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后就传来消息,刘繇命大,赶在水军包夹之前过了长江,奔到徐州去了。
林凡也不去可惜,刘繇如丧家之犬,已无大碍。
得了吴县之后,刘繇也已退走,大势已定,诸多杂事要忙,林凡任命徐宣为吴郡太守,将公务通通交给徐宣办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吴郡顾家第一时间送来了投效书,送来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顾雍顾元叹。
顾雍作为后世孙吴的丞相,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风吹草响,兔子先动。这不,第一时间就赶来投效。
林凡对顾家的投效还真不在意,江东四大家族,顾陆朱张,相互之间连枝共节,相互仪仗,如今朱家尽灭,陆家也在袁术的兵锋之下奄奄一息,江东四大家族气势就已经弱了。
说来也有些可惜,四大家族中就以朱家最善军伍,朱据,朱然,朱恒等辈都是名将之选,唉,可惜了。
林凡先前还害怕江东家族,后来深入了解,手中握有兵权,也逐渐明了,也不再害怕。
这次朱家公然反叛,正好给了林凡下手机会,朱家尽灭,从道义上来讲,也怪不到林凡头上。
从事实上讲,更怪不到林凡头上,人可是严白虎杀的....
林凡对于顾家不在意,对于顾雍可是稀罕,顾雍可不简单,必然的大才之选,顾雍刚才说的清楚,顾家投效,可包括顾雍在内的。
虽然这投效应是被朱家之事吓的,具体真情实意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只要归于林凡手下,等时间流逝就能自见分晓。
就任命顾雍为吴郡长史,协助徐宣处理郡中政务,既有栽培之意,也给吴郡其他家族做个榜样。
“元叹大才,我早已知晓,今不喜得吴郡,而喜得元叹矣!说起来,元叹兄是从大家蔡伯喈,某在洛阳之时,也常在蔡世叔门下听课,说来我两还有同门之谊,只是机缘巧合,未曾见过罢了,今日元叹肯来,我林子瞻何德何能,能有天助?”
顾雍口中不好说朱家之事,只是附和道:“将军高才,取得扬州实至名归。”
“然吴郡未平。”林凡话题一转,道:“然吴郡之中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等县依旧未平,阻碍重重,吾常忧心。”
顾雍微笑道:“刘扬州既然已经退出吴郡之地,将军不必担忧,远处诸县传檄可定。”
“偶?元叹可愿助我?”林凡目光灼灼地看着顾雍。
顾雍抚了下颌下几缕柳须,半晌无语,心中也是迟疑,这便是进身之资了吗?面前这林子瞻果然厉害,不仅能上阵用兵,这权势也耍的通透。
自己顾家若助林凡取得吴郡别处地方,少不了得发生矛盾,正是彻底与刘繇划清界限,下次刘繇若想入吴郡,与顾家必然要猜疑,这关系就能好好说道说道了。
“怎地,元叹不愿吗?”林凡继续逼问道。
顾雍刚才只是略作思考,如今铿然道:“这有何难,既如此,顾雍当为将军取吴郡北地。”
林凡重重‘嗯’了一声,又道:“元叹,兵不是本将相逼,就你顾家而言,若想安稳生于乱世,要是再这么放纵下去可不行,难免早夭。你我本有同门之谊,何必迟疑。本将是个急性子,说话也明白,顾家若没想明白,本将就请你回府继续去想,想明白了再议不迟。”
顾雍摸了摸头上的汗滴,心下排腹一句,这林凡说话刚柔并济,哪里有半点急性子的模样,稍有不慎就将至顾家于万劫不负之深渊,不敢马虎。
“回将军,顾家早就想好了,顾家愿出万钱,家奴精壮五千,助将军雄踞江东。”
林凡笑语盈盈地看着顾雍,道:“元叹果然贤才也!”
“将军谬赞!”顾雍客气。
林凡更进一步,依旧是笑语盈盈地看着顾雍:“元叹称我将军,未免太客气了,显得生分。不如称我主公?”
