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府可是有名正言顺的开府之权。此番情况,林凡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张辽,足见恩重之意。
张辽抱拳谢过,虎目含泪;“定不负大哥之托!”
林凡拉起来,劝慰了一番。
有关军制都安排的差不多了,还有些许小事,下来军令通报即可,军务重要,不可耽搁,让众将军各自回去,筹集、征调、组建、训练兵马去了。
临行之前,嘱咐各将领,今时春分,然兵马筹备未全,不宜出征,等秋之来至,便是用兵之际,左右相差不过四五个月而已。严令各将校要在这四五月之间成军,不管成或不成,都要按时出军,不可耽搁。
众将领命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政事,然而林凡手下文人稀少,林凡特意把周瑜留下,此间厅中剩下的就只有周瑜与徐奕两人而已。
傅干已派给张辽之用。此外,厅中还有些不入流的文士,不提也罢!
嘱咐各人筹备春耕之事,这种小事,这些小吏还是能帮些忙的,再大点就不行了。
众人各领命下去了,此时,厅中就只留下周瑜与徐奕两人。
“唉~~~”缓缓间,念及如此,林凡长叹不已。
引得周瑜发问:“将军何故如此长吁短叹?”
看着眼前的周瑜与徐奕,林凡缓缓开头:“无他,荆扬文风悠扬,然而我手中文臣太少,可用之人只有你二人而已,因而生叹。”
转头兴致一起,继续说道:“如今海内英雄并起,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然我九江终究实力单薄,虽有驰骋天地之心,却无斡旋乾坤之力,对于九江之政务,我也有一些想法,只是难以实施,不由的兴叹,此番就说与你两听,也能指正一二。”
徐奕拱手道:“明公放言一试,我等洗耳恭听。”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九江郡中,又或者大至整个扬州,无不分为文、武两道。兵、政齐行,方能合一,我手下有诸多武将,都是凶勇之辈,文远与公瑾乃是帅才,日后通一偏军在侧,制衡敌军,我自是放心,然而治政之事,却让我忧心不已。我欲组幕府,择贤才授予其中,收政于己,然此番贤才颇少,不好组建。”
“郡中佐官不就是太守幕僚吗?”周瑜奇怪说了一句,说完就闭嘴了,思考些许时间,又是问道:“可有名称?”
“其号军机处!”林凡答道。
“军机处?”
“正是!”
周瑜听了,又是陷入深思,虽然不明白治政之所为何名为军机处,然而乱世之事,一切不可以常理推论,想想也就了然了,然而其中深意还有待思考。
其实身为一郡太守,按自古之理,郡中主薄、长史都是郡太守自行招募,说是自己的幕僚也不为过,然而林凡此举,要重新组建幕府,明显是不信任原有的郡中佐官。
然而不信任,撤职下来也不行,其中门道,不可轻为,只能徐徐图之。
说白了,郡中佐官,又或者以后的州中佐官,慢慢都变成了虚职,林凡如此做法,也是因为扬州之地,世家大族盘根接底,要慢慢收其心,不可一步铲除个干净。这也与地理人文有关,若是放在北方之地,哪里来的这么繁琐,统统更替了即可。
原有佐官,俱都不变,面子是照顾了,权利却不留下。
若有贤才看的通透,就知道林凡此举只是脱了裤子放屁,召集幕府独立与地方之外,明显是要加强君权,然而地方权利不可能情理干净,不可能完全收回。不然还要地方政权干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得失,就看后续如何处理了。
“尚书台?”忽而,徐奕惊呼出声。
林凡点点头:“正是此理,凡本就有模仿之意,两者虽有大小之分,然结构相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徐奕听了,也是点点头,示意了解,前文说了,东汉的官制最大的特点便是:虽设三公,权归阁台。这阁台指的便是尚书台,历经数百年半自然半人为的进化过程而来,这尚书台自然有它的特点存在,也最为契合当下。
“绝不仅如此。”周瑜插话道:“为何幕府取名为军机处,并不单单治政之所,恐怕军政相结合,闲时管民,战时管军。”
“尚书台与云台阁相结合?”徐奕惊问。
林凡回道:“恐怕更甚!”
