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本文一概使用农历),日食再现。
虽然仅仅是非常偏的偏食,也不得不跪拜,还得昭告天下大赦臣民。
高孝瓘静静的看着天空,良久才下令道:“拟旨,用词尔等斟酌,犯罪之人不容赦免,田地赋税减半即可。”
礼亲王高浟提醒道:“以往大赦天下可比这多的多,皇上是不是再考虑一番?”
高孝瓘微微摇头道:“自朕登基以来,一改流放、囚禁为劳动改造徒刑,不仅增加了米粮产出,也让军队不再是罪犯翻身之地。即是赦免,也应该是守法之人得到好处,犯罪之人有法律定罪,难不成还指望他们感恩?”
高浟无言以对,原本他也想让皇上按祖制,毕竟一下子减少赋税过半,对国库收支平衡影响极大。
“十叔,那王庆没有吵着要见朕?”高孝瓘话锋一转。
“回皇上,那倒是没有,臣只是告知还在商议,毕竟如此大的事,商议的越久,在他王庆看来,皇上与诸将军的分歧也就越大。最近让纥奚永安盯着他,带他前往他王家祖地去祭拜,相信这几日还不会提什么要求。”
按着俩人的设想,拖延一个月,再将皮球给踢回去,这路上再磨蹭个把月,三次便能拖到夏末秋初,相信在初秋之前,周人不会轻举妄动。
“五叔,刑部最近得抓紧一些,周人不可能不派人刺探情报,必要情况之下,让大齐百姓也参与到其中,户籍造册和身份证件之事,也要尽快的落实下去,这些你们刑部与户部协调一下。”
“正在商议联合共管,刑部管审核及发放证件,户部管存根档案。”
“如此甚好,快些落实下去,影照之事催一催工部,如今的工坊产量要提高一些。”
高孝瓘说完朝着兵部走去,他对新近呈上来的战略不大满意。
总参谋司,几位兵部大臣总参谋无所事事,他们各自性格不同,制定的战略也各不相同,几次修改之后,大家各自让步,总算是勉强达成一致,也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
“皇上驾到。”禁卫一声通传,让无所事事的大臣们一惊,赶紧小跑排队恭候。
挥手免礼的高孝瓘,冷眼瞧着这些大臣。
“你们还真闲,今日呈递的方案,朕很不满意。非得朕将话说清楚?那好,周人联合突厥西部及北部联合进攻,你们将敌军进攻的可能线路详细制定出来,以及我军反攻路线以及军力布置,也一并制定出来。”
“皇上,之前那战略方案,是否可以给臣等明示一下,哪里不满?”
唐邕一头雾水,但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那是集众家之长。
“那朕问诸位,围长安三年,封汉中要道?等着他宇文护在蜀地壮大,再成一个蜀国不成?唐大人常以中庸之道用兵,守倒是中规中矩,攻则按部就班,那么其余几位呢?你们凌厉的合围战术,为何没有体现出来?”
战略实在太过中庸,俨然成了集众家之长,也难怪皇上发难针针见血。
皇上给出的指示已经很明确,诱敌来攻,转而进入反攻阶段,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要做出详细的策略及部署。
最终战略意图便是:拿下周地全境。
……
长安。
周武帝宇文邕下诏:大冢宰晋国公,是我的兄长,职位是朝延为首的大臣,今后凡是诏令诰书和所有官署的文书里,不准直呼其名。
宇文护对诏令坚决不服从,一再表示谦让。
这是宇文邕再次示弱,他并非想保住皇位,他只是想保住性命,军政大权都在堂兄手中,他此举也是想试探一番,堂兄究竟有没有觊觎之心。
宇文护对此诏一点也没感到感动,对堂弟的示弱他心知肚明,堂弟越是低眉顺眼,他便越是觉得此子城府极深,用这种恩惠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将自己抬举的极高,还不是为了让天下人看。
为了不落人口实,为了不显现他的嚣张跋扈,他必须做出谦让的表示。
宇文护当然觊觎着帝王之位,堂弟越是如此,他便越是没有借口。
宇文邕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堂兄很不舒服。
三月初一的日食让宇文邕很不舒服,最近几年出现了三次日食,上一次出现的时候,大哥被堂兄毒死,这一次……
宇文邕不是第一次给堂兄使绊子,他一边示弱一边暗地里与堂兄较量。
‘这一次,似乎殷勤的过了些。’
宇文邕也漠然的看着天空,心思却不在日食上,思想宛如天马行空一般不着痕迹。
“拟旨,大赦天下。”
“是。”
“任命太傅燕国公于谨,为掌管国家教化的三老,赐延年杖。任命柱国达奚武为太保。”
