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饭店与那些记者的预言正好相反:饭店生意越来越火,开业一星期,天天爆满,平均每天的纯利润高达9万欧元。一个星期下来,梁晓秀和宋福禄盘点账目,发现总共赚了63万欧元,那么大的数额巴黎的中餐馆一年都赚不到。
积累财富的过程总是令人兴奋的,宋福禄激动地和妻子说,照此速度赚钱,用不了一年他们就能突破二千万欧元大关,在全法国餐饮界创造经济奇迹。
梁晓秀并没有被眼前的巨大利润冲昏头脑,她提醒丈夫说,他们要居安思危,越是赚钱越要往远了看,看到自己的不足,随时加以修正,时刻记住一个赚钱的道理:赚钱有方。
她说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始终保持头脑冷静的人,不会被一时的成就所迷惑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新中国饭店是一艘巨轮,而市场则是大海;在大海上行船要万分谨慎,因为随时随地会遇到大风大浪和狂风暴雨;一旦大意,则有可能翻船,甚至丧身大海。
梁晓秀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她发现了饭店的一些问题,那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出现大麻烦,进而影响到饭店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目标。她决定及时纠正错误,让饭店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
宋福禄很会算经济账,他看客人总是点北京烤鸭,便偷偷减少了烤鸭的量,两份烤鸭当做三份烤鸭卖,400欧元的价格变成了600欧元。他那样做的理由是:老外傻,能糊弄就糊弄,不赚白不赚。里尔航空公司举办商业宴请,50位客人要了30只烤鸭,而宋福禄则用20只烤鸭充当30只烤鸭,整整多赚了2000欧元。他在其他菜品上也做手脚,偷工减料,花样百出,一盘宫保鸡丁本应放4两鸡丁,他却放3.5两鸡丁,诸如此类的事他干了不少,把菜品的成本降到了最低点。
梁晓秀严厉谴责了宋福禄的行为,为此夫妻俩大吵一架。
宋福禄辩解说,他那样做是为了增加效益,为了饭店着想。
梁晓秀反驳说,他那样做不仅不能增减效益,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最终把饭店搞垮了。偷工减料就是自掘坟墓。
他不听粱晓秀的话,说她对老外还是不了解;老外都是傻蛋,他们看不出来菜品有什么变化。
梁晓秀说:“老外不是傻蛋,他们能看出来菜品的变化;即使他们一时看不出来,我们也不能那样做。你欺骗了顾客,顾客反过来就会报复你。你必须立即停止那种行为。”
“你言重了,晓秀,老外没有那个尿性。”
梁晓秀忍不住翻脸了,说如果宋福禄还继续那样偷工减料,她就关掉饭店,与他断绝来往。
宋福禄以为妻子在开玩笑,嬉皮笑脸地说:“晓秀,你别吓唬我。我们的饭店效益这么好,你怎么舍得关门呢?你说是不是?”
“我没有吓唬你。宋福禄,你听着:你今天如果还不改正,我就宣布饭店停业整顿,我说到做到!”
梁晓秀发起火来很厉害,宋福禄早就领教过她的厉害,无奈只好按照梁晓秀的意见办,又恢复了正常的菜量和配料。他私下和弟弟妹妹发牢骚说,梁晓秀书生气过浓,不懂得投机取巧的好处,总是实打实地对待客户,那样是赚不到大钱的。弟弟妹妹在姐夫和姐姐之间不好参合意见,只好和稀泥。
饭店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挺复杂,梁晓秀一个星期后就发现必须做人员调整,让每个人发挥最大潜能。她和宋福禄商量,把穆尔调过来做餐饮部经理,全面负责餐厅工作;她本人抽出身来做调研、规划、外联工作。
穆尔早就想来饭店工作,一听到消息,立即前来上任。红酒专卖店已经走上正轨,他的两个助手能够独当一面了。他还兼任专卖店经理,每天到店里去三次,其余时间在新中国饭店工作。他的最大愿望是和梁晓秀一起工作,只要能看到梁晓秀,他就心满意足了。
梁晓秀给穆尔交代了具体任务:让他负责餐厅的全面工作,不仅要管好人,还要管好钱财物。他手下有7个服务生,那7个服务生的工作态度和表现他要掌握,随时向梁晓秀报告;他要特别注重服务质量,重要客人他亲自服务;餐厅的卫生要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他本人负责收银工作,慢慢再物色一个可靠的助手。
任务交代完毕,穆尔象领了圣旨一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新中国饭店是大饭店,而且还是高档饭店,穆尔在这里工作还有一种自豪感。