顾雍不做迟疑,立刻就是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雍早有此意,顾雍拜见主公。”
什么叫早有此意,当初林凡在九江郡中求贤,可不见顾雍来投,这些个冠冕堂皇的话,两人说起来一个比一个溜,可信度不高。
有的士子不惧强权,不为五斗米折腰,绝不会被他人威胁。而有的士子就是不同,例如顾雍,顾雍是大才不假,但也有致命弱点,那便是他的家族,对症下药,就能收服顾雍。
至于其中是否真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林凡又道了一句:“元叹真乃贤才也!”语气中意思也明显。
复而对顾雍稍缓语气道:“元叹不负我,我亦永世不负君。顾家亦是如此。”
顾雍谢道:“此乃顾雍本意,主公放心,雍必遵命。”
林凡对他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我既得了吴郡,元叹可有看法?”
这便是考校了,说起正事,顾雍立刻收起了随意,正容道:“主公既然得了扬州之地,扬州富硕,只待励精图治,复而出兵荆州,再讨益州,沿江而守,静待中原大乱,三路出兵,从扬州可至青徐之地,从荆州可至司隶地方,从益州可至雍凉,伺机而动,敌不能挡,天下乃安。”
顾雍说的,就和林凡自己想的差不多,大战略是以长江天险为守,寻找机会北伐,林凡不由点点头。
顾雍继续道:“如今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如今之际……”
顾雍故意勾起人心,林凡急问道:“如今之际如何?”
“如今之际当据长江以守徐州,徐州与吴郡不过一江之隔,徐州陶恭祖依旧强大,不能不防。防备之余,也该肃清扬州中内乱,这首一道,便是山越。”
“正是此理!”
两人说了半天,说着说着,听到精彩处,林凡请顾雍上坐,两人对席而坐,顾雍为林凡出的长久之计,丝毫不下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三日之后,就有消息传来,顾雍单人入吴郡靠北七县,说的各县来投林凡,无有不诺,旬日之间,吴郡复为林凡所得。
林凡也不去可惜,刘繇如丧家之犬,已无大碍。
得了吴县之后,刘繇也已退走,大势已定,诸多杂事要忙,林凡任命徐宣为吴郡太守,将公务通通交给徐宣办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吴郡顾家第一时间送来了投效书,送来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顾雍顾元叹。
顾雍作为后世孙吴的丞相,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风吹草响,兔子先动。这不,第一时间就赶来投效。
林凡对顾家的投效还真不在意,江东四大家族,顾陆朱张,相互之间连枝共节,相互仪仗,如今朱家尽灭,陆家也在袁术的兵锋之下奄奄一息,江东四大家族气势就已经弱了。
说来也有些可惜,四大家族中就以朱家最善军伍,朱据,朱然,朱恒等辈都是名将之选,唉,可惜了。
林凡先前还害怕江东家族,后来深入了解,手中握有兵权,也逐渐明了,也不再害怕。
这次朱家公然反叛,正好给了林凡下手机会,朱家尽灭,从道义上来讲,也怪不到林凡头上。
从事实上讲,更怪不到林凡头上,人可是严白虎杀的....
林凡对于顾家不在意,对于顾雍可是稀罕,顾雍可不简单,必然的大才之选,顾雍刚才说的清楚,顾家投效,可包括顾雍在内的。
虽然这投效应是被朱家之事吓的,具体真情实意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只要归于林凡手下,等时间流逝就能自见分晓。
就任命顾雍为吴郡长史,协助徐宣处理郡中政务,既有栽培之意,也给吴郡其他家族做个榜样。
“元叹大才,我早已知晓,今不喜得吴郡,而喜得元叹矣!说起来,元叹兄是从大家蔡伯喈,某在洛阳之时,也常在蔡世叔门下听课,说来我两还有同门之谊,只是机缘巧合,未曾见过罢了,今日元叹肯来,我林子瞻何德何能,能有天助?”
