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府邸,虽是深夜,魏延仍旧挤出时间听儿子讲述沿途见闻。
这不是一个侍中诸葛乔的事情,而关系着整个新的天子近臣团队。
董允费祎这批人被清扫出局,留出的职务空缺要重新补足,补充的人选自然优先是旧臣、功勋子弟。
季汉的功勋军吏子弟大概有三个群体,一个自然是追随关羽,以前军、东府兵为主的旧荆州军;一个是北府、岭南群体;另一个则是益州、中军、后军群体。
魏延在汉中实验西府兵兵制的时候,许多中军、后军、益州军的中高级军吏子弟就在汉中山谷河道中历练,专门负责物资转运、储存的后勤事务。
用中高级军吏子弟来负责最要命的辎重储运工作,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尽其用。
诸葛乔、魏不霸等人就曾在汉中历练过,积攒过相关经验,对小规模的军事调动、指挥也有所涉足,这自然是为了子承父业,培养足够的指挥人才。
魏延此刻听着陷入沉吟,捏须轻轻捋动或者搓一搓。
父子所处的环境、层次、经历不一样,看待事物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对魏不霸来说,这是帮好朋友、跟着好朋友一起捍卫正统的伟大时刻,为此奔波、吃苦、送命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朋友之义,与人臣大义的结合。
何况自己又不止一个儿子,儿子愿意去做有意义、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情,那去做就行了。
就季汉自开国以来,就没一人犯罪杀全家的说法。至于被大火延烧几乎灭族的孙氏诸侯……谁会拿他们当自己人?你会吗?你肯定不会。
可是自己呢?
正统很重要,可追随先帝,难道仅仅是因为正统?
刘姓诸侯、郡守那么多,之所以追随先帝,难道仅仅是为了兴复汉室?
是要兴复汉室,是汉室鼎盛之世,而非仅仅皇帝姓刘的世道。
自先秦战国以来,也就两汉期间有过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许多人心中盛世的模样,外王内圣,士民衣食丰足。百姓丰足才能提倡道德教养,才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大家理想中的盛世,是以两汉大治之世做参考,稍稍加入一点自己的奢想,就有了各自眼里的盛世模样。
可所有人眼中的盛世,都不及田信眼里的盛世恢弘。
家家有齐全工具,就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提议,就能让几乎所有人想象到这样的世道该是何等丰足。
魏延跳跃、反复的思维渐渐趋于统一,对期待的儿子说:“朝中种种反复,我皆不在意。只是天下大乱易,大治难。敢乱天下者,我与之不能共存。”
魏不霸听着略有些失望,父亲应该旗帜鲜明支持帝室才对,现在居然是这种保守言论。
不止是魏延,赵云、陈到、田豫、文聘等江都领军重臣都是保守态度,不赞成打内战,谁打内战就打谁。
谁要成为惹祸的第一人,那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魏不霸也仅仅是有些失望,并无不满,起码父亲还是支持他的,不像有些人,约束子弟不需跟着诸葛乔、关平搅合事情。
诸葛乔、关平因为喜欢绘画这个共同爱好,正引领一轮功勋子弟之间的融合。
只是关兴因当年江陵守卫战担任过刺奸营的营督,许多前军、东府兵军吏子弟更喜欢关兴一些,跟关平走的只是一小部分。
随着战事延后国内开始休养,许多人都闲了下来,没有正事去分散注意力,所以平日里就开始思索各种人事相关的问题,好见缝插针,找一个进身之阶。
魏延自然不缺进身之阶,也不缺避祸的退路,只是如今朝廷浑水渐渐清澈,谁是谁的人可谓是一目了然。这种少了人情味的朝廷,令魏延有些不适应。
于是思考一晚上后,次日来到大将军府。
现在的关羽比半年前足足消瘦了四五十汉斤,倒是把胡须染的黑黑的,须眉又能遮掩松弛的皮肤,反倒有一种变年轻十几岁的感觉。
可魏延却能感受到关羽的虚弱,如果给自己一个执宰的机会,看看现在关羽憔悴又强作精神的样子,自己绝对扛不住这样的重担。
关羽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执政风格……可怎么说呢,这些年以来,军吏们有军功分红,地方官吏是真的穷苦惯了。
军队解散五分之四开始休养,这意味可以压制地方官吏的庞大军吏组织解散了,这种时候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
关羽能怎么办?只能更加高效、准确的处理各种事情,面对事情拖延,成为恶风、恶俗难以治理。
高效的理政效率的背后,是关羽的长期加班、熬夜。
魏延来时,关羽正生闷气,得悉魏延来了,赶紧让人把魏延带到后院与他见面,省去了魏延排队、等候传见的时间……毕竟,魏延也是突然造访,而非提前预约。
后院水榭,关羽的小孙儿阿木正在水榭凉亭下开拉软木小弓,瞄着池塘里盛开的莲花胡乱射击,满满的破坏欲,倒是很多荷叶被射穿、撕裂,显得残破。
而关羽则亲自将田信送来的六枚夏王印玺摆在汉白玉石雕刻的石桌上,对魏延说:“文长来的正好,魏人使用奸计,派人赎回降军时潜藏六枚印玺。孝先就把这些送至江都,是何用意?我知他坦荡不做怀疑,朝野不知他者,必以为此乃要挟朝廷之意。”
魏延稍稍调整坐姿好让刮过水池的凉风直吹脸上,看一眼六枚金灿灿的印,眼睛眨动:“是,陈公终究手软,理应斩杀敌国使者,一并送来。如此心意昭然,朝野自无诽议。”
这下关羽脸色有些不自然,微微扭头去看池面:“是啊,这是授人言柄。我已遣人北上,若能能追捕敌国使者,也能挽回影响。”
说着回头看魏延:“文长突然造访,可是要远离纷争?”
