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大学与海德堡城连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城市与大学的界限,城市和大学的建筑也没有明显的区别。梁晓秀很喜欢这种格局,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城。整个海德堡市都已融入到大学中,受到了大学文化的熏陶。她在柏林参观过柏林大学和洪堡大学,相比之下,那两所大学都不如海德堡大学这么令她喜欢。
他们来到海德堡大学的一家餐馆时,已经下午1点钟了。梁晓秀早晨没吃饭,这时有了食欲,感觉那天中午的饭菜特别可口。他们三人有说有笑,享受着丰盛的午餐。布朗和米拉都喜欢喝德国啤酒,两人喝了啤酒。梁晓秀对他们的酒量感到惊讶,觉得他们的肚子能装下几箱啤酒。
布朗介绍说,海德堡大学建于1386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闻名世界。早在16-17世纪,海德堡大学就已经成为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据地和文化中心。从海德堡大学走出了许多知名学者和大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
梁晓秀说,她一眼就能看出海德堡大学是德国的名校,因为这一带有大学的气场,有一种说不出的名校气场。
布朗便问她气场指的是什么。她说气场就是一种感觉,她感觉海德堡大学文化底蕴深厚,科学基础扎实。她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对大学教育很重视,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条件,至少应该接受大学教育。她活到24岁,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上大学;现在看着眼前的海德堡大学,她默默地想要是能上这所大学,那该多好哇。
她认为,一所大学只有具备悠久的历史,才能有深厚的文化沉淀,而深厚的文化沉淀对当今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历史都很短,这也是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欧洲发达的缘故。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布朗。
布朗说,海德堡这样的著名大学,在德国其实也并不多见,所以德国人很看重这所大学。德国学生能到这所大学学习,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毕竟并不是每个德国学生都能上海德堡大学。
梁晓秀问布朗,对外国学生来说,能上海德堡大学是否很难。她那样问是有目的的,她想将来让孩子都上名校,海德堡大学就是她孩子应该争取上的大学。
布朗说确实很难,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外国学生才能进入海德堡大学。欧洲其他国家的学生如果能上海德堡大学,并且正式毕业,他们的就业一般不成问题。
梁晓秀说海德堡城市不大,只有十几万人口,却有这样一所著名的大学,真是幸运。在中国,没有一座名校建在小城市。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她希望中国在将来也能把大学建在小城市。大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促动作用。
她的好多想法布朗和米拉都难以理解,他们没有她那种经历,不懂得中国的国情,所以觉得梁晓秀的有些想法似乎有点“出格”。
她解释说,德国的大学布局合理,遍布全国各地。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都分布在大城市,稍微有一点名气的大学至少是在省会城市,在小城市根本就见不到大学的影子。从中国大学的布局上看,教育资源的分流不合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应该向德国学习。
布鲁克说,在德国的一些中小城市都有大学,而且还是著名的大学。比如哥廷根大学就是那样一所大学:闻名欧洲。
梁晓秀便说她要是教育部长,她就在中小城市建大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全国各地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使教育资源公平化。人们总说两极分化,其实教育的分化才是最严重的分化。
她自言自语道:可惜她不是教育部长,没有那个权力。
米拉认为梁晓秀的想法挺多,她看见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她就会联想到别的事物上。
梁晓秀说,她看了海德堡大学,她有了一个想法。
布朗问她什么想法。
她讲了自己的想法:把大学建在一个小城市,是明智的做法。大学并不一定非要建在大城市。大学建在小城市利大于弊。大学可以给城市带来很多好东西,最关键的是大学可以给城市带来文化气氛。她喜欢海德堡,不仅因为这里有优美的风景,还因为这里有海德堡大学。倘若没有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就没有这种浓浓的文化气氛,更没有这种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布朗说她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过去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梁晓秀的说法让他坚信德国的大学教育。德国大学的分布非常合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地方都有不错的大学。
梁晓秀问布朗,他当初报考比利时鲁汶大学,为什么没报考海德堡大学。布朗说他确实想过要报考海德堡大学,但又觉得进这所大学很难,后来就放弃了。
梁晓秀问布朗大学建在小城市,怎么能保证它的教学质量和高质量的生源。
布朗说教学质量和高质量的生源这两个问题在海德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海德堡的大学教师和生源都不成问题。许多教授都愿意到这里执教。这里有学术研究的一切条件,有充足的生源做保证。在海德堡大学,美国留学生很多,其他欧洲各国的留学生也不少。
梁晓秀说,在中国就不可能把一所著名的大学建在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那样做对生源而言很不利:人们不会跑到一座小城市去读大学。
布朗解释说,在海德堡大学当教师,并不比在柏林那样的大城市当教师差。海德堡那样的小城市更适合于教学与研究,更适合学生读书。如果让他在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之间选择,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海德堡大学读书。
他还介绍了海德堡大学严格的教学:即使进了海德堡大学,也不意味着能拿到学位。他有一个德国朋友,在海德堡大学读了8年书,最后也没拿到博士学位。不过他最后却成为德国一流经济学家,他和那个朋友的交往中获益不浅。
