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君亦是惊讶,道:“严老何出此言?”
严公道:“陛下,那玲珑山居能有多大,却能容人?可见不过一幻术耳。老臣虚渡八十春秋,在那司农令任上,足足呆上三十年,最知农桑之事,这世间哪有稻谷长得如此密集,偏又生得这般饱满,可见亦是幻术了。“
此言一出,竟有大半晋臣纷纷点头。
晋君正在沉吟,严公一整衣冠,在晋君面前跪倒,肃容揖手道:“陛下,苏仪秦将军欺君罔上,罪在不赦,姑念秦氏前世忠烈,可饶其死罪,逐出大晋,苏仪鞭笞三十,以警效尤。“
晋君动容道:“严公,怎可如此。“
苏仪哈哈大笑道:“严公,在你瞧来,那田中稻谷既是幻像,想来是煮不得,食不得了。“
严公道:“不错,你等术士幻像,就算是骗过天下人,岂能骗过老夫。“
苏仪连连摇头,叹道:“井蛙之言,何足辩哉。“竟不再置一词。
秦忘舒见苏仪不见口,自己亦不说话了,只因苏仪刚才那话中已留下暗示,以晋君灵慧,定能明悟,此为不辩之辩。
果然那晋君道:“严公,你道田中稻谷为幻像,何不令人煮而食之,便知分晓了。“
严公道:“陛下此言极是,此番定要让苏秦二人哑口无言,再也不敢行骗欺人。只不过此事且不可让苏秦二人插手,免得又生诡计。“
秦忘舒与苏仪相视而笑,只管袖手旁观。严公便唤了数名士卒上前,割了十余斤稻谷,就当着晋君之面,臼稻去壳取米,足足臼了三回,就见那臼中现出雪花花的白米来。
晋君还是初次见到臼稻取米之法,大为好奇。对严公道:“那百姓取米来食,亦是这般麻烦吗?“
严公道:“百姓若是臼这稻谷,怎舍得臼上三回,只因每臼他一回,那稻米就去了一层,可不是浪费了?但陛下怎能吃得惯那糙米,自然要细细臼去稻壳,取出这雪花花的白米来,方能吃得下去的。“
晋君叹道:“寡人此刻方知民生多艰。严公,你只取那糙米煮上一碗来,也就是了,寡人今日要与百姓同衣同食。“
群君不由得高呼万岁,但其中大半却是面带苦笑,暗暗发愁。只因被严公弄上这一回,让晋君明白取米之难,万一下一道圣旨,令群臣日后只食糙米,那要这地位富贵何用?
严公便令人只取那糙米煮上一碗来,片刻后糙米饭煮成,严公亲自捧着,晋君忙接过了,取箸来食。但只吃了一口,就大皱眉头。
他平常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等粗劣的食物,那碗糙米怎样也是咽不下去了。
晋君叹息一声,不由流下泪来,道:“严公,这糙米细细嚼来,倒也几分白米的滋味,但着实粗硬,难以下咽。可怜我大晋百姓,为了省一口稻谷,每日竟吃得这样的食物,此着实是我等君臣之失。“
严公道:“若每顿都能食得这糙米饭,在那农夫瞧来,可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等闲农夫,一年也是吃不上几回的。“
刚才严公执意苏秦二人作对,令人瞧来好不可恶,此刻秦忘舒冷眼瞧去,渐渐明白那严公的心意了。田中稻谷是真是假,以严公眼力怎能瞧不出,只怕严公故意借这机会,让晋君知道民间甘苦罢了。
他将苏仪衣袖轻轻一拉,低声道:“先生,莫非那严公之意,竟是……“
苏仪微微一笑,道:“将军知道就好,何必说破?“
秦忘舒恍然大悟,原来面前这一切,竟是苏仪与严公刻意安排,细细想来,刚才严公与苏仪之辩,只怕也是故意为之,否则怎地就那么巧,偏偏是晋君回殿之时,二人恰好辩到关键处?
