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中的定位,他们只不过是在自己知道的那个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罢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能够留住方中愈是因为知道,那个人或许没有什么野心,或者他想看的,只不过是这个帝国变得更好,所以他希望方中愈能做更多的事情。
方中愈给自己留了后路,他知道,皇帝如果在以前不清楚这样的事情,但是当知道方中愈,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方家人在大明南洲留下来的时候,他也猜到了。
对于方中愈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有些事情他做得正大光明,就算是有人把这些事情汇报给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会如此的相信他。
把什么都暴露在皇帝面前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在以前隐藏的东西一直隐藏如今能够暴露的东西,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方中愈对于那些可能出现在皇帝案头的弹劾他的奏折,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那些人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只不过会让皇帝更加的讨厌他们,而不是对方中愈有什么意见。
这些年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件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某些情况下,更多的是愿意相信方中愈而不是他们。
当然,方中愈和御史台的关系还不错,所以并没有哪些御史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某些事情上谈何放弃只不过在有些事情上,确确实实需要他们出面的时候,他们也会上书来说一番毕竟这是他们的职责,不能因为他们私下的关系好就不做这样的事情,那样的话对整个朝廷也是不利的。
之前方中愈所拜访的那些玉石,现如今基本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同时又不会对方中愈的计划造成太大的影响,就好比在孔家的这件事情上,他们基本上全部都闭嘴了。
既没有倾向于对孔家做什么处理,也没有抨击如今正在外对孔家进行调查的那些人,对于他们来讲,不战队是最好的做法,他们要做的就是为陛下负责,为整个朝廷负责。
所以建文一朝以来是御史获罪的,最少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对他们非常放松,但也不会允许他们乱说话,所以御史台的人一个个都很乖。
再加上如今他们确确实实太过忙碌,天下各道巡查比以前更加的方便,他们大多不在京师,虽然有各自负责的,但团队越来越大,他们也必须要保证能够后继有人。
按照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孔家的事情即将收尾,虽然似乎孔家那边还没有什么反应,但他们也不想再等了。
不过这件事情也确确实实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想要做什么事情的话,很快就能到达。
帝国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不是人所能撼动的,就算是孔家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都没有办法。
耿璇跟大人的心思并没有太过的混乱,如果在以前,他恐怕还要多想一些,但是现在进入锦衣卫的时间长了,他也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性。
对于人性的把握也越来越强,它也知晓为什么当初方中愈一个人就能拉起那么大的队伍,他也在想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些人宁愿燕王朱棣做大,也不愿意去针对他。
总是有人带着侥幸的心理,然后认为自己做得非常的正确,当然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这一切也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好比为什么如今在这种状态下,耿璇带领着大家一起来查查这件事情,他却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那是因为在他看来他们所做的就是正确的。
就算是没有皇帝的旨意,没有那些大陈的说法,耿璇觉得就算是他代表锦衣卫这一次来也应该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身为长兴侯长子,他知道,如今他的锦衣卫的位置已经顶破天了,后面的位置与他无关,但他依然想做更多的事情,想对得起他在这个位置上所享受到的一切。
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正确,对于其他人来讲,或许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他知道。
孔家树大根深,这一次也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但是他知道,也许事情会迎来转机,只不过那种转机到底是由谁来决定还不一定。
有些人一直在考虑,这一次朝廷到底会用多大的屈礼去整顿孔家,甚至有人在猜测,皇帝到底能下多大的决心,毕竟这样一个精神人物的存在是会影响很多读书人的,就算那些读书人现在有些义愤填膺,甚至对于孔家有些不满,可事后一旦他们冷静下来,这件事情会不会还有变化?
耿璇不敢保证,因为他知道,人越多想法就会越多,虽然他们现如今已经团结了一大批人,可是后期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但是他知道,锦衣卫在这里面扮演了很多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有些计划是他不知道的,就算是他那个地位就没有办法了解到的事情。
那么这件事情就有可能会有变数,他虽然不清楚这个变数到底是什么,不过没关系,有些事情知道归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多的影响。
皇帝的申斥圣旨已经发出去了,还是方中愈的老熟人张公公。
张公公的级别已经比多年前高很多了,但是如今这件事情还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亲自点了他,让他把这一份圣旨送到孔家。
张公公在接到这个差事的时候眉开眼笑,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样,但是他多多少少还是猜测到了一些,能让皇帝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多,而那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跟他并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
一路上他也没有,很快的赶往山东,就是按照正常的速度,一路沿着官道向北而去。
最开始还有人建议他走水路,毕竟如今水路也很发达,如果到山东那边儿,莱州或者是威海附近直接登录也可以。
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陆路去传旨,原因无他,只不过是因为他不太想折腾,而且看皇帝的意思也没有那么着急。
揣测圣意,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张公公这一次做了。
“公公,咱们为什么要这么慢,听他们说,要是咱们再快点儿,能够很快的就进入山东府了!”
