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立见大明天子闻言竟在微微点头,不由急得满脸涨红,但金正庆所控件件属实——朝鲜国王近些年的确被迫成为胡虏属国,并多有资助之举。
他忙跪叩道:“朝鲜国小兵贫,胡虏数万贼军多番来犯,连两名世子都为虏所掠,我王不得已,只能虚以应付,输其些许人口粮钱求活,还望陛下明鉴……”
金正庆冷笑道:“敌强则投,主弱则去,这还不算是叛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李兴立一时语塞,旁边的副使金鍊赶紧上前一步,指着金正庆道:“纵你说得天花乱坠,我王都是天朝册封的朝鲜国君!李英以臣叛君,乃是犯上作乱!”
这也是他压箱底的牌了,只盼着大明天子顾及王位正统、君臣纲常,能帮着打压李瑛。
不过朱琳渼作为后世之人,对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毫不在意,只要大明自己不乱,朝鲜谁做国王有何区别?谁上位对大明最有利,他就会支持谁。
但徐尔路及鸿胪寺等大明官员到底是十七世纪的人,对金鍊所言却极为认同。李兴立余光瞥见他们神色,当即便扑了过去,紧紧抱住徐尚书的大腿,声泪俱下道:“小邦一向心属天朝,纵有行至差错,日后必痛心彻改,还请徐大人为小邦……”
金正庆一愣,心说装可怜谁不会?他当即猛地跪地滑出四尺,脑袋塞进李光春的脚踝间,捶胸顿足,哭天抢地道:“仁兴君不忍叛逆欺辱上国,方兴义师讨之,心念皆是朝鲜当尽忠于天朝,所伐俱是投贼奸佞,李大人……”
“放开!你先放开……”徐尔路和李光春无奈对视一眼,转身揖道:“陛下,这……”
朱琳渼原本正作“吃瓜群众”,看两边互掐,此时见徐李二人要掺和进来,生怕他们乱说坏事,只得轻咳一声,摆手道:“咳……都消停点儿,徐爱卿和李爱卿的朝服很贵的,别拿着抹鼻涕眼泪了。”
上国天子发话了,正在嚎啕的两个朝鲜人这才放开手,恭敬跪伏下来,静听圣训。
朱琳渼先望向李兴立,“李倧,的确是大明册封的朝鲜国王,不过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寒心啊。”
李兴立吓得一哆嗦,眼下自己这边战事不顺,能撑住全凭大明所封朝鲜国君的号召力,若连这个都没了,那必然立刻众叛亲离。
“陛下明鉴啊!”他以头抢地,磕得砰砰直响,“胡虏势大,我王实在是逼不得已,但如今已深省己过,即日便毁去胡虏金册,只奉天朝为父,誓与胡虏死战不休!”
若在大半年前,李兴立绝对死也不敢这么说。但近来大明连战连捷,已夺回旧都南京,中原局势剧变,加之李倧用水师换回了两名朝鲜世子,以及李瑛叛乱的威胁,他已下定决心重新和满清划清界限了。
金正庆急道:“陛下莫听他花言巧语,李倧勾连胡虏久矣,岂会轻易改弦更张?!”
朱琳渼从谏如流,又对李兴立道:“是啊,我怎知你们国王是否诚心?”
“我王忠心日月可鉴……”
朱琳渼摆手打断他道:“别扯这些虚的,就说先前李倧数次派兵援虏,皮岛之战、松锦之战,朝鲜兵万余人参战,残害了我多少大明将士!”
李兴立汗如雨下,额头磕得鲜血直流,哭喊道:“那都是被胡虏所迫,请陛下宽恕……”
“行了,别哭了。”朱琳渼摆了摆手,颇为体谅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过改错不能光嘴上说说,得要落在实际行动上。”
李兴立如蒙大赦,忙道:“还请陛下教诲!”
“我也不为难李倧。这几年他派兵万余供建虏调遣,如今我朝正与虏贼交兵,他若仍忠于大明,便加个一倍兵力来南京,随我大军一齐伐虏。”
李兴立心说这还不算为难?朝鲜曾援胡虏上万人马,加一倍兵力至少便是两万!莫说眼下朝廷正与李瑛叛军激战,便是承平时期,调这么多兵出来,朝鲜国内恐怕连景福宫都没人守了。
他只得苦求道:“陛下开恩,若无李瑛叛乱,朝鲜尚能调出万余人来,但时下根本抽不出如此多……”
金正庆心中偷笑,大明都开出条件了,李兴立这个蠢货竟敢回绝?
