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攻下了冀县,下一步将转攻上邽,拿下陇右全境眼看指日可待,这时传来曹魏右将军张郃率5万大军星夜驰援而来的消息。情况有些紧急,诸葛亮决定立即派出一支人马前去堵截,为陇右战役的最后胜利赢得时间。
这个任务至为重要,此去阻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派谁去呢?在众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两位合适人选,一位是魏延,一位是吴壹。魏延自不必说,镇北将军兼凉州刺史,早就独当一面。吴壹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讨逆将军兼关中都督,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然而诸葛亮却派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马谡。
马谡时任丞相府参军,是诸葛亮身边的高级军事参谋,从他的资历来看,当过县令、郡太守,但在军队里的履历只是参谋,没有独立带过兵,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行吗?大家都在怀疑,但丞相已经做出了决定,也没人说什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马谡此去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更为重要的是打乱了诸葛亮陇右战役的部署,诸葛亮被迫仓促撤军。
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的确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是马谡自己主动要求去的,他信心十足,保证守住街亭,为此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虽然犹豫还是派他去了。但这个说法没有史料依据,只是小说演义之言。事关重大,如果诸葛亮心里真的犹豫不决,马谡说得再天花乱坠估计也没用。
派马谡去,一定是诸葛亮觉得他合适。
对马谡这个人,刘备生前有不同看法,他在临终前曾专门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希望诸葛亮好好观察他,但诸葛亮并不这么看。此前征南中时马谡提出的心战思想让诸葛亮印象深刻,所以对他很器重。诸葛亮让马谡当他的高级参谋,经常与他谈论问题,有时常常忘记吃饭睡觉,如果马谡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估计诸葛亮不会这么重视他。
有人分析认为,从诸葛亮对马谡的态度看有刻意培养之意,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现在远远超过姜维,或许在诸葛亮心中马谡就是未来军事上的接班人,为马谡创造锻炼的机会符合诸葛亮的初衷。有人进一步分析认为,马谡的哥哥马良与诸葛亮情同兄弟,在蜀汉政治格局中诸葛亮是荆襄派的代表,得到了马氏、杨氏、习氏等荆襄人士的支持,所以对他们也格外照顾,杨仪、马谡等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重用的。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些道理,但说服力却不强。诸葛亮重用了马谡、杨仪、蒋琬等荆襄人士,但他也重视张裔、杨洪、费祎、董允等益州本地出身或在益州长期生活的士人,作为执掌蜀汉朝政的大臣,他在用人方面一直兼容并蓄,说他因为派系斗争的需要而力排众议使用某一个人,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一次确实派了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又如何理解呢?这的确不好理解,也许当时有很多具体的情况,诸葛亮派马谡去必定有他的考虑,只是这些已无法得知了。
由关中来陇右必走关陇大道,汉初的西北疆界只到黄河,为打通西域商路,汉武帝派人翻越陇阪,了解沿途地理和敌情,选定了关陇大道的基本路线,为保证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其沿线设置郡县,每隔5里设一烽燧,10里设一墩,30里设一堡,50里设一寨,从而使关陇大道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关陇大道的基本走向是:由长安出发,经过今甘肃省陇县,再过固关镇,翻越陇阪,到达今甘肃省张家川县境内的分水驿,沿马鹿、闫家店、弓门寨、张川、龙山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今甘肃省天水市。在这条路上有一处极佳的伏击地点,名叫街亭,具体位置在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南镇,秦陇大道由此经过,两边高山,中间是一条坦途,此地名为“街亭”,意思就是它处在大道的中间,正好堵住这条魏军的必经路线。
