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熟悉的感觉
“此次捉拿匈奴贼人,听村长说还得多亏了韩公子智勇双全,巧用妙计拿住贼人,斩杀贼首。”
县太爷清清嗓子,转首十分郑重的对着韩祁道。
只是在细细的打量之下,县令大人总是觉得眼前的男子有几分熟悉,那种感觉似亲切,又似……
总之是有些复杂的说不清道不明。
“多谢县太爷夸奖,其实此次最大的功臣应当是贺公子才是,这一切都是贺公子的智计,韩某不过是一介莽夫,帮着出了一把子力气而已。”
韩祁十分谦虚的甩锅给贺子清,原本坐在一旁无所事事的贺子清闻言,指着自己的鼻尖,看着韩祁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我,我……”
“呵呵,不管是谁的智计,总之这次你们都是功臣,本官都会如实向朝廷汇报并为你们请功。”
县太爷突然哈哈一笑,朗声道。
“多谢县太爷抬爱,嘉奖草民就不必了,若是可以,草民倒想求县令大人一件事。”
对于县太爷的许诺和夸耀,韩祁显得毫不在意,反倒是拱手朝直言道。
“哦?何事,你且说来听听……”县太爷脸上的笑意收起,一本正经的看着韩祁道。
“还往大人恩准我村民自备一些足矣防身的武器,并建立一定的防御工事。”
韩祁只短短的一句话便道明了自己的意思。
在东荣国境内,想要集中的大批量拥有武器,是需要向朝廷通报审核的。
否则一旦被查到,很有可能便会按照谋反的罪名处理,是以韩祁有此一求。
“嗯?防御工事?你们这么一个小小的村落难不成还能修什么工事不成?”
县令大人眉梢一跳,他关心的倒不是兵器的问题,反倒是工事问题。
若是整个富溪县都有一天完备的防御工事,匈奴无法入侵,那百姓们又何须什么武器傍身?
“嗯,目前只是有了初步想法,还有待完善。”
韩祁也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嗯,如此,那便将具体的计划想好了告知与我,若是可以,这事本官便就此应下了。”
县太爷笑得眉眼舒展,十分大方的许诺道。
“好,待到草民将具体生事宜与村长商量好之后,再行上报大人如何!”
韩祁爽快应道。
私心里,他也希望整个富溪县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而那也是父亲曾经的心愿……
约定好,县太爷便准备起身告辞,韩祁也是礼节性的挽留县太爷在家中用膳。
县太爷自是以公务为借口拒绝,临走之时县令大人将韩祁单独叫到一旁,神神秘秘的问了一句。
“韩公子,我们之前是否见过?”
韩祁突然愣了愣,转瞬便恢复了神态,浅笑道。
“回大人,的确是见过,大约几月前,内人曾与人有过纠葛上过公堂请大人断过理,正巧草民当时也在。”
韩祁说的十分的合情合理。
县令大人扶着山羊胡子,努力的回想了一下,好像的确是有那么回事,只是真的只是那时见过吗?
