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方集团直属的第40高地炮兵团的2个排,正在快速地逃离发射阵地。实际上最后这个撤离截断才是显现出炮兵职业水准的重中之重,在计算机完成大部分火控解算的时代,平安退到后备阵地,对机动炮兵而言意义重大。
哈里亚曼在每一处阵地上只部署2门火炮,其用意也在于支离破碎的山地上的撤退时不至于混乱,在他眼里,印度炮兵通常都是组织混乱,或者潜在易于陷入混乱的,这种事情和演习场上为上级表演操炮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士兵,在实战时表现总会比演习时更好,有些国家则正相反,这是民族性格的表现。好的指挥官,不应该过分期待士兵的超常发挥,而是能够做到未雨绸缪。
这些褐色/白色迷彩包裹着的战车咆哮着掉过头来,履带翻动起周围肮脏的雪。
它们迅速向第二阵地转移,一切井井有条。车长们缩在炮塔内掐着表,这是提心吊胆的一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也许中国人并不是少校担心的那样神乎其神?他们的反击不会来的那么快?
第一轮反击来自中国军队的远程火箭炮,它们按照雷达数据,进行快速地覆盖射击。火箭弹穿过天穹,呼啸着地从云端落下,准确地落在了刚才自行火炮展开,开火的那一片布满泥泞和脏雪的地上。只一瞬间,空旷寂静的山谷炸成了一团火。巨大的震动即使在几公里外,也能感受到。
哈利亚尼坐在8公里外,他隔着装甲,犹能听到那边不间断的爆炸声,少校闭着眼睛等待着冗长的攻击过去,心中的疑团差不多解开了。
敌人的反击即迅猛而又精确,但是好歹自己的兵力毫发无损,显示器上,那些黄色的三角形还都在那里慢慢移动;如果敌人使用榴弹炮,而非火箭弹,反击可能来得更快些,不过另一个担心可以解除,这一带他们没有可以够到如此纵深地带的敌人炮群,那些阴险的39倍口径的155轻型榴弹炮即使通过直升机偷偷躲在高程很大的阵地上也不行,至于散布前线的30倍122炮,更是想都别想。
中国军队第二轮反击来自于空军。从附近赶来的2架歼16轰炸机,在爹木错克上空盘旋,摄于斯利那加S300的攻击范围,没有敢太过深入。但是他们仍然从远处投下了卫星制导炸弹。中国空军用这种速度缓慢的炸弹,企图对自行火炮可能的退路进行第二次攻击,这种不不计成本的轰炸实际意义却不大;随后,速度更慢的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无人机穿越山地,赶来确认战果。
一辆低空补盲雷达车,高高升起液压曲臂,精确监视着空中的每一个动作,只要对手过分欺近,就将遭到打击。梅内亚姆或许不是果断的指挥官,不过他精明的将领,很善于在各种地段,对防线修修补补。斯利那加外围的雷达网,虽然不算完整(在山区地带完整的监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十分有效了。当然中国空军每天出动的一部分功课,也是在对抗中,试探出斯立纳加头上的防控网的范围和变化,并随时准备找空隙扔几颗反辐射导弹。
哈尼亚曼可以想象,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看到一片炸得乱七八糟的山谷里,竟然没有一个被摧毁的目标时,该有多么的懊丧,不光大量昂贵的弹药被白白地倾泻掉,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这会儿碰上了厉害的对手。想到这些,他还是有了一些小小的得意。
“不是每一支印度炮兵都是废物,你们等着瞧好了。”
徐景哲一直在跟随无人机的实时视野,观察刚才远程压制对新出现的敌人火力的战果,他期待看到敌人使用了何种武器。
调整过位置的炮兵雷,在第一时间发现了飞过监视区的敌人炮弹轨迹,通过对弹道的分析,准确解算出了发射弹药的区域,当然在山区还必须对照地形后,才能精确第标划出目标位置。
由于距离较远,潜伏的反击火力无法立即反制(包括各种增程弹药),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般公湖以北值班的火箭炮,这些火箭炮原本用来监视列城,准备在发现敌人表面阵地有调动时,歼灭其软目标的。这样的周折固然显示出了前线C4ISR系统(或者使用其它名词表述的类似系统)的高效率,但是反击速度是打了折扣的。
无人机远道侦察的结果让徐景哲大感意外,他通过普通光学设备(天色仍然没有完全暗淡下来),看到了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的山谷和山坡,看到了如同被一副铁犁翻过的,坑洼斑驳的区域,火箭炮覆盖了超过30公顷的巨大面积,但是看不到任何被毁伤的车辆,通常它们应该是最显眼的,如果有的话。
“那些燃烧的车辆在哪里?竟然什么也没有打到?”