梁晓秀说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米拉则说在欧洲各国,德国的博士学位最难拿。
布朗说:今天,教育依然是海德堡最重要的功能。大学鼓励青年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他认为大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促动作用,一所好大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大学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甚至比硕士、博士都重要。所以他看重本科教育,特别是看重知名大学的本科教育。德国人也看重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毕竟比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更有创造力。知名大学就意味着质量,意味着毕业生的高素质。
米拉没上过大学,她只读到中专,谈起大学教育,她插不上话。
布朗还说,知名大学和普通大学不一样:从知名大学毕业的学生就容易找到工作,因为用人部门看重知名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素质。
梁晓秀问了一些海德堡大学教学质量的问题。
布朗说,海德堡大学重视教学质量,大学教师从不通融,从不给学生空子可钻。学生如果没有拿到毕业证,那是因为学生不够努力,没有通过考试。
他还说美国人对海德堡情有独钟。二战前有许多美国青年就读于海德堡大学,那些人在二战期间说服美军,放弃了对海德堡的大轰炸,使这座城市幸免于难。
梁晓秀不大相信战争期间还会考虑这种事,她表示怀疑。
布朗解释说,美国人起了作用,要否海德堡确实会被夷为平地。所以二战结束后,海德堡成为美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驻扎着大量美国军事人员及其家眷。那时不少美军单身汉还娶了德国姑娘呢。后来不少德国姑娘移居到美国。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每年来海德堡的游客中美国人占据多数。每年350万游客前来一睹海德堡的风采。
梁晓秀说,她发现海德堡非常适合于人们散步,他们饭后就到市区散步。他们在海德堡大学四周散步,一直走了两个小时。
梁晓秀很喜欢在海德堡散步的感觉,她在这座城市悠闲漫步着,一点也没有枯燥无味的感觉。她看着大学生们的身影,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她多么渴望上大学呀。她始终认为,大学不仅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人生的起点。她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她在实践中上了大学,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如今生活在欧洲,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辟出一片天地,这样的局面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
关键是要看她今后的人生之路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她觉得要想很好地观赏这座城市,感受海德堡大学的气氛,至少得在这儿住上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布朗和米拉,他们说如果是那样,他们在德国至少需要停留一年时间,才能看完所有她感兴趣的地方。
梁晓秀说她在德国建好中餐馆后,她会经常来德国,用10年时间走遍德国的每一个角落。
海德堡,一个迷人的城市。这是她离开海德堡时的感受。
他们来到海德堡大学的一家餐馆时,已经下午1点钟了。梁晓秀早晨没吃饭,这时有了食欲,感觉那天中午的饭菜特别可口。他们三人有说有笑,享受着丰盛的午餐。布朗和米拉都喜欢喝德国啤酒,两人喝了啤酒。梁晓秀对他们的酒量感到惊讶,觉得他们的肚子能装下几箱啤酒。
布朗介绍说,海德堡大学建于1386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闻名世界。早在16-17世纪,海德堡大学就已经成为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据地和文化中心。从海德堡大学走出了许多知名学者和大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
梁晓秀说,她一眼就能看出海德堡大学是德国的名校,因为这一带有大学的气场,有一种说不出的名校气场。
布朗便问她气场指的是什么。她说气场就是一种感觉,她感觉海德堡大学文化底蕴深厚,科学基础扎实。她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对大学教育很重视,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条件,至少应该接受大学教育。她活到24岁,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上大学;现在看着眼前的海德堡大学,她默默地想要是能上这所大学,那该多好哇。
她认为,一所大学只有具备悠久的历史,才能有深厚的文化沉淀,而深厚的文化沉淀对当今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的历史都很短,这也是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欧洲发达的缘故。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布朗。
布朗说,海德堡这样的著名大学,在德国其实也并不多见,所以德国人很看重这所大学。德国学生能到这所大学学习,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毕竟并不是每个德国学生都能上海德堡大学。
梁晓秀问布朗,对外国学生来说,能上海德堡大学是否很难。她那样问是有目的的,她想将来让孩子都上名校,海德堡大学就是她孩子应该争取上的大学。
布朗说确实很难,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外国学生才能进入海德堡大学。欧洲其他国家的学生如果能上海德堡大学,并且正式毕业,他们的就业一般不成问题。
梁晓秀说海德堡城市不大,只有十几万人口,却有这样一所著名的大学,真是幸运。在中国,没有一座名校建在小城市。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她希望中国在将来也能把大学建在小城市。大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促动作用。
她的好多想法布朗和米拉都难以理解,他们没有她那种经历,不懂得中国的国情,所以觉得梁晓秀的有些想法似乎有点“出格”。
她解释说,德国的大学布局合理,遍布全国各地。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都分布在大城市,稍微有一点名气的大学至少是在省会城市,在小城市根本就见不到大学的影子。从中国大学的布局上看,教育资源的分流不合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应该向德国学习。
