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小心这个中国人!”
作为英国驻武昌领事的密迪乐,每一次前来拜访汉督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句话,之所以会这么提醒自己,是因为他深知这位汉督是何等的狡猾。
就像在俄罗斯的问题上,尽管密迪乐和英国乐意看到其保卫“中国的领土”比如说把俄国人从萨哈林半岛(1)上赶出去,从而削弱俄国人在远东的力量,可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中国人不但收回了据说是属于他们的萨哈林半岛,而且还夺取了堪察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在英法联军攻那里遭到挫败之后。
义军舰队不但歼灭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并拔除俄罗斯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的据点。对此英国自然表示欢迎,毕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也不需要担心俄罗斯海军会威胁中国、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的商路。
可是在另一方面作为驻武昌领事的密迪乐却通过一些渠道获知——中国人不可能再将俄罗斯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的据点归还给俄罗斯。这并不在英国的计划之中,毕竟这将迫使俄罗斯在战后割让土地。可英国却又不得不默许这一事实,以此作为给中国的回报。
也就是说,这个中国人是借着英国的默许,从俄罗斯的身上掠夺了大片的土地,尽管那些土地是蛮荒的、布满冰雪的,甚至可以说毫无价值的。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武昌的报纸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歌功颂德的文章——以千人之兵拓地千里,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
也正因如此,密迪乐才会提醒自己小心,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却知道,英国对此事的支持将会促成未来中国成为英国的盟友,遏制俄罗斯的盟友。尽管扶持中国成为反俄战略盟友,乃是英国的当务之急。但密迪乐却发誓自己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再给那个人打一个门缝,然后让那个人闯进了屋子里。
“密迪乐,我的朋友!”
在密迪乐提醒着自己的同时,一声爽朗欢快的话声音传到他的耳中。
“汉督阁下,见到你非常高兴。”
伸出右手的同时,密迪乐连忙再次提醒自己要谨慎一些,对方的热情反倒是让他不由的担心起,他是不是又有所图谋。
毕竟之前两人说打的交道,密迪乐从来没有占过一次便宜。似乎每一次他都是有所指,有所图谋。
一定要小心谨慎!
“我的朋友我真的要谢谢你。”
朱宜锋一开始并没有提及这次会面的用意,而是笑着感谢道。
“你向我推荐的那个年轻人实在是太棒了!罗伯特是个非常认真的年轻人,我相信在他的帮助下,广州海关毕然能够成为一个高效的海关。”
朱宜锋口中的罗伯特,实际上就是罗伯特?赫德,在另一个时空中他曾经主持晚清海关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或许一个英国人出任中国总税务司,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在其执掌海关48年,使这个机构维持廉洁高效运转,并把邮政、灯塔和海底电缆引入中国;他还是自强运动要角,以《局外旁观论》等见解影响了清朝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变革。
从康熙24年(1685年)开放海禁起,海关就是清廷最著名的肥缺,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贪腐案件层出不穷,俨然是腐败的重灾区。为什么赫德一到任,就能“刷新关政”,杜绝舞弊,而常关却还是吃拿卡要,涛声依旧?赫德到底用了什么样的点金之术,化腐朽为神奇,将海关打造成廉洁高效的样板,成为天朝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枝奇葩?
实际上,归根到底是制度上的胜利。在其主持海关的长达近半年世纪的过程中,整个海关所发生的贪腐案不超过5起。在中国这个甚至要求你习惯、适应贪腐“这一中国特色”的地方,即便是一个半世纪后,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在李子渊出任广东巡抚之后,尽管广州海关则其兼任管理,实质仍是老一套。广州海关人手既不足,又缺乏统一章程,自然难有业绩,虽然后来仿效西洋,但却学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与驻武昌领事馆中任翻译的赫德进入了朱宜锋的视线之中。
任何一个了解晚清历史的人都不会忽视这个人,都不会忽视他在海关创造的奇迹,都想将海关的奇迹复制到官场之中。正是抱着这种心态,在朱一峰的引导下,密迪乐主动推荐了赫德往广州海关作为顾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赫德作为顾问一直办事勤勉、谨慎缜密、事必躬亲的于广州海关中扮演着他的角色——将英国海关制度引入广州,培训海关关员。
尽管现在距离朱宜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开始。可这并不妨碍朱一峰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肯定他工作的同时,同样也是在夸奖密迪乐。
好话人人爱听,即便是本就提醒着自己小心的密迪乐听着也是特别受用。不经意的马屁拍来之后他整个人变得飘然起来。
“汉督阁下,如果不是你给他机会,罗伯特又怎么可能能够展现他的才能呢?”
