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策没说这是周瑜给自己谏言的主意呢,说起来还是因为他有所顾虑,他得为属下考虑一下,毕竟他和周瑜的关系,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这战事,周瑜谏言出兵,孙策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是会同意的。但还是有少数的,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会赞成。这个原因就很多了,有人是目光短浅,有人是害怕避战,有人则是纯粹看刘备不爽,等等吧,最后造成了这样儿。
    自己说这想法是自己所想,或者没说,那么手底下这些人,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想法。哪怕最后有,也不会对自己说什么。但是自己要说是周瑜谏言,那么好了,肯定有人反对,而且还得把周瑜给说上,这个绝对不是什么太好的事儿,自己这个当主公的,是不会去做的。
    因此,孙策他没直接去说是周瑜谏言的,还是为了整个江东军中的安定团结。没错,周瑜不是个心胸狭隘之辈,但是其他人,那就不见得了。因此,孙策也不得不多考虑一下。
    不仅仅是为了全军,还有自己的属下,都得考虑进去。
    此时看到众人的表情,大多数的想法,孙策还是知道的,不过他还是主动问了一句,“子布,你来说说。我军是否该出兵?”
    其实孙策本来想说,马上就出兵。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在大多数人都同意的情况下,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他还是问了张昭一句。可以说他算得上是不怎么喜欢开战的人士,所以孙策知道,只要张昭不说不同意,模棱两可的话,那么就没有人会去说什么了。
    张昭一听,他何尝不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并且他还知道的是,这自己主公早就已经下定决心出兵了,所以不管自己说什么,最后肯定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因此就听他说道“主公。如今江东太平,也未有强敌来犯。那刘玄德虽说被凉州军追击,可我军已经派了援军去荆州,所以,所以属下不赞成出兵!”
    张昭就是张昭,哪怕他知道自己的话,最后其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还可能要让自己主公所不喜。但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所想着否定。他就绝对不会去说什么肯定的话,这就是张昭张子布,其人性格如此。张昭肯定不是个不知变通的人,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他确实不会去让自己变通。
    孙策一听,心说果然!然后不着痕迹地看了周瑜一眼,此时周瑜是面无表情。无悲无喜,确实看不出他在想着什么。其实周瑜想法很简单。心说张昭,你依旧是个老顽固!像你这样儿的想法。我军永远就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儿”这儿混了,还何谈什么争霸天下?
    不是周瑜看不上张昭,要说其人的本事,内政能力,周瑜是很推崇的,知道张昭确实是个人才,还是大才。但是在这谋略水平上,在这战略眼光上,那就基本没有什么了。至少鲁肃鲁子敬,比他强一大块。鲁肃能看出来很多东西,可张昭却是看不出来。
    所以哪怕周瑜确实知道张昭是个大才不假,但是他和张昭关系不怎么样儿,和鲁肃关系倒是不错,交情莫逆。而和张昭呢,虽说不是仇敌,但肯定也不是什么朋友就对了。
    孙策此时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对张昭说道“子布之言,其实并无道理,可是古人都知道,所谓唇亡则齿寒!如今刘玄德被困江陵,我军确实派遣援军过去了不错,但却在临湘受阻,连兖州军曹孟德都带兵去了,难道我军能落后他人否?”
    张昭一听,这自己主公的话,未尝就没有道理啊。毕竟这连曹孟德都带兵去了司隶,那么己方就要落后?他在心里也许也想着己方的势力不如兖州军那么大,可在嘴上,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张昭永远也不会承认己方就不如兖州军了。所以听孙策这么一说,他也不言语了。
    但是显然,张昭那个表情,却还是坚持他的看法。至于说其他人,都知道,这“出头的椽子先烂”,这看看张昭张子布如今都不言语了,自己这些人还说什么?
    所以在孙策第二次再问众人意见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再言语了。之前他是直接点名让张昭说,不过这个时候,显然孙策没再点名儿。但是这个时候他所看的方向,却是武将那一边儿,那意思,你么也说两句,总比这样儿强吧。
    结果果然还是有人主动说话的,只听一人说道“主公,属下认为,我军当发兵荆州!如今的情况,正是……”
    此人说了几句,是侃侃而谈,没有人不敢不重视。其人看起来三十多岁样子,算起来是孙策比较器重的一个,会稽山阴人,姓贺名齐字公苗,如今是在周瑜手下做事。
    孙策一听贺齐的话,他是微微点头。贺齐这人本事有,头脑也有,关键是眼光也不错,这也是孙策器重他的原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人比较细心,基本没有什么骄傲自满的地方。这个也是孙策非常看重的。所以让他在周瑜下面做事,显然是很器重他。
    而且周瑜也比较欣赏其人。看重其人,这是一点儿都不假。而且贺齐也是江东军的元老人物。不比程普、黄盖他们资历少多少。其人那也是在孙坚时代就跟着孙坚一起打天下的人物。那时候的贺齐才刚到二十岁,就跟着孙坚混了,虽然没什么名,但确实有这么一个,所以如今确实也没有几个不重视其人的话语的。关键是自己器重看重其人,这就没办法了。
    “好,公苗之言,确实……不知各位还有和话说,如果没有异议。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吧,各位觉得如何啊?”