他立刻落井下石道:“陛下,仁兴君才最为忠心上国,愿抽调两千精兵南下助战。待讨破汉城,擒了奸佞,定再输上万人马供父国调遣!”左右他们义军兵力较强,抽出个两千人勉强还吃得消。
诶,上道!朱琳渼一拍大腿,不吝赞赏,“好!仁兴君果乃忠良!看来,”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李兴立,“他所为之事多半确为匡正讨逆……”
李兴立吓得又哭着拼命顿首,“陛下明鉴!朝鲜眼下实在有心无力……”他狠狠剜了金正庆一眼,转头咬牙道,“我王可先抽调一千御营入明,只待平定叛逆,必遣两万大军平虏!”
“嗯,朝鲜御营应当颇有战力。”朱琳渼“满意”点头,又扫了眼金正庆,“可堪比寻常两千人马。”
金正庆心道,只求大明天子能册封主上或宣布李倧为叛逆,主上必能一统朝鲜,此时不下本还待何时?
他立刻拱手道:“小臣启奏陛下,仁兴君愿再派三千民壮,随军听用!”
十七世纪科技水平低下,打仗时运输、铺路、筑工事等都少不了要征发大量民壮,但通常为了避免过于伤民,都会采用轮换制,每户服劳役三四月即可回家。而朝鲜派三千民壮前来,那可是“全职”劳作,至少能节省大明七八千劳力。
朱琳渼点头道:“还是仁兴君事忠。”
李兴立恨得牙痒痒,只得跟着“加注”,“我王将派四千民壮!”李倧虽战事不利,但他控制着汉城,普通劳力却不少。
金鍊为化解被动局面,又接道:“入明兵马粮米耗用皆由朝鲜供应!”
金正庆立刻再加码,“仁兴君愿担所有遣明兵、壮用度!”
“我王再附一万五千两军饷!”
“仁兴君献两万饷银劳军!”
“我王另遣水师战船南下!”
他忙跪叩道:“朝鲜国小兵贫,胡虏数万贼军多番来犯,连两名世子都为虏所掠,我王不得已,只能虚以应付,输其些许人口粮钱求活,还望陛下明鉴……”
金正庆冷笑道:“敌强则投,主弱则去,这还不算是叛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李兴立一时语塞,旁边的副使金鍊赶紧上前一步,指着金正庆道:“纵你说得天花乱坠,我王都是天朝册封的朝鲜国君!李英以臣叛君,乃是犯上作乱!”
这也是他压箱底的牌了,只盼着大明天子顾及王位正统、君臣纲常,能帮着打压李瑛。
不过朱琳渼作为后世之人,对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毫不在意,只要大明自己不乱,朝鲜谁做国王有何区别?谁上位对大明最有利,他就会支持谁。
但徐尔路及鸿胪寺等大明官员到底是十七世纪的人,对金鍊所言却极为认同。李兴立余光瞥见他们神色,当即便扑了过去,紧紧抱住徐尚书的大腿,声泪俱下道:“小邦一向心属天朝,纵有行至差错,日后必痛心彻改,还请徐大人为小邦……”
金正庆一愣,心说装可怜谁不会?他当即猛地跪地滑出四尺,脑袋塞进李光春的脚踝间,捶胸顿足,哭天抢地道:“仁兴君不忍叛逆欺辱上国,方兴义师讨之,心念皆是朝鲜当尽忠于天朝,所伐俱是投贼奸佞,李大人……”
“放开!你先放开……”徐尔路和李光春无奈对视一眼,转身揖道:“陛下,这……”
朱琳渼原本正作“吃瓜群众”,看两边互掐,此时见徐李二人要掺和进来,生怕他们乱说坏事,只得轻咳一声,摆手道:“咳……都消停点儿,徐爱卿和李爱卿的朝服很贵的,别拿着抹鼻涕眼泪了。”
上国天子发话了,正在嚎啕的两个朝鲜人这才放开手,恭敬跪伏下来,静听圣训。
朱琳渼先望向李兴立,“李倧,的确是大明册封的朝鲜国王,不过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却令人寒心啊。”
李兴立吓得一哆嗦,眼下自己这边战事不顺,能撑住全凭大明所封朝鲜国君的号召力,若连这个都没了,那必然立刻众叛亲离。
“陛下明鉴啊!”他以头抢地,磕得砰砰直响,“胡虏势大,我王实在是逼不得已,但如今已深省己过,即日便毁去胡虏金册,只奉天朝为父,誓与胡虏死战不休!”
