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带着人也都先下去吧。”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冲着在殿伺候的内侍使了个颜色,接着,带着殿的人退出了宣政殿。
长孙无忌从殿外走了进来,依旧是那身紫色的朝服,只是并没有戴官帽,如今的长孙无忌,早已经不是早年间意气风发的长孙无忌了,如今的长孙无忌,身形已经有些佝偻,须发灰白。
“微臣,叩见陛下。”长孙无忌撩起衣摆,跪在了地。
“朕还是将舅舅给等来了。”李承乾冷冷的说道:“舅舅,起来吧。”
“臣,不敢。”长孙无忌说道。
“看来舅舅也知道,白天的时候,在含元殿前,朕为何没有让内侍将那些案宗念完了。”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从坐塌站了起来,走下了台阶,来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
“朕年少的时候,那会儿还是在秦王府的时候,父皇是秦王,舅舅是天策府的吏,大唐初定,每日朕看着天策府的诸多先生们,忙前忙后,可是呢,那时候,大多数先生们甚至只有一个秦王府食客的名头,朝廷甚至连官位都不肯给一个,那时候,先生们依旧是尽忠尽责,忙前忙后。
后来,朕知道,因为先生们那时候的忙碌,都在期许着自己的一个大好的前程,后来,先生们成了朝的大臣,而朕,也从秦王世子变成了东宫太子,大唐从武德变成了贞观,但是那时候的大唐,依旧很乱,到处都在打仗,朝每日忙忙碌碌的商议着的,也是打仗的事儿,再后来,天下太平了。
朕想问问舅舅,为何能一起共患难,但是到了富贵日子的时候,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一桩桩一件件,按理来说,以舅舅的聪明,应当不会不知道,钱庄对大唐的重要性吧?”
长孙无忌站在那里,默不作声。
有现如今这个结果,是谁的错?不是皇帝的错,也不是朝廷的错,李唐皇室并没有亏待他们,功劳也没有埋没,该给的都给了,官位,爵位,封赏,每一样都没有落下。
尤其是他长孙无忌。
凌烟阁第一功臣,这是何等的荣耀。
“舅舅家里,可曾少过锦衣玉食?”李承乾问道。
“回陛下,不曾。”长孙无忌说道。
“那朝廷可有短过舅舅的封赏和俸禄?”李承乾再次问道。
“不曾。”长孙无忌的声音越来越低。
在朝堂,他从来没有过这样弱气的时候,但是现在,理亏的是他长孙无忌,被自己的外甥质问到无颜见人的地步。
“那好,那请舅舅回答朕,为什么。”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的眼神之,透漏出来的是浓浓的失望。
长孙无忌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垂眸说道:“利欲熏心,是人皆逃不过一个贪字,当年的党仁弘是如此,如今的长孙无忌亦是如此。”
“舅舅也是觉得,一帮人,好不容易打下来了江山,日子安稳太平了,该到了享乐的时候了?”李承乾问道。
如今眼前的长孙无忌,实在不是当初李承乾眼的那个长孙无忌,相差的实在是太大了。
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时候,长孙无忌是这样,李承乾也是这样。
李承乾年纪也大了,看待事情的眼光也是不一样了,长孙无忌也老了,也不再是那个一心只想着要辅佐大唐君王治理大唐的长孙无忌了。
“臣心不曾有一时懈怠了大唐的国事,当然,此时说这些,臣也并非是在为臣的罪行开脱找借口。”长孙无忌说道:“当年秦王府的旧人,到了如今,皆都是家大业大,虽说朝廷封赏也有,封地的收入也有,朝廷的俸禄也不曾短缺,但是若是想要过舒心的日子,远远不够。”
“舅舅也终于肯将心底的话说出来了。”李承乾说道。
说说长孙家吧,长孙家在前隋之前也是显赫门第。
长孙无忌是长孙晟的幼子,他有三个兄长还有三个妹妹。
大哥长孙行布,曾是韩王府的库真,在杨谅早饭的时候被杀了,长孙恒安倒是规规矩矩的,后来病死了,长孙安业,最不让他省心的是这个哥哥了,在贞观年的时候,跟着皇子谋反,后来还是长孙皇后求情,才勉强活下来了。
长孙无忌的妹妹们,也都各自嫁人了,也是说,长孙家支撑家业的男子,只有长孙无忌一人。
何来的家大业大呢?
