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飞跟车组成员庆祝了几句之后,就来到了科塞尔的面前,脸上带着一种得意说道:“科塞尔,你就不打算表示两句吗?”
“跑的不错。”
“够冷淡。”
张一飞差点没忍住给科塞尔一个中指,这也太敷衍了一点吧。
但是科塞尔丝毫没有在意张一飞什么想法,而是直接走到了车库。
练习赛结束之后,赛车同样有一场检修,保证明天正赛阶段的工况。
不过这一次,科塞尔首先要求技术团队,把赛车给吊了起来,检查赛车底盘的磨损程度。
随着赛车被升起,能很明显的看到,底盘上固定的那一根木块,磨损的非常厉害。上面的钨钉,都被磨了小半截,甚至就连赛车悬架低点,都出现了摩擦的痕迹。
每场正赛结束后,赛事组委会都会检查底盘磨损程度,如果超过限制,甚至会取消当场比赛的积分。
张一飞这种磨损程度,代表着他很多时候都是用着极限角度过弯,哪怕就是最低底盘调校,都挡不住过弯时候带来的离心力侧倾,最终磨到了底盘中央的木板。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种程度磨损,可能张一飞不仅仅是过弯或者急刹托底,还有不断借用高出赛道的路肩因素,否则不会这么严重。
“飞,木块磨损程度有点高了,排位赛可以坚持,71圈的正赛,绝对会超出规则限制。”
首席技师查理看到这一幕后,开口朝着张一飞提醒了一句。
积分正赛的时间跟赛程,都要比排位赛长的多,按照这个磨损程度,张一飞在赛后检测的时候,基本上是别想通过了。
“飞,明天正赛之前,借用路肩过弯的次数要规划一下,想办法减少。”
科塞尔只是淡淡的补充了一句,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很能理解排位赛为了争夺杆位,张一飞肯定是全力以赴,尽量极端走线。
因为普罗斯特赛车性能本身就要弱于对手,如果弯道上不跑出最快速度,那凭什么能比别人更快?
这不是张一飞的原因跟错误,而是现实的无奈选择。
“嗯,我明白了。”
张一飞点了点头,就如同车队要制定比赛策略一样,看来这次自己也要想办法抓紧时间,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赛道走线方案,把对赛车底盘的磨损程度给降低,至少要符合赛事标准。
看完最重要的底盘磨损之后,查理重点检查了一下刹车系统。
其实单从从磨损程度上来看,损耗并不大。因为f1刹车片硬度非常高,很难像是轮胎这样一场赛事下来,把刹车片给磨没了。
相比较磨损,赛道上更应该担心的,是温度跟散热问题。因为f1规定不允许使用任何液体主动冷却刹车系统,只能靠着风冷去降低高达1200摄氏度的高温。
单纯靠自然进风肯定是不够的,f1工程师们设计了强制进气冷却系统,能尽量把刹车盘跟刹车片温度,给维持在400摄氏度左右。
不过这个强制进气冷却系统,算是故障率比较高的部件,而且很多时候哪怕没有故障,也有可能急刹之后的入弯减速,导致进风量不够。
刚才练习赛过程中,张一飞的刹车系统传感器,就曾短暂出现过高温警报。因为时间上并不长,温度也在极限范围之内,所以车队并没有通知张一飞,防止影响到他的比赛状态。
如果高温时间再延长一点,有可能直接着火点燃轮胎跟其他赛车部件。那就不是什么比赛状态问题了,而是直接退赛的问题。
除了这两个在a1赛道着重检查的缓解,其他的就是常规引擎、变速箱等等检测。所以这个时候阿虎也靠了过来,站在张一飞身旁嘀咕道:“f1赛车这么高科技,不知道塞根木头干什么,一点都不耐磨。”
“要是放一个金属条,哪还有这么多事情?”
听到这个嘀咕,张一飞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小子想什么呢?
“塞木头就是为了方便检查磨损啊,要是放金属磨不动的话,那最低底盘的限制,还有什么意义?另外耐磨的金属是多重,木头又是多重,你小子就不考虑一下重量对于赛车的影响吗?”