若在大半年前,李兴立绝对死也不敢这么说。但近来大明连战连捷,已夺回旧都南京,中原局势剧变,加之李倧用水师换回了两名朝鲜世子,以及李瑛叛乱的威胁,他已下定决心重新和满清划清界限了。
金正庆急道:“陛下莫听他花言巧语,李倧勾连胡虏久矣,岂会轻易改弦更张?!”
朱琳渼从谏如流,又对李兴立道:“是啊,我怎知你们国王是否诚心?”
“我王忠心日月可鉴……”
朱琳渼摆手打断他道:“别扯这些虚的,就说先前李倧数次派兵援虏,皮岛之战、松锦之战,朝鲜兵万余人参战,残害了我多少大明将士!”
李兴立汗如雨下,额头磕得鲜血直流,哭喊道:“那都是被胡虏所迫,请陛下宽恕……”
“行了,别哭了。”朱琳渼摆了摆手,颇为体谅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过改错不能光嘴上说说,得要落在实际行动上。”
李兴立如蒙大赦,忙道:“还请陛下教诲!”
“我也不为难李倧。这几年他派兵万余供建虏调遣,如今我朝正与虏贼交兵,他若仍忠于大明,便加个一倍兵力来南京,随我大军一齐伐虏。”
李兴立心说这还不算为难?朝鲜曾援胡虏上万人马,加一倍兵力至少便是两万!莫说眼下朝廷正与李瑛叛军激战,便是承平时期,调这么多兵出来,朝鲜国内恐怕连景福宫都没人守了。
他只得苦求道:“陛下开恩,若无李瑛叛乱,朝鲜尚能调出万余人来,但时下根本抽不出如此多……”
金正庆心中偷笑,大明都开出条件了,李兴立这个蠢货竟敢回绝?
他立刻落井下石道:“陛下,仁兴君才最为忠心上国,愿抽调两千精兵南下助战。待讨破汉城,擒了奸佞,定再输上万人马供父国调遣!”左右他们义军兵力较强,抽出个两千人勉强还吃得消。
诶,上道!朱琳渼一拍大腿,不吝赞赏,“好!仁兴君果乃忠良!看来,”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李兴立,“他所为之事多半确为匡正讨逆……”
李兴立吓得又哭着拼命顿首,“陛下明鉴!朝鲜眼下实在有心无力……”他狠狠剜了金正庆一眼,转头咬牙道,“我王可先抽调一千御营入明,只待平定叛逆,必遣两万大军平虏!”
“嗯,朝鲜御营应当颇有战力。”朱琳渼“满意”点头,又扫了眼金正庆,“可堪比寻常两千人马。”
金正庆心道,只求大明天子能册封主上或宣布李倧为叛逆,主上必能一统朝鲜,此时不下本还待何时?
他立刻拱手道:“小臣启奏陛下,仁兴君愿再派三千民壮,随军听用!”
十七世纪科技水平低下,打仗时运输、铺路、筑工事等都少不了要征发大量民壮,但通常为了避免过于伤民,都会采用轮换制,每户服劳役三四月即可回家。而朝鲜派三千民壮前来,那可是“全职”劳作,至少能节省大明七八千劳力。
朱琳渼点头道:“还是仁兴君事忠。”
李兴立恨得牙痒痒,只得跟着“加注”,“我王将派四千民壮!”李倧虽战事不利,但他控制着汉城,普通劳力却不少。
金鍊为化解被动局面,又接道:“入明兵马粮米耗用皆由朝鲜供应!”
金正庆立刻再加码,“仁兴君愿担所有遣明兵、壮用度!”
“我王再附一万五千两军饷!”
“仁兴君献两万饷银劳军!”
“我王另遣水师战船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