沉默不语的宇文邕再次传旨,他决定拉拢两位柱国,也顺便看看两位柱国的立场如何。
于谨如何不明白小皇帝的意图,他虽然不怕宇文护,但他对这等虚名还真没什么追求。
年近花甲的达奚武,倒是追随宇文泰数十年,他对宇文家的争权夺势冷眼旁观,对他来说,宇文一族夺了元氏的天下,如今内斗谁主沉浮,都不关他的事。虚名也好实权也罢,给了就接着。
朝廷旨意刚传出,殿内太监离开来到偏殿。
此人一到,看到大殿之中还有大臣,那太监便垂手而立一旁。
抬眼一瞧的宇文护明白,这是有消息。
“诸位大人还是先去办公,余下之事本公再考虑一番。”
诸大臣行礼离去,待到殿中无人,那小太监才走了过来。
“皇上下旨,达奚武为太保,于谨为三老,赐延年杖。”
“知道了,你下去吧。”宇文护瞧了一眼那小太监,淡淡的答了一句,低头继续批阅折子。
当偏殿无人之时,他的嘴角却露出了讽刺的笑意。
宇文护再次看穿了堂弟的小手段,在他宇文护看来,于谨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个谨慎之人,断然不会为了虚名而倒向谁,他于谨更在乎的是家族。
而达奚武贪婪吝啬,但凡虚名实利他都会囊括入怀,更何况三公之一的太保还不是虚名。
正如宇文护所猜测的那般,达奚武立刻上了谢恩折子,而于谨却上了推辞的折子。
日子慢慢流逝……
宇文护不停的派出探子,去齐国打探其兵马粮草,但他并不知道,这些探子大部分进入齐国便被人盯上,之后不是失踪就是变节。
另外他还要与几个儿子,以及心腹将领商议作战事宜,与突厥联络合谋之前,要做出稳妥的伐齐路线,否则出现差错,会影响到联盟的和睦。
其实宇文护巴不得越快越好,但一想到母亲还在晋阳,他又不得不静下心来。
事实上宇文护也不得不等,行军打仗不是一拍大腿就能决定的。
这关系到兵马粮草,大周乃府兵制,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兵,加上粮草的集中转运,若要得空闲,也必然要到年底才行,至少是冬小麦播种之后。架设浮桥也好,等黄河冰冻也罢,这个时候进攻时机最为适合。
而突厥传来了消息,大可汗的意思也差不多,趁着水草丰美,正是让牛羊战马积蓄肥膘的时候,最好是当大雪降下之时,两军兵分六路进攻齐国,至于具体细节,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三方都企盼着冬季,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如今的宇文至眼神更加凌厉,嘴唇上细密的胡须修饰的极好,他看着地图陷入沉思。
“穆公(宇文至)如今每日练兵,相信穆公之精兵定然能让齐人胆寒。”
“齐人胆寒谈何容易,我大周兵马进军路线无外乎三条,中路出潼关经玉璧城攻晋州直抵晋阳,这晋州可有齐人大将斛律光。出潼关沿黄河往东攻洛阳,这里齐人可刚调出了独孤永业镇守。”
众人闻言皆沉默,中路最难攻打是事实。晋州过去便是并州,而并州首府便是晋阳,作为齐人都城,所布精锐更是不少。而洛阳虽在黄河南岸,但不拿下洛州,则齐人可随时挥军北上,对进攻邺城的大军前后夹击。
“北方朔州与肆州之间的雁门关乃上路,其险要自不必多言,还得防备朔州军南下夹击,但若是突厥大军兵临城下,另其不得兼顾。我周军过河曲,翻越祁连天池攻三堆戍及社平戍,来一出调虎离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下,趁着肆州军大将綦连猛来不及驰援,倒是可以拿下雁门关。”
众将赞许的点点头,这肆州大军本就是拱卫晋阳北门之要地的重兵,相信他綦连猛也不敢贸然分兵。
“下路则是豫州,此处乃两淮门户,齐人刚派了王士良前往统帅,此人治理地方倒是很有能力,其部兵马仅有三万余,一半是两淮军,虽然是齐军三系之中最弱,但也不可小觑,不硬攻只怕无法取胜。”
宇文护很是欣慰的点点头,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儿子打算攻打哪一路,他要将儿子的精锐留在长安,一是盯着小皇帝,二是保留精锐,若是齐人被摧枯拉朽的攻势打败,儿子的精锐便可以捡便宜。反过来来说,若是伐齐失败,则宇文家的大军独大。
宇文至并不明白父亲的打算,他依旧在思考如何破齐良策。
虽然仅仅是非常偏的偏食,也不得不跪拜,还得昭告天下大赦臣民。
高孝瓘静静的看着天空,良久才下令道:“拟旨,用词尔等斟酌,犯罪之人不容赦免,田地赋税减半即可。”
礼亲王高浟提醒道:“以往大赦天下可比这多的多,皇上是不是再考虑一番?”