车重对于f1比赛成绩来说,有着堪称决定性的影响,很多时候比赛最快圈速,都是在赛程末端才出现。
这就是因为跑到了后面,赛车燃油逐渐消耗殆尽,轮胎外层的磨损,以及车手身上的汗液蒸发,重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车重要比开始时候轻了许多。
之前练习赛的时候,张一飞选择在剩余百分之十五燃油的阶段,开始了自己的圈速冲刺。而最快圈速是在剩余百分之五燃料时候跑出来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越到比赛结束,速度就一定越快,这里面还要考虑到轮胎的磨损程度。
胎温上来磨损一半的时候,处在重量跟抓地力的平衡点峰值,随着后面磨损越严重,抓地力开始下降,哪怕就是车重再轻也不敢疯狂提速了,到时候就不是跑出最快圈速,而是跑出赛道了!
“嘿嘿飞哥,道理我都懂,我这不就是随口说说嘛。”
阿虎进入职业车队也有一年了,这些基础的东西他其实心里面都懂,就是口嗨了两句。
张一飞听到后也是笑笑,拍了阿虎脑袋一下就回到了后台休息室。
当高度紧张跟集中的精神放松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狂欢之后的疲惫。
休息室里面,阿莱西已经坐在里面了,他看到张一飞进来,朝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刚才的场面,是属于张一飞的荣光时刻,阿莱西在年轻时候也拿过杆位,明白这一刻对于一名新人车手来说,是多么的兴奋跟激动,可以享受到所有人的欢呼跟掌声。
所以阿莱西并没有过去打扰,甚至内心里面看到这一幕,还有着一丝小小的嫉妒。
毕竟中国小子还如此年轻,就拿到了自己第一个杆位头衔,而且还是重返赛道后的第一场比赛。回想起自己的新人赛季,跟现在的张一飞差距是如此直达,真是后生可畏。
张一飞也是朝着阿莱西摆了摆手,然后坐在一旁,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休息室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对于这种局面,张一飞也算是很习惯了,没有了当初那种沉默的尴尬。
“刚才赛车底盘磨损很严重吗?”
张一飞本以为就会跟往常一样沉默下去,但没想到阿莱西却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因为查理检测赛车底盘磨损情况的时候,他其实也在旁边听到了,只不过当时没有说话而已。
“嗯,没办法,想要跑的更快,只能极端走线。”
“其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磨损,比如说在雷木斯弯,不要压倒弯道第五个黑白方格缓冲带,这样就挂不到底盘木条。”
“什么?”
张一飞听到阿莱西这句话,猛地一下就认真做了起来,因为这种东西,是赛道数据跟资料上所没有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车队的资料,会僵硬的写车手应该不压第几个缓冲带方格。
阿莱西没有在乎张一飞的惊讶,而是继续说道:“赛道上的voest-hugel(胡格尔)全速弯,最好不要借用路肩,因为那个弯道全速过超过270km/h,对底盘带来的瞬间磨损非常惊人。”
“还有就是博世弯前面那一段长达800米的直道,最好是距离入弯还有70米的时候急刹,必须要精准的找到这个点,因为那地方有个略微下陷几毫米的凹坑,这时候赛车刹车带来的惯性前倾,磨损不到底盘中间的木块。”
“只要记住了这三个点,能最大限速的降低追求速度带来的底盘磨损,也能通过赛后检测。”
阿莱西的这一番话,听的张一飞简直是目瞪口呆,这三个月他对于奥地利a1赛道的了解,自认为算得上囊括无遗,简直就差没有把赛道资料给吃进去了!
但是这些东西,他是真的不知道!不单单资料上面没有,甚至就连老板普罗斯特跟科塞尔都不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张一飞惊讶的反问了一句,他是真的有点意外。
哼!
阿莱西很不屑的哼了一声。
“我在f1里面跑了十多年,就算成绩不行,但至少经验还是有点。”
“我知道你肯定很意外,为什么赛道资料上没有,并且科塞尔跟普罗斯特都不知道。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赛道资料更多是大数据,而不是个人习惯的开法。”
“至于普罗斯特跟科塞尔不了解,因为1997年a1赛道经过一次重建,赛道长度从之前的5.941公里,缩短到了现在的4.326公里,就连长度都不同了,你觉得他们的经验还会适用吗?”
听完这句话之后,张一飞脸上的表情由之前的惊讶变成狂喜,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刚才自己还在痛苦的抉择,如果更改走线的话,速度势必就会慢下来,这样正赛将变得毫无竞争力。
阿莱西的方式,目前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在不放慢速度下的解决方法。
用最烂的赛车,去挑战最强的车手,本身这就注定了,张一飞没有任何可以浪费的本钱!
