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城的胡亥听说野王县的宫殿更加奢华,心中自然高兴,二话不说,当即跟着英布前往野王县,陆言除了关押卫君角之外,后宫嫔妃全部迁到县府,至于她们是否乱搞,这就不是陆言所要关心的事情了。
陆言则是前往殿外亲自迎接胡亥,”子玉,这宫室怎么都被你占领了,那卫君角等人都在何处?”胡亥看着周围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个公子不用担心,我已经把其君安排妥当,最近应该不会出现在公子的面前了。”陆言信誓旦旦的说道。
“子玉办事,本公子放心,我以后是不是就在这殿中生活了。”胡亥说着便向殿内走了过去。
陆言稍微叹气,现在的公子当真是任性,“兄长,安排十几个侍官照顾公子起居即可,你随我前往县府之中查看军薄。”
秦朝军政和唐宋元明清略有不同,并不分军户和民户,所有的秦兵年老之后,政府会统一的安排,子嗣有时也不需要为兵。
县府中的军薄上记载的便是整个县的秦兵,共有三千秦兵,虽然是一个小县,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少的了,秦国当时有几十万秦兵,虽然有些夸大,但是绝对不会少太多。
自从卫子被抓之后,县府所有的事务全部由陆言管理,如今太平,三千秦军有点尸位素餐的感觉。
“兄长,你将这些士兵全部带走,让他们趁着深秋修水利,若是不去的话,月俸减掉三成,若是踊跃报名的话,月俸加两成,另外这个阶段,若是有百姓愿意修水利,则与他们士兵月俸五成。”陆言缓缓的说道。
“可是这些钱财从哪出啊?”英布虽然大老粗,但是依旧很是直接的问道。
“当然是县府和商人出了,脑子聪明就要多奉献社会,如此照办就行,当然来年百姓交的地税也会有所改善。”陆言略作思考的说道。
而就在两人商议军民新政时,外面的侍官突然有些惊慌的跑了进来,英布眉头微皱,当即抓起侍官衣领。
“何事如此慌张!”英布表情显得凶神恶煞。
“侯爷,侍卫长,不好了,县中有百十户人家聚众闹事,让侯爷滚出野王县。”侍官焦急的说道。
陆言眉头微皱,“他们可说出来什么原因没有?”
“他们说侯爷私自拘禁卫国国君,有悖君臣之道,所以心中不满,还说侯爷将嫔妃安置在县府,居心叵测。”侍官丝毫不敢隐瞒。
旁边的英布当即将侍官甩到一边,“侯爷,要不我带兵将他们全部清剿,当真是群刁民,不知道其中原委,便私自聚众造反了。”
陆言慌忙止住英布,“兄长莫要着急,你先带兵去安排水利的事情,还有其他县城照样进行,野王县还按照原来的制度实行,不修水利。”
“这,侯爷真有办法制止这帮刁民?”英布有些怀疑的说道。
“没事的,你先去照做,冬天结冰,难以实施,我会解决的。”陆言再三叮嘱道,英布也不在耽搁,当即拿着军薄前往军营。
至于陆言则是向着府外走去,此时浮丘伯已经在外面安抚民众情绪,这些人天真的以为自己目前还是卫国人,根本不承认自己是秦国人,陆言的做法恰好得罪了他们,几个劣绅豪强便聚众在此闹事。
陆言赶到的时候,这些民众只是在府外坐着,根本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子玉,你可算来了,他们根本不愿意离开,势要给出一个交代。”
陆言稍微向下看了一眼,万万没想到闹事的豪强中竟然还有王三,正是当初南征百越的时候,陆言饶恕的那人,乃是王陵的干弟弟。
“王三,你为何如此!”陆言面色不善的说道。
原来当初陆言将王二杀了,对于这件事情王三一直是耿耿于怀,想要找个机会报仇,然而陆言身边总会跟着英布,不好下手,所以便想出如此计策,激起民众的爱国之心。
“陆子玉,你做出这等事情,还要问吾等为何如此,囚禁君上,乃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纵使身为平南侯又如何。”王三理直气壮的说道。
陆言心中郁气,“当初我不杀你,你不谢恩,反倒恩将仇报,实在是可恶,你们这帮人竟然也受这等小人驱使,卫国乱,汝等难辞其咎!”
