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敢一人前来,必定是有其道理存在的,至于是什么道理,恐怕只有他知道了。
众人将目光汇聚到法正身上,并且等待他将话说明。
“我此次前来是带着我主公的意愿而来。”
原来是刘备的意思,这就直接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喔?”
法正又道:“我主公深知若是长久战下去,对于两国人们是一种灾难,为了让两国人们生活得更好一些。我主公准备自降为臣,奉擎帝为主!”
法正这话一出,让众人哗然,这刘备竟然还有这种操作,直接降为臣,就是将自己打下的江山贡献给他人。这个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下的决定啊!
同时有人提出怀疑,第一个便是郭嘉,他道:“刘备竟然会这么做?我表示有些怀疑。放着江山不要,却宁愿当臣,说是为民,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这明显不符合人的思维方式啊。
法正依然没有心虚的模样。
“法正的前来,是带着诚意而来,毕竟一谋士相当于一支力量不小之军队。想必大家也是知道,我主公肯让我来,说明是真心想求和,难道擎帝容不下我主公?”
荀彧说道:“若是真的,只能说刘备明大势。知天下必然归于一统!而我华夏国就是这一统的真主!”
法正接着说道:“是的!华夏国是一个大势,我主公已看明了大势,这也很正常!难道你们华夏国不是那个大势?”
说真的,擎苍也不愿意相信,刘备占据着蜀地,怎么可能放弃抵抗。
荀攸表示道:“我觉得可信六成,华夏国是大势,如果不当臣,那恐怕只有当亡国之君,那样才是最痛苦的事。我觉得可以参考匈奴的治理方式。”
荀攸对于华夏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才会说出匈奴之事,那是一国分化为五的治理方式,各各制约,没有更强,关键是好治理。这些年来也印证了这种方式的正确性!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刘备而言,并不得效。
郭嘉回道:“方法不可行,当年匈奴是因为单于的败退之后,从民之中选出新的五大单于,而此次刘备是直接称臣,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如是刘备想反,仅需要号召一下即可,毕竟他声望在外。我觉得如果刘备真心称臣,可以将刘备调离蜀国,让其坐镇北方。”
郭嘉的提议更具建设性,但有新的问题来了。
荀彧说道:“刘备盘踞蜀国多年,没有人比他们更擅长在蜀国作战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让刘备与司马懿抗衡。”
这仅是建立在刘备真心投降之后,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那刘备是否真心投降。
擎苍说道:“若是刘备真心想称臣,便让庞统一起前来我华夏城中,我便信。”
法正说道:“不瞒各位,庞统也在内城之内等待!”
众人哗然,也不知道这计是谁想的,竟然可以猜出擎苍心中所想,两大谋士都前来这里,而擎苍的话已经说出,作为一国之主,就得实行。所以擎苍这话一出,便知道,事已经成定局。
擎苍直道:“让其进来!”
这一声令下,便有一名年轻人走入议事堂中,庞统要比法正还要年轻几岁,他们的年纪与诸葛亮相仿,这让擎苍不由得感叹,江山倍有人才出,新老一代更在这时更迭,新人一点都不比老人差上多少。
“庞统见过擎帝!”
可以说庞统此人看起来比法正在更书生气一些,但骨子里却有一种桀骜,能驯他的人自然不在多数。
刘备愿意当我们的属国,每年贡献定量的粮食与矿产。
擎苍迎头便问:“庞统,这称臣之事,可是你们劝说刘备的?”
庞统道:“回擎帝,非凡,这乃天下之势,我主公应天下之势,他仅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罢了。而我与法正两人为了促成此次的称臣达成,双双来到贵地,望擎帝可以答应,莫让人们再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年刘璋与张鲁之战,让整个蜀国的人们死伤不计其数,我主公仁慈,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人们重返家园,今华夏国其势大,且以民为主,我主公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放心将蜀国托付于擎帝!”
这个叫庞统的年轻人,比法正还要会扯,怪不得刘备会如此看中,让他在后面出现。如果起先是他出现的话,一个不好被擎苍所杀,那么损失就大了。但如果是法正的话,相比于庞统而言,实力还稍差一丝丝。
可以说这一次刘备是拿出了诚意来,擎苍也看到了其诚意满分,但是不是因为有诚意就可以的,还要拿出行动。至于怎么管理这个问题,擎苍也有了他的想法。
当前之计,先让刘备来华夏城再说。
“好,庞统你说得很好,但是需要拿出行动来的,你们回去告诉你们主公,让他带着他的两个兄弟前来我华夏城中,接受我的册封!我将会拿华夏国的科技发展整个蜀国,且拿下司马懿,最后统一整个天下。”
法正与庞统两人应道:“是,擎帝!”
“来人,好生招待两人,待他们归去时,用火车送他们到边境!”
“是!”
这事要快,所以他准备用火车送他们到达与蜀国的交界处,这样可以让整件事都变得更快一些。
“对了,还要让火车在交界处等待,若是刘备出现,也一并接回来!”
“是!”
这可是一件大事,所以更要十分重视才对。
法正和庞统两人大喜,行了个礼,便退了下去。
此时议事堂中,有人问道:“那擎帝要怎么处理蜀国这一片土地?”
“到时候我自然会有办法,你们且等!至于司马懿之事,我们先放下,等刘备这事完成之后,再做定夺!”