“你客气了,主要还是利益于你的推荐,如果没有你的推荐,我也不可能雇佣到如此优秀的青年!好了,我的朋友,这次请你过来,是有一件事希望能够征求你的意见。”
感觉时机已经成熟的朱宜锋看着他说道。
“是这样的,你应该知道,现在督府已经规划了超过3000英里铁路,这些铁路在未来的五年至六年内完工,而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五至六十内我们将需要从英国进口超过一百万吨铁轨以及其它铁料,还有大辆的蒸汽机车。”
朱宜锋口中的3000英里铁路指的并不仅仅只是汉粤铁路。还包括通往南宁等地以及江北的铁路,当然那些铁路都在规划中,但是这个规划却引起了英国人的兴趣,尤其是眼前的这个密迪乐,他曾经无数次的打探过铁路的计划,并且一再的表示英国除了可以提供铁轨之外,英国的银行界可以提供融资。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热心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一百万吨铁、数百部蒸汽机车,这可是,上千万英镑的市场,他又怎么可能不为之心动呢?非但他会为之心动,一但英国获得这个消息后,英国的工业界同样也会为之欢呼。
不过之前对于修建立三千英里铁路的事情,督府一直处于保密之中,现在他告诉自己又是为了什么?
但是相比于怀疑对方的动机,密迪乐更在意的他是否准备把这个定单交给英国。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够运输这些物资,我们将会在广州成立一家轮船公司,但是您是知道的,在海上的长途航行之中,商船总需要驶入港湾接受补给……”
不等朱宜锋说完,密迪乐便笑说道。
“阁下请您放心,我相信大英帝国所有的港口都会向您敞开大门,毕竟自由贸易是大英帝国一直以为所坚信的基本原则。”
面对密迪乐的“大方”,朱宜锋出人意料的只是含笑点头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双眼,却看到对方。似乎是在提醒的他。
“这不是他想要的!”
对方的笑容让密迪乐反应了过来,办事处之外,他还想要什么?难道他想让英国把港口转让给他。
他根本就是在痴心妄想!
难道他以为英国是荷兰吗?就在密迪乐准备出言拒绝时,只听到朱宜锋缓声说道。
“所以航海公司准备在非洲的沿海地区设立给做补给站,以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当然,我所指的是那些无主之地。”
什么?
在非洲设立补给站?
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这个汉督,密迪乐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从一位中国官员的口中听到的话语。
“我们的商船每一次进入港口,总需要花费上千元用于支付泊位费,补给淡水、新鲜食物,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不值一提的,但是随着铁路的修筑,未来这甚至可能需要我们支付数以百万的巨额支出,所以,我希望贵国能够支持我的航海公司在非洲沿岸地区设立两至三个补给站。”
表面上朱宜锋在那里抱怨着,可实际上却在斟酌着每一个字,以免激起英国人的警惕,尽管现在对于非洲,准确的来说是南部非洲,欧洲各国根本就看不上眼,当然是因为那里的气候并不适合欧洲人生活,那里成为了帝国殖民狂潮中最后的空白之地。
但是英国却在那里有着极为广泛的力量存在,自己想要进入非洲,必须先得到英国的首肯,否则开拓非洲虽不至于受挫,但极有可能遭受前所未有的阻力,而这并不是朱宜锋愿意看到的,所以他才会向密迪乐提出这一要求。同时开拓非洲也不是一年两年,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而在此之前需要谨慎从事,几个补给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虽说它们的规模极小,甚至每个补给站只有几十人,但那却是一个开始!