浮丘伯在旁边也是听明白了其中的事情,原来王三和陆言早就有恩怨,“陆子玉,你最好放了君上,否则别怪我攻入县府之中。”
府前的陆言没有说话,想着王三能够成为豪绅应该和王陵有着莫大的关系,想必也是行商之人,查明底细再做打算才是。
“众位军官听令,若有刁民强行入府中,格杀勿论!”陆言恶狠狠的说道,他还真不怕这几百刁民。
王三见到陆言不仅不屈服,反而变得更加强硬,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若是攻入府中,那些士兵真的杀了他们,也只能是炮灰的感觉。
“诸位乡亲,我们联名启奏秦王,告发平南侯囚禁君上之事,到时候看他如何狡辩。”王三对着周围喊道。
迅速得到周围百姓的支持,“王三,我明确告诉你,现在宫室之中住着的是胡亥公子,将来这天下该入谁手,你最好想清楚。”
陆言说罢,当即回到府中,周围的秦兵将这群人围着,此时也不敢轻局妄动,浮丘伯见到子玉如此处理,也没有多说,回到府中继续书写条文。
内室之中,陆言稍微喝口凉茶舒缓心情,旁边的侍官根本不敢说话,“你身为这里的侍官,可明白那王三现在做什么买卖?”
侍官听到陆言问话,当即下跪,“启禀侯爷,那王三本是外乡人,半年前来此经商,做一些布帛生意,和沛县的一个豪绅有所来往。”
陆言听后只是冷笑,“沛县的豪绅,想必应该就是王陵了。”
心中想着当即取出布帛铺在案牍之上,挥起墨笔,写下一行大字。
“我与王陵八拜之交,布商事,子玉决断!”
写完大字,陆言抿口清茶,“将这布帛交于王三,看他如何选择,若是不离开,随时禀报与我。”
陆言则是前往殿外亲自迎接胡亥,”子玉,这宫室怎么都被你占领了,那卫君角等人都在何处?”胡亥看着周围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个公子不用担心,我已经把其君安排妥当,最近应该不会出现在公子的面前了。”陆言信誓旦旦的说道。
“子玉办事,本公子放心,我以后是不是就在这殿中生活了。”胡亥说着便向殿内走了过去。
陆言稍微叹气,现在的公子当真是任性,“兄长,安排十几个侍官照顾公子起居即可,你随我前往县府之中查看军薄。”
秦朝军政和唐宋元明清略有不同,并不分军户和民户,所有的秦兵年老之后,政府会统一的安排,子嗣有时也不需要为兵。
县府中的军薄上记载的便是整个县的秦兵,共有三千秦兵,虽然是一个小县,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少的了,秦国当时有几十万秦兵,虽然有些夸大,但是绝对不会少太多。
自从卫子被抓之后,县府所有的事务全部由陆言管理,如今太平,三千秦军有点尸位素餐的感觉。
“兄长,你将这些士兵全部带走,让他们趁着深秋修水利,若是不去的话,月俸减掉三成,若是踊跃报名的话,月俸加两成,另外这个阶段,若是有百姓愿意修水利,则与他们士兵月俸五成。”陆言缓缓的说道。
“可是这些钱财从哪出啊?”英布虽然大老粗,但是依旧很是直接的问道。
“当然是县府和商人出了,脑子聪明就要多奉献社会,如此照办就行,当然来年百姓交的地税也会有所改善。”陆言略作思考的说道。
而就在两人商议军民新政时,外面的侍官突然有些惊慌的跑了进来,英布眉头微皱,当即抓起侍官衣领。
“何事如此慌张!”英布表情显得凶神恶煞。
“侯爷,侍卫长,不好了,县中有百十户人家聚众闹事,让侯爷滚出野王县。”侍官焦急的说道。
陆言眉头微皱,“他们可说出来什么原因没有?”