至今为止,长孙无忌有十二个儿子。
“舅舅的儿子们,各个都在朝为官。”李承乾说道:“即便是父皇退位,朕继位以来,也未曾苛待过他们。”
“陛下圣恩,臣有愧。”长孙无忌躬着身子说道。
长孙无忌被牵扯进了这件案子当,这才是让李承乾最为心痛的。
三朝老臣,国之栋梁,大唐元勋,还是皇亲国戚。
“舅舅可是我大唐的国之柱石啊。”李承乾说道:“如今朕有多心寒,舅舅可知?”
李承乾的眼神十分复杂,眼前这个男人曾经是他小时候所崇拜过的人,但是未曾想到,会有一天,两人面对面这样待在宣政殿之,会是这样的结局。
“罪臣万死。”长孙无忌跪在地:“但是,此事老臣厚颜请陛下开恩,只处置老臣一人,这件事,也的确只有老臣一人知道。”
“这件事儿是否只有舅舅一人知道,朕心里是有数的,舅舅也不用过于着急往自己身揽责任。”李承乾说道:“不管怎么说,你是朕的舅舅,是母后的兄长,是大唐的功臣,这件事要了这么多人的命,但是不会要了舅舅你的命,你外甥也不是个心狠的人。”
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是贞观旧臣,是天策府出来的老人,多多少少也是代表了李承乾和李二陛下两人的一些脸面的,还是李二陛下钦定的凌烟阁第一功臣。
这样的人,可不能晚节不保。
这件案子当,是必须要掺杂进去个人的感情因素的。
“是。”临安应声,冲着在殿伺候的内侍使了个颜色,接着,带着殿的人退出了宣政殿。
长孙无忌从殿外走了进来,依旧是那身紫色的朝服,只是并没有戴官帽,如今的长孙无忌,早已经不是早年间意气风发的长孙无忌了,如今的长孙无忌,身形已经有些佝偻,须发灰白。
“微臣,叩见陛下。”长孙无忌撩起衣摆,跪在了地。
“朕还是将舅舅给等来了。”李承乾冷冷的说道:“舅舅,起来吧。”
“臣,不敢。”长孙无忌说道。
“看来舅舅也知道,白天的时候,在含元殿前,朕为何没有让内侍将那些案宗念完了。”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从坐塌站了起来,走下了台阶,来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
“朕年少的时候,那会儿还是在秦王府的时候,父皇是秦王,舅舅是天策府的吏,大唐初定,每日朕看着天策府的诸多先生们,忙前忙后,可是呢,那时候,大多数先生们甚至只有一个秦王府食客的名头,朝廷甚至连官位都不肯给一个,那时候,先生们依旧是尽忠尽责,忙前忙后。
后来,朕知道,因为先生们那时候的忙碌,都在期许着自己的一个大好的前程,后来,先生们成了朝的大臣,而朕,也从秦王世子变成了东宫太子,大唐从武德变成了贞观,但是那时候的大唐,依旧很乱,到处都在打仗,朝每日忙忙碌碌的商议着的,也是打仗的事儿,再后来,天下太平了。
朕想问问舅舅,为何能一起共患难,但是到了富贵日子的时候,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一桩桩一件件,按理来说,以舅舅的聪明,应当不会不知道,钱庄对大唐的重要性吧?”
