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巴黎停留的时间剩下最后一天了。上午宋福禄带梁晓秀到巴黎的一家二手厨具店看厨具,他挑选了一个自动绞肉机,一个自动和面机,两样自动化厨具总共才花了200欧元。
宋福禄高兴地说:“这回好了,有了这两样东西,一天别说做1000份卷饼,就是做2000份卷饼,我都不怕了。”他每天做500份卷饼感觉挺累,就想到了买那两样东西。
他们平时做卷饼,宋福禄用手动绞肉机绞肉饼馅,既费时又费力;梁晓秀则用手和面,也费时费力。有了自动化厨具,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体力,又能提高效率。
梁晓秀看着那两样厨具笑了。她找的这个男人真是会算计,花最少的钱买到了最实用的厨具。他处处精打细算,绝对是一个过日子的好手。
中午,罗成宴请梁晓秀和宋福禄,他特意在超市的餐馆为他们摆了一桌豆腐宴:红烧豆腐、麻婆豆腐、尖椒炒干豆腐、砂锅豆腐。一共四道菜,量特别大。
罗成40多岁,为人憨厚老实,宋福禄称他为罗叔,梁晓秀也跟着叫他罗叔。罗叔算是手艺人,他会做豆腐,专门为华人超市做豆腐,一个月能赚到2千多欧元。
梁晓秀到法国后第一次吃豆腐,感觉那豆腐不是一般的好吃,而是一道名菜,百吃不厌。她曾在几个月前和罗成学过做豆腐,此刻她想到将来开中餐馆一定要先建一个豆腐作坊,她的餐馆必须有豆腐这道菜。她问罗成豆腐的价格。罗成告诉她,红烧豆腐15欧元一盘,麻婆豆腐15欧元,尖椒炒干豆腐12欧元,砂锅豆腐20欧元。那几道菜都特别受老外的欢迎。
梁晓秀立即估算出平均每盘菜的成本不到5欧元,但利润却十分可观,远远超出他们卖的卷饼。她早就听说老外就愿意吃豆腐;但她不明白老外为什么愿意吃豆腐。老外喜欢吃豆腐是一件好事:她可以赚钱,而且赚得不一定比卷饼少。豆腐的成本不高,但利润却很高。
她想,中餐馆要是开好了,赚的钱肯定超过快餐店。她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自己将来要开的中餐馆的样子。她要在里尔最繁华的啤酒商街上开一家最好的中餐馆。里尔还没有中餐馆,所以她的中餐馆开业后肯定会大受欢迎。她要把餐馆装潢得富丽堂皇,富有东方情调;她要雇用老外跑堂,让老外为老外服务;宋福禄当老板负责收银;她要亲自掌勺,每盘菜至少赚到10欧元,一天至少炒出500盘菜,让老外吃得满嘴冒油。
宋福禄问罗成,他怎么告诉堂叔他们来巴黎了。
罗成说,他没有特意告诉他堂叔,是他堂叔前天来超市买豆腐,他们无意中聊起了宋福禄,他就说宋福禄和梁晓秀来巴黎了。他堂叔便问他们干什么来了,他实话实说,告诉他,他们是来还钱的。之后,他堂叔又找王大冰和章义了解他们的情况。
宋福禄便说,他堂叔还不如朋友,昨天说请他们吃完饭,结果他们不但没吃上饭,还被他数落一顿,害得他们晚上找地方吃饭。
罗成说,人和人不一样:他堂叔在华人餐饮业中的人缘不好,大家都不大喜欢他。他的特点是:只进不出。
“就是总想占别人的便宜,是不是?”梁晓秀问。
“对,他就是那种人。他到别人的餐馆白吃白喝;别人到他餐馆喝一杯咖啡,他都收钱。时间一长,大家自然都不愿意搭理他了。”
“所以他那种人永远赚不到大钱。”梁晓秀说。
“还大钱呢,我看他赚小钱都费劲了。”罗成说。
“罗叔,怎么回事?你给我们说说。”
罗成说,堂叔的生意原来越差,每天的顾客不到20人。开餐馆最重要的是回头客,但他却把回头客都得罪了。他的菜量小,质差,价又高,客人吃一次感觉上当,就不愿意再来了。他一共只顾了两个人,一个大厨,一个跑堂,给大厨开1400欧元的工资,给跑堂开700欧元,那两人嫌钱少,都不给他好好干活,饭菜质量肯定不行。
罗成最后说:“这样的餐馆怎么能赚到钱呢?”
