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普,这真是个让李景裕头疼的人物,按说大宋三百余年的基业,可以说都是赵普和赵匡胤一手一脚打造的,这个庞大的帝国凝聚着赵普一生的印记和心血,他的诸多构思,保证了北宋在一百多年间,没有武将作乱,没有藩王造反,更没有内廷宦官作怪,就连嚣张至极的刘娥也没能迈出那最后一步,完美复制武则天。
但是翻遍宋史,赵普的资料却少得可怜,《赵普传》中所记载的事情,要么极大,像赵匡胤雪夜问国策,要么就极小,用赵普当年的某一份奏章来充数。极少有他某年做过某事的具体记载。
赵普首次在史书上出现要等到六年之后,他被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征辟为从事。在此之前,他在哪里?做过什么?史书上一概没有记述。
这也让李景裕很苦恼,不知道到哪里去征辟赵普。直到刚刚,他才突发奇想的想到派王兆文到洛阳去碰碰运气。
……
忙了一整天,见天色已晚,李景裕便匆匆沐浴休息。
不知睡了多久,睡梦中的李景裕听到门外传来一个亲兵的声音:“殿下,李参谋来了!”
意识还处在朦胧中的李景裕隐约听到门外亲兵说话的声音,缓缓睁开眼睛,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谁来了?”
“启禀殿下,是李全彬李参谋来了。”起初听到亲兵的声音,刘辩还以为是在做梦,当亲兵再次复述了一遍方才说过的话,他才知道并非是在梦境中。
“帮本王打些水来洗漱!”听说李全彬来了,李景裕赶忙爬了起来,抓过一旁的衣衫,一边往身上套着,一边对门外的亲兵吩咐了一句。
简单的洗漱过后,李景裕急匆匆的赶到正厅。
“见过殿下……”
见到李景裕,李全彬还未来得及行礼,李景裕已经拉住了他的手,说道:“本王之过,让彬叔久等了,彬叔还未吃早饭吧。来,先用餐,边吃边说。”
李全彬见状便也不再拘礼,两人各自落座,很快便有侍女端上早饭。
“楚州可还一切安好?”李景裕首先开口问道。
“劳殿下操心了,楚州一切安好,临行前我已将一应事务交由李平处理。”李全彬答道。
“唉,招募贤才还是需要抓紧啊!”李景裕叹了口气说道:“眼下本王只有攻城略地之猛士,却是缺少如彬叔这样兴国安邦之贤才,以至于这次要劳烦彬叔拔沉前来。”
李全彬说道:“殿下言重了,天下间大才比比皆是,只因天下大乱,致使贤才埋没乡野,终身碌碌无为!殿下可派人张贴招贤令,招贤纳士,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彬叔所言,本王亦知,只是这招贤令招来的大都是些危言耸听之辈。”
李景裕无奈的说道,他的势力急速扩张,所带来的最大问题还非招人嫉恨,而是人手不足。
如今是徐州一大摊子,楚州又是一大摊子,府中但凡能够任事者,几乎尽数派上了用场。就连旧日的伙夫王顺,如今也在徐州掌管着一家酒楼。
因为摊子铺大了,李景裕手中的可用之人,那是真的捉襟见肘,恨不得把一个人掰开了当两个人用,如今不只李全彬、李忠、李弘、王夫子等王府旧人各自分管一大摊子事务,其他人也都没有闲着的。就连晴儿、徐莲这些李景裕的亲厚之人,如今也都要各自负责核对数家商铺的账目,最有空的可能就要数符王妃了,整天在院子里舞刀弄棒的,李景裕也不敢劳烦这位整天吵嚷着要领兵打仗的姑奶奶。
尽管李景裕把能用的人都用上了,但彭城王府的底蕴终究不深,仍有极大的人才缺口。而对于人才,李景裕向来都是要求宁缺毋滥,宁可自己幸苦一点,也绝不胡乱任人,以致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而李景裕不惜重金招贤。响应招贤令的人倒是不少,每天都会有大量拜访求见者。
而在这其中,有不少人为了能在众多求见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李景裕的更多关注,便不乏人故作惊人之语以耸视听。其中便有不少是威胁李景裕不听其言必死无葬身之地的言论。
但是翻遍宋史,赵普的资料却少得可怜,《赵普传》中所记载的事情,要么极大,像赵匡胤雪夜问国策,要么就极小,用赵普当年的某一份奏章来充数。极少有他某年做过某事的具体记载。
赵普首次在史书上出现要等到六年之后,他被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征辟为从事。在此之前,他在哪里?做过什么?史书上一概没有记述。
这也让李景裕很苦恼,不知道到哪里去征辟赵普。直到刚刚,他才突发奇想的想到派王兆文到洛阳去碰碰运气。
……
忙了一整天,见天色已晚,李景裕便匆匆沐浴休息。
不知睡了多久,睡梦中的李景裕听到门外传来一个亲兵的声音:“殿下,李参谋来了!”