“跑的不错。”
“够冷淡。”
张一飞差点没忍住给科塞尔一个中指,这也太敷衍了一点吧。
但是科塞尔丝毫没有在意张一飞什么想法,而是直接走到了车库。
练习赛结束之后,赛车同样有一场检修,保证明天正赛阶段的工况。
不过这一次,科塞尔首先要求技术团队,把赛车给吊了起来,检查赛车底盘的磨损程度。
随着赛车被升起,能很明显的看到,底盘上固定的那一根木块,磨损的非常厉害。上面的钨钉,都被磨了小半截,甚至就连赛车悬架低点,都出现了摩擦的痕迹。
每场正赛结束后,赛事组委会都会检查底盘磨损程度,如果超过限制,甚至会取消当场比赛的积分。
张一飞这种磨损程度,代表着他很多时候都是用着极限角度过弯,哪怕就是最低底盘调校,都挡不住过弯时候带来的离心力侧倾,最终磨到了底盘中央的木板。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种程度磨损,可能张一飞不仅仅是过弯或者急刹托底,还有不断借用高出赛道的路肩因素,否则不会这么严重。
“飞,木块磨损程度有点高了,排位赛可以坚持,71圈的正赛,绝对会超出规则限制。”
首席技师查理看到这一幕后,开口朝着张一飞提醒了一句。
积分正赛的时间跟赛程,都要比排位赛长的多,按照这个磨损程度,张一飞在赛后检测的时候,基本上是别想通过了。
“飞,明天正赛之前,借用路肩过弯的次数要规划一下,想办法减少。”
科塞尔只是淡淡的补充了一句,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很能理解排位赛为了争夺杆位,张一飞肯定是全力以赴,尽量极端走线。
因为普罗斯特赛车性能本身就要弱于对手,如果弯道上不跑出最快速度,那凭什么能比别人更快?
这不是张一飞的原因跟错误,而是现实的无奈选择。
“嗯,我明白了。”
张一飞点了点头,就如同车队要制定比赛策略一样,看来这次自己也要想办法抓紧时间,制定出一个详细的赛道走线方案,把对赛车底盘的磨损程度给降低,至少要符合赛事标准。
看完最重要的底盘磨损之后,查理重点检查了一下刹车系统。
其实单从从磨损程度上来看,损耗并不大。因为f1刹车片硬度非常高,很难像是轮胎这样一场赛事下来,把刹车片给磨没了。
相比较磨损,赛道上更应该担心的,是温度跟散热问题。因为f1规定不允许使用任何液体主动冷却刹车系统,只能靠着风冷去降低高达1200摄氏度的高温。
单纯靠自然进风肯定是不够的,f1工程师们设计了强制进气冷却系统,能尽量把刹车盘跟刹车片温度,给维持在400摄氏度左右。
不过这个强制进气冷却系统,算是故障率比较高的部件,而且很多时候哪怕没有故障,也有可能急刹之后的入弯减速,导致进风量不够。
刚才练习赛过程中,张一飞的刹车系统传感器,就曾短暂出现过高温警报。因为时间上并不长,温度也在极限范围之内,所以车队并没有通知张一飞,防止影响到他的比赛状态。
如果高温时间再延长一点,有可能直接着火点燃轮胎跟其他赛车部件。那就不是什么比赛状态问题了,而是直接退赛的问题。
除了这两个在a1赛道着重检查的缓解,其他的就是常规引擎、变速箱等等检测。所以这个时候阿虎也靠了过来,站在张一飞身旁嘀咕道:“f1赛车这么高科技,不知道塞根木头干什么,一点都不耐磨。”
“要是放一个金属条,哪还有这么多事情?”
听到这个嘀咕,张一飞简直是哭笑不得,这小子想什么呢?
“塞木头就是为了方便检查磨损啊,要是放金属磨不动的话,那最低底盘的限制,还有什么意义?另外耐磨的金属是多重,木头又是多重,你小子就不考虑一下重量对于赛车的影响吗?”