秦忘舒原以为自己修成仙术,灵慧增益,那是远比常人聪明了。想来明悟修行,苏严二人实不如己,可论起这行事的手段来,又怎比得上苏仪严公这等老狐狸。
晋君此刻道:“严公,我瞧这糙米断然做不得假,细辩其滋味,倒也是清香满口,胜过往日所食稻谷多矣,苏秦二人看来是不曾做得手脚了。“
严公一番做作,不过就是要让晋君尝一碗糙米罢了,如今目的达到,又怎肯再起风波。便叹了口气道:“这么说来,竟是老夫老眼昏花,误怪了好人,既如此,老臣这就向苏秦二人陪罪。“
晋君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
严公便转向苏仪,缓缓揖手,面上犹带不甘之色,但眼角眉梢却尽带笑意了,秦忘舒瞧得仔细,那严公眨了眨眼,道:“苏先生,秦将军,刚才却是错怪了好人,老夫这里便给你二人陪个不是。“
苏仪与秦忘舒心中忍笑,急忙还礼道:“不敢,不敢。“一场小小风波,就此化解于无形。
晋君又唤刚才那中大夫上前,原来此臣正是当朝司农令。晋君道:“司农,以你瞧来,这等仙稻每亩可产多少?“
司农道:“微臣刚才略加测算,此处仙稻,每亩收成或可达千斤,但此处毕竟是仙家福地,与外间不同,但就算去了一半,那也是五百斤了。这数目着实惊人。“
晋君道:“大晋境内所种稻谷,每亩可产多少?“
司农道:“北地良田若是精耕细作,或可收二百斤,南方刀耕火种,收得百斤就是侥天之幸了。因此若这仙稻能遍植大晋,不出三年,定然仓禀满盈,国无饥馑。“
晋君大喜道:“就算退出那千里之地,亦可保我大晋百姓衣食无忧吗?“
司农道:“莫说退出千里,便是再退出五百里去,也可保我大晋百姓衣食无忧。且我大晋南方水土多有,阳气充足,一年可种上三回,只是百姓未免就要劳苦一些了。“
晋君道:“那劝农桑植,本是你等份内之事,又何必多言。正如苏卿所说,百姓好比赤子一般,你不去俯就他,他怎来亲近你?“司令自是诺诺以应。
晋君又唤严公上前,道:“严公,若非你今日与苏秦二人争辩,寡人怎知民间疾苦?寡人想来,那满朝王公也是一般。自即日起,那白米不可再食了,自寡人以下,皆以糙米为食,每年农耕之期,满朝大臣,皆随我下田耕种,严公以为如何?“
严公大喜过望,颤微微跪了下来,声音竟是哽咽了,道:“陛下此心一动,天地必知,我大晋有这等仁君,实是百姓之福。“恭恭敬敬拜了九拜。
群臣见严公动了大礼,又怎敢不拜,一时跪倒一大片,皆在山呼万岁,至于几人真心,几人假意,却是难知了。
秦忘舒已是散仙之身,岂可再拜人间帝王,但却知晋君此令一下,大晋百姓受益无穷,心中自然也是感激之极,便也向晋君深深一揖。
那晋君急忙上前扶住,笑道:“大修,你何必多礼。是了,你我的约定,大修切切不可忘了。”
秦忘舒道:“陛下所言,在下字字记在心中。”
晋君这才点了点头,领着严公群臣浩浩荡荡地去了。
数日后,迁民令正式下达,那百姓怎知好歹,圣旨一下,自然是叫苦连天,却禁不得官兵如狼似虎,只得怏怏地离了故土。数日之后,数百万携家带口,向南方迁移。
那迁民一事,关涉极多,整个大晋都为之震动了,严公就请苏仪留下,助他办理诸般事宜,那百姓沿途衣食住行如何供给,落脚何方,皆需细细安排,容不得半点差错的。
秦忘舒亦自请一令,领着墨雷去南方纵火开荒,虽说仙修之士不可深涉凡俗之事,但替百姓开荒增田,可不是仙修之士的本分?
秦忘舒与墨雷自是行得快,路上只花了半个时辰,便来到大晋极南之地,放眼瞧去,面前一片林海莽莽,杂草丛生,再往南去,那就是极荒山地域了。
墨雷道:“此处向南,足有千里了,就算扣去高山峻岭,只需这大火一烧,怎样也能得到三五百里的荒地,亿顷良田,且这山中天气炎热,水草充盈,用来植谷种稻,那是再好不过了。”
秦忘舒道:“可惜负心不在此处,若是由负心在此指点百姓植稻,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他早先已向宰予打听明白,负心于齐国稷下学宫讲学之后,名燥一时,便受东穹诸国名士所邀,去东穹域传授仙稻之学,此刻已不在齐都了。