老头子还不记得部队动用火箭炮的反击,有走空的时候,多少应该杀伤到一些目标才对。金属盒烈焰堆砌的风暴散布出去,却没有收获。
他知道,或多或少,情报部门有一点过失。现在甚至不知道,这次袭击是来自于凯撒系统或者AS90或者其他的系统?或者敌人拥有多少这种系统?而上级正等待着一份报告。当然通过分析,印度的FH77和M777这样可以使用北约弹药,但是机动能和射程不相符合的155火炮可以被排除在外了,但是这样不精确的报告显然是不像话的。
“上级一定会追问起敌人的武器和指挥的?”他想了想,拿起电话:“告诉无人机,跨过红线,继续沿着山势向西侦察。我要看到具体的东西。”
红线是指,作战地图上划定,并且经常变更的虚线,无人机一般不跨越这条线,它的进退取决于梅内亚姆防线的实质防空能力,印度中将的部署保守却又严谨,没有什么重点,但是层次分明,所以应对起来,就需要更这边参谋人员更加严谨的态度。
天色大暗下来,山顶上的锡克族战士终于等到了攻击时间,他们以斗志高昂地排成散乱的散兵线,呐喊着向下冲锋。跨过1.5公里的封冻河流,他们就将冲进山谷,在哪里与中国军队展开作战。
他们知道中国在很近的地区,可能有一支1500人的兵力,另外可以通过直升机调集几个连过来,而印度印度无法在缺乏制空权的地区利用直升机。也就是说,中国军队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自己,不过即使敌人有一万五千人,他们也视若无物,敌人只是被政治军官驱赶来的,无法适应高海拔地区作战的部队;他们在4500米以上高度,只能气喘吁吁地扶着枪走路,其中百分之六十的人,会在一个月内因为肺部积水抬回3000米以下地区,这是上级说的,并没有多少人结合1962年的历史,考虑过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即使这种传言有些夸大,这些士兵天在对手成天的空袭和炮击下,也早就憋闷坏了,都盼着能好好打一仗;锡克部队是有信仰的部队,他们知道勇士牺牲后会有一个归宿,他们渴望战斗。
查漠的梅内亚姆中将关注着部队的出击,他知道这支部队一定有去无回,甚至未必能冲进山谷地带,不过战争么,就是如此。
他的亲侄子被炸弹引发的雪崩吞没后,他在诸如用人命来试探敌人部署的行动上,更加的果断,也不再有道义上的自责。
“将军,他们暴露在无遮挡的斜面上,会有很大伤亡的。”有人提醒道。
“大惊小怪。战争哪儿能不死人?我更期待着敌人的火力暴露出来。”抢答的不是梅内亚姆,而是奥林德,他一直都是梅内亚姆最凶悍的将领。也是他手下少数几个整天考虑怎么进攻的人,尽管思路与梅内亚姆并不怎么合拍,不过司令官知道,这种人总是用得着的。
梅内亚姆一直不做声,继续看着面前的几面显示器,等待山头观察所的消息。这些显示器总最大的一块在指挥所正面,随时提供部队部署态势双反战线信息,作为指挥部的核心,它其实不怎么变化。它取代了那些需要参谋爬上爬下用红蓝铅笔不停修改的纸质等高线地图。侧面是空情信息,上面有大大小小弯弯曲曲的闭合线,代表己方的防空火力包线,以及一些已知的敌人防空火力范围。移动的符号,是敌我双方的各种飞行器。如果己方飞机飞过,上面会有框型的番号显示;如果敌方飞机被探测到,也会有预判型号的信息显示。
“他们无人机的侦察优势,在夜里要打一些折扣。”奥林德抱着手,不无得意地说道,“前沿炮火的观察能力也一样。所以,夜间攻击也不失为有利。”
“老弟,也必须要考虑到夜间的严寒,给部队造成的伤害。”司令官慢慢说道,显得比奥林德稳重和仁慈些。
“如果中国军队以为我们死不起人,他们就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奥林德的回答,显示他有一些不服气。
晚霞消失后,前沿的中国军队,已经转用微光夜视设备对冲锋的敌人展开了侦察。在雪山地带,星光的反射可以使得背景更清晰。炮兵观察员,紧张第握住通话器,他不需要指示火炮射击范围,需要等待的只是时机,等待敌人自己走进标定好的矩形区域内。从队形山看,敌人士气不错,而且行动能力没怎么受高原影响,确实如同情报显示的那样,是一支在5500米以上的地区(锡亚琴冰川),经受过磨练的部队。