米拉已经成为梁晓秀的得力助手,每天帮她处理大量日常事务,接听电话,协调工作,对外联络,都是米拉的工作。有重要客人来饭店吃饭时,米拉还要亲自服务,送菜上酒。梁晓秀不再到厨房交代重点客人的菜谱,那些任务如今都落在了米拉身上,她很愿意干那件事,每次到厨房都和振钢聊几句,有说有笑,好不快乐。振钢也喜欢和米拉聊天,他发现和她聊天有助于提高法语口语水平。一来二去,两人混熟了,一天不见面两人都觉得缺少了什么。米拉往厨房跑的次数越来越多,她借交代菜谱的机会,还会站在厨房看振钢炒菜。她特别喜欢看振钢拿着炒勺炒菜的样子,觉得那就是最完美的举动。振钢看出她的心思,炒菜时故意把炒勺颠得老高,上下左右来回迅速晃动,晃得米拉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穆尔在饭店干了三天,就和梁晓秀提出让她妹妹晓玲到前台负责收银工作,理由是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有专职收银人员;晓玲在红酒专卖店卖红酒时做过收银员,对那一套程序很熟悉;此外,晓玲是家里人,可靠放心。
梁晓秀说:“穆尔,你现在越来越像中国人了,还知道家里人可靠。那就让她当收银员吧。”
晓玲早就想到前台工作,她喜欢看热闹,看老外吃饭的样子;而在厨房工作,一窝就是一天,整天烟熏火燎,感觉挺无聊的。
厨房抽调一个人,宋福禄便说晓玲还要负责备料,否则不让她离开厨房。晓玲便每天一上班先到厨房备料,把当天所有的食料都备好;下午下班后,她还要到厨房继续备料,一个人等于在干两个人的活儿。即便如此,她也很高兴。前台就是幕前,而厨房则是幕后;幕前和幕后区别很大。
在前台工作,她有机会和穆尔聊天了。穆尔耐心指导,两天后晓玲就学会了收银。她在前台有两项重要任务:收银与提供酒水。收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一种是信用卡,她要做到准确无误,分毫不差。高档红酒不再存放在厨房了,而存放在前台酒柜里。酒柜上了锁,客人点了酒,晓玲便给服务生拿酒。
前台的好多工作,穆尔都替晓玲做了,他也喜欢和晓玲聊天,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有闲工夫,两人就聊天。晓玲和姐姐晓秀不一样,她是一个直筒子,有什么说什么;穆尔就喜欢她那种坦率的性格,他也推心置腹地和她聊,不管晓玲问什么,他都如实回答,从不隐瞒什么。一来二去,两人便打得火热,谁也离不开谁,整天高高兴兴地干活。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梁晓秀的眼睛。她想在舍当的时候和妹妹谈一次。
积累财富的过程总是令人兴奋的,宋福禄激动地和妻子说,照此速度赚钱,用不了一年他们就能突破二千万欧元大关,在全法国餐饮界创造经济奇迹。
梁晓秀并没有被眼前的巨大利润冲昏头脑,她提醒丈夫说,他们要居安思危,越是赚钱越要往远了看,看到自己的不足,随时加以修正,时刻记住一个赚钱的道理:赚钱有方。
她说真正聪明的人,是那些始终保持头脑冷静的人,不会被一时的成就所迷惑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新中国饭店是一艘巨轮,而市场则是大海;在大海上行船要万分谨慎,因为随时随地会遇到大风大浪和狂风暴雨;一旦大意,则有可能翻船,甚至丧身大海。
梁晓秀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她发现了饭店的一些问题,那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出现大麻烦,进而影响到饭店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目标。她决定及时纠正错误,让饭店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
宋福禄很会算经济账,他看客人总是点北京烤鸭,便偷偷减少了烤鸭的量,两份烤鸭当做三份烤鸭卖,400欧元的价格变成了600欧元。他那样做的理由是:老外傻,能糊弄就糊弄,不赚白不赚。里尔航空公司举办商业宴请,50位客人要了30只烤鸭,而宋福禄则用20只烤鸭充当30只烤鸭,整整多赚了2000欧元。他在其他菜品上也做手脚,偷工减料,花样百出,一盘宫保鸡丁本应放4两鸡丁,他却放3.5两鸡丁,诸如此类的事他干了不少,把菜品的成本降到了最低点。
梁晓秀严厉谴责了宋福禄的行为,为此夫妻俩大吵一架。
宋福禄辩解说,他那样做是为了增加效益,为了饭店着想。
梁晓秀反驳说,他那样做不仅不能增减效益,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最终把饭店搞垮了。偷工减料就是自掘坟墓。
他不听粱晓秀的话,说她对老外还是不了解;老外都是傻蛋,他们看不出来菜品有什么变化。
梁晓秀说:“老外不是傻蛋,他们能看出来菜品的变化;即使他们一时看不出来,我们也不能那样做。你欺骗了顾客,顾客反过来就会报复你。你必须立即停止那种行为。”
“你言重了,晓秀,老外没有那个尿性。”
梁晓秀忍不住翻脸了,说如果宋福禄还继续那样偷工减料,她就关掉饭店,与他断绝来往。
宋福禄以为妻子在开玩笑,嬉皮笑脸地说:“晓秀,你别吓唬我。我们的饭店效益这么好,你怎么舍得关门呢?你说是不是?”