高孝瓘微微摇头道:“自朕登基以来,一改流放、囚禁为劳动改造徒刑,不仅增加了米粮产出,也让军队不再是罪犯翻身之地。即是赦免,也应该是守法之人得到好处,犯罪之人有法律定罪,难不成还指望他们感恩?”
高浟无言以对,原本他也想让皇上按祖制,毕竟一下子减少赋税过半,对国库收支平衡影响极大。
“十叔,那王庆没有吵着要见朕?”高孝瓘话锋一转。
“回皇上,那倒是没有,臣只是告知还在商议,毕竟如此大的事,商议的越久,在他王庆看来,皇上与诸将军的分歧也就越大。最近让纥奚永安盯着他,带他前往他王家祖地去祭拜,相信这几日还不会提什么要求。”
按着俩人的设想,拖延一个月,再将皮球给踢回去,这路上再磨蹭个把月,三次便能拖到夏末秋初,相信在初秋之前,周人不会轻举妄动。
“五叔,刑部最近得抓紧一些,周人不可能不派人刺探情报,必要情况之下,让大齐百姓也参与到其中,户籍造册和身份证件之事,也要尽快的落实下去,这些你们刑部与户部协调一下。”
“正在商议联合共管,刑部管审核及发放证件,户部管存根档案。”
“如此甚好,快些落实下去,影照之事催一催工部,如今的工坊产量要提高一些。”
高孝瓘说完朝着兵部走去,他对新近呈上来的战略不大满意。
总参谋司,几位兵部大臣总参谋无所事事,他们各自性格不同,制定的战略也各不相同,几次修改之后,大家各自让步,总算是勉强达成一致,也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
“皇上驾到。”禁卫一声通传,让无所事事的大臣们一惊,赶紧小跑排队恭候。
挥手免礼的高孝瓘,冷眼瞧着这些大臣。
“你们还真闲,今日呈递的方案,朕很不满意。非得朕将话说清楚?那好,周人联合突厥西部及北部联合进攻,你们将敌军进攻的可能线路详细制定出来,以及我军反攻路线以及军力布置,也一并制定出来。”
“皇上,之前那战略方案,是否可以给臣等明示一下,哪里不满?”
唐邕一头雾水,但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那是集众家之长。
“那朕问诸位,围长安三年,封汉中要道?等着他宇文护在蜀地壮大,再成一个蜀国不成?唐大人常以中庸之道用兵,守倒是中规中矩,攻则按部就班,那么其余几位呢?你们凌厉的合围战术,为何没有体现出来?”
战略实在太过中庸,俨然成了集众家之长,也难怪皇上发难针针见血。
皇上给出的指示已经很明确,诱敌来攻,转而进入反攻阶段,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要做出详细的策略及部署。
最终战略意图便是:拿下周地全境。
……
长安。
周武帝宇文邕下诏:大冢宰晋国公,是我的兄长,职位是朝延为首的大臣,今后凡是诏令诰书和所有官署的文书里,不准直呼其名。
宇文护对诏令坚决不服从,一再表示谦让。
这是宇文邕再次示弱,他并非想保住皇位,他只是想保住性命,军政大权都在堂兄手中,他此举也是想试探一番,堂兄究竟有没有觊觎之心。
宇文护对此诏一点也没感到感动,对堂弟的示弱他心知肚明,堂弟越是低眉顺眼,他便越是觉得此子城府极深,用这种恩惠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将自己抬举的极高,还不是为了让天下人看。
为了不落人口实,为了不显现他的嚣张跋扈,他必须做出谦让的表示。
宇文护当然觊觎着帝王之位,堂弟越是如此,他便越是没有借口。
宇文邕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堂兄很不舒服。
三月初一的日食让宇文邕很不舒服,最近几年出现了三次日食,上一次出现的时候,大哥被堂兄毒死,这一次……
宇文邕不是第一次给堂兄使绊子,他一边示弱一边暗地里与堂兄较量。
‘这一次,似乎殷勤的过了些。’
宇文邕也漠然的看着天空,心思却不在日食上,思想宛如天马行空一般不着痕迹。
“拟旨,大赦天下。”
“是。”
“任命太傅燕国公于谨,为掌管国家教化的三老,赐延年杖。任命柱国达奚武为太保。”
沉默不语的宇文邕再次传旨,他决定拉拢两位柱国,也顺便看看两位柱国的立场如何。