后方隐蔽中的122毫米牵引火炮终于得到敌人进入目标区域,立即展开反击的指示。很快隆隆的炮声响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飞行后,炮弹落到了稀疏的散兵线附近,前方观察员可以从夜视仪中,可以看到敌人纷纷趴下来,有一些随后站了起来,继续冲锋,有一些则不再站起来了。
对于炮兵连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新的敌情表明,敌人在距离前沿30公里还要靠后的地区,拥有可以打到前沿的精确火力,以及更靠后部署的,精度不足的龙卷风火箭炮。另一方面,让敌人冲下山来,进入到山谷地带又是绝不能容忍的。这意味着,印度将窥破整个部署,而山谷里的中国步兵同样处于敌人炮火可能射击到的位置。122火炮尽量选择了平直弹道,这样如果敌人的炮兵雷达部署不当,就无法探测到其位置。
徐景哲在大约2分钟前,在打给首长的电话中表明,目前情况下使用前沿火炮十分不明智,当然他也给不出很好的取代方案;他只能建议,部队应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好抛弃装备退入坚固掩体内;另外,还应该调动师输的45倍口径自行火炮,接替这一地区的主要炮群,第一个建议显然具备实际意义,而第二个建议,则是对眼下局面毫无助益的空谈。而此刻,般公湖以北的火箭炮部队也正处于退出阵地,重新集结,并重新装填冗长作业中,无法投入作战。
哈里亚曼一直在等待暗藏的炮兵侦察雷达反馈信息,即使军一级指挥部还在使用上一代的装在拖车上的辛柏林雷达,而他已经使用了装甲底盘的眼镜蛇雷达,英国人固然越来越小气,但是在配套问题上还是满足了印度的请求。目前这部雷达正处于静默待命状态中(以防对手空中火力察觉)。如果开机,需要短暂的,大约20秒钟的磁控管预热时间。
在叠木错克的高地上终于有人报告,看到了东面山后面有闪烁的辉光后,少校立即下令炮兵侦察雷达进入扫描状态。他知道敌人不会只打区区几轮,他们向来下手狠毒,所以自己有足够的时间。
当火炮进入到第4轮射击时,少校准确获得了想要的主要信息,并且将大致目标区域缩小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照地形看,敌人很好第利用了反斜面的遮挡,而且阵地很分散却有条理,似乎有永备工事(卫星未察觉到);通过弹道,他可以大致猜到敌人使用了122毫米火炮,规模约一个连,他暂时不知道是不是自行火炮。如果中国军队依仗着全面的优势,将老掉牙的旧式火炮也投入到了战争中,这倒并不让他感到意外,敌人在信息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在部署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哈里亚曼在每一处阵地上只部署2门火炮,其用意也在于支离破碎的山地上的撤退时不至于混乱,在他眼里,印度炮兵通常都是组织混乱,或者潜在易于陷入混乱的,这种事情和演习场上为上级表演操炮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士兵,在实战时表现总会比演习时更好,有些国家则正相反,这是民族性格的表现。好的指挥官,不应该过分期待士兵的超常发挥,而是能够做到未雨绸缪。
这些褐色/白色迷彩包裹着的战车咆哮着掉过头来,履带翻动起周围肮脏的雪。
它们迅速向第二阵地转移,一切井井有条。车长们缩在炮塔内掐着表,这是提心吊胆的一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也许中国人并不是少校担心的那样神乎其神?他们的反击不会来的那么快?