魏军长途奔袭,来的几乎全是骑兵,为了争取时间只能走关陇大道,也只能过街亭,抢先占领该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诸葛亮具体给了马谡多少人马史书没有记载,有的说是10万人,这也是小说演义的,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的总兵力大约也不过10万人,不可能都交给马谡。而且,真有10万机动部队可用也就不必打阻击了,直接把张郃的5万人马放进来围歼就行。
当时蜀军的兵马应该分布在陇右的几个郡,诸葛亮能临时调集起来的人马并不多,推测起来应该在1万人左右,用1万人去阻击5万人,打得好的话也勉强够用。诸葛亮命王平以副将的身份一同行动,王平现在的军职是裨将,诸葛亮把从南中夷人子弟中选调出来的无当飞军交给王平统领,参加街亭战役的应该就有这支人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许考虑到无当飞军善使弓弩,正好是骑兵的克星。
除了王平参与街亭阻击战的还有张休、李盛、黄袭等人,他们的军职应该与王平相当或稍低。
马谡带着这支人马火速赶往街亭,幸运的是他们先到了。马谡立即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抢占有利位置,做好伏击准备,马谡的任务是占据街亭要塞,堵住敌人,不让他们通过,把他们拖在这里一段时间就算胜利。可是马谡看完街亭的地形,决定对诸葛亮的部署进行修改,具体说就是舍弃下面的要塞上山。
街亭在山谷中,两侧的山都很高大,其中一侧被称为南山的,顶部平缓,向下三面皆陡峭,马谡决定把人马拉到南山上,待敌人前来攻打,居高临下,把敌人打败。王平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将领,他一眼就看出了这项作战有致命的缺点,赶紧劝阻马谡,但马谡不听。
马谡指挥蜀军上了南山,这时张郃率领的大军也到了。
张郃是一位名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打了一辈子仗,马谡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是袁绍手下的高级将领了。张郃看到蜀军不占大道上的要塞反而上了山,立即猜出了蜀军的意图,下令不急于攻山,而是断了山上取水的道路。山上有上万名蜀军将士,还有马匹,随时需要大量水源,时间短了还能忍忍,时间一长就麻烦了。马谡这才吃惊地发现,原来水道是他的软肋,眼看不能久拖,马谡只好硬着头皮下令从山上向下面出击。
结果可想而知,蜀军大败,四散逃命,只有王平率领的一支人马,临战不慌,他们不断敲击战鼓,张郃以为有伏兵所以没敢猛追,蜀军守街亭的1万人马最后只剩下王平带回来的1000多人。
看了这个过程不免会产生许多疑问:马谡为何固执地认为上山更好?王平从哪些方面看出来上山不利,他有没有告诉马谡?马谡虽然没有带兵的经验,但应该也是位出色的参谋,否则诸葛亮不会重用他,在显而易见的事实面前,他为何仍然固执己见?蜀军毕竟也有上万人,何以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呢?
这又是一个困惑,就像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守街亭一样,马谡为什么把仗打成了这个样也实在让人不解,马谡除非是曹魏派来的卧底,否则他的指挥怎么看都让人匪夷所思。
而这一切又都真实地发生了,要找出合理的解释,或许只能结合街亭的地理状况来推断了。如果现在去古街亭战场做一番实地考察,就会发现此处确实十分险要,两边的山很高,魏军舍中间的大道便无法通过,尤其是他们的骑兵,不走从山谷中间便无路可走。秦陇大道行至此处,鬼斧神工地出现了一道地质断层,西边比东边高出十多米,成为一处断崖,街亭要塞就是以此为依托修成的。
也就是说,关陇大道走到这里形成了高度落差,西高东低,蜀军占领街亭这个要塞,正好可以居高临下堵住魏军,要想过必须向上攻,类似于攻城,这是冷兵器时代所有将领都头疼的事,以1万人守住5万的进攻是可能的。
但是当马谡来到街亭时他看到的或许是另一番景象,都知道街亭有处要塞,但这处要塞早已年久失修、残破不全,敌人来攻很多地方都可以轻松下手,原来固若金汤的街亭要塞现已不复存在了。
有这种可能吗?有,这与街亭两边的区域环境有关。街亭所在的天水郡一直是曹魏的控制区,街亭要塞的作用实际是防范由东面而来的敌人,对西面之敌却没有任何作用,如果陇右一带有人造反,他们会想起街亭,用它来抵挡曹魏的大军,反之则毫无意义。因此曹魏控制街亭后不会下力气整修这处工事,为防今后出现不测,刻意对其破坏都是有可能的。
对马谡和蜀军来说,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新情况。