宋福禄暗暗想:这样的餐馆确实赚不到什么钱,他庆幸自己离开了堂叔的餐馆,否则他还在那个火坑里煎熬着,没有出头之日。
梁晓秀问:“罗叔,他要是总这么下去,还不得关门呀?”
“我看差不多,说不定那天就得关门了。”
梁晓秀听宋福禄说过,他堂叔的那家餐馆不是租的,而是买的。他当年在香港挣了一笔钱,到法国后没多久就买下了那家小餐馆。梁晓秀估计那家小餐馆的市值不会低于30万欧元。她想:将来老头餐馆开不下去,把餐馆卖了也能维持生活了。
罗成那天上的是绍兴黄酒,还特意加温了。梁晓秀吃着豆腐,喝着绍兴黄酒,感觉象回到了家乡一样。她一再说罗叔做的豆腐好吃,黄酒配上豆腐,如同红酒配红肉一样恰到好处。
“那你就多吃,吃够了,喝够了。”
“我不会客气,罗叔,四道菜,一点都不会剩下。”
梁晓秀那天中午没有喝多少黄酒,但却吃了很多豆腐,四盘菜一扫而光。
罗成看了暗暗想:“宋福禄找的这个媳妇,别看人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是饭量却真大呀!”
宋福禄则想:晓秀还能吃,只是菜没了。
梁晓秀其实只吃了八成饱,如果有菜她还能吃两盘菜。她那几个月天天吃卷饼已经腻歪了,换了口味,她馋得厉害,就想多吃。她不像宋福禄当过厨师,肚子里有油水,她从国内来是面黄肌瘦,体重还不到100斤;在法国8个月也没吃到多少肉,体重只增加了2斤,刚好96斤。
梁晓秀感谢罗叔为他们饯行,一再说等罗叔到里尔时,他们好好招待他。
宋福禄高兴地说:“这回好了,有了这两样东西,一天别说做1000份卷饼,就是做2000份卷饼,我都不怕了。”他每天做500份卷饼感觉挺累,就想到了买那两样东西。
他们平时做卷饼,宋福禄用手动绞肉机绞肉饼馅,既费时又费力;梁晓秀则用手和面,也费时费力。有了自动化厨具,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体力,又能提高效率。
梁晓秀看着那两样厨具笑了。她找的这个男人真是会算计,花最少的钱买到了最实用的厨具。他处处精打细算,绝对是一个过日子的好手。
中午,罗成宴请梁晓秀和宋福禄,他特意在超市的餐馆为他们摆了一桌豆腐宴:红烧豆腐、麻婆豆腐、尖椒炒干豆腐、砂锅豆腐。一共四道菜,量特别大。
罗成40多岁,为人憨厚老实,宋福禄称他为罗叔,梁晓秀也跟着叫他罗叔。罗叔算是手艺人,他会做豆腐,专门为华人超市做豆腐,一个月能赚到2千多欧元。
梁晓秀到法国后第一次吃豆腐,感觉那豆腐不是一般的好吃,而是一道名菜,百吃不厌。她曾在几个月前和罗成学过做豆腐,此刻她想到将来开中餐馆一定要先建一个豆腐作坊,她的餐馆必须有豆腐这道菜。她问罗成豆腐的价格。罗成告诉她,红烧豆腐15欧元一盘,麻婆豆腐15欧元,尖椒炒干豆腐12欧元,砂锅豆腐20欧元。那几道菜都特别受老外的欢迎。
梁晓秀立即估算出平均每盘菜的成本不到5欧元,但利润却十分可观,远远超出他们卖的卷饼。她早就听说老外就愿意吃豆腐;但她不明白老外为什么愿意吃豆腐。老外喜欢吃豆腐是一件好事:她可以赚钱,而且赚得不一定比卷饼少。豆腐的成本不高,但利润却很高。
