,还有一处地方,就是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陈留北面与东面的屏障,自然成了袁绍夺取陈留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陈留,后勤补给也比袁军更方便,而官渡之后,兖州与豫州就失了水利屏障,曹操退无可退。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必然性了。
(其实许都与陈留相差也不远,此处不管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在来看都可以!)
曹操做了很多部署,派程昱与臧霸一道,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攻敌之必救,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
另外,令于禁率步骑三万屯守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曹仁,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亲率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
同时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左翼。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
前文也说了,官渡之战有着它的偶然性,黄河渡口漫漫多,曹操也无力全部布防了,他在赌,赌以袁绍的骄傲,也没心思从其他地方渡河。
左中右都有部署,却唯独对后方没有动作,甚至抽调南线兵马北上,之后的一切变化,也昭示着郭嘉此策的精明,江东军撤兵之后,自回江东修养生息,全无半点攻伐之意。
不过此刻,还得先说笼罩在陈留上空的乌云,已经电闪雷鸣,剧烈的翻滚起来了。
建安五年冬夜,陈留。
丞相府的中堂灯火通明,这样的情况自从袁绍开始调动兵力以来,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曹操扶着额头看着面前的地图,笑道:“已经三个月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本初还不想渡河吗?”
郭嘉略带调皮的摊了摊手道:“只怕短期内袁本初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了,他自家事情多的要死,可能渡河交战还得缓缓,兵贵神速乃兵家机要,看来他袁本初不会懂了。”
众人听了郭嘉的话都笑出了声,堂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下来。曹操笑得更是开怀:“全赖公达之计策,才能给我军争取出缓兵之计。”
荀攸笑着捋须道:“主公也不可大意,已过三月之期,刘备与袁绍之间却并非发生摩擦,想必也是在解决,也有可能是在故弄玄虚,在隐匿兵马,趁我等不备,猛烈一击。”
曹操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道:“子孝与文则两人素来善于用兵,必不会被他袁绍寻着机会轻败,我等放心就是,不过也得加紧部署了,调兵马去官渡.......不日后,我将亲往官渡一行,坐镇官渡。而陈留之中则继续由文若你来坐镇,谨慎行事。”
后一句是给荀彧说的,要说曹操麾下重臣,得是荀彧与郭嘉平分秋色,一人常坐镇中堂,一人常随军左右,其他人都要次一筹。
荀彧颔首以对。
“诸位以为,我与袁本初一战,胜算有几成?”曹操环视众人。
“袁本初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荀彧笑了笑说道:“而主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胜袁绍数筹,此战必胜。”
郭嘉也适时地抛出了他的千古名论:十胜十败论。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听了荀彧与郭嘉的言语,两个心腹都看好自己,曹操也高兴,笑道:“好!既然有如此多胜算,此战我军必胜,袁绍必败。”
其他人兴致也起来了,就在府中高呼:“我军必胜,袁绍必败!”
喊了许久,曹操令众人都散了,之后,却从屏风中转出一人,名为王必。
王必为曹操丞相府长史,乃曹操心腹,掌管着消息密探刺客等等,是曹操最为亲密之人。他常常隐于暗中,但若是真格论起等级出来,还在众军师之上。
王必之与曹操,犹如二鸟之与林凡;夏江之与梁帝;戴笠之与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