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云阳宫中。
山水之中的云阳宫本是避暑之地,这里环境优雅,如今却一片肃穆。
棺椁已经停了数日之久,只等到了下葬的日子,便会移动灵柩前往百多里外的成陵。
宇文护召集叔父的旧臣,开始密谋商议代魏一事。
此事本有主张,原本宇文泰打算北巡归来,退敌吐谷浑之后再做,但如今宇文泰一死,事情没有了牵头人,无法再进行下去,但却给了宇文护一个机会,他需要得到这些人的认可和支持。
让宇文护做大冢宰,很多人不服,就算是皇上封了也做不得数。八国柱将军里至少半数不服他,但他们都是比肩宇文泰的人物,特别是武川镇一系的门阀。
这一点,宇文护很清楚,虽然他渴望权利,渴望的不止是位极人臣,但他有自知之明。
在此之前的九月,宇文护便一直隐瞒着叔父宇文泰将死的消息,寻找于禁商议对策。
于禁此人老而圆滑,他并非武川镇出来的大将,李虎和宇文泰两个顶级大佬不在人世,但独孤信和李弼、赵贵、侯莫陈崇这四位大佬还在,而元欣只有空职位而无实权,可以直接无视。
在朝堂之上,于禁的声望极高,甚至超过了赵贵和独孤信,而李弼已经病入膏肓,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这一切做冷眼旁观。
这个小圈子里,若是不融入进去,那么就会被排挤在外,到时候说不定就和元欣一样,更有可能于氏一族被排挤出一流门阀之列。
宇文护自然也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物,这些他看的很透彻,他和于禁也算是彼此需要。
最终俩人事先拿定了主意,推大家一把,也推宇文家一把,将年幼的宇文觉推上前台。
让不是国柱大将军的宇文护辅佐,由于禁牵头承认他的地位,这样既可以保持现状,还能使几位国柱的地位超然。
如此一来,宇文护的第一个目的便达到了,如今的云阳宫里几位国柱面前,他将达成第二个目的,让大家承认他的地位,承认宇文泰临终所托,最重要的是终结掉拓跋元氏大魏,改立新君宇文觉为大周皇帝。
“我等商议国事,你来做什么?”赵贵说话很不客气,眼神也极度鄙夷的看着宇文护。
“自然是商议天大的事情。”宇文护强压怒火,恭维的一一作揖。
“天大的事情?笑话,大冢宰之位需有宇文泰那般手段,可不能交给无才无能之辈。”
赵贵的话并无人反驳,李弼闭目养神不时低声咳嗽,独孤信则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冷眼旁观,侯莫陈崇资历最浅,反正争夺大冢宰之位轮不到他,他也乐于看这个笑话。
‘我早就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遗恩情和骨肉至亲一样深。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以死相争。如果面对众人确定国策,那您一定不要辞让。’
宇文护的心中泛起了于禁昨夜所说的话,他在等,等着于禁的到来。
“过去帝室倾覆危败时,人人企图问鼎。丞相立志匡扶拯救帝室,挥袖操戈,才使国家的命运得以中兴,百姓得以安生。如今上天降祸,丞相突然离弃百官。嗣位的世子虽然幼小,中山公则像他的儿子那样亲,加上他亲自接受了丞相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
于禁的声音自门口传来,直到他走到众人身前,认真的看着每一位国柱,一字一句慢慢说完。
几位国柱心中一惊,看着于禁有些纳闷。
李弼狐疑的睁开眼睛,却猛的咳嗽一阵,一阵舒坦的声音从他喉咙中发出,似乎舒了一口长气一般,再次靠着靠背闭目养神。
侯莫陈崇微微一笑,这热闹恐怕有得看头,下一步只怕更加惊世骇俗。
独孤信和赵贵不知道于禁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说的确实有道理,难道就此结束?这恐怕还不足以服众。
宇文护对于禁一揖,说道:“这是我们的家事,我平时虽然平庸愚昧,但怎敢推辞。”
‘你也知道平庸愚昧?’