现在修整工事时间来不及了,张郃的大军马上就到。在这种情况下,马谡想到了上山。在实战经验丰富的王平看来山上固然很好,但并不利于防守,因为山上没有水源,上万人马齐聚山顶,假如敌人不急于求战,来个困而不打,山上的人不就惨了。
假如王平提出了这样的看法马谡还会坚持吗?也许会,因为在马谡看来,张郃为什么不急于求战呢?如果他真的不战,在这里慢慢耗着,那不是更有利啦?他的任务就是拖住魏军,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拖住他们一段时间,就算完成了任务。
所以在马谡看来,心急火燎地从东面赶来的魏军一定会发了疯地攻山,到那时他们依托居高临下的地形,只要用弓箭、连弩去招呼敌人就行了。
马谡可能认为水源也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他是荆州人,后来长期生活在益州,都是南方,整天发愁的是如何防水防涝,在他的脑子里还没有因为缺水而带来麻烦的经历。况且他得知,南山上面没有水却有水源,有这个还怕什么。但如此一来水道就成了蜀军的软肋,这一点岂能逃过经验丰富的张郃的眼睛,张郃一下子抓住了蜀军的要害,导致蜀军全面溃败。
水道被破坏后蜀军仍不至于立即大败,一天不喝水有点儿难过,但不致这边没水那边就会死人,马谡还有反击的机会。但他是参谋人员,有智商也有情商,却缺乏胆商,关键时刻他方寸大乱,拿不出绝地反击的办法了。
而且马谡在军中缺乏足够威望,他是参谋出身,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短,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亲和力和默契度,水道被断后众人对他肯定充满了指责和埋怨,马谡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
以上多重因素叠加,注定了蜀军在街亭必败。
这个任务至为重要,此去阻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派谁去呢?在众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两位合适人选,一位是魏延,一位是吴壹。魏延自不必说,镇北将军兼凉州刺史,早就独当一面。吴壹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讨逆将军兼关中都督,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然而诸葛亮却派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马谡。
马谡时任丞相府参军,是诸葛亮身边的高级军事参谋,从他的资历来看,当过县令、郡太守,但在军队里的履历只是参谋,没有独立带过兵,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行吗?大家都在怀疑,但丞相已经做出了决定,也没人说什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马谡此去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更为重要的是打乱了诸葛亮陇右战役的部署,诸葛亮被迫仓促撤军。
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的确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是马谡自己主动要求去的,他信心十足,保证守住街亭,为此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虽然犹豫还是派他去了。但这个说法没有史料依据,只是小说演义之言。事关重大,如果诸葛亮心里真的犹豫不决,马谡说得再天花乱坠估计也没用。
派马谡去,一定是诸葛亮觉得他合适。
对马谡这个人,刘备生前有不同看法,他在临终前曾专门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希望诸葛亮好好观察他,但诸葛亮并不这么看。此前征南中时马谡提出的心战思想让诸葛亮印象深刻,所以对他很器重。诸葛亮让马谡当他的高级参谋,经常与他谈论问题,有时常常忘记吃饭睡觉,如果马谡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估计诸葛亮不会这么重视他。
