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问袁术卢植之事,果然,袁家真有消息,立刻就有回应,只见袁术脸色凝重,开口道:“子瞻,我说来你莫要急,你听我细说,董卓废帝改立,遭到卢公的反对,一时之下,董卓竟起了杀心,幸好由蔡邕及彭伯劝阻了,只是罢官,之后不久,卢公就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辞返回家乡涿县。”
袁术顿了顿,林凡却松了一口气,既然按照历史来的,那便是最好。卢植没事,自己也能放心了。
“子瞻你千万不能急,且听我说,卢公离职不久,我袁家中就有消息,董卓派人追杀,最后不知结果了,卢公具体如何?是归隐了,还是...我等都不知了。”
袁术急切着说道,林凡只能装作悲伤的样子,心中却是安定不慌,历史上卢植也遭到了追杀,最后成功逃脱,这次料想也能逃脱才对。
林凡悲伤地说道:“如今大事重要,只能作罢了,改日到公孙伯珪处问问,他从幽州而来,或许能得到些消息。”
三人都是点头称是,又聊起了别物,寒暄了许久,林凡让人将孙策带过来,道:“你看这是何人?”
孙坚看到孙策,一想就知道其中原委,气急,口中不干不净的,作势就要打,被林凡劝下来了:“文台兄莫怪,此事全是子瞻的一时想法,如今讨伐董卓,四海之内英雄云集,伯符虽年幼,更是英雄中的英雄,岂能不来。再者说了,伯符年纪也不小了,像我等这般年纪,也是已经上阵杀敌,何必约束狮儿,须知狮儿见血,才能放啸山林。”
“至于嫂夫人等人,也已完好安顿在舒城之中,我与陆康大人也有言语,必然不会又事的,何必再怪罪伯符。”
有林凡在旁劝谏,孙策得了林凡暗示也是赶紧来认错,还是那句老话,这生米不仅煮成了熟饭,更是煮成了锅巴,他孙坚还能怎地,还能气的杀了孙策不成?
“哼,今日有你子瞻叔父作情,暂且饶了你,待会跟我回营,看我怎么收拾你,还不来谢过你子瞻叔父。”孙坚说道,指示孙策来见礼。
虽然林凡年龄不大,但其辈分摆在这里,论道理,孙策还真得叫林凡一声叔父。
这辈分一说,玄之又玄,荀家两叔侄,荀彧与荀攸两人。
侄子荀攸比叔叔荀彧还要大六岁,见了荀彧的面,还是得口称叔叔......
孙策极不情愿地过来见礼,林凡急道:“我毕竟年幼,各交各的便是,叔父一说,当不得真。”
孙坚面前,孙策不敢答话,自去孙坚背后站定了。
对于孙坚要带孙策回营,林凡也不阻拦,这些日子,已经留了恩情与孙策,不必追之过急,缘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肆意饮酒,三人又追忆当初凉州的日子,都是各有机缘,成就了今天,酒过半酣,林凡凑到两人跟前,悄声问道:“公路,前些日子荆州地界的大事,可是你的手笔?”
大事是何事?众人都明白,袁术自然不会对林凡隐瞒什么,只听袁术边点头便说道:“子瞻,可还记得洛阳城中计?”
林凡眼神也变得迷离:“过去之事,还提它作甚。”
“是啊!都过去了,那计本是极好,可惜无从施展,而今天下大乱,还需早做准备才是.......我欲取荆州!”
袁术这般说法,便是默认了,孙坚也是暗暗点头,看着眼前两人,林凡不由的陷入思考之中,历史上的袁术与孙坚关系就极好,现在似乎更进一步。
心思不由的沉浸下来。
...........................
袁术性格之中有不好之处,但也有闪光点,对待手下极其用心,便是其中一条,也是最吸引人的一条,吸引了林凡,也吸引了孙坚。
历史上孙坚是作为袁术的部将出道的,两人关系极好,虽然是史书上没有提及,但袁术应该是把自己的前线所有部队,都调给孙坚用,由此可见袁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当然,任何事都是优点与缺点共存,袁术后来也是极其信任雷薄、陈兰等人,让他们统领大兵把守灊山,最后袁术走投无路,要去投奔,却遭到了雷薄等人的拒绝,可谓凄惨不已。
在孙坚遭遇梁东之战败后,袁术也是全程支持孙坚,为孙坚提供粮草军械,这才使得孙坚收拢残部,重整士气,反败为胜,进占太谷阳人,大败胡轸将来犯之敌。
至于《三国演义》中有一桥段说的袁术断粮草之事,此事也是六分真四分假。
孙坚阳人之地一战成名之后,这还是各路诸侯,讨董之军第一次战败西凉军,大大鼓舞了士气。
不过袁术军中也有小人忌妒,其对袁术建言道:“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
袁术也开始迟疑起来,于是他便不在运粮草给孙坚。孙坚军中缺粮,感到焦虑万分,那时阳人距离袁术所在鲁阳有一百多里,孙坚日夜兼行快马加鞭的赶回了鲁阳见到了袁术,他用刀划着地分析形势,对袁术说:“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
袁术心中怀愧,不能自安。孙坚接着说:“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跟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
袁术对孙坚顿时感到很内疚,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当即调发军粮,孙坚也很快返回驻地。
这等知错能改的态度不也是一种优点吗?