车重对于f1比赛成绩来说,有着堪称决定性的影响,很多时候比赛最快圈速,都是在赛程末端才出现。
这就是因为跑到了后面,赛车燃油逐渐消耗殆尽,轮胎外层的磨损,以及车手身上的汗液蒸发,重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车重要比开始时候轻了许多。
之前练习赛的时候,张一飞选择在剩余百分之十五燃油的阶段,开始了自己的圈速冲刺。而最快圈速是在剩余百分之五燃料时候跑出来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越到比赛结束,速度就一定越快,这里面还要考虑到轮胎的磨损程度。
胎温上来磨损一半的时候,处在重量跟抓地力的平衡点峰值,随着后面磨损越严重,抓地力开始下降,哪怕就是车重再轻也不敢疯狂提速了,到时候就不是跑出最快圈速,而是跑出赛道了!
“嘿嘿飞哥,道理我都懂,我这不就是随口说说嘛。”
阿虎进入职业车队也有一年了,这些基础的东西他其实心里面都懂,就是口嗨了两句。
张一飞听到后也是笑笑,拍了阿虎脑袋一下就回到了后台休息室。
当高度紧张跟集中的精神放松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狂欢之后的疲惫。
休息室里面,阿莱西已经坐在里面了,他看到张一飞进来,朝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刚才的场面,是属于张一飞的荣光时刻,阿莱西在年轻时候也拿过杆位,明白这一刻对于一名新人车手来说,是多么的兴奋跟激动,可以享受到所有人的欢呼跟掌声。
所以阿莱西并没有过去打扰,甚至内心里面看到这一幕,还有着一丝小小的嫉妒。
毕竟中国小子还如此年轻,就拿到了自己第一个杆位头衔,而且还是重返赛道后的第一场比赛。回想起自己的新人赛季,跟现在的张一飞差距是如此直达,真是后生可畏。
张一飞也是朝着阿莱西摆了摆手,然后坐在一旁,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休息室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对于这种局面,张一飞也算是很习惯了,没有了当初那种沉默的尴尬。
“刚才赛车底盘磨损很严重吗?”
张一飞本以为就会跟往常一样沉默下去,但没想到阿莱西却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因为查理检测赛车底盘磨损情况的时候,他其实也在旁边听到了,只不过当时没有说话而已。
“嗯,没办法,想要跑的更快,只能极端走线。”
“其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磨损,比如说在雷木斯弯,不要压倒弯道第五个黑白方格缓冲带,这样就挂不到底盘木条。”
“什么?”
张一飞听到阿莱西这句话,猛地一下就认真做了起来,因为这种东西,是赛道数据跟资料上所没有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车队的资料,会僵硬的写车手应该不压第几个缓冲带方格。
阿莱西没有在乎张一飞的惊讶,而是继续说道:“赛道上的voest-hugel(胡格尔)全速弯,最好不要借用路肩,因为那个弯道全速过超过270km/h,对底盘带来的瞬间磨损非常惊人。”
“还有就是博世弯前面那一段长达800米的直道,最好是距离入弯还有70米的时候急刹,必须要精准的找到这个点,因为那地方有个略微下陷几毫米的凹坑,这时候赛车刹车带来的惯性前倾,磨损不到底盘中间的木块。”
“只要记住了这三个点,能最大限速的降低追求速度带来的底盘磨损,也能通过赛后检测。”
阿莱西的这一番话,听的张一飞简直是目瞪口呆,这三个月他对于奥地利a1赛道的了解,自认为算得上囊括无遗,简直就差没有把赛道资料给吃进去了!
但是这些东西,他是真的不知道!不单单资料上面没有,甚至就连老板普罗斯特跟科塞尔都不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张一飞惊讶的反问了一句,他是真的有点意外。
哼!
阿莱西很不屑的哼了一声。
“我在f1里面跑了十多年,就算成绩不行,但至少经验还是有点。”
“我知道你肯定很意外,为什么赛道资料上没有,并且科塞尔跟普罗斯特都不知道。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赛道资料更多是大数据,而不是个人习惯的开法。”
“至于普罗斯特跟科塞尔不了解,因为1997年a1赛道经过一次重建,赛道长度从之前的5.941公里,缩短到了现在的4.326公里,就连长度都不同了,你觉得他们的经验还会适用吗?”
听完这句话之后,张一飞脸上的表情由之前的惊讶变成狂喜,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刚才自己还在痛苦的抉择,如果更改走线的话,速度势必就会慢下来,这样正赛将变得毫无竞争力。
阿莱西的方式,目前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在不放慢速度下的解决方法。
用最烂的赛车,去挑战最强的车手,本身这就注定了,张一飞没有任何可以浪费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