第一轮反击来自中国军队的远程火箭炮,它们按照雷达数据,进行快速地覆盖射击。火箭弹穿过天穹,呼啸着地从云端落下,准确地落在了刚才自行火炮展开,开火的那一片布满泥泞和脏雪的地上。只一瞬间,空旷寂静的山谷炸成了一团火。巨大的震动即使在几公里外,也能感受到。
哈利亚尼坐在8公里外,他隔着装甲,犹能听到那边不间断的爆炸声,少校闭着眼睛等待着冗长的攻击过去,心中的疑团差不多解开了。
敌人的反击即迅猛而又精确,但是好歹自己的兵力毫发无损,显示器上,那些黄色的三角形还都在那里慢慢移动;如果敌人使用榴弹炮,而非火箭弹,反击可能来得更快些,不过另一个担心可以解除,这一带他们没有可以够到如此纵深地带的敌人炮群,那些阴险的39倍口径的155轻型榴弹炮即使通过直升机偷偷躲在高程很大的阵地上也不行,至于散布前线的30倍122炮,更是想都别想。
中国军队第二轮反击来自于空军。从附近赶来的2架歼16轰炸机,在爹木错克上空盘旋,摄于斯利那加S300的攻击范围,没有敢太过深入。但是他们仍然从远处投下了卫星制导炸弹。中国空军用这种速度缓慢的炸弹,企图对自行火炮可能的退路进行第二次攻击,这种不不计成本的轰炸实际意义却不大;随后,速度更慢的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无人机穿越山地,赶来确认战果。
一辆低空补盲雷达车,高高升起液压曲臂,精确监视着空中的每一个动作,只要对手过分欺近,就将遭到打击。梅内亚姆或许不是果断的指挥官,不过他精明的将领,很善于在各种地段,对防线修修补补。斯利那加外围的雷达网,虽然不算完整(在山区地带完整的监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十分有效了。当然中国空军每天出动的一部分功课,也是在对抗中,试探出斯立纳加头上的防控网的范围和变化,并随时准备找空隙扔几颗反辐射导弹。
哈尼亚曼可以想象,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看到一片炸得乱七八糟的山谷里,竟然没有一个被摧毁的目标时,该有多么的懊丧,不光大量昂贵的弹药被白白地倾泻掉,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这会儿碰上了厉害的对手。想到这些,他还是有了一些小小的得意。
“不是每一支印度炮兵都是废物,你们等着瞧好了。”
徐景哲一直在跟随无人机的实时视野,观察刚才远程压制对新出现的敌人火力的战果,他期待看到敌人使用了何种武器。
调整过位置的炮兵雷,在第一时间发现了飞过监视区的敌人炮弹轨迹,通过对弹道的分析,准确解算出了发射弹药的区域,当然在山区还必须对照地形后,才能精确第标划出目标位置。
由于距离较远,潜伏的反击火力无法立即反制(包括各种增程弹药),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般公湖以北值班的火箭炮,这些火箭炮原本用来监视列城,准备在发现敌人表面阵地有调动时,歼灭其软目标的。这样的周折固然显示出了前线C4ISR系统(或者使用其它名词表述的类似系统)的高效率,但是反击速度是打了折扣的。
无人机远道侦察的结果让徐景哲大感意外,他通过普通光学设备(天色仍然没有完全暗淡下来),看到了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的山谷和山坡,看到了如同被一副铁犁翻过的,坑洼斑驳的区域,火箭炮覆盖了超过30公顷的巨大面积,但是看不到任何被毁伤的车辆,通常它们应该是最显眼的,如果有的话。
“那些燃烧的车辆在哪里?竟然什么也没有打到?”