她想,中餐馆要是开好了,赚的钱肯定超过快餐店。她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自己将来要开的中餐馆的样子。她要在里尔最繁华的啤酒商街上开一家最好的中餐馆。里尔还没有中餐馆,所以她的中餐馆开业后肯定会大受欢迎。她要把餐馆装潢得富丽堂皇,富有东方情调;她要雇用老外跑堂,让老外为老外服务;宋福禄当老板负责收银;她要亲自掌勺,每盘菜至少赚到10欧元,一天至少炒出500盘菜,让老外吃得满嘴冒油。
宋福禄问罗成,他怎么告诉堂叔他们来巴黎了。
罗成说,他没有特意告诉他堂叔,是他堂叔前天来超市买豆腐,他们无意中聊起了宋福禄,他就说宋福禄和梁晓秀来巴黎了。他堂叔便问他们干什么来了,他实话实说,告诉他,他们是来还钱的。之后,他堂叔又找王大冰和章义了解他们的情况。
宋福禄便说,他堂叔还不如朋友,昨天说请他们吃完饭,结果他们不但没吃上饭,还被他数落一顿,害得他们晚上找地方吃饭。
罗成说,人和人不一样:他堂叔在华人餐饮业中的人缘不好,大家都不大喜欢他。他的特点是:只进不出。
“就是总想占别人的便宜,是不是?”梁晓秀问。
“对,他就是那种人。他到别人的餐馆白吃白喝;别人到他餐馆喝一杯咖啡,他都收钱。时间一长,大家自然都不愿意搭理他了。”
“所以他那种人永远赚不到大钱。”梁晓秀说。
“还大钱呢,我看他赚小钱都费劲了。”罗成说。
“罗叔,怎么回事?你给我们说说。”
罗成说,堂叔的生意原来越差,每天的顾客不到20人。开餐馆最重要的是回头客,但他却把回头客都得罪了。他的菜量小,质差,价又高,客人吃一次感觉上当,就不愿意再来了。他一共只顾了两个人,一个大厨,一个跑堂,给大厨开1400欧元的工资,给跑堂开700欧元,那两人嫌钱少,都不给他好好干活,饭菜质量肯定不行。
罗成最后说:“这样的餐馆怎么能赚到钱呢?”
宋福禄暗暗想:这样的餐馆确实赚不到什么钱,他庆幸自己离开了堂叔的餐馆,否则他还在那个火坑里煎熬着,没有出头之日。
梁晓秀问:“罗叔,他要是总这么下去,还不得关门呀?”
“我看差不多,说不定那天就得关门了。”
梁晓秀听宋福禄说过,他堂叔的那家餐馆不是租的,而是买的。他当年在香港挣了一笔钱,到法国后没多久就买下了那家小餐馆。梁晓秀估计那家小餐馆的市值不会低于30万欧元。她想:将来老头餐馆开不下去,把餐馆卖了也能维持生活了。
罗成那天上的是绍兴黄酒,还特意加温了。梁晓秀吃着豆腐,喝着绍兴黄酒,感觉象回到了家乡一样。她一再说罗叔做的豆腐好吃,黄酒配上豆腐,如同红酒配红肉一样恰到好处。
“那你就多吃,吃够了,喝够了。”
“我不会客气,罗叔,四道菜,一点都不会剩下。”
梁晓秀那天中午没有喝多少黄酒,但却吃了很多豆腐,四盘菜一扫而光。
罗成看了暗暗想:“宋福禄找的这个媳妇,别看人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是饭量却真大呀!”
宋福禄则想:晓秀还能吃,只是菜没了。
梁晓秀其实只吃了八成饱,如果有菜她还能吃两盘菜。她那几个月天天吃卷饼已经腻歪了,换了口味,她馋得厉害,就想多吃。她不像宋福禄当过厨师,肚子里有油水,她从国内来是面黄肌瘦,体重还不到100斤;在法国8个月也没吃到多少肉,体重只增加了2斤,刚好96斤。
梁晓秀感谢罗叔为他们饯行,一再说等罗叔到里尔时,他们好好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