墨雷道:“负心仙子传稻天下,那可是最要紧不过的,受益者何止亿万?大晋之地,已是容不下负心仙子了。”
秦忘舒也知道墨雷所言不虚,他与负心各有重任在肩,哪里还能像以往那般,日日聚在一处。当日并绺而行,谈笑风生之景,只好在心中浮想了。
当下就来到一座山峰之上,测定了风向,就放起凤火来,这场火好不厉害,片刻间已是烈焰腾空,将一座山峰烧得尽绝,只留下一片焦黑了。
那秦忘舒动用法诀,御使大火向前,自北而向南,这团凤火就向南面滚滚烧去。
烧到第二日,那大火已烧出去百里去,却不知南方极荒山空中,忽地现出一对青目,向那凤火瞧了又瞧,随即闭目转身,不复得见。
严公道:“陛下,那玲珑山居能有多大,却能容人?可见不过一幻术耳。老臣虚渡八十春秋,在那司农令任上,足足呆上三十年,最知农桑之事,这世间哪有稻谷长得如此密集,偏又生得这般饱满,可见亦是幻术了。“
此言一出,竟有大半晋臣纷纷点头。
晋君正在沉吟,严公一整衣冠,在晋君面前跪倒,肃容揖手道:“陛下,苏仪秦将军欺君罔上,罪在不赦,姑念秦氏前世忠烈,可饶其死罪,逐出大晋,苏仪鞭笞三十,以警效尤。“
晋君动容道:“严公,怎可如此。“
苏仪哈哈大笑道:“严公,在你瞧来,那田中稻谷既是幻像,想来是煮不得,食不得了。“
严公道:“不错,你等术士幻像,就算是骗过天下人,岂能骗过老夫。“
苏仪连连摇头,叹道:“井蛙之言,何足辩哉。“竟不再置一词。
秦忘舒见苏仪不见口,自己亦不说话了,只因苏仪刚才那话中已留下暗示,以晋君灵慧,定能明悟,此为不辩之辩。
果然那晋君道:“严公,你道田中稻谷为幻像,何不令人煮而食之,便知分晓了。“
严公道:“陛下此言极是,此番定要让苏秦二人哑口无言,再也不敢行骗欺人。只不过此事且不可让苏秦二人插手,免得又生诡计。“
秦忘舒与苏仪相视而笑,只管袖手旁观。严公便唤了数名士卒上前,割了十余斤稻谷,就当着晋君之面,臼稻去壳取米,足足臼了三回,就见那臼中现出雪花花的白米来。
晋君还是初次见到臼稻取米之法,大为好奇。对严公道:“那百姓取米来食,亦是这般麻烦吗?“
严公道:“百姓若是臼这稻谷,怎舍得臼上三回,只因每臼他一回,那稻米就去了一层,可不是浪费了?但陛下怎能吃得惯那糙米,自然要细细臼去稻壳,取出这雪花花的白米来,方能吃得下去的。“
晋君叹道:“寡人此刻方知民生多艰。严公,你只取那糙米煮上一碗来,也就是了,寡人今日要与百姓同衣同食。“
群君不由得高呼万岁,但其中大半却是面带苦笑,暗暗发愁。只因被严公弄上这一回,让晋君明白取米之难,万一下一道圣旨,令群臣日后只食糙米,那要这地位富贵何用?
严公便令人只取那糙米煮上一碗来,片刻后糙米饭煮成,严公亲自捧着,晋君忙接过了,取箸来食。但只吃了一口,就大皱眉头。
他平常锦衣玉食,哪里吃过这等粗劣的食物,那碗糙米怎样也是咽不下去了。
晋君叹息一声,不由流下泪来,道:“严公,这糙米细细嚼来,倒也几分白米的滋味,但着实粗硬,难以下咽。可怜我大晋百姓,为了省一口稻谷,每日竟吃得这样的食物,此着实是我等君臣之失。“
严公道:“若每顿都能食得这糙米饭,在那农夫瞧来,可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等闲农夫,一年也是吃不上几回的。“
刚才严公执意苏秦二人作对,令人瞧来好不可恶,此刻秦忘舒冷眼瞧去,渐渐明白那严公的心意了。田中稻谷是真是假,以严公眼力怎能瞧不出,只怕严公故意借这机会,让晋君知道民间甘苦罢了。
他将苏仪衣袖轻轻一拉,低声道:“先生,莫非那严公之意,竟是……“
苏仪微微一笑,道:“将军知道就好,何必说破?“
秦忘舒恍然大悟,原来面前这一切,竟是苏仪与严公刻意安排,细细想来,刚才严公与苏仪之辩,只怕也是故意为之,否则怎地就那么巧,偏偏是晋君回殿之时,二人恰好辩到关键处?