云台阁即为云台二十八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设云台阁纪念众人,只是虚职而已,让徐奕有此一问,其他两人俱是明白他的意思,由此,林凡才这般回答。
倒吸一口冷气,徐奕紧张发问:“是否职权过重了?”
林凡摇摇头:“政令合一,同出一家,更加行之有效。乱世之中当行非常之法,等开明盛世,稳定下来,自会解除,有何不可?”
“若有宵小作乱,恐生祸根。”
“有我林子瞻坐镇,何来宵小之说。”林凡自信回道,“再者说了,可设一检察司,上检君主,下察百官,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周瑜与徐奕两人不言语了,都是被吓住了。
“哈哈哈哈,你两人何故发讷,此不过是我的一些猜想罢了,是否如此行事,还得看日后发展情况,若是一切顺利,无有人阻碍,扬州靖安,也不用如此极端。今日之事,只说我九江贤才稀少,不好利落行事。”
面前两人收了心,又恢复了镇定模样,只听周瑜哈哈大笑。
“我道将军还有何事,原来只是这么简单。扬州贤才众多,招纳一二为己用即可。”
“恐不来耳!”
“哈哈,将军是在搞笑吗?南征北战数年间,将军之威名远传四海,世人折服,岂不自知乎?将军结席以待,扬州士子无不翘首,必然踊跃而至。”周瑜笑着答道。
林凡心喜,自己好像把自己看的太轻了,南征北战多年,也有紧要官职在身,好像真的不用太过拘谨。
转头看了看徐奕,徐奕点头,也是这个意思,“将军之威名,扬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威名,犹在扬州刺史陈温大人之上,不必迟疑。”
名望这东西正是好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要用的时候却非常好用。
张辽抱拳谢过,虎目含泪;“定不负大哥之托!”
林凡拉起来,劝慰了一番。
有关军制都安排的差不多了,还有些许小事,下来军令通报即可,军务重要,不可耽搁,让众将军各自回去,筹集、征调、组建、训练兵马去了。
临行之前,嘱咐各将领,今时春分,然兵马筹备未全,不宜出征,等秋之来至,便是用兵之际,左右相差不过四五个月而已。严令各将校要在这四五月之间成军,不管成或不成,都要按时出军,不可耽搁。
众将领命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政事,然而林凡手下文人稀少,林凡特意把周瑜留下,此间厅中剩下的就只有周瑜与徐奕两人而已。
傅干已派给张辽之用。此外,厅中还有些不入流的文士,不提也罢!
嘱咐各人筹备春耕之事,这种小事,这些小吏还是能帮些忙的,再大点就不行了。
众人各领命下去了,此时,厅中就只留下周瑜与徐奕两人。
“唉~~~”缓缓间,念及如此,林凡长叹不已。
引得周瑜发问:“将军何故如此长吁短叹?”
看着眼前的周瑜与徐奕,林凡缓缓开头:“无他,荆扬文风悠扬,然而我手中文臣太少,可用之人只有你二人而已,因而生叹。”
转头兴致一起,继续说道:“如今海内英雄并起,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然我九江终究实力单薄,虽有驰骋天地之心,却无斡旋乾坤之力,对于九江之政务,我也有一些想法,只是难以实施,不由的兴叹,此番就说与你两听,也能指正一二。”
徐奕拱手道:“明公放言一试,我等洗耳恭听。”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九江郡中,又或者大至整个扬州,无不分为文、武两道。兵、政齐行,方能合一,我手下有诸多武将,都是凶勇之辈,文远与公瑾乃是帅才,日后通一偏军在侧,制衡敌军,我自是放心,然而治政之事,却让我忧心不已。我欲组幕府,择贤才授予其中,收政于己,然此番贤才颇少,不好组建。”
“郡中佐官不就是太守幕僚吗?”周瑜奇怪说了一句,说完就闭嘴了,思考些许时间,又是问道:“可有名称?”