老头子还不记得部队动用火箭炮的反击,有走空的时候,多少应该杀伤到一些目标才对。金属盒烈焰堆砌的风暴散布出去,却没有收获。
他知道,或多或少,情报部门有一点过失。现在甚至不知道,这次袭击是来自于凯撒系统或者AS90或者其他的系统?或者敌人拥有多少这种系统?而上级正等待着一份报告。当然通过分析,印度的FH77和M777这样可以使用北约弹药,但是机动能和射程不相符合的155火炮可以被排除在外了,但是这样不精确的报告显然是不像话的。
“上级一定会追问起敌人的武器和指挥的?”他想了想,拿起电话:“告诉无人机,跨过红线,继续沿着山势向西侦察。我要看到具体的东西。”
红线是指,作战地图上划定,并且经常变更的虚线,无人机一般不跨越这条线,它的进退取决于梅内亚姆防线的实质防空能力,印度中将的部署保守却又严谨,没有什么重点,但是层次分明,所以应对起来,就需要更这边参谋人员更加严谨的态度。
天色大暗下来,山顶上的锡克族战士终于等到了攻击时间,他们以斗志高昂地排成散乱的散兵线,呐喊着向下冲锋。跨过1.5公里的封冻河流,他们就将冲进山谷,在哪里与中国军队展开作战。
他们知道中国在很近的地区,可能有一支1500人的兵力,另外可以通过直升机调集几个连过来,而印度印度无法在缺乏制空权的地区利用直升机。也就是说,中国军队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自己,不过即使敌人有一万五千人,他们也视若无物,敌人只是被政治军官驱赶来的,无法适应高海拔地区作战的部队;他们在4500米以上高度,只能气喘吁吁地扶着枪走路,其中百分之六十的人,会在一个月内因为肺部积水抬回3000米以下地区,这是上级说的,并没有多少人结合1962年的历史,考虑过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即使这种传言有些夸大,这些士兵天在对手成天的空袭和炮击下,也早就憋闷坏了,都盼着能好好打一仗;锡克部队是有信仰的部队,他们知道勇士牺牲后会有一个归宿,他们渴望战斗。
查漠的梅内亚姆中将关注着部队的出击,他知道这支部队一定有去无回,甚至未必能冲进山谷地带,不过战争么,就是如此。
他的亲侄子被炸弹引发的雪崩吞没后,他在诸如用人命来试探敌人部署的行动上,更加的果断,也不再有道义上的自责。
“将军,他们暴露在无遮挡的斜面上,会有很大伤亡的。”有人提醒道。
“大惊小怪。战争哪儿能不死人?我更期待着敌人的火力暴露出来。”抢答的不是梅内亚姆,而是奥林德,他一直都是梅内亚姆最凶悍的将领。也是他手下少数几个整天考虑怎么进攻的人,尽管思路与梅内亚姆并不怎么合拍,不过司令官知道,这种人总是用得着的。
梅内亚姆一直不做声,继续看着面前的几面显示器,等待山头观察所的消息。这些显示器总最大的一块在指挥所正面,随时提供部队部署态势双反战线信息,作为指挥部的核心,它其实不怎么变化。它取代了那些需要参谋爬上爬下用红蓝铅笔不停修改的纸质等高线地图。侧面是空情信息,上面有大大小小弯弯曲曲的闭合线,代表己方的防空火力包线,以及一些已知的敌人防空火力范围。移动的符号,是敌我双方的各种飞行器。如果己方飞机飞过,上面会有框型的番号显示;如果敌方飞机被探测到,也会有预判型号的信息显示。
“他们无人机的侦察优势,在夜里要打一些折扣。”奥林德抱着手,不无得意地说道,“前沿炮火的观察能力也一样。所以,夜间攻击也不失为有利。”
“老弟,也必须要考虑到夜间的严寒,给部队造成的伤害。”司令官慢慢说道,显得比奥林德稳重和仁慈些。