顾雍口中不好说朱家之事,只是附和道:“将军高才,取得扬州实至名归。”
“然吴郡未平。”林凡话题一转,道:“然吴郡之中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等县依旧未平,阻碍重重,吾常忧心。”
顾雍微笑道:“刘扬州既然已经退出吴郡之地,将军不必担忧,远处诸县传檄可定。”
“偶?元叹可愿助我?”林凡目光灼灼地看着顾雍。
顾雍抚了下颌下几缕柳须,半晌无语,心中也是迟疑,这便是进身之资了吗?面前这林子瞻果然厉害,不仅能上阵用兵,这权势也耍的通透。
自己顾家若助林凡取得吴郡别处地方,少不了得发生矛盾,正是彻底与刘繇划清界限,下次刘繇若想入吴郡,与顾家必然要猜疑,这关系就能好好说道说道了。
“怎地,元叹不愿吗?”林凡继续逼问道。
顾雍刚才只是略作思考,如今铿然道:“这有何难,既如此,顾雍当为将军取吴郡北地。”
林凡重重‘嗯’了一声,又道:“元叹,兵不是本将相逼,就你顾家而言,若想安稳生于乱世,要是再这么放纵下去可不行,难免早夭。你我本有同门之谊,何必迟疑。本将是个急性子,说话也明白,顾家若没想明白,本将就请你回府继续去想,想明白了再议不迟。”
顾雍摸了摸头上的汗滴,心下排腹一句,这林凡说话刚柔并济,哪里有半点急性子的模样,稍有不慎就将至顾家于万劫不负之深渊,不敢马虎。
“回将军,顾家早就想好了,顾家愿出万钱,家奴精壮五千,助将军雄踞江东。”
林凡笑语盈盈地看着顾雍,道:“元叹果然贤才也!”
“将军谬赞!”顾雍客气。
林凡更进一步,依旧是笑语盈盈地看着顾雍:“元叹称我将军,未免太客气了,显得生分。不如称我主公?”
顾雍不做迟疑,立刻就是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雍早有此意,顾雍拜见主公。”
什么叫早有此意,当初林凡在九江郡中求贤,可不见顾雍来投,这些个冠冕堂皇的话,两人说起来一个比一个溜,可信度不高。
有的士子不惧强权,不为五斗米折腰,绝不会被他人威胁。而有的士子就是不同,例如顾雍,顾雍是大才不假,但也有致命弱点,那便是他的家族,对症下药,就能收服顾雍。
至于其中是否真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林凡又道了一句:“元叹真乃贤才也!”语气中意思也明显。
复而对顾雍稍缓语气道:“元叹不负我,我亦永世不负君。顾家亦是如此。”
顾雍谢道:“此乃顾雍本意,主公放心,雍必遵命。”
林凡对他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我既得了吴郡,元叹可有看法?”
这便是考校了,说起正事,顾雍立刻收起了随意,正容道:“主公既然得了扬州之地,扬州富硕,只待励精图治,复而出兵荆州,再讨益州,沿江而守,静待中原大乱,三路出兵,从扬州可至青徐之地,从荆州可至司隶地方,从益州可至雍凉,伺机而动,敌不能挡,天下乃安。”
顾雍说的,就和林凡自己想的差不多,大战略是以长江天险为守,寻找机会北伐,林凡不由点点头。
顾雍继续道:“如今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如今之际……”
顾雍故意勾起人心,林凡急问道:“如今之际如何?”
“如今之际当据长江以守徐州,徐州与吴郡不过一江之隔,徐州陶恭祖依旧强大,不能不防。防备之余,也该肃清扬州中内乱,这首一道,便是山越。”
“正是此理!”
两人说了半天,说着说着,听到精彩处,林凡请顾雍上坐,两人对席而坐,顾雍为林凡出的长久之计,丝毫不下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三日之后,就有消息传来,顾雍单人入吴郡靠北七县,说的各县来投林凡,无有不诺,旬日之间,吴郡复为林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