他心下有些不确定,但又想不起来其他……
县太爷满腹狐疑的走了,贺子清倒是一脸新鲜的看着韩祁。
“哎哎哎,什么新鲜的工事啊,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贺子清跟在韩祁的屁股后面,好奇心旺盛。
前世他也算是个军事迷,对于古代的那些工事什么的也十分的感兴趣,只是没有机会接触到。
如今疑似是遇到了行家,他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韩祁没理会他的叫喊,直接回了自己的书房。
……
时间在倒回昨日萧家人听说匈奴快到之后的情形。
去萧家传信的是村长家的二旺,开门的是陈氏。
初一听说,她吓得腿都软了。
该死的匈奴人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今日整好女儿回门,以女儿的姿色,怕是要出事。
也不顾不上其他,陈氏直接一把将大门拴上,就奔回房里,拉着女儿让她带着孩子就要走。
彼时,去韩家吃饭的人也早都归家了,纷纷起来收拾行礼。
其他几房皆是将自己所有值钱的细软之物带上,萧老三夫妻也是如此。
但林氏的肚子太大了,萧老三又不放心女儿,于是便同大房里打了声招呼让他们照顾好爹娘,之后便带着林氏去了韩家。
就在她们走后,萧家人便是一窝蜂的出了门往山上躲去。
而躺在床上的老韩氏压根儿没人理。
倒是萧老四最后一刻还去了趟房里。
“娘,你快告诉我,你剩下的银子都放在了哪里,若不然让那些匈奴兵给搜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萧老四盯着老韩氏的眼睛,急切的问道。
“啊啊啊~~”老韩氏依旧是口歪眼斜的模样,说不出话,比起前段时间好似更瘦了些。
面对儿子的质问,她瞪着眼睛不停的大叫着。
“哎呀,娘,你倒是快说啊,不然那些匈奴兵可就要来了。”萧老四望了眼门外,听着外面不住的人声,又道。
老韩氏依旧只是哇啊哇啊的叫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状,萧老四开始在屋里四处翻找,甚至连韩氏身上都没放过,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萧老四只能是一脸失望的道:“还真的没有了?莫不是被大哥他们拿走了?”
心里这般想着,萧老四快步便出了院子,将院门轻轻的掩上。
丝毫不顾身后还在哀嚎的老韩氏,知道院子外完全安静下来。
老韩氏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的被家人抛弃了。
被她侍奉了多年的丈夫和养育了多年的儿子跑起,临了也只有自己一直不看好的儿子嘱咐了一句。
而她巴心巴肝对待的人反倒是在这个时候惦记的还是她的银子。
老韩氏身子僵直的望着屋顶的横梁,昏黄浑浊的双眼滑下一行老泪。
最终她无奈的闭上眼,静静等待着死亡来临的命运。
只是没想到却始终没等到匈奴破门而入的那一刻,反而是第二天一早归来的丈夫和孩子。
看着他们平安无事,老韩氏的心全然没了任何的知觉。
只是自那日以后,老太太每日进食的比之前更少了几分,不过也同样没人关心。
“此次捉拿匈奴贼人,听村长说还得多亏了韩公子智勇双全,巧用妙计拿住贼人,斩杀贼首。”
县太爷清清嗓子,转首十分郑重的对着韩祁道。
只是在细细的打量之下,县令大人总是觉得眼前的男子有几分熟悉,那种感觉似亲切,又似……
总之是有些复杂的说不清道不明。
“多谢县太爷夸奖,其实此次最大的功臣应当是贺公子才是,这一切都是贺公子的智计,韩某不过是一介莽夫,帮着出了一把子力气而已。”
韩祁十分谦虚的甩锅给贺子清,原本坐在一旁无所事事的贺子清闻言,指着自己的鼻尖,看着韩祁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我,我……”
“呵呵,不管是谁的智计,总之这次你们都是功臣,本官都会如实向朝廷汇报并为你们请功。”
县太爷突然哈哈一笑,朗声道。
“多谢县太爷抬爱,嘉奖草民就不必了,若是可以,草民倒想求县令大人一件事。”
对于县太爷的许诺和夸耀,韩祁显得毫不在意,反倒是拱手朝直言道。
“哦?何事,你且说来听听……”县太爷脸上的笑意收起,一本正经的看着韩祁道。
“还往大人恩准我村民自备一些足矣防身的武器,并建立一定的防御工事。”
韩祁只短短的一句话便道明了自己的意思。
在东荣国境内,想要集中的大批量拥有武器,是需要向朝廷通报审核的。
否则一旦被查到,很有可能便会按照谋反的罪名处理,是以韩祁有此一求。
“嗯?防御工事?你们这么一个小小的村落难不成还能修什么工事不成?”
县令大人眉梢一跳,他关心的倒不是兵器的问题,反倒是工事问题。
若是整个富溪县都有一天完备的防御工事,匈奴无法入侵,那百姓们又何须什么武器傍身?
