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梁晓秀从酒店出来逛街,不时回头望着阿尔卑斯山脉上的皑皑白雪,觉得白雪很美,很壮观。她要再单独画一幅雪景画,留作永久的纪念。
她慢慢走着,15分钟后来到了尼斯海滨。眼前的景色出奇的漂亮,她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胸豁然开朗。她想永远游山玩水,在游玩中度过一生。
蓝色海岸的确是一个没有淡旺季之分的旅游胜地。海滨有许多出租的豪华游艇,专门供有钱人出海游玩。她挑选了一个游艇,讲好了价钱:一天5000欧元。
那是一艘观光游艇,能乘坐十几个人。游艇上有五个人,一个是船长,二个是船员,还有二个是服务生。
她登上了游艇,心想这才是她要的生活:乘车船出海,到地中海游览一番。
她天生喜欢游览,喜欢刺激,乘船出海是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了。她站在甲板上,怀着激动的心情望着远方的大海。
游艇驶离了码头,驶向蔚蓝色的地中海。随着游艇的速度加快,甲板上的
海风越来越大,她站在甲板上感到了一丝凉意。
“小姐,要不要到船舱里休息一会儿?”一个船员问道。
梁晓秀走进船舱,那里有一个专门为游客准备的独立客舱,客舱里有供客人休息的沙发,还有一个餐桌,餐桌上铺着雪白的餐桌布,上面摆着鲜花、餐具、酒具。一个服务生进来问她,想不想吃饭。她看手表,已经上午11点钟,她还没吃早餐,便说她想吃午饭。
她在餐桌旁坐下来,餐桌前面就是一个圆形大窗户,外面的海景尽收眼底。
午餐很丰盛,一色地中海海鲜。餐桌上摆着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她看到红酒是拉蒙图酒庄的拉蒙红酒,那是顶级法国红酒。
她胃口大开,让服务生开了一瓶拉蒙红酒,边吃边喝,看着外面的海景。
游艇离岸边越来越远,驶向了地中海深处。她的心情格外地好,乘船出海,行驶在蔚蓝色的大海上,品尝这世界上最好的红酒,吃着最鲜美的地中海海鲜,这就是顶级法式生活呀!
她想中国老话说,好事多磨,那是有道理的。她在法国打拼四年终于有了巨大收获:可以享受法国富人的生活了。心急了吃不了热豆腐。她的韧性和耐力帮助她度过了难关,迎来了新的人生。
吃完午饭,她又回到甲板上看海景。她回头望陆地,陆地已经看不见了。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只有他们这一艘游艇行驶着。游艇的速度减了下来,那是为了客人更好地观看大海的景色。
天空湛蓝,海水湛蓝,一片纯净的蓝。那种色彩她还没见过,感觉妙极了。
船长出来和她搭话,那是游艇的一种待客礼节。船长思维敏捷,活跃,反应迅速、灵敏。梁晓秀和船长聊了几句,便发现在船长身上集中了法国人的种种特点。她现在对法国人的特点了解得越来越透彻了。法国人挣了钱,大多都会吃喝玩乐。法国人没有英国人那种城府,也没有德国人那种冷静,为了一时的痛快,他们有时完全按着他们自认为合理的原则行事。
她可不像法国人,她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总是三思后行。
一般来说,法国人不大能等待,服从,守规矩。但一个事业要成功,就得耐着性子,不怕厌烦,一遍又一遍做事,直到理想为止,不让一时的冲动使自己的努力中断或者改变方向。梁晓秀就是这样一个人:有耐性,锲而不舍。
法国人似乎对这个道理不明白或不不屑一顾。他们的民族性情容不下一切机械、严酷、单调的东西;他们喜欢激烈、刺激、锋芒毕露的生活过程。
这种民族的特征在法国各个时代都层出不穷,在法国文化中打了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国有志之士尽管大声疾呼,谴责这种不协调的现象,但是人们无动于衷,照样我行我素。他们向外界的要求太多,而由于有时因为处理不当,甚至连本来能得到的东西也得不到了。
法国人喜欢通过游行示威发泄怨恨,达到目的,但据她的观察法国政府很少向示威人士让步,并不会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吸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过去的错误而并不以此为耻。
法国人的感情强烈,热情汹涌,喜欢参加政治,喜欢反抗。他们又是人道主义者,又是改革家,又是思想家;他们显得浮夸,天真,但也得承认他们的热烈豪爽有时也能成就一番伟业。
