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宽知道陕西流寇愈演愈烈,已经有好几位文官武将被贼兵杀了。
山西驻军保不准就会进入陕西参与围剿,他亲眼见到了“红旗军”鸟铳手齐射的威势,得知黄氏出品的鸟铳只要规范操作不存在炸膛风险,当然会训练亲兵使用好这六十杆好铳。
他现在就有五十骑铁甲家丁,再收下几十个明军资深鸟铳手做家丁,万一出了岔子,有几十杆鸟铳齐射说不定就能够弹压住乱了阵脚的明军。
只要明军不一哄而散,对付区区流寇应该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崇祯初年,大明官军对阵流寇其实都有心理优势,将领们一致认为只要麾下敢战以一敌十有些夸张,以一敌三应该完全能够做到。
知道历史走向的黄汉无法把话说得太直白,大明局势不断恶化,山陕流民四起,韩志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流寇干掉的将领黄汉无从得知。
因为此人的名字不见于史册,连升职为副将的黄维正也仅仅是留下了“参将黄维正守卫抚宁建奴久攻不克”几个字而已,最后的结局也未见记载。
不管以后是什么形势,总归是以实力说话。黄汉劝说韩志宽努力培养家丁,还送给他盔甲和鸟铳就是想他至少能够自保。
黄汉还告诉韩志宽,“四方快运”是“红旗军”的产业有不少护卫,因此有一定的战斗力,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即将在各州府开设分号的“四方快运”寻求帮助。
此时韩志宽刚刚得到一路参将的实授意气风发,他以为黄汉是准备请自己照顾辖区里的“四方快运”分号故意说得客气罢了。
他满口答应以后发现“四方快运”开设到自己的地盘,一定跟他们经常来往,他还会转告黄维正副将尽可能给予“四方快运”方便。
黄汉见韩志宽误会了也不做解释,亲自陪着父亲送到十里长亭后才跟他依依惜别。
反正人情这东西发展到纠缠不清之时就是蛇鼠一窝的存在,最后是“四方快运”帮韩志宽和黄维正,还是他们给予“四方快运”更多好处这已经不重要。
两个婢子金凤和玉钗虽然名字老土但是慣会伺候人,黄汉已经度过了最繁忙的日子,现在麾下各司其职,他反而轻松了不少。
这段时光里有两个小萝莉伺候生活条件好了许多。
黄汉其实应该有七八个婢女,原先救下的小薇、小月被当做妹妹的陪嫁丫鬟一个给了宋鹏飞一个给了憨子。
憨子和小宋这二人第一天见到小薇、小月之时保不准心里就有想法,黄汉干脆成人之美,估计这两个丫鬟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妾室。
几个有文化的婢女红袖、添香、彩莲、蜜桃都在建奴暴行报告团里扮演苦主控诉后金军搏广大汉民的共鸣,她们在北直隶州府巡讲根本不在开平镇。
因此黄汉一直住军营跟少年学兵和“红旗军”战士吃一锅饭,现在忽然享受到了封建社会情调,天天被两个美少女伺候觉得自己貌似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金凤和玉钗得偿所愿来到了黄汉身边,她们发现新家主不喜排场,还发现她们居然没有人管束,貌似大人身边没有女主人也没有管家,进进出出的都是军人,连给她们发月钱的都是军需官。
大人还亲口告诉她们,瞧上了哪一位战士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让她们风风光光出嫁。
两个小萝莉不知该发誓一辈子跟着家主,还是该谢谢家主给她们自由择婿的机会,纠结啊!
她们准备做好本职工作走一步看一步,在家主身边伺候日子过得不错,如果能够嫁给一个“红旗军”官佐貌似以后就是大妇正妻,日子应该更加好。
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金凤和玉钗更加体贴入微,她们其实都幻想能够被黄汉收房,因此在黄汉面前从来都不避讳什么……
天气逐渐凉爽,是时候给“红旗军”战士、学兵和劳役定做制服了.