布鲁克说,在德国的一些中小城市都有大学,而且还是著名的大学。比如哥廷根大学就是那样一所大学:闻名欧洲。
梁晓秀便说她要是教育部长,她就在中小城市建大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全国各地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使教育资源公平化。人们总说两极分化,其实教育的分化才是最严重的分化。
她自言自语道:可惜她不是教育部长,没有那个权力。
米拉认为梁晓秀的想法挺多,她看见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她就会联想到别的事物上。
梁晓秀说,她看了海德堡大学,她有了一个想法。
布朗问她什么想法。
她讲了自己的想法:把大学建在一个小城市,是明智的做法。大学并不一定非要建在大城市。大学建在小城市利大于弊。大学可以给城市带来很多好东西,最关键的是大学可以给城市带来文化气氛。她喜欢海德堡,不仅因为这里有优美的风景,还因为这里有海德堡大学。倘若没有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就没有这种浓浓的文化气氛,更没有这种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布朗说她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过去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梁晓秀的说法让他坚信德国的大学教育。德国大学的分布非常合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地方都有不错的大学。
梁晓秀问布朗,他当初报考比利时鲁汶大学,为什么没报考海德堡大学。布朗说他确实想过要报考海德堡大学,但又觉得进这所大学很难,后来就放弃了。
梁晓秀问布朗大学建在小城市,怎么能保证它的教学质量和高质量的生源。
布朗说教学质量和高质量的生源这两个问题在海德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海德堡的大学教师和生源都不成问题。许多教授都愿意到这里执教。这里有学术研究的一切条件,有充足的生源做保证。在海德堡大学,美国留学生很多,其他欧洲各国的留学生也不少。
梁晓秀说,在中国就不可能把一所著名的大学建在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市,那样做对生源而言很不利:人们不会跑到一座小城市去读大学。
布朗解释说,在海德堡大学当教师,并不比在柏林那样的大城市当教师差。海德堡那样的小城市更适合于教学与研究,更适合学生读书。如果让他在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之间选择,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海德堡大学读书。
他还介绍了海德堡大学严格的教学:即使进了海德堡大学,也不意味着能拿到学位。他有一个德国朋友,在海德堡大学读了8年书,最后也没拿到博士学位。不过他最后却成为德国一流经济学家,他和那个朋友的交往中获益不浅。
梁晓秀说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米拉则说在欧洲各国,德国的博士学位最难拿。
布朗说:今天,教育依然是海德堡最重要的功能。大学鼓励青年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他认为大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促动作用,一所好大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大学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甚至比硕士、博士都重要。所以他看重本科教育,特别是看重知名大学的本科教育。德国人也看重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毕竟比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更有创造力。知名大学就意味着质量,意味着毕业生的高素质。
米拉没上过大学,她只读到中专,谈起大学教育,她插不上话。
布朗还说,知名大学和普通大学不一样:从知名大学毕业的学生就容易找到工作,因为用人部门看重知名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素质。
梁晓秀问了一些海德堡大学教学质量的问题。
布朗说,海德堡大学重视教学质量,大学教师从不通融,从不给学生空子可钻。学生如果没有拿到毕业证,那是因为学生不够努力,没有通过考试。
他还说美国人对海德堡情有独钟。二战前有许多美国青年就读于海德堡大学,那些人在二战期间说服美军,放弃了对海德堡的大轰炸,使这座城市幸免于难。
梁晓秀不大相信战争期间还会考虑这种事,她表示怀疑。
布朗解释说,美国人起了作用,要否海德堡确实会被夷为平地。所以二战结束后,海德堡成为美军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驻扎着大量美国军事人员及其家眷。那时不少美军单身汉还娶了德国姑娘呢。后来不少德国姑娘移居到美国。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每年来海德堡的游客中美国人占据多数。每年350万游客前来一睹海德堡的风采。
梁晓秀说,她发现海德堡非常适合于人们散步,他们饭后就到市区散步。他们在海德堡大学四周散步,一直走了两个小时。
梁晓秀很喜欢在海德堡散步的感觉,她在这座城市悠闲漫步着,一点也没有枯燥无味的感觉。她看着大学生们的身影,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她多么渴望上大学呀。她始终认为,大学不仅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人生的起点。她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她在实践中上了大学,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如今生活在欧洲,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辟出一片天地,这样的局面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
关键是要看她今后的人生之路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她觉得要想很好地观赏这座城市,感受海德堡大学的气氛,至少得在这儿住上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布朗和米拉,他们说如果是那样,他们在德国至少需要停留一年时间,才能看完所有她感兴趣的地方。
梁晓秀说她在德国建好中餐馆后,她会经常来德国,用10年时间走遍德国的每一个角落。
海德堡,一个迷人的城市。这是她离开海德堡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