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哲,也是日后的皇帝李显。
    太平淡淡地一眼扫去,皱眉问道:“兄长何出此言?”
    李哲垂下头去,有些嗫嚅地说道:“是我听人说,是妹妹府上的人盗窃库银之后,就全数都搁在了妹妹的西厢里,才特意叫了人……我弄丢了那么一大笔银子,心中惶急得很,便没有考虑到许多。昨天夜里妹妹府上……”
    他偷偷抬头望了太平一眼,见太平神色如常,才嗫嚅着说道:“……被金吾卫搜查时,只瞧见侍女们在清点银器,并无库银的去向。金吾卫一不做二不休,便又将妹妹府上搜查了一遍,依然找不到库银的去向,只是听说妹妹府上的库房也失窃了……”
    太平眉头皱得愈发深了:“皇兄究竟想同我说什么?”
    李哲低低咳了一声,又嗫嚅着说道:“一是想请妹妹莫要过分追究,二是想请妹妹替愚兄想个法子,无论如何将这件事情遮掩过去才好。”
    太平目光微微沉了下来:“你大半夜的派人到我府上搜查,还让我莫要追究?”
    李哲咳了一声,声音愈发地低了:“愚兄晓得妹妹会生气,所以才吩咐薛相也一同过来。他做过愚兄的左庶子,又是妹妹的半个长辈,妹妹总归瞧在薛相的面子上……”
    太平闭了一下眼睛,伸手道:“拿来。”
    李哲一愣:“……妹妹想要什么?”
    太平瞥他一眼,面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来:“卷宗。”
    户部出事,她的公主府上又出事,金吾卫连夜被人调动,无论如何都会有卷宗留下。而太子身为这起事件的源头,无论如何都会留有一份卷宗的抄本。眼下太平不想调动右威卫,更不想让干干净净的右威卫搅进这起事件里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太子的势,将这件事情彻彻底底地了结。
    李哲听说太平要看卷宗,心下一喜,忙不迭让人去取了一大摞卷宗过来,还附带这一年的国库收支帐册。太平瞥他一眼,没有说话,慢慢地翻着卷宗和帐册,凤眼中渐渐多了一抹幽深。
    李哲一面在屋里团团转着,一面有些焦急地抹着汗。眼下已经是寒冬腊月,他身上却还是大汗淋漓的,想必是刚才跑得太急,心中又慌乱的缘故。太平瞥他一眼,转头吩咐侍女研墨,然后一下一下地轻叩着那份卷宗,问道:“太子哥哥今日过来,身上可带了印鉴?”
    李哲忙不迭点头:“带了太子的小印。”
    太平低低唔了一声,微垂着目光,道:“甚好。”
    侍女很快便研了半砚墨,又轻手轻脚地阖门出去,留太子和公主在屋里商议事情。太平慢慢地转着笔锋,不多时便拟了两封条子,让李哲盖上印,然后吩咐下头去办。
    李哲不假思索地全应下了。太平写一封条子,他便顺手盖上一个印,连半刻的犹豫都没有。在他看来,妹妹写下的那些话条理清晰,又字字句句都切中要害,简直是再恰当不过。先时阿耶让他有事便去找太平帮忙,他还感觉到心下不忿;但现在他终于晓得,阿耶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太平写了半日,又瞥了李哲半日,终于确定这位兄长比前世当皇帝时还要年轻生嫩,就算自己偶尔有些错漏,他也全然看不出来。而最重要的是……
    现在,她这位太子哥哥,相当信任她。
    太平慢慢地调转笔锋,又轻轻将它搁在架子上,轻声说道:“我有一个法子,可以一劳永逸地将事情解决。侍郎们用不着撤职,而太子哥哥你,也用不着守阿耶责难……”
    “快说快说!”李哲双手撑着桌子,目光灼灼,几乎将太平烧出了两个窟窿。
    太平指尖摩挲着账册,慢慢地说道:“这件事情的源头之一,是大唐银贵钱贱,才平白让人钻了空子。幕后之人是肯定要揪出来的,但在此之前,太子哥哥还可以设法去补救一回……”
    她让李哲俯身下来,然后低声在他耳旁说了两句话。
    李哲目光瞬间就亮了,连声问道:“妹妹此言当真?”
    太平噙笑道:“是真是假,太子哥哥一试便知。”
    她慢慢垂下目光,又轻声说道:“只是此去凤州路途遥远,太子哥哥大约也腾不出手来,处置其他的事情。若是哥哥信得过我,便将东宫的事务,交由我来处置罢。”
    李哲忙不迭点头,一连说了许多个好字。那些事情他早就厌烦了,若不是左右庶子时常在他耳边唠唠叨叨,他甚至连东宫的事务都不想理。这回太平想要代劳,自然是再好不过。
    太平微微一笑,凤眼中那抹幽深之意愈发明显了。
    李哲没有任何心理阻碍地将太子印信留在了公主府,然后带着几个亲信去了凤州。
    太平谆谆叮嘱过,此事需得严加保密,而且越快越好。他晓得事情重大,也不耽搁,甚至连东宫都没有回,便匆忙出了长安城。横竖太平亲口对他说过,会替他遮掩下此事,请他放宽心。
    他当然放心得很。这件事情是太平一手策划的,若是泄露出去,太平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他相信妹妹肯定会尽心尽力地替他遮掩,也会将后路给他安排得妥妥当当。
    李哲是对的。
    在他前往凤州的这段时日里,长安城中一直都风平浪静。也不晓得太平用了什么手法,总之这件事情暂时被弹压了下来,在李哲回到长安城之前,大理寺、户部、刑部全都众口一词,那就是:拖。
    将这起案子尽可能久地拖下去,拖到李哲回来为止。
    至于发号施令的人是太平公主还是东宫太子,已经无甚紧要。
    只要这件事情能够完美了结,那就是好的。
    识谋断计,收服人心,这种事情太平是做熟了的。
    等李哲回到长安时,他的左右庶子已经彻底对太平公主言听计从。就算最后太平将太子印鉴还给了李哲,也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在这短短十余日里,她已经架空了整个东宫。
    李哲从凤州带回来的,是整整两万两新铸的库银。
    分量很足,成色很新,满满当当地装在十几个大箱子里,贴着户部的封条,而且清清楚楚地刻着“铸于永淳元年”这几个小字的新库银。
    他回长安的头一天就是前往户部,将银子一分不少地入了库,剩余的那些也一分不少地入了帐。太平公主说过她会斡旋此事,那肯定就会将事情完美无暇地处置干净。只不过……
    “妹妹怎么知道,凤州那里有银?”李哲趴在案几前,眼巴巴地望着太平。
    ☆、第55章 长相忆
    太平瞥他一眼,没有答话。
    她面前整整齐齐地摊着十多封奏章,都是高宗命人送往东宫批复,又转到她手中的。李哲不耐烦看这些东西,便全都丢掉了太平那里。太平倒是毫无芥蒂地替他批复了,但在字迹上,却和李哲略有不同。至于旁人是否能发现这些细微的不同之处……
    能在官场里混上十多二十年的,大多都是人精,断然不会出这个头。
    能出头的,要么是御史台的愣头青,要么就是她入主东宫之前,必须要扫清的阻碍。
    太平搁下笔,随口问道:“兄长为何这般好奇?”
    李哲犹不死心:“妹妹晓得大唐素来银贵钱贱,而凤州又有这许多的银矿,愚兄想着……”

章节目录

[盛唐]公主为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夹生的小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夹生的小米并收藏[盛唐]公主为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