长孙无忌站在那里,默不作声。
有现如今这个结果,是谁的错?不是皇帝的错,也不是朝廷的错,李唐皇室并没有亏待他们,功劳也没有埋没,该给的都给了,官位,爵位,封赏,每一样都没有落下。
尤其是他长孙无忌。
凌烟阁第一功臣,这是何等的荣耀。
“舅舅家里,可曾少过锦衣玉食?”李承乾问道。
“回陛下,不曾。”长孙无忌说道。
“那朝廷可有短过舅舅的封赏和俸禄?”李承乾再次问道。
“不曾。”长孙无忌的声音越来越低。
在朝堂,他从来没有过这样弱气的时候,但是现在,理亏的是他长孙无忌,被自己的外甥质问到无颜见人的地步。
“那好,那请舅舅回答朕,为什么。”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的眼神之,透漏出来的是浓浓的失望。
长孙无忌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垂眸说道:“利欲熏心,是人皆逃不过一个贪字,当年的党仁弘是如此,如今的长孙无忌亦是如此。”
“舅舅也是觉得,一帮人,好不容易打下来了江山,日子安稳太平了,该到了享乐的时候了?”李承乾问道。
如今眼前的长孙无忌,实在不是当初李承乾眼的那个长孙无忌,相差的实在是太大了。
人没有一成不变的时候,长孙无忌是这样,李承乾也是这样。
李承乾年纪也大了,看待事情的眼光也是不一样了,长孙无忌也老了,也不再是那个一心只想着要辅佐大唐君王治理大唐的长孙无忌了。
“臣心不曾有一时懈怠了大唐的国事,当然,此时说这些,臣也并非是在为臣的罪行开脱找借口。”长孙无忌说道:“当年秦王府的旧人,到了如今,皆都是家大业大,虽说朝廷封赏也有,封地的收入也有,朝廷的俸禄也不曾短缺,但是若是想要过舒心的日子,远远不够。”
“舅舅也终于肯将心底的话说出来了。”李承乾说道。
说说长孙家吧,长孙家在前隋之前也是显赫门第。
长孙无忌是长孙晟的幼子,他有三个兄长还有三个妹妹。
大哥长孙行布,曾是韩王府的库真,在杨谅早饭的时候被杀了,长孙恒安倒是规规矩矩的,后来病死了,长孙安业,最不让他省心的是这个哥哥了,在贞观年的时候,跟着皇子谋反,后来还是长孙皇后求情,才勉强活下来了。
长孙无忌的妹妹们,也都各自嫁人了,也是说,长孙家支撑家业的男子,只有长孙无忌一人。
何来的家大业大呢?
至今为止,长孙无忌有十二个儿子。
“舅舅的儿子们,各个都在朝为官。”李承乾说道:“即便是父皇退位,朕继位以来,也未曾苛待过他们。”
“陛下圣恩,臣有愧。”长孙无忌躬着身子说道。
长孙无忌被牵扯进了这件案子当,这才是让李承乾最为心痛的。
三朝老臣,国之栋梁,大唐元勋,还是皇亲国戚。
“舅舅可是我大唐的国之柱石啊。”李承乾说道:“如今朕有多心寒,舅舅可知?”
李承乾的眼神十分复杂,眼前这个男人曾经是他小时候所崇拜过的人,但是未曾想到,会有一天,两人面对面这样待在宣政殿之,会是这样的结局。
“罪臣万死。”长孙无忌跪在地:“但是,此事老臣厚颜请陛下开恩,只处置老臣一人,这件事,也的确只有老臣一人知道。”
“这件事儿是否只有舅舅一人知道,朕心里是有数的,舅舅也不用过于着急往自己身揽责任。”李承乾说道:“不管怎么说,你是朕的舅舅,是母后的兄长,是大唐的功臣,这件事要了这么多人的命,但是不会要了舅舅你的命,你外甥也不是个心狠的人。”
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是贞观旧臣,是天策府出来的老人,多多少少也是代表了李承乾和李二陛下两人的一些脸面的,还是李二陛下钦定的凌烟阁第一功臣。
这样的人,可不能晚节不保。
这件案子当,是必须要掺杂进去个人的感情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