意识还处在朦胧中的李景裕隐约听到门外亲兵说话的声音,缓缓睁开眼睛,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谁来了?”
“启禀殿下,是李全彬李参谋来了。”起初听到亲兵的声音,刘辩还以为是在做梦,当亲兵再次复述了一遍方才说过的话,他才知道并非是在梦境中。
“帮本王打些水来洗漱!”听说李全彬来了,李景裕赶忙爬了起来,抓过一旁的衣衫,一边往身上套着,一边对门外的亲兵吩咐了一句。
简单的洗漱过后,李景裕急匆匆的赶到正厅。
“见过殿下……”
见到李景裕,李全彬还未来得及行礼,李景裕已经拉住了他的手,说道:“本王之过,让彬叔久等了,彬叔还未吃早饭吧。来,先用餐,边吃边说。”
李全彬见状便也不再拘礼,两人各自落座,很快便有侍女端上早饭。
“楚州可还一切安好?”李景裕首先开口问道。
“劳殿下操心了,楚州一切安好,临行前我已将一应事务交由李平处理。”李全彬答道。
“唉,招募贤才还是需要抓紧啊!”李景裕叹了口气说道:“眼下本王只有攻城略地之猛士,却是缺少如彬叔这样兴国安邦之贤才,以至于这次要劳烦彬叔拔沉前来。”
李全彬说道:“殿下言重了,天下间大才比比皆是,只因天下大乱,致使贤才埋没乡野,终身碌碌无为!殿下可派人张贴招贤令,招贤纳士,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彬叔所言,本王亦知,只是这招贤令招来的大都是些危言耸听之辈。”
李景裕无奈的说道,他的势力急速扩张,所带来的最大问题还非招人嫉恨,而是人手不足。
如今是徐州一大摊子,楚州又是一大摊子,府中但凡能够任事者,几乎尽数派上了用场。就连旧日的伙夫王顺,如今也在徐州掌管着一家酒楼。
因为摊子铺大了,李景裕手中的可用之人,那是真的捉襟见肘,恨不得把一个人掰开了当两个人用,如今不只李全彬、李忠、李弘、王夫子等王府旧人各自分管一大摊子事务,其他人也都没有闲着的。就连晴儿、徐莲这些李景裕的亲厚之人,如今也都要各自负责核对数家商铺的账目,最有空的可能就要数符王妃了,整天在院子里舞刀弄棒的,李景裕也不敢劳烦这位整天吵嚷着要领兵打仗的姑奶奶。
尽管李景裕把能用的人都用上了,但彭城王府的底蕴终究不深,仍有极大的人才缺口。而对于人才,李景裕向来都是要求宁缺毋滥,宁可自己幸苦一点,也绝不胡乱任人,以致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而李景裕不惜重金招贤。响应招贤令的人倒是不少,每天都会有大量拜访求见者。
而在这其中,有不少人为了能在众多求见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李景裕的更多关注,便不乏人故作惊人之语以耸视听。其中便有不少是威胁李景裕不听其言必死无葬身之地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