于谨如何不明白小皇帝的意图,他虽然不怕宇文护,但他对这等虚名还真没什么追求。
年近花甲的达奚武,倒是追随宇文泰数十年,他对宇文家的争权夺势冷眼旁观,对他来说,宇文一族夺了元氏的天下,如今内斗谁主沉浮,都不关他的事。虚名也好实权也罢,给了就接着。
朝廷旨意刚传出,殿内太监离开来到偏殿。
此人一到,看到大殿之中还有大臣,那太监便垂手而立一旁。
抬眼一瞧的宇文护明白,这是有消息。
“诸位大人还是先去办公,余下之事本公再考虑一番。”
诸大臣行礼离去,待到殿中无人,那小太监才走了过来。
“皇上下旨,达奚武为太保,于谨为三老,赐延年杖。”
“知道了,你下去吧。”宇文护瞧了一眼那小太监,淡淡的答了一句,低头继续批阅折子。
当偏殿无人之时,他的嘴角却露出了讽刺的笑意。
宇文护再次看穿了堂弟的小手段,在他宇文护看来,于谨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个谨慎之人,断然不会为了虚名而倒向谁,他于谨更在乎的是家族。
而达奚武贪婪吝啬,但凡虚名实利他都会囊括入怀,更何况三公之一的太保还不是虚名。
正如宇文护所猜测的那般,达奚武立刻上了谢恩折子,而于谨却上了推辞的折子。
日子慢慢流逝……
宇文护不停的派出探子,去齐国打探其兵马粮草,但他并不知道,这些探子大部分进入齐国便被人盯上,之后不是失踪就是变节。
另外他还要与几个儿子,以及心腹将领商议作战事宜,与突厥联络合谋之前,要做出稳妥的伐齐路线,否则出现差错,会影响到联盟的和睦。
其实宇文护巴不得越快越好,但一想到母亲还在晋阳,他又不得不静下心来。
事实上宇文护也不得不等,行军打仗不是一拍大腿就能决定的。
这关系到兵马粮草,大周乃府兵制,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兵,加上粮草的集中转运,若要得空闲,也必然要到年底才行,至少是冬小麦播种之后。架设浮桥也好,等黄河冰冻也罢,这个时候进攻时机最为适合。
而突厥传来了消息,大可汗的意思也差不多,趁着水草丰美,正是让牛羊战马积蓄肥膘的时候,最好是当大雪降下之时,两军兵分六路进攻齐国,至于具体细节,目前还在研究之中。
三方都企盼着冬季,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如今的宇文至眼神更加凌厉,嘴唇上细密的胡须修饰的极好,他看着地图陷入沉思。
“穆公(宇文至)如今每日练兵,相信穆公之精兵定然能让齐人胆寒。”
“齐人胆寒谈何容易,我大周兵马进军路线无外乎三条,中路出潼关经玉璧城攻晋州直抵晋阳,这晋州可有齐人大将斛律光。出潼关沿黄河往东攻洛阳,这里齐人可刚调出了独孤永业镇守。”
众人闻言皆沉默,中路最难攻打是事实。晋州过去便是并州,而并州首府便是晋阳,作为齐人都城,所布精锐更是不少。而洛阳虽在黄河南岸,但不拿下洛州,则齐人可随时挥军北上,对进攻邺城的大军前后夹击。
“北方朔州与肆州之间的雁门关乃上路,其险要自不必多言,还得防备朔州军南下夹击,但若是突厥大军兵临城下,另其不得兼顾。我周军过河曲,翻越祁连天池攻三堆戍及社平戍,来一出调虎离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下,趁着肆州军大将綦连猛来不及驰援,倒是可以拿下雁门关。”
众将赞许的点点头,这肆州大军本就是拱卫晋阳北门之要地的重兵,相信他綦连猛也不敢贸然分兵。
“下路则是豫州,此处乃两淮门户,齐人刚派了王士良前往统帅,此人治理地方倒是很有能力,其部兵马仅有三万余,一半是两淮军,虽然是齐军三系之中最弱,但也不可小觑,不硬攻只怕无法取胜。”
宇文护很是欣慰的点点头,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儿子打算攻打哪一路,他要将儿子的精锐留在长安,一是盯着小皇帝,二是保留精锐,若是齐人被摧枯拉朽的攻势打败,儿子的精锐便可以捡便宜。反过来来说,若是伐齐失败,则宇文家的大军独大。
宇文至并不明白父亲的打算,他依旧在思考如何破齐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