“这……”
虽然朱宜锋提出的要求与英国并没有多少关系,但密迪乐却从中感受到英国的强大——即便是于无主之地设立贸易站,他们仍然希望征得英国的同意。这似乎是个机会,沉默片刻,密迪乐看着朱宜锋说道。
“汉督阁下,也许,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商谈,但是……”
(1)事实上萨哈林是一座岛,而非一个半岛。在萨哈林与大陆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水道“鞑靼海峡”,而英国人却一直称其为“鞑靼海湾”,从不知道这里居然是贯通的。俄国人在1849年就发现了这个,并成功地保守了秘密。英国人要到战后再度进行地理勘察时,才发现这一秘密。在此之前一直称其为萨哈林半岛。
作为英国驻武昌领事的密迪乐,每一次前来拜访汉督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句话,之所以会这么提醒自己,是因为他深知这位汉督是何等的狡猾。
就像在俄罗斯的问题上,尽管密迪乐和英国乐意看到其保卫“中国的领土”比如说把俄国人从萨哈林半岛(1)上赶出去,从而削弱俄国人在远东的力量,可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中国人不但收回了据说是属于他们的萨哈林半岛,而且还夺取了堪察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在英法联军攻那里遭到挫败之后。
义军舰队不但歼灭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并拔除俄罗斯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的据点。对此英国自然表示欢迎,毕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也不需要担心俄罗斯海军会威胁中国、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的商路。
可是在另一方面作为驻武昌领事的密迪乐却通过一些渠道获知——中国人不可能再将俄罗斯在鄂霍次克海及堪察加的据点归还给俄罗斯。这并不在英国的计划之中,毕竟这将迫使俄罗斯在战后割让土地。可英国却又不得不默许这一事实,以此作为给中国的回报。
也就是说,这个中国人是借着英国的默许,从俄罗斯的身上掠夺了大片的土地,尽管那些土地是蛮荒的、布满冰雪的,甚至可以说毫无价值的。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武昌的报纸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歌功颂德的文章——以千人之兵拓地千里,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
也正因如此,密迪乐才会提醒自己小心,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却知道,英国对此事的支持将会促成未来中国成为英国的盟友,遏制俄罗斯的盟友。尽管扶持中国成为反俄战略盟友,乃是英国的当务之急。但密迪乐却发誓自己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再给那个人打一个门缝,然后让那个人闯进了屋子里。
“密迪乐,我的朋友!”
在密迪乐提醒着自己的同时,一声爽朗欢快的话声音传到他的耳中。
“汉督阁下,见到你非常高兴。”
伸出右手的同时,密迪乐连忙再次提醒自己要谨慎一些,对方的热情反倒是让他不由的担心起,他是不是又有所图谋。
毕竟之前两人说打的交道,密迪乐从来没有占过一次便宜。似乎每一次他都是有所指,有所图谋。
一定要小心谨慎!
“我的朋友我真的要谢谢你。”
朱宜锋一开始并没有提及这次会面的用意,而是笑着感谢道。
“你向我推荐的那个年轻人实在是太棒了!罗伯特是个非常认真的年轻人,我相信在他的帮助下,广州海关毕然能够成为一个高效的海关。”
朱宜锋口中的罗伯特,实际上就是罗伯特?赫德,在另一个时空中他曾经主持晚清海关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或许一个英国人出任中国总税务司,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在其执掌海关48年,使这个机构维持廉洁高效运转,并把邮政、灯塔和海底电缆引入中国;他还是自强运动要角,以《局外旁观论》等见解影响了清朝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变革。
从康熙24年(1685年)开放海禁起,海关就是清廷最著名的肥缺,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贪腐案件层出不穷,俨然是腐败的重灾区。为什么赫德一到任,就能“刷新关政”,杜绝舞弊,而常关却还是吃拿卡要,涛声依旧?赫德到底用了什么样的点金之术,化腐朽为神奇,将海关打造成廉洁高效的样板,成为天朝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枝奇葩?
实际上,归根到底是制度上的胜利。在其主持海关的长达近半年世纪的过程中,整个海关所发生的贪腐案不超过5起。在中国这个甚至要求你习惯、适应贪腐“这一中国特色”的地方,即便是一个半世纪后,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在李子渊出任广东巡抚之后,尽管广州海关则其兼任管理,实质仍是老一套。广州海关人手既不足,又缺乏统一章程,自然难有业绩,虽然后来仿效西洋,但却学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与驻武昌领事馆中任翻译的赫德进入了朱宜锋的视线之中。
任何一个了解晚清历史的人都不会忽视这个人,都不会忽视他在海关创造的奇迹,都想将海关的奇迹复制到官场之中。正是抱着这种心态,在朱一峰的引导下,密迪乐主动推荐了赫德往广州海关作为顾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赫德作为顾问一直办事勤勉、谨慎缜密、事必躬亲的于广州海关中扮演着他的角色——将英国海关制度引入广州,培训海关关员。
尽管现在距离朱宜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开始。可这并不妨碍朱一峰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肯定他工作的同时,同样也是在夸奖密迪乐。
好话人人爱听,即便是本就提醒着自己小心的密迪乐听着也是特别受用。不经意的马屁拍来之后他整个人变得飘然起来。
“汉督阁下,如果不是你给他机会,罗伯特又怎么可能能够展现他的才能呢?”