“其号军机处!”林凡答道。
“军机处?”
“正是!”
周瑜听了,又是陷入深思,虽然不明白治政之所为何名为军机处,然而乱世之事,一切不可以常理推论,想想也就了然了,然而其中深意还有待思考。
其实身为一郡太守,按自古之理,郡中主薄、长史都是郡太守自行招募,说是自己的幕僚也不为过,然而林凡此举,要重新组建幕府,明显是不信任原有的郡中佐官。
然而不信任,撤职下来也不行,其中门道,不可轻为,只能徐徐图之。
说白了,郡中佐官,又或者以后的州中佐官,慢慢都变成了虚职,林凡如此做法,也是因为扬州之地,世家大族盘根接底,要慢慢收其心,不可一步铲除个干净。这也与地理人文有关,若是放在北方之地,哪里来的这么繁琐,统统更替了即可。
原有佐官,俱都不变,面子是照顾了,权利却不留下。
若有贤才看的通透,就知道林凡此举只是脱了裤子放屁,召集幕府独立与地方之外,明显是要加强君权,然而地方权利不可能情理干净,不可能完全收回。不然还要地方政权干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得失,就看后续如何处理了。
“尚书台?”忽而,徐奕惊呼出声。
林凡点点头:“正是此理,凡本就有模仿之意,两者虽有大小之分,然结构相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徐奕听了,也是点点头,示意了解,前文说了,东汉的官制最大的特点便是:虽设三公,权归阁台。这阁台指的便是尚书台,历经数百年半自然半人为的进化过程而来,这尚书台自然有它的特点存在,也最为契合当下。
“绝不仅如此。”周瑜插话道:“为何幕府取名为军机处,并不单单治政之所,恐怕军政相结合,闲时管民,战时管军。”
“尚书台与云台阁相结合?”徐奕惊问。
林凡回道:“恐怕更甚!”
云台阁即为云台二十八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设云台阁纪念众人,只是虚职而已,让徐奕有此一问,其他两人俱是明白他的意思,由此,林凡才这般回答。
倒吸一口冷气,徐奕紧张发问:“是否职权过重了?”
林凡摇摇头:“政令合一,同出一家,更加行之有效。乱世之中当行非常之法,等开明盛世,稳定下来,自会解除,有何不可?”
“若有宵小作乱,恐生祸根。”
“有我林子瞻坐镇,何来宵小之说。”林凡自信回道,“再者说了,可设一检察司,上检君主,下察百官,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周瑜与徐奕两人不言语了,都是被吓住了。
“哈哈哈哈,你两人何故发讷,此不过是我的一些猜想罢了,是否如此行事,还得看日后发展情况,若是一切顺利,无有人阻碍,扬州靖安,也不用如此极端。今日之事,只说我九江贤才稀少,不好利落行事。”
面前两人收了心,又恢复了镇定模样,只听周瑜哈哈大笑。
“我道将军还有何事,原来只是这么简单。扬州贤才众多,招纳一二为己用即可。”
“恐不来耳!”
“哈哈,将军是在搞笑吗?南征北战数年间,将军之威名远传四海,世人折服,岂不自知乎?将军结席以待,扬州士子无不翘首,必然踊跃而至。”周瑜笑着答道。
林凡心喜,自己好像把自己看的太轻了,南征北战多年,也有紧要官职在身,好像真的不用太过拘谨。
转头看了看徐奕,徐奕点头,也是这个意思,“将军之威名,扬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威名,犹在扬州刺史陈温大人之上,不必迟疑。”
名望这东西正是好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你要用的时候却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