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驻京办”吗?
■ 古代也有“驻京办”吗?
我国地域广阔,很多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区等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北京办事处”。事实上,早在汉代就有这样的机构了。
汉代有级别不同的“驻京办”。级别最高的是国邸,专门接待前来朝见皇帝的诸侯王及其随从,此外又有郡县制背景下的“郡邸”。地方派出的“驻京代表”,负责定期把皇帝的圣旨、臣子的奏议以及宫廷大事等通过信使传送给各郡长官。
唐朝时的“驻京办”称为进奏院。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立藩镇,设置节度使,节度使在京城设立的办事机构称为“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进奏院只对地方节度使负责,负责协调节度使与中央政府间的关系,办理藩镇和朝廷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以及为地方采编、通报京城的各类政治信息等。在以“道”划分全国的背景下,唐时又有“诸道进奏院”,是“道”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宋代时,进奏院在性质和职能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它的官员改由中央委派,负责定期把朝廷政令送达地方,它还逐渐成为官员、名士们的社交场合。
元代时,进奏院被废止,但到了明清时,会馆应运而生。较之前代,会馆的出现带有民间自发性。一方面,明清时期工商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些商人为了维护利益、协调关系,建立了会馆。这种会馆因为受到行业的制约,所以又称“行馆”。另一方面,明清时科举兴盛,科考会试会吸引来自全国的成千上万名学子和随从。学子们在京城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又常囊中羞涩,而举子高中是一方的荣耀,出于地缘之情,同乡的官僚、商人们会筹措资金,购置房产,建立会馆。因为与科举考试息息相关,这类会馆也称“试馆”。除了为同乡举子、来京官员提供落脚地,为同乡聚会提供场所等,渐渐地,会馆也就成了沟通地方与京师的渠道,成为政治、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我国地域广阔,很多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区等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北京办事处”。事实上,早在汉代就有这样的机构了。
汉代有级别不同的“驻京办”。级别最高的是国邸,专门接待前来朝见皇帝的诸侯王及其随从,此外又有郡县制背景下的“郡邸”。地方派出的“驻京代表”,负责定期把皇帝的圣旨、臣子的奏议以及宫廷大事等通过信使传送给各郡长官。
唐朝时的“驻京办”称为进奏院。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立藩镇,设置节度使,节度使在京城设立的办事机构称为“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进奏院只对地方节度使负责,负责协调节度使与中央政府间的关系,办理藩镇和朝廷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以及为地方采编、通报京城的各类政治信息等。在以“道”划分全国的背景下,唐时又有“诸道进奏院”,是“道”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宋代时,进奏院在性质和职能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它的官员改由中央委派,负责定期把朝廷政令送达地方,它还逐渐成为官员、名士们的社交场合。
元代时,进奏院被废止,但到了明清时,会馆应运而生。较之前代,会馆的出现带有民间自发性。一方面,明清时期工商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些商人为了维护利益、协调关系,建立了会馆。这种会馆因为受到行业的制约,所以又称“行馆”。另一方面,明清时科举兴盛,科考会试会吸引来自全国的成千上万名学子和随从。学子们在京城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又常囊中羞涩,而举子高中是一方的荣耀,出于地缘之情,同乡的官僚、商人们会筹措资金,购置房产,建立会馆。因为与科举考试息息相关,这类会馆也称“试馆”。除了为同乡举子、来京官员提供落脚地,为同乡聚会提供场所等,渐渐地,会馆也就成了沟通地方与京师的渠道,成为政治、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