之后袁术便自领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还表奏孙坚为豫州牧,一派欢乐气氛,两人就在营中,你一句袁扬州,我一句孙豫州,这般没羞没躁地叫了起来。
林凡看着现阶段比历史上更加亲密的两人,也不知是好是坏。
也无法多想,只能由它去了。
袁术顿了顿,林凡却松了一口气,既然按照历史来的,那便是最好。卢植没事,自己也能放心了。
“子瞻你千万不能急,且听我说,卢公离职不久,我袁家中就有消息,董卓派人追杀,最后不知结果了,卢公具体如何?是归隐了,还是...我等都不知了。”
袁术急切着说道,林凡只能装作悲伤的样子,心中却是安定不慌,历史上卢植也遭到了追杀,最后成功逃脱,这次料想也能逃脱才对。
林凡悲伤地说道:“如今大事重要,只能作罢了,改日到公孙伯珪处问问,他从幽州而来,或许能得到些消息。”
三人都是点头称是,又聊起了别物,寒暄了许久,林凡让人将孙策带过来,道:“你看这是何人?”
孙坚看到孙策,一想就知道其中原委,气急,口中不干不净的,作势就要打,被林凡劝下来了:“文台兄莫怪,此事全是子瞻的一时想法,如今讨伐董卓,四海之内英雄云集,伯符虽年幼,更是英雄中的英雄,岂能不来。再者说了,伯符年纪也不小了,像我等这般年纪,也是已经上阵杀敌,何必约束狮儿,须知狮儿见血,才能放啸山林。”
“至于嫂夫人等人,也已完好安顿在舒城之中,我与陆康大人也有言语,必然不会又事的,何必再怪罪伯符。”
有林凡在旁劝谏,孙策得了林凡暗示也是赶紧来认错,还是那句老话,这生米不仅煮成了熟饭,更是煮成了锅巴,他孙坚还能怎地,还能气的杀了孙策不成?
“哼,今日有你子瞻叔父作情,暂且饶了你,待会跟我回营,看我怎么收拾你,还不来谢过你子瞻叔父。”孙坚说道,指示孙策来见礼。
虽然林凡年龄不大,但其辈分摆在这里,论道理,孙策还真得叫林凡一声叔父。
这辈分一说,玄之又玄,荀家两叔侄,荀彧与荀攸两人。
侄子荀攸比叔叔荀彧还要大六岁,见了荀彧的面,还是得口称叔叔......
孙策极不情愿地过来见礼,林凡急道:“我毕竟年幼,各交各的便是,叔父一说,当不得真。”
孙坚面前,孙策不敢答话,自去孙坚背后站定了。
对于孙坚要带孙策回营,林凡也不阻拦,这些日子,已经留了恩情与孙策,不必追之过急,缘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肆意饮酒,三人又追忆当初凉州的日子,都是各有机缘,成就了今天,酒过半酣,林凡凑到两人跟前,悄声问道:“公路,前些日子荆州地界的大事,可是你的手笔?”
大事是何事?众人都明白,袁术自然不会对林凡隐瞒什么,只听袁术边点头便说道:“子瞻,可还记得洛阳城中计?”
林凡眼神也变得迷离:“过去之事,还提它作甚。”
“是啊!都过去了,那计本是极好,可惜无从施展,而今天下大乱,还需早做准备才是.......我欲取荆州!”
袁术这般说法,便是默认了,孙坚也是暗暗点头,看着眼前两人,林凡不由的陷入思考之中,历史上的袁术与孙坚关系就极好,现在似乎更进一步。
心思不由的沉浸下来。
...........................
袁术性格之中有不好之处,但也有闪光点,对待手下极其用心,便是其中一条,也是最吸引人的一条,吸引了林凡,也吸引了孙坚。
历史上孙坚是作为袁术的部将出道的,两人关系极好,虽然是史书上没有提及,但袁术应该是把自己的前线所有部队,都调给孙坚用,由此可见袁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当然,任何事都是优点与缺点共存,袁术后来也是极其信任雷薄、陈兰等人,让他们统领大兵把守灊山,最后袁术走投无路,要去投奔,却遭到了雷薄等人的拒绝,可谓凄惨不已。
在孙坚遭遇梁东之战败后,袁术也是全程支持孙坚,为孙坚提供粮草军械,这才使得孙坚收拢残部,重整士气,反败为胜,进占太谷阳人,大败胡轸将来犯之敌。
至于《三国演义》中有一桥段说的袁术断粮草之事,此事也是六分真四分假。
孙坚阳人之地一战成名之后,这还是各路诸侯,讨董之军第一次战败西凉军,大大鼓舞了士气。
不过袁术军中也有小人忌妒,其对袁术建言道:“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
袁术也开始迟疑起来,于是他便不在运粮草给孙坚。孙坚军中缺粮,感到焦虑万分,那时阳人距离袁术所在鲁阳有一百多里,孙坚日夜兼行快马加鞭的赶回了鲁阳见到了袁术,他用刀划着地分析形势,对袁术说:“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
袁术心中怀愧,不能自安。孙坚接着说:“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跟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
袁术对孙坚顿时感到很内疚,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当即调发军粮,孙坚也很快返回驻地。
这等知错能改的态度不也是一种优点吗?
之后袁术便自领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还表奏孙坚为豫州牧,一派欢乐气氛,两人就在营中,你一句袁扬州,我一句孙豫州,这般没羞没躁地叫了起来。
林凡看着现阶段比历史上更加亲密的两人,也不知是好是坏。
也无法多想,只能由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