他们一旦得势,就变得手足舞蹈,兴奋异常。这些法兰西血统簇新的平民的能力和欲望都很强,第一次登上权力的高峰后,他们大都要粗声大气地渲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
在梁晓秀看来,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他们总会以某种方式发泄他们精神上和心底的烦恼。如今法国人的思想感情中还蕴含着过去几代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还能从他们的上一代人的思想感情中找到原型。
法国民族这个天生的精神本质来自于他们的社会、教育、榜样、学习、童年与少年时代以及他们的父母。今日法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的一切事故一切行动,不是与这个背景对抗,便是加以补充。这些因素结合、集中之后便在他们身上印着深刻的痕迹,成为一些凸出的或强烈的性格。
这是深刻而经久的特征,不会轻易改变。在她看来,即使再过100年,法国民族的这种特性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法国人认为,法国就是世界,法国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法国人大都骄傲自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先创造了西方世界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法国创造了最高水准的生活方式──法式生活;法国创造的文化艺术影响了世界。总之,他们认为,法国就是一切。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这些道理法国人似乎根本就不屑一顾。
法国人接受不了机械式的工作,他们容易分心,厌倦,一天的工作量不大。他们的人生观告诉他们,他们需要讲话,唱歌,跳舞;他们甘心游荡,得过且过,好像游手好闲是自然的,甚至是体面的。吃喝玩乐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内容,决不能马虎。
游艇在大海上行驶着,梁晓秀把对法国人的一些看法婉转地讲给船长听,船长听了哈哈大笑,说她观察细致,见解深刻;但她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这是世界上如果没有吃喝玩乐,哪来的消费市场呢?没有消费市场,就没有经济发展。
她觉得船长的话有道理:法国人要是不喜欢吃喝,她开中餐馆赚谁的钱呀?
一天的海上游览结束了,梁晓秀心满意足地上岸回到酒店。
她慢慢走着,15分钟后来到了尼斯海滨。眼前的景色出奇的漂亮,她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胸豁然开朗。她想永远游山玩水,在游玩中度过一生。
蓝色海岸的确是一个没有淡旺季之分的旅游胜地。海滨有许多出租的豪华游艇,专门供有钱人出海游玩。她挑选了一个游艇,讲好了价钱:一天5000欧元。
那是一艘观光游艇,能乘坐十几个人。游艇上有五个人,一个是船长,二个是船员,还有二个是服务生。
她登上了游艇,心想这才是她要的生活:乘车船出海,到地中海游览一番。
她天生喜欢游览,喜欢刺激,乘船出海是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了。她站在甲板上,怀着激动的心情望着远方的大海。
游艇驶离了码头,驶向蔚蓝色的地中海。随着游艇的速度加快,甲板上的
海风越来越大,她站在甲板上感到了一丝凉意。
“小姐,要不要到船舱里休息一会儿?”一个船员问道。
梁晓秀走进船舱,那里有一个专门为游客准备的独立客舱,客舱里有供客人休息的沙发,还有一个餐桌,餐桌上铺着雪白的餐桌布,上面摆着鲜花、餐具、酒具。一个服务生进来问她,想不想吃饭。她看手表,已经上午11点钟,她还没吃早餐,便说她想吃午饭。
她在餐桌旁坐下来,餐桌前面就是一个圆形大窗户,外面的海景尽收眼底。
午餐很丰盛,一色地中海海鲜。餐桌上摆着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她看到红酒是拉蒙图酒庄的拉蒙红酒,那是顶级法国红酒。
她胃口大开,让服务生开了一瓶拉蒙红酒,边吃边喝,看着外面的海景。
游艇离岸边越来越远,驶向了地中海深处。她的心情格外地好,乘船出海,行驶在蔚蓝色的大海上,品尝这世界上最好的红酒,吃着最鲜美的地中海海鲜,这就是顶级法式生活呀!