“正如大将军所料,某在江都深感无力,听闻臧宣高病重,欲前往青徐,与大司马共事。”
魏延如实回答,拱着手语态诚恳:“关东四州之地,善战宿将屈指可数,此事舍我其谁?”
“不愧是文长,正与我心意相通。”
关羽欣慰做笑,从一侧的木盒里抽出一卷草拟的公文递给魏延,内容正是拜魏延平春亭侯、镇东将军、驻屯徐州的相关内容。
魏延双手捧着,愧疚垂首:“此去青徐,恐再难回江都,与公共事。”
“莫要说这丧气话,翼德终日不离酒,我信中如何规劝皆是无用。他若喜欢就随他去,残生无多,若真不让他饮酒,他也受不住这郁气。”
关羽口吻无奈:“本不想早早安排青徐事务,就怕文长去了后,翼德有所依仗,更恣意妄为。可文长又不去,翼德若有差错,关东四州顷刻反复,我岂有颜面去见先帝?”
魏延认真聆听,就听关羽略伤感说:“关东四州,翼德之后,就委托于文长了。”
“是,仆敢不效死。”
(未完待续)
这不是一个侍中诸葛乔的事情,而关系着整个新的天子近臣团队。
董允费祎这批人被清扫出局,留出的职务空缺要重新补足,补充的人选自然优先是旧臣、功勋子弟。
季汉的功勋军吏子弟大概有三个群体,一个自然是追随关羽,以前军、东府兵为主的旧荆州军;一个是北府、岭南群体;另一个则是益州、中军、后军群体。
魏延在汉中实验西府兵兵制的时候,许多中军、后军、益州军的中高级军吏子弟就在汉中山谷河道中历练,专门负责物资转运、储存的后勤事务。
用中高级军吏子弟来负责最要命的辎重储运工作,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尽其用。
诸葛乔、魏不霸等人就曾在汉中历练过,积攒过相关经验,对小规模的军事调动、指挥也有所涉足,这自然是为了子承父业,培养足够的指挥人才。
魏延此刻听着陷入沉吟,捏须轻轻捋动或者搓一搓。
父子所处的环境、层次、经历不一样,看待事物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对魏不霸来说,这是帮好朋友、跟着好朋友一起捍卫正统的伟大时刻,为此奔波、吃苦、送命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朋友之义,与人臣大义的结合。
何况自己又不止一个儿子,儿子愿意去做有意义、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情,那去做就行了。
就季汉自开国以来,就没一人犯罪杀全家的说法。至于被大火延烧几乎灭族的孙氏诸侯……谁会拿他们当自己人?你会吗?你肯定不会。
可是自己呢?
正统很重要,可追随先帝,难道仅仅是因为正统?
刘姓诸侯、郡守那么多,之所以追随先帝,难道仅仅是为了兴复汉室?