“如果中国军队以为我们死不起人,他们就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奥林德的回答,显示他有一些不服气。
晚霞消失后,前沿的中国军队,已经转用微光夜视设备对冲锋的敌人展开了侦察。在雪山地带,星光的反射可以使得背景更清晰。炮兵观察员,紧张第握住通话器,他不需要指示火炮射击范围,需要等待的只是时机,等待敌人自己走进标定好的矩形区域内。从队形山看,敌人士气不错,而且行动能力没怎么受高原影响,确实如同情报显示的那样,是一支在5500米以上的地区(锡亚琴冰川),经受过磨练的部队。
后方隐蔽中的122毫米牵引火炮终于得到敌人进入目标区域,立即展开反击的指示。很快隆隆的炮声响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飞行后,炮弹落到了稀疏的散兵线附近,前方观察员可以从夜视仪中,可以看到敌人纷纷趴下来,有一些随后站了起来,继续冲锋,有一些则不再站起来了。
对于炮兵连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新的敌情表明,敌人在距离前沿30公里还要靠后的地区,拥有可以打到前沿的精确火力,以及更靠后部署的,精度不足的龙卷风火箭炮。另一方面,让敌人冲下山来,进入到山谷地带又是绝不能容忍的。这意味着,印度将窥破整个部署,而山谷里的中国步兵同样处于敌人炮火可能射击到的位置。122火炮尽量选择了平直弹道,这样如果敌人的炮兵雷达部署不当,就无法探测到其位置。
徐景哲在大约2分钟前,在打给首长的电话中表明,目前情况下使用前沿火炮十分不明智,当然他也给不出很好的取代方案;他只能建议,部队应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好抛弃装备退入坚固掩体内;另外,还应该调动师输的45倍口径自行火炮,接替这一地区的主要炮群,第一个建议显然具备实际意义,而第二个建议,则是对眼下局面毫无助益的空谈。而此刻,般公湖以北的火箭炮部队也正处于退出阵地,重新集结,并重新装填冗长作业中,无法投入作战。
哈里亚曼一直在等待暗藏的炮兵侦察雷达反馈信息,即使军一级指挥部还在使用上一代的装在拖车上的辛柏林雷达,而他已经使用了装甲底盘的眼镜蛇雷达,英国人固然越来越小气,但是在配套问题上还是满足了印度的请求。目前这部雷达正处于静默待命状态中(以防对手空中火力察觉)。如果开机,需要短暂的,大约20秒钟的磁控管预热时间。
在叠木错克的高地上终于有人报告,看到了东面山后面有闪烁的辉光后,少校立即下令炮兵侦察雷达进入扫描状态。他知道敌人不会只打区区几轮,他们向来下手狠毒,所以自己有足够的时间。
当火炮进入到第4轮射击时,少校准确获得了想要的主要信息,并且将大致目标区域缩小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照地形看,敌人很好第利用了反斜面的遮挡,而且阵地很分散却有条理,似乎有永备工事(卫星未察觉到);通过弹道,他可以大致猜到敌人使用了122毫米火炮,规模约一个连,他暂时不知道是不是自行火炮。如果中国军队依仗着全面的优势,将老掉牙的旧式火炮也投入到了战争中,这倒并不让他感到意外,敌人在信息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在部署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