在兵额内的战士都是大明正规军理所当然配发明军制服鸳鸯战袄,少年学兵和劳役就不可以如此着装。
因为这些人有三四千之多,也一个个穿上鸳鸯战袄岂不是明目张胆告诉周围人,“红旗军”实际兵力远超兵额?
黄汉给少年学兵设计了类似于十八世纪时英国红衫军的军服,接近现代的服装简洁明了,军官再配上长筒皮靴很是帅气。
少年学兵们认为衣裤分离更加方便,人人都喜欢这样的制服。
时光荏苒,秋收在望,春小麦已经黄了,老百姓看到即将到手的粮食心里更加安定。
徐光启率先用来育甘薯、马铃薯苗的八百亩良田已经开始收获,抛荒了半年的土地肥力不错。
又是由于是第一次种植马铃薯和甘薯,因此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了一千余斤。
这是明朝六百克左右的市斤,意味着就是后世一千二百余斤。
黄汉吩咐李三娘子跟谷满仓的娘子带领几十个妇女来学习一个谋生的新技术,谷满仓的妻子姓甄,大家都称呼她谷甄氏。
这两个女人具备代表性,有一定的号召力。
李三娘子是因为无依无靠而追随“红旗军”的外来户,这个团体内的妇女信任她。
谷甄氏是受到黄汉恩惠的本地农民,当地人都喜欢去谷家拉家常,打听一些消息。
李三娘子被黄汉收留后一直在救护队做事,这个女子做事认真得到了医官刘大寿器重,因此成了为数不多的女性随军劳役,每个月能够得到六百文钱和五斗杂粮。
她就是一个人带着三岁的儿子生活在军中,三餐有保障,因此月饷反而能够积余下来。
她多次参加战场救护胆大心细,黄四方被建奴打伤并且丢了右臂之时,跟着刘大寿给黄四方处理断臂的就是她,后来精心护理黄四方的也是她。
李三娘子知道黄四方乃是杀了十几个鞑子和建奴的好汉,她不仅仅用心照顾黄四方,还用自己积攒的钱财背着儿子跑了多个村庄买来鸡蛋、老母鸡给黄四方进补。
山西驻军保不准就会进入陕西参与围剿,他亲眼见到了“红旗军”鸟铳手齐射的威势,得知黄氏出品的鸟铳只要规范操作不存在炸膛风险,当然会训练亲兵使用好这六十杆好铳。
他现在就有五十骑铁甲家丁,再收下几十个明军资深鸟铳手做家丁,万一出了岔子,有几十杆鸟铳齐射说不定就能够弹压住乱了阵脚的明军。
只要明军不一哄而散,对付区区流寇应该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崇祯初年,大明官军对阵流寇其实都有心理优势,将领们一致认为只要麾下敢战以一敌十有些夸张,以一敌三应该完全能够做到。
知道历史走向的黄汉无法把话说得太直白,大明局势不断恶化,山陕流民四起,韩志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流寇干掉的将领黄汉无从得知。
因为此人的名字不见于史册,连升职为副将的黄维正也仅仅是留下了“参将黄维正守卫抚宁建奴久攻不克”几个字而已,最后的结局也未见记载。
不管以后是什么形势,总归是以实力说话。黄汉劝说韩志宽努力培养家丁,还送给他盔甲和鸟铳就是想他至少能够自保。
黄汉还告诉韩志宽,“四方快运”是“红旗军”的产业有不少护卫,因此有一定的战斗力,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去即将在各州府开设分号的“四方快运”寻求帮助。
此时韩志宽刚刚得到一路参将的实授意气风发,他以为黄汉是准备请自己照顾辖区里的“四方快运”分号故意说得客气罢了。
他满口答应以后发现“四方快运”开设到自己的地盘,一定跟他们经常来往,他还会转告黄维正副将尽可能给予“四方快运”方便。
黄汉见韩志宽误会了也不做解释,亲自陪着父亲送到十里长亭后才跟他依依惜别。
反正人情这东西发展到纠缠不清之时就是蛇鼠一窝的存在,最后是“四方快运”帮韩志宽和黄维正,还是他们给予“四方快运”更多好处这已经不重要。