此言一出,赵贵和独孤信一阵冷笑。
于禁继续说道:“今日大家齐聚一堂,却是为了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而来。所以,我等务必要一致。”
见大家狐疑,想必都猜测到了是什么事,只是等着他于禁来揭晓。
宇文护见于禁看向自己,明白此刻该行使大冢宰的权利,这样让大家无话可说。
“既然大家无异议,那就推举世子宇文觉为帝,代魏立新君。”
宇文护的话并无人反对,这本是迟早的事,再说立这么个小皇帝,朝政还不是他们这些大佬说了算,而宇文护论资排辈都不算什么,到时候还不是几人的傀儡。
“那再讨论一下国号,我朝自叔父变革以来,一直以周礼而治,便依周礼称天王。”
这是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也是抛砖引玉的问题,大家一旦答应下来,这第二个目的也就成了。
“于某无异议。”
“咳咳……”
李弼咳嗽两声,宇文护心中一紧,其余几人好奇的看过去,却见他微眯着眼摆摆手。
“附议!”侯莫陈崇及时表态,如今只怕再反对也无用。
“就这么办吧!”
独孤信点点头,他心中却在打另一个算盘,那就是自己的女婿,宇文泰的庶出长子宇文毓。
“别都看着我,最早点头的就是我。”
赵贵的话让大家直翻白眼,确实你在点头,谁知道你是在嘚瑟还是同意。
独孤信心里可不乐意,这倒落得他成了最后一个表态,难说别人不会联想到宇文毓身上。
“既然如此,大家出去会面群臣,先将大冢宰一事公之于众。”
当宇文护带着国柱们出现在灵堂一侧的大殿中时,百官正在议论纷纷。
于禁上前两步:“您主理军国大事,我等便有了依靠,请受百官参拜!”
让百官惊讶的是,于禁与国柱将军们居然参拜两次,除了身体抱恙的李弼大将军外,都跟着参拜了两次。
山水之中的云阳宫本是避暑之地,这里环境优雅,如今却一片肃穆。
棺椁已经停了数日之久,只等到了下葬的日子,便会移动灵柩前往百多里外的成陵。
宇文护召集叔父的旧臣,开始密谋商议代魏一事。
此事本有主张,原本宇文泰打算北巡归来,退敌吐谷浑之后再做,但如今宇文泰一死,事情没有了牵头人,无法再进行下去,但却给了宇文护一个机会,他需要得到这些人的认可和支持。
让宇文护做大冢宰,很多人不服,就算是皇上封了也做不得数。八国柱将军里至少半数不服他,但他们都是比肩宇文泰的人物,特别是武川镇一系的门阀。
这一点,宇文护很清楚,虽然他渴望权利,渴望的不止是位极人臣,但他有自知之明。
在此之前的九月,宇文护便一直隐瞒着叔父宇文泰将死的消息,寻找于禁商议对策。
于禁此人老而圆滑,他并非武川镇出来的大将,李虎和宇文泰两个顶级大佬不在人世,但独孤信和李弼、赵贵、侯莫陈崇这四位大佬还在,而元欣只有空职位而无实权,可以直接无视。
在朝堂之上,于禁的声望极高,甚至超过了赵贵和独孤信,而李弼已经病入膏肓,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这一切做冷眼旁观。
这个小圈子里,若是不融入进去,那么就会被排挤在外,到时候说不定就和元欣一样,更有可能于氏一族被排挤出一流门阀之列。
宇文护自然也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物,这些他看的很透彻,他和于禁也算是彼此需要。
最终俩人事先拿定了主意,推大家一把,也推宇文家一把,将年幼的宇文觉推上前台。
让不是国柱大将军的宇文护辅佐,由于禁牵头承认他的地位,这样既可以保持现状,还能使几位国柱的地位超然。
如此一来,宇文护的第一个目的便达到了,如今的云阳宫里几位国柱面前,他将达成第二个目的,让大家承认他的地位,承认宇文泰临终所托,最重要的是终结掉拓跋元氏大魏,改立新君宇文觉为大周皇帝。