“你客气了,主要还是利益于你的推荐,如果没有你的推荐,我也不可能雇佣到如此优秀的青年!好了,我的朋友,这次请你过来,是有一件事希望能够征求你的意见。”
感觉时机已经成熟的朱宜锋看着他说道。
“是这样的,你应该知道,现在督府已经规划了超过3000英里铁路,这些铁路在未来的五年至六年内完工,而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五至六十内我们将需要从英国进口超过一百万吨铁轨以及其它铁料,还有大辆的蒸汽机车。”
朱宜锋口中的3000英里铁路指的并不仅仅只是汉粤铁路。还包括通往南宁等地以及江北的铁路,当然那些铁路都在规划中,但是这个规划却引起了英国人的兴趣,尤其是眼前的这个密迪乐,他曾经无数次的打探过铁路的计划,并且一再的表示英国除了可以提供铁轨之外,英国的银行界可以提供融资。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热心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一百万吨铁、数百部蒸汽机车,这可是,上千万英镑的市场,他又怎么可能不为之心动呢?非但他会为之心动,一但英国获得这个消息后,英国的工业界同样也会为之欢呼。
不过之前对于修建立三千英里铁路的事情,督府一直处于保密之中,现在他告诉自己又是为了什么?
但是相比于怀疑对方的动机,密迪乐更在意的他是否准备把这个定单交给英国。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够运输这些物资,我们将会在广州成立一家轮船公司,但是您是知道的,在海上的长途航行之中,商船总需要驶入港湾接受补给……”
不等朱宜锋说完,密迪乐便笑说道。
“阁下请您放心,我相信大英帝国所有的港口都会向您敞开大门,毕竟自由贸易是大英帝国一直以为所坚信的基本原则。”
面对密迪乐的“大方”,朱宜锋出人意料的只是含笑点头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双眼,却看到对方。似乎是在提醒的他。
“这不是他想要的!”
对方的笑容让密迪乐反应了过来,办事处之外,他还想要什么?难道他想让英国把港口转让给他。
他根本就是在痴心妄想!
难道他以为英国是荷兰吗?就在密迪乐准备出言拒绝时,只听到朱宜锋缓声说道。
“所以航海公司准备在非洲的沿海地区设立给做补给站,以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当然,我所指的是那些无主之地。”
什么?
在非洲设立补给站?
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这个汉督,密迪乐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从一位中国官员的口中听到的话语。
“我们的商船每一次进入港口,总需要花费上千元用于支付泊位费,补给淡水、新鲜食物,对于英国来说,这是不值一提的,但是随着铁路的修筑,未来这甚至可能需要我们支付数以百万的巨额支出,所以,我希望贵国能够支持我的航海公司在非洲沿岸地区设立两至三个补给站。”
表面上朱宜锋在那里抱怨着,可实际上却在斟酌着每一个字,以免激起英国人的警惕,尽管现在对于非洲,准确的来说是南部非洲,欧洲各国根本就看不上眼,当然是因为那里的气候并不适合欧洲人生活,那里成为了帝国殖民狂潮中最后的空白之地。
但是英国却在那里有着极为广泛的力量存在,自己想要进入非洲,必须先得到英国的首肯,否则开拓非洲虽不至于受挫,但极有可能遭受前所未有的阻力,而这并不是朱宜锋愿意看到的,所以他才会向密迪乐提出这一要求。同时开拓非洲也不是一年两年,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而在此之前需要谨慎从事,几个补给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虽说它们的规模极小,甚至每个补给站只有几十人,但那却是一个开始!
“这……”
虽然朱宜锋提出的要求与英国并没有多少关系,但密迪乐却从中感受到英国的强大——即便是于无主之地设立贸易站,他们仍然希望征得英国的同意。这似乎是个机会,沉默片刻,密迪乐看着朱宜锋说道。
“汉督阁下,也许,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商谈,但是……”
(1)事实上萨哈林是一座岛,而非一个半岛。在萨哈林与大陆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水道“鞑靼海峡”,而英国人却一直称其为“鞑靼海湾”,从不知道这里居然是贯通的。俄国人在1849年就发现了这个,并成功地保守了秘密。英国人要到战后再度进行地理勘察时,才发现这一秘密。在此之前一直称其为萨哈林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