两个婢子金凤和玉钗虽然名字老土但是慣会伺候人,黄汉已经度过了最繁忙的日子,现在麾下各司其职,他反而轻松了不少。
这段时光里有两个小萝莉伺候生活条件好了许多。
黄汉其实应该有七八个婢女,原先救下的小薇、小月被当做妹妹的陪嫁丫鬟一个给了宋鹏飞一个给了憨子。
憨子和小宋这二人第一天见到小薇、小月之时保不准心里就有想法,黄汉干脆成人之美,估计这两个丫鬟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妾室。
几个有文化的婢女红袖、添香、彩莲、蜜桃都在建奴暴行报告团里扮演苦主控诉后金军搏广大汉民的共鸣,她们在北直隶州府巡讲根本不在开平镇。
因此黄汉一直住军营跟少年学兵和“红旗军”战士吃一锅饭,现在忽然享受到了封建社会情调,天天被两个美少女伺候觉得自己貌似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金凤和玉钗得偿所愿来到了黄汉身边,她们发现新家主不喜排场,还发现她们居然没有人管束,貌似大人身边没有女主人也没有管家,进进出出的都是军人,连给她们发月钱的都是军需官。
大人还亲口告诉她们,瞧上了哪一位战士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让她们风风光光出嫁。
两个小萝莉不知该发誓一辈子跟着家主,还是该谢谢家主给她们自由择婿的机会,纠结啊!
她们准备做好本职工作走一步看一步,在家主身边伺候日子过得不错,如果能够嫁给一个“红旗军”官佐貌似以后就是大妇正妻,日子应该更加好。
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金凤和玉钗更加体贴入微,她们其实都幻想能够被黄汉收房,因此在黄汉面前从来都不避讳什么……
天气逐渐凉爽,是时候给“红旗军”战士、学兵和劳役定做制服了.
在兵额内的战士都是大明正规军理所当然配发明军制服鸳鸯战袄,少年学兵和劳役就不可以如此着装。
因为这些人有三四千之多,也一个个穿上鸳鸯战袄岂不是明目张胆告诉周围人,“红旗军”实际兵力远超兵额?
黄汉给少年学兵设计了类似于十八世纪时英国红衫军的军服,接近现代的服装简洁明了,军官再配上长筒皮靴很是帅气。
少年学兵们认为衣裤分离更加方便,人人都喜欢这样的制服。
时光荏苒,秋收在望,春小麦已经黄了,老百姓看到即将到手的粮食心里更加安定。
徐光启率先用来育甘薯、马铃薯苗的八百亩良田已经开始收获,抛荒了半年的土地肥力不错。
又是由于是第一次种植马铃薯和甘薯,因此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了一千余斤。
这是明朝六百克左右的市斤,意味着就是后世一千二百余斤。
黄汉吩咐李三娘子跟谷满仓的娘子带领几十个妇女来学习一个谋生的新技术,谷满仓的妻子姓甄,大家都称呼她谷甄氏。
这两个女人具备代表性,有一定的号召力。
李三娘子是因为无依无靠而追随“红旗军”的外来户,这个团体内的妇女信任她。
谷甄氏是受到黄汉恩惠的本地农民,当地人都喜欢去谷家拉家常,打听一些消息。
李三娘子被黄汉收留后一直在救护队做事,这个女子做事认真得到了医官刘大寿器重,因此成了为数不多的女性随军劳役,每个月能够得到六百文钱和五斗杂粮。
她就是一个人带着三岁的儿子生活在军中,三餐有保障,因此月饷反而能够积余下来。
她多次参加战场救护胆大心细,黄四方被建奴打伤并且丢了右臂之时,跟着刘大寿给黄四方处理断臂的就是她,后来精心护理黄四方的也是她。
李三娘子知道黄四方乃是杀了十几个鞑子和建奴的好汉,她不仅仅用心照顾黄四方,还用自己积攒的钱财背着儿子跑了多个村庄买来鸡蛋、老母鸡给黄四方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