“我等商议国事,你来做什么?”赵贵说话很不客气,眼神也极度鄙夷的看着宇文护。
“自然是商议天大的事情。”宇文护强压怒火,恭维的一一作揖。
“天大的事情?笑话,大冢宰之位需有宇文泰那般手段,可不能交给无才无能之辈。”
赵贵的话并无人反驳,李弼闭目养神不时低声咳嗽,独孤信则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冷眼旁观,侯莫陈崇资历最浅,反正争夺大冢宰之位轮不到他,他也乐于看这个笑话。
‘我早就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遗恩情和骨肉至亲一样深。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以死相争。如果面对众人确定国策,那您一定不要辞让。’
宇文护的心中泛起了于禁昨夜所说的话,他在等,等着于禁的到来。
“过去帝室倾覆危败时,人人企图问鼎。丞相立志匡扶拯救帝室,挥袖操戈,才使国家的命运得以中兴,百姓得以安生。如今上天降祸,丞相突然离弃百官。嗣位的世子虽然幼小,中山公则像他的儿子那样亲,加上他亲自接受了丞相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
于禁的声音自门口传来,直到他走到众人身前,认真的看着每一位国柱,一字一句慢慢说完。
几位国柱心中一惊,看着于禁有些纳闷。
李弼狐疑的睁开眼睛,却猛的咳嗽一阵,一阵舒坦的声音从他喉咙中发出,似乎舒了一口长气一般,再次靠着靠背闭目养神。
侯莫陈崇微微一笑,这热闹恐怕有得看头,下一步只怕更加惊世骇俗。
独孤信和赵贵不知道于禁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说的确实有道理,难道就此结束?这恐怕还不足以服众。
宇文护对于禁一揖,说道:“这是我们的家事,我平时虽然平庸愚昧,但怎敢推辞。”
‘你也知道平庸愚昧?’
此言一出,赵贵和独孤信一阵冷笑。
于禁继续说道:“今日大家齐聚一堂,却是为了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而来。所以,我等务必要一致。”
见大家狐疑,想必都猜测到了是什么事,只是等着他于禁来揭晓。
宇文护见于禁看向自己,明白此刻该行使大冢宰的权利,这样让大家无话可说。
“既然大家无异议,那就推举世子宇文觉为帝,代魏立新君。”
宇文护的话并无人反对,这本是迟早的事,再说立这么个小皇帝,朝政还不是他们这些大佬说了算,而宇文护论资排辈都不算什么,到时候还不是几人的傀儡。
“那再讨论一下国号,我朝自叔父变革以来,一直以周礼而治,便依周礼称天王。”
这是个不痛不痒的问题,也是抛砖引玉的问题,大家一旦答应下来,这第二个目的也就成了。
“于某无异议。”
“咳咳……”
李弼咳嗽两声,宇文护心中一紧,其余几人好奇的看过去,却见他微眯着眼摆摆手。
“附议!”侯莫陈崇及时表态,如今只怕再反对也无用。
“就这么办吧!”
独孤信点点头,他心中却在打另一个算盘,那就是自己的女婿,宇文泰的庶出长子宇文毓。
“别都看着我,最早点头的就是我。”
赵贵的话让大家直翻白眼,确实你在点头,谁知道你是在嘚瑟还是同意。
独孤信心里可不乐意,这倒落得他成了最后一个表态,难说别人不会联想到宇文毓身上。
“既然如此,大家出去会面群臣,先将大冢宰一事公之于众。”
当宇文护带着国柱们出现在灵堂一侧的大殿中时,百官正在议论纷纷。
于禁上前两步:“您主理军国大事,我等便有了依靠,请受百官参拜!”
让百官惊讶的是,于禁与国柱将军们居然参拜两次,除了身体抱恙的李弼大将军外,都跟着参拜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