是要兴复汉室,是汉室鼎盛之世,而非仅仅皇帝姓刘的世道。
自先秦战国以来,也就两汉期间有过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许多人心中盛世的模样,外王内圣,士民衣食丰足。百姓丰足才能提倡道德教养,才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大家理想中的盛世,是以两汉大治之世做参考,稍稍加入一点自己的奢想,就有了各自眼里的盛世模样。
可所有人眼中的盛世,都不及田信眼里的盛世恢弘。
家家有齐全工具,就这么一个简单、朴素的提议,就能让几乎所有人想象到这样的世道该是何等丰足。
魏延跳跃、反复的思维渐渐趋于统一,对期待的儿子说:“朝中种种反复,我皆不在意。只是天下大乱易,大治难。敢乱天下者,我与之不能共存。”
魏不霸听着略有些失望,父亲应该旗帜鲜明支持帝室才对,现在居然是这种保守言论。
不止是魏延,赵云、陈到、田豫、文聘等江都领军重臣都是保守态度,不赞成打内战,谁打内战就打谁。
谁要成为惹祸的第一人,那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魏不霸也仅仅是有些失望,并无不满,起码父亲还是支持他的,不像有些人,约束子弟不需跟着诸葛乔、关平搅合事情。
诸葛乔、关平因为喜欢绘画这个共同爱好,正引领一轮功勋子弟之间的融合。
只是关兴因当年江陵守卫战担任过刺奸营的营督,许多前军、东府兵军吏子弟更喜欢关兴一些,跟关平走的只是一小部分。
随着战事延后国内开始休养,许多人都闲了下来,没有正事去分散注意力,所以平日里就开始思索各种人事相关的问题,好见缝插针,找一个进身之阶。
魏延自然不缺进身之阶,也不缺避祸的退路,只是如今朝廷浑水渐渐清澈,谁是谁的人可谓是一目了然。这种少了人情味的朝廷,令魏延有些不适应。
于是思考一晚上后,次日来到大将军府。
现在的关羽比半年前足足消瘦了四五十汉斤,倒是把胡须染的黑黑的,须眉又能遮掩松弛的皮肤,反倒有一种变年轻十几岁的感觉。
可魏延却能感受到关羽的虚弱,如果给自己一个执宰的机会,看看现在关羽憔悴又强作精神的样子,自己绝对扛不住这样的重担。
关羽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执政风格……可怎么说呢,这些年以来,军吏们有军功分红,地方官吏是真的穷苦惯了。
军队解散五分之四开始休养,这意味可以压制地方官吏的庞大军吏组织解散了,这种时候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
关羽能怎么办?只能更加高效、准确的处理各种事情,面对事情拖延,成为恶风、恶俗难以治理。
高效的理政效率的背后,是关羽的长期加班、熬夜。
魏延来时,关羽正生闷气,得悉魏延来了,赶紧让人把魏延带到后院与他见面,省去了魏延排队、等候传见的时间……毕竟,魏延也是突然造访,而非提前预约。
后院水榭,关羽的小孙儿阿木正在水榭凉亭下开拉软木小弓,瞄着池塘里盛开的莲花胡乱射击,满满的破坏欲,倒是很多荷叶被射穿、撕裂,显得残破。
而关羽则亲自将田信送来的六枚夏王印玺摆在汉白玉石雕刻的石桌上,对魏延说:“文长来的正好,魏人使用奸计,派人赎回降军时潜藏六枚印玺。孝先就把这些送至江都,是何用意?我知他坦荡不做怀疑,朝野不知他者,必以为此乃要挟朝廷之意。”
魏延稍稍调整坐姿好让刮过水池的凉风直吹脸上,看一眼六枚金灿灿的印,眼睛眨动:“是,陈公终究手软,理应斩杀敌国使者,一并送来。如此心意昭然,朝野自无诽议。”
这下关羽脸色有些不自然,微微扭头去看池面:“是啊,这是授人言柄。我已遣人北上,若能能追捕敌国使者,也能挽回影响。”
说着回头看魏延:“文长突然造访,可是要远离纷争?”
“正如大将军所料,某在江都深感无力,听闻臧宣高病重,欲前往青徐,与大司马共事。”
魏延如实回答,拱着手语态诚恳:“关东四州之地,善战宿将屈指可数,此事舍我其谁?”
“不愧是文长,正与我心意相通。”
关羽欣慰做笑,从一侧的木盒里抽出一卷草拟的公文递给魏延,内容正是拜魏延平春亭侯、镇东将军、驻屯徐州的相关内容。
魏延双手捧着,愧疚垂首:“此去青徐,恐再难回江都,与公共事。”
“莫要说这丧气话,翼德终日不离酒,我信中如何规劝皆是无用。他若喜欢就随他去,残生无多,若真不让他饮酒,他也受不住这郁气。”
关羽口吻无奈:“本不想早早安排青徐事务,就怕文长去了后,翼德有所依仗,更恣意妄为。可文长又不去,翼德若有差错,关东四州顷刻反复,我岂有颜面去见先帝?”
魏延认真聆听,就听关羽略伤感说:“关东四州,翼德之后,就委托于文长了。”
“是,仆敢不效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