    众人一听,知道,自己主公是下定决心了。其实在之前张昭已经不言语了之后,就没人会说什么了。毕竟真正不赞成出兵的,那只是几个人。而且这几个,显然就是以张昭为首的。那么他都不言语了,其他人还会说什么呢。所以张昭不说话,其他几个也都不说了。
    “诺!谨遵主公之命!”众人是异口同声。也知道,必须要出兵荆州,不出都不行。
    孙策对众人的态度,确实是很满意。他也知道。那几个都是以张昭马首是瞻,连为首的都不说话了,他们自然也不准备多说。毕竟那也许要让自己不爽。所以那几个老奸巨猾的,当然不会去做那赔本买卖。
    这也难怪。孙策心说,就算是自己。自己都不会如此,所以更何况是那几个了。
    “既然如此,那么即可点兵,周瑜、贺齐……你等与我一同,带兵五万,兵发长沙!仲谋留守江东,防备外敌!”
    “诺!”
    孙策除了带着周瑜和贺齐之外,还有他弟弟孙翊,他叔父孙静,也就是孙坚的弟弟,最后还有一个虞翻。带着他们五个和五万人马,就这么出兵了。
    要说这五人,绝对不是孙策随随便便就让他们跟着自己一起去荆州的。
    说起这一个组合,抛开孙策不说,周瑜是什么人,孙策所倚重的一个谋士,也是水军的统领,江东叫水军都督。当然孙策是不知道,周瑜其人那可是三国三大军师之一,更是赤壁之战的领袖人物,所以有其人坐镇,就算是败,但肯定不会败得太惨。
    至于说贺齐,不用多说了,其人本事不差,头脑也有,更是受孙策周瑜的看重,因此有他一个跟着出征,没什么奇怪的。
    孙策的弟弟孙翊,他二弟是孙权,字仲谋,而三弟就是这个孙翊。孙翊其人虽说武艺不如孙策那么勇武,但是也不差,至少比孙权强,而且虽说不是一流的,但是绝对是二流巅峰。
    孙静是孙坚的弟弟,也是孙策的叔父,其人算得上是江东的老将了。所以哪怕其人并没有什么大本事不错,可胜在经验丰富,对于孙策和江东军的帮助,确实不小。
    最后一个叫虞翻的,说起其人,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江东名士。但是其实真正了解其人的,绝对不是这么个想法。因此真正熟悉他的都知道,虞翻其人你说他是江东名士不错,但其人绝对是文武双全。
    是,说起武艺来,没有那么夸张,出来个一流的,但肯定比起一般般的武将不差什么,甚至还要高,这就是虞翻虞仲翔,文士中,武艺绝对是排得上号的。而在武将中,那谋略水平也绝对不差什么。
    所以就是这么个五人组合,孙策一起带去荆州了。对他来说,这人带五个,不多不少,算是正好吧。关键是自己认为,这五个正合适自己带去,不说是神挡杀神,但绝对不会让自己怎么输,这是他所认为的。
    就这样儿,在江东众文武的送别下,孙策带着周瑜五人和五万大军,踏上了去荆州长沙临湘的路。凭他们的速度,应该说不会很多时日才会到临湘。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五日左右,差不多能到了。
    对于此次出兵,张昭他们的想法不说。就说跟着孙策一起去荆州的周瑜他们五人,可以说都是信心十足。要说五万大军都对付不了一个临湘,那么自己这几个,可真是,都回家种田去吧。其他的不说,就说五万大军对付一个一万多人守御的临湘城,他们就不认为己方拿不下来。不是拿下来还是拿不下的问题,只是多少时日能破城的问题。
    而此时的临湘,依旧是在大战当中,都已经白热化了。双方实在是太激烈,尤其是攻城的两方,兖州军和江东军,都红了眼了。没办法,这只要一日不破城,自己将军和先生就得这么日日让大军进攻。
    每一次撤退后,临湘城下都是死尸遍地,就差踏着尸体,拿这个当云梯攻城了。而兖州军和江东军确实是伤亡惨重,除了这些死掉的士卒外,每一日受伤的士卒更多,并且不少人退下来之后,有些就伤重,或者得病不治而亡了。
    所以每一日的大营内,曹仁还有鲁肃他们经常是听到士卒的哀嚎,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儿,这战争可不就是如此吗。所以哪怕两人确实是不喜如此,可还得这么听着,这么挺着。直到什么时候己方能破了临湘,他们倒是不知道孙策已经出兵了,要不然的话,这肯定能增加他们的士气,至少比现在强。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章节目录

三国重生马孟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夏海苍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海苍松并收藏三国重生马孟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