现在刘备这事还没解决,司马懿方的问题就没法进行,就看刘备是否敢来华夏城了,如果敢的话,那便证明他是认真的,如果不敢的话,那攻打之事,将再提上议程。
如此,只要看往后的一段时间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真正走向。
众人将目光汇聚到法正身上,并且等待他将话说明。
“我此次前来是带着我主公的意愿而来。”
原来是刘备的意思,这就直接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喔?”
法正又道:“我主公深知若是长久战下去,对于两国人们是一种灾难,为了让两国人们生活得更好一些。我主公准备自降为臣,奉擎帝为主!”
法正这话一出,让众人哗然,这刘备竟然还有这种操作,直接降为臣,就是将自己打下的江山贡献给他人。这个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下的决定啊!
同时有人提出怀疑,第一个便是郭嘉,他道:“刘备竟然会这么做?我表示有些怀疑。放着江山不要,却宁愿当臣,说是为民,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这明显不符合人的思维方式啊。
法正依然没有心虚的模样。
“法正的前来,是带着诚意而来,毕竟一谋士相当于一支力量不小之军队。想必大家也是知道,我主公肯让我来,说明是真心想求和,难道擎帝容不下我主公?”
荀彧说道:“若是真的,只能说刘备明大势。知天下必然归于一统!而我华夏国就是这一统的真主!”
法正接着说道:“是的!华夏国是一个大势,我主公已看明了大势,这也很正常!难道你们华夏国不是那个大势?”
说真的,擎苍也不愿意相信,刘备占据着蜀地,怎么可能放弃抵抗。
荀攸表示道:“我觉得可信六成,华夏国是大势,如果不当臣,那恐怕只有当亡国之君,那样才是最痛苦的事。我觉得可以参考匈奴的治理方式。”
荀攸对于华夏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才会说出匈奴之事,那是一国分化为五的治理方式,各各制约,没有更强,关键是好治理。这些年来也印证了这种方式的正确性!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刘备而言,并不得效。
郭嘉回道:“方法不可行,当年匈奴是因为单于的败退之后,从民之中选出新的五大单于,而此次刘备是直接称臣,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如是刘备想反,仅需要号召一下即可,毕竟他声望在外。我觉得如果刘备真心称臣,可以将刘备调离蜀国,让其坐镇北方。”
郭嘉的提议更具建设性,但有新的问题来了。
荀彧说道:“刘备盘踞蜀国多年,没有人比他们更擅长在蜀国作战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让刘备与司马懿抗衡。”
这仅是建立在刘备真心投降之后,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那刘备是否真心投降。
擎苍说道:“若是刘备真心想称臣,便让庞统一起前来我华夏城中,我便信。”
法正说道:“不瞒各位,庞统也在内城之内等待!”
众人哗然,也不知道这计是谁想的,竟然可以猜出擎苍心中所想,两大谋士都前来这里,而擎苍的话已经说出,作为一国之主,就得实行。所以擎苍这话一出,便知道,事已经成定局。
擎苍直道:“让其进来!”
这一声令下,便有一名年轻人走入议事堂中,庞统要比法正还要年轻几岁,他们的年纪与诸葛亮相仿,这让擎苍不由得感叹,江山倍有人才出,新老一代更在这时更迭,新人一点都不比老人差上多少。
“庞统见过擎帝!”
可以说庞统此人看起来比法正在更书生气一些,但骨子里却有一种桀骜,能驯他的人自然不在多数。
刘备愿意当我们的属国,每年贡献定量的粮食与矿产。
擎苍迎头便问:“庞统,这称臣之事,可是你们劝说刘备的?”
庞统道:“回擎帝,非凡,这乃天下之势,我主公应天下之势,他仅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罢了。而我与法正两人为了促成此次的称臣达成,双双来到贵地,望擎帝可以答应,莫让人们再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年刘璋与张鲁之战,让整个蜀国的人们死伤不计其数,我主公仁慈,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人们重返家园,今华夏国其势大,且以民为主,我主公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放心将蜀国托付于擎帝!”
这个叫庞统的年轻人,比法正还要会扯,怪不得刘备会如此看中,让他在后面出现。如果起先是他出现的话,一个不好被擎苍所杀,那么损失就大了。但如果是法正的话,相比于庞统而言,实力还稍差一丝丝。
可以说这一次刘备是拿出了诚意来,擎苍也看到了其诚意满分,但是不是因为有诚意就可以的,还要拿出行动。至于怎么管理这个问题,擎苍也有了他的想法。
当前之计,先让刘备来华夏城再说。
“好,庞统你说得很好,但是需要拿出行动来的,你们回去告诉你们主公,让他带着他的两个兄弟前来我华夏城中,接受我的册封!我将会拿华夏国的科技发展整个蜀国,且拿下司马懿,最后统一整个天下。”
法正与庞统两人应道:“是,擎帝!”
“来人,好生招待两人,待他们归去时,用火车送他们到边境!”
“是!”
这事要快,所以他准备用火车送他们到达与蜀国的交界处,这样可以让整件事都变得更快一些。
“对了,还要让火车在交界处等待,若是刘备出现,也一并接回来!”
“是!”
这可是一件大事,所以更要十分重视才对。
法正和庞统两人大喜,行了个礼,便退了下去。
此时议事堂中,有人问道:“那擎帝要怎么处理蜀国这一片土地?”
“到时候我自然会有办法,你们且等!至于司马懿之事,我们先放下,等刘备这事完成之后,再做定夺!”
现在刘备这事还没解决,司马懿方的问题就没法进行,就看刘备是否敢来华夏城了,如果敢的话,那便证明他是认真的,如果不敢的话,那攻打之事,将再提上议程。
如此,只要看往后的一段时间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真正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