她想中国老话说,好事多磨,那是有道理的。她在法国打拼四年终于有了巨大收获:可以享受法国富人的生活了。心急了吃不了热豆腐。她的韧性和耐力帮助她度过了难关,迎来了新的人生。
吃完午饭,她又回到甲板上看海景。她回头望陆地,陆地已经看不见了。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只有他们这一艘游艇行驶着。游艇的速度减了下来,那是为了客人更好地观看大海的景色。
天空湛蓝,海水湛蓝,一片纯净的蓝。那种色彩她还没见过,感觉妙极了。
船长出来和她搭话,那是游艇的一种待客礼节。船长思维敏捷,活跃,反应迅速、灵敏。梁晓秀和船长聊了几句,便发现在船长身上集中了法国人的种种特点。她现在对法国人的特点了解得越来越透彻了。法国人挣了钱,大多都会吃喝玩乐。法国人没有英国人那种城府,也没有德国人那种冷静,为了一时的痛快,他们有时完全按着他们自认为合理的原则行事。
她可不像法国人,她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总是三思后行。
一般来说,法国人不大能等待,服从,守规矩。但一个事业要成功,就得耐着性子,不怕厌烦,一遍又一遍做事,直到理想为止,不让一时的冲动使自己的努力中断或者改变方向。梁晓秀就是这样一个人:有耐性,锲而不舍。
法国人似乎对这个道理不明白或不不屑一顾。他们的民族性情容不下一切机械、严酷、单调的东西;他们喜欢激烈、刺激、锋芒毕露的生活过程。
这种民族的特征在法国各个时代都层出不穷,在法国文化中打了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国有志之士尽管大声疾呼,谴责这种不协调的现象,但是人们无动于衷,照样我行我素。他们向外界的要求太多,而由于有时因为处理不当,甚至连本来能得到的东西也得不到了。
法国人喜欢通过游行示威发泄怨恨,达到目的,但据她的观察法国政府很少向示威人士让步,并不会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吸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过去的错误而并不以此为耻。
法国人的感情强烈,热情汹涌,喜欢参加政治,喜欢反抗。他们又是人道主义者,又是改革家,又是思想家;他们显得浮夸,天真,但也得承认他们的热烈豪爽有时也能成就一番伟业。
他们一旦得势,就变得手足舞蹈,兴奋异常。这些法兰西血统簇新的平民的能力和欲望都很强,第一次登上权力的高峰后,他们大都要粗声大气地渲染,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
在梁晓秀看来,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他们总会以某种方式发泄他们精神上和心底的烦恼。如今法国人的思想感情中还蕴含着过去几代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还能从他们的上一代人的思想感情中找到原型。
法国民族这个天生的精神本质来自于他们的社会、教育、榜样、学习、童年与少年时代以及他们的父母。今日法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的一切事故一切行动,不是与这个背景对抗,便是加以补充。这些因素结合、集中之后便在他们身上印着深刻的痕迹,成为一些凸出的或强烈的性格。
这是深刻而经久的特征,不会轻易改变。在她看来,即使再过100年,法国民族的这种特性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法国人认为,法国就是世界,法国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法国人大都骄傲自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先创造了西方世界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法国创造了最高水准的生活方式──法式生活;法国创造的文化艺术影响了世界。总之,他们认为,法国就是一切。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这些道理法国人似乎根本就不屑一顾。
法国人接受不了机械式的工作,他们容易分心,厌倦,一天的工作量不大。他们的人生观告诉他们,他们需要讲话,唱歌,跳舞;他们甘心游荡,得过且过,好像游手好闲是自然的,甚至是体面的。吃喝玩乐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内容,决不能马虎。
游艇在大海上行驶着,梁晓秀把对法国人的一些看法婉转地讲给船长听,船长听了哈哈大笑,说她观察细致,见解深刻;但她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这是世界上如果没有吃喝玩乐,哪来的消费市场呢?没有消费市场,就没有经济发展。
她觉得船长的话有道理:法国人要是不喜欢吃喝,她开中餐馆赚谁的钱呀?
一天的海上游览结束了,梁晓秀心满意足地上岸回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