有人分析认为,从诸葛亮对马谡的态度看有刻意培养之意,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现在远远超过姜维,或许在诸葛亮心中马谡就是未来军事上的接班人,为马谡创造锻炼的机会符合诸葛亮的初衷。有人进一步分析认为,马谡的哥哥马良与诸葛亮情同兄弟,在蜀汉政治格局中诸葛亮是荆襄派的代表,得到了马氏、杨氏、习氏等荆襄人士的支持,所以对他们也格外照顾,杨仪、马谡等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重用的。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些道理,但说服力却不强。诸葛亮重用了马谡、杨仪、蒋琬等荆襄人士,但他也重视张裔、杨洪、费祎、董允等益州本地出身或在益州长期生活的士人,作为执掌蜀汉朝政的大臣,他在用人方面一直兼容并蓄,说他因为派系斗争的需要而力排众议使用某一个人,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一次确实派了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又如何理解呢?这的确不好理解,也许当时有很多具体的情况,诸葛亮派马谡去必定有他的考虑,只是这些已无法得知了。
由关中来陇右必走关陇大道,汉初的西北疆界只到黄河,为打通西域商路,汉武帝派人翻越陇阪,了解沿途地理和敌情,选定了关陇大道的基本路线,为保证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其沿线设置郡县,每隔5里设一烽燧,10里设一墩,30里设一堡,50里设一寨,从而使关陇大道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关陇大道的基本走向是:由长安出发,经过今甘肃省陇县,再过固关镇,翻越陇阪,到达今甘肃省张家川县境内的分水驿,沿马鹿、闫家店、弓门寨、张川、龙山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今甘肃省天水市。在这条路上有一处极佳的伏击地点,名叫街亭,具体位置在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南镇,秦陇大道由此经过,两边高山,中间是一条坦途,此地名为“街亭”,意思就是它处在大道的中间,正好堵住这条魏军的必经路线。
魏军长途奔袭,来的几乎全是骑兵,为了争取时间只能走关陇大道,也只能过街亭,抢先占领该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诸葛亮具体给了马谡多少人马史书没有记载,有的说是10万人,这也是小说演义的,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的总兵力大约也不过10万人,不可能都交给马谡。而且,真有10万机动部队可用也就不必打阻击了,直接把张郃的5万人马放进来围歼就行。
当时蜀军的兵马应该分布在陇右的几个郡,诸葛亮能临时调集起来的人马并不多,推测起来应该在1万人左右,用1万人去阻击5万人,打得好的话也勉强够用。诸葛亮命王平以副将的身份一同行动,王平现在的军职是裨将,诸葛亮把从南中夷人子弟中选调出来的无当飞军交给王平统领,参加街亭战役的应该就有这支人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许考虑到无当飞军善使弓弩,正好是骑兵的克星。
除了王平参与街亭阻击战的还有张休、李盛、黄袭等人,他们的军职应该与王平相当或稍低。
马谡带着这支人马火速赶往街亭,幸运的是他们先到了。马谡立即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抢占有利位置,做好伏击准备,马谡的任务是占据街亭要塞,堵住敌人,不让他们通过,把他们拖在这里一段时间就算胜利。可是马谡看完街亭的地形,决定对诸葛亮的部署进行修改,具体说就是舍弃下面的要塞上山。
街亭在山谷中,两侧的山都很高大,其中一侧被称为南山的,顶部平缓,向下三面皆陡峭,马谡决定把人马拉到南山上,待敌人前来攻打,居高临下,把敌人打败。王平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将领,他一眼就看出了这项作战有致命的缺点,赶紧劝阻马谡,但马谡不听。
马谡指挥蜀军上了南山,这时张郃率领的大军也到了。
张郃是一位名将,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打了一辈子仗,马谡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是袁绍手下的高级将领了。张郃看到蜀军不占大道上的要塞反而上了山,立即猜出了蜀军的意图,下令不急于攻山,而是断了山上取水的道路。山上有上万名蜀军将士,还有马匹,随时需要大量水源,时间短了还能忍忍,时间一长就麻烦了。马谡这才吃惊地发现,原来水道是他的软肋,眼看不能久拖,马谡只好硬着头皮下令从山上向下面出击。
结果可想而知,蜀军大败,四散逃命,只有王平率领的一支人马,临战不慌,他们不断敲击战鼓,张郃以为有伏兵所以没敢猛追,蜀军守街亭的1万人马最后只剩下王平带回来的1000多人。
看了这个过程不免会产生许多疑问:马谡为何固执地认为上山更好?王平从哪些方面看出来上山不利,他有没有告诉马谡?马谡虽然没有带兵的经验,但应该也是位出色的参谋,否则诸葛亮不会重用他,在显而易见的事实面前,他为何仍然固执己见?蜀军毕竟也有上万人,何以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呢?