秦忘舒原以为自己修成仙术,灵慧增益,那是远比常人聪明了。想来明悟修行,苏严二人实不如己,可论起这行事的手段来,又怎比得上苏仪严公这等老狐狸。
晋君此刻道:“严公,我瞧这糙米断然做不得假,细辩其滋味,倒也是清香满口,胜过往日所食稻谷多矣,苏秦二人看来是不曾做得手脚了。“
严公一番做作,不过就是要让晋君尝一碗糙米罢了,如今目的达到,又怎肯再起风波。便叹了口气道:“这么说来,竟是老夫老眼昏花,误怪了好人,既如此,老臣这就向苏秦二人陪罪。“
晋君点头道:“应该的,应该的。“
严公便转向苏仪,缓缓揖手,面上犹带不甘之色,但眼角眉梢却尽带笑意了,秦忘舒瞧得仔细,那严公眨了眨眼,道:“苏先生,秦将军,刚才却是错怪了好人,老夫这里便给你二人陪个不是。“
苏仪与秦忘舒心中忍笑,急忙还礼道:“不敢,不敢。“一场小小风波,就此化解于无形。
晋君又唤刚才那中大夫上前,原来此臣正是当朝司农令。晋君道:“司农,以你瞧来,这等仙稻每亩可产多少?“
司农道:“微臣刚才略加测算,此处仙稻,每亩收成或可达千斤,但此处毕竟是仙家福地,与外间不同,但就算去了一半,那也是五百斤了。这数目着实惊人。“
晋君道:“大晋境内所种稻谷,每亩可产多少?“
司农道:“北地良田若是精耕细作,或可收二百斤,南方刀耕火种,收得百斤就是侥天之幸了。因此若这仙稻能遍植大晋,不出三年,定然仓禀满盈,国无饥馑。“
晋君大喜道:“就算退出那千里之地,亦可保我大晋百姓衣食无忧吗?“
司农道:“莫说退出千里,便是再退出五百里去,也可保我大晋百姓衣食无忧。且我大晋南方水土多有,阳气充足,一年可种上三回,只是百姓未免就要劳苦一些了。“
晋君道:“那劝农桑植,本是你等份内之事,又何必多言。正如苏卿所说,百姓好比赤子一般,你不去俯就他,他怎来亲近你?“司令自是诺诺以应。
晋君又唤严公上前,道:“严公,若非你今日与苏秦二人争辩,寡人怎知民间疾苦?寡人想来,那满朝王公也是一般。自即日起,那白米不可再食了,自寡人以下,皆以糙米为食,每年农耕之期,满朝大臣,皆随我下田耕种,严公以为如何?“
严公大喜过望,颤微微跪了下来,声音竟是哽咽了,道:“陛下此心一动,天地必知,我大晋有这等仁君,实是百姓之福。“恭恭敬敬拜了九拜。
群臣见严公动了大礼,又怎敢不拜,一时跪倒一大片,皆在山呼万岁,至于几人真心,几人假意,却是难知了。
秦忘舒已是散仙之身,岂可再拜人间帝王,但却知晋君此令一下,大晋百姓受益无穷,心中自然也是感激之极,便也向晋君深深一揖。
那晋君急忙上前扶住,笑道:“大修,你何必多礼。是了,你我的约定,大修切切不可忘了。”
秦忘舒道:“陛下所言,在下字字记在心中。”
晋君这才点了点头,领着严公群臣浩浩荡荡地去了。
数日后,迁民令正式下达,那百姓怎知好歹,圣旨一下,自然是叫苦连天,却禁不得官兵如狼似虎,只得怏怏地离了故土。数日之后,数百万携家带口,向南方迁移。
那迁民一事,关涉极多,整个大晋都为之震动了,严公就请苏仪留下,助他办理诸般事宜,那百姓沿途衣食住行如何供给,落脚何方,皆需细细安排,容不得半点差错的。
秦忘舒亦自请一令,领着墨雷去南方纵火开荒,虽说仙修之士不可深涉凡俗之事,但替百姓开荒增田,可不是仙修之士的本分?
秦忘舒与墨雷自是行得快,路上只花了半个时辰,便来到大晋极南之地,放眼瞧去,面前一片林海莽莽,杂草丛生,再往南去,那就是极荒山地域了。
墨雷道:“此处向南,足有千里了,就算扣去高山峻岭,只需这大火一烧,怎样也能得到三五百里的荒地,亿顷良田,且这山中天气炎热,水草充盈,用来植谷种稻,那是再好不过了。”
秦忘舒道:“可惜负心不在此处,若是由负心在此指点百姓植稻,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他早先已向宰予打听明白,负心于齐国稷下学宫讲学之后,名燥一时,便受东穹诸国名士所邀,去东穹域传授仙稻之学,此刻已不在齐都了。
墨雷道:“负心仙子传稻天下,那可是最要紧不过的,受益者何止亿万?大晋之地,已是容不下负心仙子了。”
秦忘舒也知道墨雷所言不虚,他与负心各有重任在肩,哪里还能像以往那般,日日聚在一处。当日并绺而行,谈笑风生之景,只好在心中浮想了。
当下就来到一座山峰之上,测定了风向,就放起凤火来,这场火好不厉害,片刻间已是烈焰腾空,将一座山峰烧得尽绝,只留下一片焦黑了。
那秦忘舒动用法诀,御使大火向前,自北而向南,这团凤火就向南面滚滚烧去。
烧到第二日,那大火已烧出去百里去,却不知南方极荒山空中,忽地现出一对青目,向那凤火瞧了又瞧,随即闭目转身,不复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