“嗯,目前只是有了初步想法,还有待完善。”
韩祁也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嗯,如此,那便将具体的计划想好了告知与我,若是可以,这事本官便就此应下了。”
县太爷笑得眉眼舒展,十分大方的许诺道。
“好,待到草民将具体生事宜与村长商量好之后,再行上报大人如何!”
韩祁爽快应道。
私心里,他也希望整个富溪县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而那也是父亲曾经的心愿……
约定好,县太爷便准备起身告辞,韩祁也是礼节性的挽留县太爷在家中用膳。
县太爷自是以公务为借口拒绝,临走之时县令大人将韩祁单独叫到一旁,神神秘秘的问了一句。
“韩公子,我们之前是否见过?”
韩祁突然愣了愣,转瞬便恢复了神态,浅笑道。
“回大人,的确是见过,大约几月前,内人曾与人有过纠葛上过公堂请大人断过理,正巧草民当时也在。”
韩祁说的十分的合情合理。
县令大人扶着山羊胡子,努力的回想了一下,好像的确是有那么回事,只是真的只是那时见过吗?
他心下有些不确定,但又想不起来其他……
县太爷满腹狐疑的走了,贺子清倒是一脸新鲜的看着韩祁。
“哎哎哎,什么新鲜的工事啊,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贺子清跟在韩祁的屁股后面,好奇心旺盛。
前世他也算是个军事迷,对于古代的那些工事什么的也十分的感兴趣,只是没有机会接触到。
如今疑似是遇到了行家,他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韩祁没理会他的叫喊,直接回了自己的书房。
……
时间在倒回昨日萧家人听说匈奴快到之后的情形。
去萧家传信的是村长家的二旺,开门的是陈氏。
初一听说,她吓得腿都软了。
该死的匈奴人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今日整好女儿回门,以女儿的姿色,怕是要出事。
也不顾不上其他,陈氏直接一把将大门拴上,就奔回房里,拉着女儿让她带着孩子就要走。
彼时,去韩家吃饭的人也早都归家了,纷纷起来收拾行礼。
其他几房皆是将自己所有值钱的细软之物带上,萧老三夫妻也是如此。
但林氏的肚子太大了,萧老三又不放心女儿,于是便同大房里打了声招呼让他们照顾好爹娘,之后便带着林氏去了韩家。
就在她们走后,萧家人便是一窝蜂的出了门往山上躲去。
而躺在床上的老韩氏压根儿没人理。
倒是萧老四最后一刻还去了趟房里。
“娘,你快告诉我,你剩下的银子都放在了哪里,若不然让那些匈奴兵给搜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萧老四盯着老韩氏的眼睛,急切的问道。
“啊啊啊~~”老韩氏依旧是口歪眼斜的模样,说不出话,比起前段时间好似更瘦了些。
面对儿子的质问,她瞪着眼睛不停的大叫着。
“哎呀,娘,你倒是快说啊,不然那些匈奴兵可就要来了。”萧老四望了眼门外,听着外面不住的人声,又道。
老韩氏依旧只是哇啊哇啊的叫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状,萧老四开始在屋里四处翻找,甚至连韩氏身上都没放过,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萧老四只能是一脸失望的道:“还真的没有了?莫不是被大哥他们拿走了?”
心里这般想着,萧老四快步便出了院子,将院门轻轻的掩上。
丝毫不顾身后还在哀嚎的老韩氏,知道院子外完全安静下来。
老韩氏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的被家人抛弃了。
被她侍奉了多年的丈夫和养育了多年的儿子跑起,临了也只有自己一直不看好的儿子嘱咐了一句。
而她巴心巴肝对待的人反倒是在这个时候惦记的还是她的银子。
老韩氏身子僵直的望着屋顶的横梁,昏黄浑浊的双眼滑下一行老泪。
最终她无奈的闭上眼,静静等待着死亡来临的命运。
只是没想到却始终没等到匈奴破门而入的那一刻,反而是第二天一早归来的丈夫和孩子。
看着他们平安无事,老韩氏的心全然没了任何的知觉。
只是自那日以后,老太太每日进食的比之前更少了几分,不过也同样没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