这又是一个困惑,就像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守街亭一样,马谡为什么把仗打成了这个样也实在让人不解,马谡除非是曹魏派来的卧底,否则他的指挥怎么看都让人匪夷所思。
而这一切又都真实地发生了,要找出合理的解释,或许只能结合街亭的地理状况来推断了。如果现在去古街亭战场做一番实地考察,就会发现此处确实十分险要,两边的山很高,魏军舍中间的大道便无法通过,尤其是他们的骑兵,不走从山谷中间便无路可走。秦陇大道行至此处,鬼斧神工地出现了一道地质断层,西边比东边高出十多米,成为一处断崖,街亭要塞就是以此为依托修成的。
也就是说,关陇大道走到这里形成了高度落差,西高东低,蜀军占领街亭这个要塞,正好可以居高临下堵住魏军,要想过必须向上攻,类似于攻城,这是冷兵器时代所有将领都头疼的事,以1万人守住5万的进攻是可能的。
但是当马谡来到街亭时他看到的或许是另一番景象,都知道街亭有处要塞,但这处要塞早已年久失修、残破不全,敌人来攻很多地方都可以轻松下手,原来固若金汤的街亭要塞现已不复存在了。
有这种可能吗?有,这与街亭两边的区域环境有关。街亭所在的天水郡一直是曹魏的控制区,街亭要塞的作用实际是防范由东面而来的敌人,对西面之敌却没有任何作用,如果陇右一带有人造反,他们会想起街亭,用它来抵挡曹魏的大军,反之则毫无意义。因此曹魏控制街亭后不会下力气整修这处工事,为防今后出现不测,刻意对其破坏都是有可能的。
对马谡和蜀军来说,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新情况。
现在修整工事时间来不及了,张郃的大军马上就到。在这种情况下,马谡想到了上山。在实战经验丰富的王平看来山上固然很好,但并不利于防守,因为山上没有水源,上万人马齐聚山顶,假如敌人不急于求战,来个困而不打,山上的人不就惨了。
假如王平提出了这样的看法马谡还会坚持吗?也许会,因为在马谡看来,张郃为什么不急于求战呢?如果他真的不战,在这里慢慢耗着,那不是更有利啦?他的任务就是拖住魏军,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拖住他们一段时间,就算完成了任务。
所以在马谡看来,心急火燎地从东面赶来的魏军一定会发了疯地攻山,到那时他们依托居高临下的地形,只要用弓箭、连弩去招呼敌人就行了。
马谡可能认为水源也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他是荆州人,后来长期生活在益州,都是南方,整天发愁的是如何防水防涝,在他的脑子里还没有因为缺水而带来麻烦的经历。况且他得知,南山上面没有水却有水源,有这个还怕什么。但如此一来水道就成了蜀军的软肋,这一点岂能逃过经验丰富的张郃的眼睛,张郃一下子抓住了蜀军的要害,导致蜀军全面溃败。
水道被破坏后蜀军仍不至于立即大败,一天不喝水有点儿难过,但不致这边没水那边就会死人,马谡还有反击的机会。但他是参谋人员,有智商也有情商,却缺乏胆商,关键时刻他方寸大乱,拿不出绝地反击的办法了。
而且马谡在军中缺乏足够威望,他是参谋出身,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短,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亲和力和默契度,水道被断后众人对他肯定充满了指责和埋怨,马谡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
以上多重因素叠加,注定了蜀军在街亭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