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着无聊随便写的?
那要是认真写会写出怎样的传世之作?
王夫子不觉得李景裕会撒谎,一来是因为他知道像《三字经》这样的传世之作如果真的是别人写出来的,他一定会有所耳闻。二来是李景裕也没有撒谎的必要。
“这……这……”王夫子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景裕见状只是微微一笑。他明白王夫子的惊讶,这《三字经》可是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现在自己这样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居然说是自己随便写出来的,确实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景裕也知道自己这样说很难让人相信,但是他却不愿意放过这个让自己扬名天下的机会,要知道在这个世界,名声这个东西也是很重要的。
只有自己有了足够高的名声,那些有识之士才会愿意追随自己,自己才能拥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李景裕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解释《三字经》这件事上,他转移话题道:“这书夫子你先拿着,等刘彦贞他们把那些新兵训练得服服贴贴了,我就会请夫子去教导他们识字。”
“让老夫来教导他们倒是问题不大,只是如果他们没有书本,光靠老夫一个人讲解字词,恐怕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可以像那些私塾一样,每个人都能够手持一本《三字经》听讲,那么花费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王夫子越说越小声,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太现实,那些私塾之所以能做到人手一本书,是因为那些上得起私塾的人,家里都不缺买书的那点钱。王夫子也知道裕王殿下不会吝啬那点钱,但是,裕王殿下让自己去教导的可不仅仅是十几二十个有钱人家的孩童,而是一百八十名新兵。
如果真的要做到人手一本书,那花费之巨足以拖垮整个裕王府。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了!
不说那贵得要死的纸张,就仅仅是雕版印刷那昂贵的成本,就不是一般贫苦人家消费得起的。
为何世家大族会一直存在?
就在于受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一般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教育就被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导致了朝廷上的官员大部分都出自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而寒门子弟想要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竞争非常困难。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此消彼长,世家大族掌控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资源,不让肥水流入外人田,那些世家大族选择了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可以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朝廷的决策!
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且山东世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依旧享有优越的政治及社会地位。
虽然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摧毁门阀,但是这些长存了数百年的山东世族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十分优越,而且对当代政权的建立有不少的功劳,所以君主选择使用温和的政策去改革和削弱世族,想要将其逐渐废除。
在隋文帝任内,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目的就是择取人才,摧毁门阀任官系统。可惜隋朝国祚甚短,到了唐初,科举并不发达。
唐太宗李世民指示大臣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定等级,重新判定《世族志》。结果改定皇族宗室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世族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等到了武则天掌权,武后为了对抗掌握政权的李唐宗室和大臣们,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因进士科难考,而有“五十老明经,六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受到重视。
这意谓着世家大族历代所享有的优势,也就是对于经学的优渥学识,随着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战,而主攻明经科的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也逐渐衰微。所以唐代才会出现了由明经科的李党,也就是山东世族的官员,与进士科的牛党所形成的牛李党争。
幸运的是李景裕来到了一个好时代,在唐末的黄巢起义中,战争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就连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家大族不断衰落,到了现在,已经基本上与庶民再无区别了。
那要是认真写会写出怎样的传世之作?
王夫子不觉得李景裕会撒谎,一来是因为他知道像《三字经》这样的传世之作如果真的是别人写出来的,他一定会有所耳闻。二来是李景裕也没有撒谎的必要。
“这……这……”王夫子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景裕见状只是微微一笑。他明白王夫子的惊讶,这《三字经》可是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现在自己这样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居然说是自己随便写出来的,确实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景裕也知道自己这样说很难让人相信,但是他却不愿意放过这个让自己扬名天下的机会,要知道在这个世界,名声这个东西也是很重要的。
只有自己有了足够高的名声,那些有识之士才会愿意追随自己,自己才能拥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李景裕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解释《三字经》这件事上,他转移话题道:“这书夫子你先拿着,等刘彦贞他们把那些新兵训练得服服贴贴了,我就会请夫子去教导他们识字。”
“让老夫来教导他们倒是问题不大,只是如果他们没有书本,光靠老夫一个人讲解字词,恐怕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可以像那些私塾一样,每个人都能够手持一本《三字经》听讲,那么花费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王夫子越说越小声,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太现实,那些私塾之所以能做到人手一本书,是因为那些上得起私塾的人,家里都不缺买书的那点钱。王夫子也知道裕王殿下不会吝啬那点钱,但是,裕王殿下让自己去教导的可不仅仅是十几二十个有钱人家的孩童,而是一百八十名新兵。
如果真的要做到人手一本书,那花费之巨足以拖垮整个裕王府。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了!
不说那贵得要死的纸张,就仅仅是雕版印刷那昂贵的成本,就不是一般贫苦人家消费得起的。
为何世家大族会一直存在?
就在于受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一般的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教育就被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子弟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导致了朝廷上的官员大部分都出自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而寒门子弟想要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竞争非常困难。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此消彼长,世家大族掌控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资源,不让肥水流入外人田,那些世家大族选择了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可以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朝廷的决策!
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且山东世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依旧享有优越的政治及社会地位。
虽然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摧毁门阀,但是这些长存了数百年的山东世族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十分优越,而且对当代政权的建立有不少的功劳,所以君主选择使用温和的政策去改革和削弱世族,想要将其逐渐废除。
在隋文帝任内,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目的就是择取人才,摧毁门阀任官系统。可惜隋朝国祚甚短,到了唐初,科举并不发达。
唐太宗李世民指示大臣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定等级,重新判定《世族志》。结果改定皇族宗室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世族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等到了武则天掌权,武后为了对抗掌握政权的李唐宗室和大臣们,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因进士科难考,而有“五十老明经,六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受到重视。
这意谓着世家大族历代所享有的优势,也就是对于经学的优渥学识,随着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战,而主攻明经科的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也逐渐衰微。所以唐代才会出现了由明经科的李党,也就是山东世族的官员,与进士科的牛党所形成的牛李党争。
幸运的是李景裕来到了一个好时代,在唐末的黄巢起义中,战争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就连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家大族不断衰落,到了现在,已经基本上与庶民再无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