“他们说侯爷私自拘禁卫国国君,有悖君臣之道,所以心中不满,还说侯爷将嫔妃安置在县府,居心叵测。”侍官丝毫不敢隐瞒。
旁边的英布当即将侍官甩到一边,“侯爷,要不我带兵将他们全部清剿,当真是群刁民,不知道其中原委,便私自聚众造反了。”
陆言慌忙止住英布,“兄长莫要着急,你先带兵去安排水利的事情,还有其他县城照样进行,野王县还按照原来的制度实行,不修水利。”
“这,侯爷真有办法制止这帮刁民?”英布有些怀疑的说道。
“没事的,你先去照做,冬天结冰,难以实施,我会解决的。”陆言再三叮嘱道,英布也不在耽搁,当即拿着军薄前往军营。
至于陆言则是向着府外走去,此时浮丘伯已经在外面安抚民众情绪,这些人天真的以为自己目前还是卫国人,根本不承认自己是秦国人,陆言的做法恰好得罪了他们,几个劣绅豪强便聚众在此闹事。
陆言赶到的时候,这些民众只是在府外坐着,根本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子玉,你可算来了,他们根本不愿意离开,势要给出一个交代。”
陆言稍微向下看了一眼,万万没想到闹事的豪强中竟然还有王三,正是当初南征百越的时候,陆言饶恕的那人,乃是王陵的干弟弟。
“王三,你为何如此!”陆言面色不善的说道。
原来当初陆言将王二杀了,对于这件事情王三一直是耿耿于怀,想要找个机会报仇,然而陆言身边总会跟着英布,不好下手,所以便想出如此计策,激起民众的爱国之心。
“陆子玉,你做出这等事情,还要问吾等为何如此,囚禁君上,乃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纵使身为平南侯又如何。”王三理直气壮的说道。
陆言心中郁气,“当初我不杀你,你不谢恩,反倒恩将仇报,实在是可恶,你们这帮人竟然也受这等小人驱使,卫国乱,汝等难辞其咎!”
浮丘伯在旁边也是听明白了其中的事情,原来王三和陆言早就有恩怨,“陆子玉,你最好放了君上,否则别怪我攻入县府之中。”
府前的陆言没有说话,想着王三能够成为豪绅应该和王陵有着莫大的关系,想必也是行商之人,查明底细再做打算才是。
“众位军官听令,若有刁民强行入府中,格杀勿论!”陆言恶狠狠的说道,他还真不怕这几百刁民。
王三见到陆言不仅不屈服,反而变得更加强硬,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若是攻入府中,那些士兵真的杀了他们,也只能是炮灰的感觉。
“诸位乡亲,我们联名启奏秦王,告发平南侯囚禁君上之事,到时候看他如何狡辩。”王三对着周围喊道。
迅速得到周围百姓的支持,“王三,我明确告诉你,现在宫室之中住着的是胡亥公子,将来这天下该入谁手,你最好想清楚。”
陆言说罢,当即回到府中,周围的秦兵将这群人围着,此时也不敢轻局妄动,浮丘伯见到子玉如此处理,也没有多说,回到府中继续书写条文。
内室之中,陆言稍微喝口凉茶舒缓心情,旁边的侍官根本不敢说话,“你身为这里的侍官,可明白那王三现在做什么买卖?”
侍官听到陆言问话,当即下跪,“启禀侯爷,那王三本是外乡人,半年前来此经商,做一些布帛生意,和沛县的一个豪绅有所来往。”
陆言听后只是冷笑,“沛县的豪绅,想必应该就是王陵了。”
心中想着当即取出布帛铺在案牍之上,挥起墨笔,写下一行大字。
“我与王陵八拜之交,布商事,子玉决断!”
写完大字,陆言抿口清茶,“将这布帛交于王三,看他如何选择,若是不离开,随时禀报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