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9)
他们在农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由农夫带路,走过田间小径,到了通往回家的小路,才告别了那位张大叔,带着金钗走回家,这一程只走了五个时辰,不过距离他出门捕鱼,已经过了五天。
当沈宝儿走进小渔村时,引起一阵骚动,左右邻居七嘴八舌的争相走告,人群越聚越多,这时他才知道卧病在床的父亲,在得知爱儿的鱼船被撞翻,人已随波而去的那天下午,就拖着病体,由妻子扶着走到江边,然后哭喊一阵跳入江里,瞬间就已消失踪影,而他那可怜的母亲,则毫不犹豫的也跳水自尽,随着丈夫而去,纵然有十几条鱼船加入打捞的行列,迄今都没把尸体捞回来。
再痛苦的日子也要过,沈宝儿在哀伤中度过了十天,由于他和金钗同病相怜,正是相濡以沫,二人互相安慰,才让沈宝儿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此后的几天,他忙着到处打探官船撞商船的事件,却因整个船难的经过都被地方官衙下令封锁消息,以致于所有目睹者都噤口不提,所以他只能失望而归。
一个月后,他把家门上了把锁,带着金钗到了城里,先变卖了一个金戒指,换了十六两银子,租了个小屋栖身,然后到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鱼。虽然他手里有八个金元宝,不必过这种苦日子,但他明白自己只要把这些元宝拿出去兑换,就会惹来麻烦,甚至招来一场大灾祸,所以他宁愿过着清苦的日子,也不想招人注意。
幸好金钗没有怨言,随着他清贫度日,除了不大会做家事之外,她也没什么缺点,只是终日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沈宝儿试着逗她开心,她也只是淡淡一笑而已。
直到有一回,他买了条绣帕回来送她,才看到她爱不释手的开心地笑了,当时就要求沈宝儿买些绣花针和丝线回来,她可以学着刺绣,帮他共同负担家计,他还当金钗说着好玩罢了,谁知半个月下来,她已绣好了七面绣帕,沈宝儿拿去卖给绣庄,竟然拿到了十两银子,让他大喜过望,这时他才知道金钗是苏绣的高手,她的针法和花样,极受绣庄掌柜推崇,还告诉他,今后可绣些被面或布料的大幅作品,当以高价收购。
从此之后,他每日卖鱼,而金钗则忙于刺绣,不到三个月就声名大燥,整条街和菜市场的人,都知道卖鱼郎阿宝有个会刺绣的表妹,不但人长得美,一手女红更是了得,于是女绣神的封号不胫而走,许多家绣庄都捧着银子上门订货,也引来更多的媒婆登门作媒。
沈宝儿勉强应付了几个月,虽然钱越赚越多,烦恼也越来越多,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征得金钗的同意之后,便结束了生意,退了租屋,雇了辆车搬到了成都。
当沈宝儿走进小渔村时,引起一阵骚动,左右邻居七嘴八舌的争相走告,人群越聚越多,这时他才知道卧病在床的父亲,在得知爱儿的鱼船被撞翻,人已随波而去的那天下午,就拖着病体,由妻子扶着走到江边,然后哭喊一阵跳入江里,瞬间就已消失踪影,而他那可怜的母亲,则毫不犹豫的也跳水自尽,随着丈夫而去,纵然有十几条鱼船加入打捞的行列,迄今都没把尸体捞回来。
再痛苦的日子也要过,沈宝儿在哀伤中度过了十天,由于他和金钗同病相怜,正是相濡以沫,二人互相安慰,才让沈宝儿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此后的几天,他忙着到处打探官船撞商船的事件,却因整个船难的经过都被地方官衙下令封锁消息,以致于所有目睹者都噤口不提,所以他只能失望而归。
一个月后,他把家门上了把锁,带着金钗到了城里,先变卖了一个金戒指,换了十六两银子,租了个小屋栖身,然后到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鱼。虽然他手里有八个金元宝,不必过这种苦日子,但他明白自己只要把这些元宝拿出去兑换,就会惹来麻烦,甚至招来一场大灾祸,所以他宁愿过着清苦的日子,也不想招人注意。
幸好金钗没有怨言,随着他清贫度日,除了不大会做家事之外,她也没什么缺点,只是终日沉默寡言,不喜欢说话,沈宝儿试着逗她开心,她也只是淡淡一笑而已。
直到有一回,他买了条绣帕回来送她,才看到她爱不释手的开心地笑了,当时就要求沈宝儿买些绣花针和丝线回来,她可以学着刺绣,帮他共同负担家计,他还当金钗说着好玩罢了,谁知半个月下来,她已绣好了七面绣帕,沈宝儿拿去卖给绣庄,竟然拿到了十两银子,让他大喜过望,这时他才知道金钗是苏绣的高手,她的针法和花样,极受绣庄掌柜推崇,还告诉他,今后可绣些被面或布料的大幅作品,当以高价收购。
从此之后,他每日卖鱼,而金钗则忙于刺绣,不到三个月就声名大燥,整条街和菜市场的人,都知道卖鱼郎阿宝有个会刺绣的表妹,不但人长得美,一手女红更是了得,于是女绣神的封号不胫而走,许多家绣庄都捧着银子上门订货,也引来更多的媒婆登门作媒。
沈宝儿勉强应付了几个月,虽然钱越赚越多,烦恼也越来越多,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征得金钗的同意之后,便结束了生意,退了租屋,雇了辆车搬到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