“我没有吓唬你。宋福禄,你听着:你今天如果还不改正,我就宣布饭店停业整顿,我说到做到!”
梁晓秀发起火来很厉害,宋福禄早就领教过她的厉害,无奈只好按照梁晓秀的意见办,又恢复了正常的菜量和配料。他私下和弟弟妹妹发牢骚说,梁晓秀书生气过浓,不懂得投机取巧的好处,总是实打实地对待客户,那样是赚不到大钱的。弟弟妹妹在姐夫和姐姐之间不好参合意见,只好和稀泥。
饭店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挺复杂,梁晓秀一个星期后就发现必须做人员调整,让每个人发挥最大潜能。她和宋福禄商量,把穆尔调过来做餐饮部经理,全面负责餐厅工作;她本人抽出身来做调研、规划、外联工作。
穆尔早就想来饭店工作,一听到消息,立即前来上任。红酒专卖店已经走上正轨,他的两个助手能够独当一面了。他还兼任专卖店经理,每天到店里去三次,其余时间在新中国饭店工作。他的最大愿望是和梁晓秀一起工作,只要能看到梁晓秀,他就心满意足了。
梁晓秀给穆尔交代了具体任务:让他负责餐厅的全面工作,不仅要管好人,还要管好钱财物。他手下有7个服务生,那7个服务生的工作态度和表现他要掌握,随时向梁晓秀报告;他要特别注重服务质量,重要客人他亲自服务;餐厅的卫生要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他本人负责收银工作,慢慢再物色一个可靠的助手。
任务交代完毕,穆尔象领了圣旨一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新中国饭店是大饭店,而且还是高档饭店,穆尔在这里工作还有一种自豪感。
米拉已经成为梁晓秀的得力助手,每天帮她处理大量日常事务,接听电话,协调工作,对外联络,都是米拉的工作。有重要客人来饭店吃饭时,米拉还要亲自服务,送菜上酒。梁晓秀不再到厨房交代重点客人的菜谱,那些任务如今都落在了米拉身上,她很愿意干那件事,每次到厨房都和振钢聊几句,有说有笑,好不快乐。振钢也喜欢和米拉聊天,他发现和她聊天有助于提高法语口语水平。一来二去,两人混熟了,一天不见面两人都觉得缺少了什么。米拉往厨房跑的次数越来越多,她借交代菜谱的机会,还会站在厨房看振钢炒菜。她特别喜欢看振钢拿着炒勺炒菜的样子,觉得那就是最完美的举动。振钢看出她的心思,炒菜时故意把炒勺颠得老高,上下左右来回迅速晃动,晃得米拉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穆尔在饭店干了三天,就和梁晓秀提出让她妹妹晓玲到前台负责收银工作,理由是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有专职收银人员;晓玲在红酒专卖店卖红酒时做过收银员,对那一套程序很熟悉;此外,晓玲是家里人,可靠放心。
梁晓秀说:“穆尔,你现在越来越像中国人了,还知道家里人可靠。那就让她当收银员吧。”
晓玲早就想到前台工作,她喜欢看热闹,看老外吃饭的样子;而在厨房工作,一窝就是一天,整天烟熏火燎,感觉挺无聊的。
厨房抽调一个人,宋福禄便说晓玲还要负责备料,否则不让她离开厨房。晓玲便每天一上班先到厨房备料,把当天所有的食料都备好;下午下班后,她还要到厨房继续备料,一个人等于在干两个人的活儿。即便如此,她也很高兴。前台就是幕前,而厨房则是幕后;幕前和幕后区别很大。
在前台工作,她有机会和穆尔聊天了。穆尔耐心指导,两天后晓玲就学会了收银。她在前台有两项重要任务:收银与提供酒水。收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一种是信用卡,她要做到准确无误,分毫不差。高档红酒不再存放在厨房了,而存放在前台酒柜里。酒柜上了锁,客人点了酒,晓玲便给服务生拿酒。
前台的好多工作,穆尔都替晓玲做了,他也喜欢和晓玲聊天,两人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有闲工夫,两人就聊天。晓玲和姐姐晓秀不一样,她是一个直筒子,有什么说什么;穆尔就喜欢她那种坦率的性格,他也推心置腹地和她聊,不管晓玲问什么,他都如实回答,从不隐瞒什么。一来二去,两人便打得火热,谁也离不开谁,整天高高兴兴地干活。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梁晓秀的眼睛。她想在舍当的时候和妹妹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