身边的小太监,看着张公公,有些疑惑。
张公公一笑,“没事,去早了不好,去晚了也不好,咱们啊,要去的刚刚好。
只是,这刚刚好的度,太难把握,既然如此,咱们就只能按照咱们自己的,到点儿就去,就可以了,所以呀不要着急。”
张公公这一句话绕来绕去,搞了最后小太监还是没有懂,只能低着头。
张公公心里却是想着也许这一次他做的事情并不对,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所以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完全做得有问题。
他在慢悠悠的赶路,京师里得到消息的,汪雨辰确实有些看不懂了。
汪雨辰拿着下面汇报上来的消息,找到了方中愈,这个时候的方中愈正在看着南方的汇报,毕竟黔国公那边儿推行的还算是很顺利,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将会获得一块特别大的领土。
“大人,您看看。
这是最新的汇报。
这张公公倒是个妙人。”
“怎么呢?”
听他这样说,方中愈倒是笑了笑,张公公他知道当初就是他来自己家宣纸的,后来几次质疑都是有他办法可以说,张公公见证了方中愈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各种关键时刻。
“其他人本来以为张公公在接到陛下的圣旨之后,会快速的赶往山东,谁知道他却慢慢悠悠的选择了陆路,而且一路上遇到驿站就休息,早上出发晚上休息,一点都不着急。”
“正常,他们这些人对整件事情可以说是最敏感了,如今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参与了,既然我们已经参与了,凭他的理解,也不会在咱们这件事情上给咱们添堵的。
咱们也不好干涉,毕竟他也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做事,也没有做其他不合适的,所以呀,这件事情咱们知道会知道,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汪雨辰也是这个意思,毕竟他心里清楚,那些人就是因为考虑到了锦衣卫的参与,所以才没有把这件事情做的太过分了。
张公公也算是投桃报李了吧,毕竟如今事情还没有解决,他现在去的话多多少少,有些太过着急了,但如果事情在解决的途中他去了的话,那就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毕竟那是一封申斥的圣旨。
“京官中,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吗?”
方中愈更多的是关心在这件事情中那些官员的表现是不是出了就开始他们说别人现在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化。
随着形势越来越明朗,是不是有人就要开始跳动了,毕竟能够让孔家衰败,自然也能够让他们衰败,他们现在还在希望空间留下的空白由他们去填补,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希望那些人被其他人所打倒。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发生,如今朝廷现在算是比较明朗了,而且那些人也并不想去出皇帝的眉头,再说了,现在他们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话,获得的也不会少,所以那些人恐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冒险。”
在整件事情操作之前,方中愈和汪雨晨还有他们的团队,就已经对整件事情做了一个充分的调查,然后评估后得出一个最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那些人袖手旁观甚至是落井下石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伸手帮助挽救孔家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才会更快的把这件事情处理下来。
现在这种情况也清楚的说明了一切,那就是他们之前所做的分析和评估都是正确的,朝廷的人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或者说在某些程度上他们宁愿选择袖手旁观,而不是落井下石,这也让方中愈他们有了很大的操作性。
这一次的行动也算是一个试探吧,他们也想在这件事情上来判断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至圣先师站出来,但更多的人恐怕考虑的更多。
当然,也许他们的原因并不是至圣先师也许是因为自己,不过这都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下一步的行动吧,接下来咱们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更加的严重了,这么一些年积攒的家底恐怕都得花在这件事情上。”
方中愈也有一些头疼,有些事情不是他非要做,而是到了某种情况下不得不做,毕竟他也不希望,后来悲惨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整个帝国的情况和之前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和10年前大不一样,既然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要负责任,要把整件事情担起来。
“大人,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可就回不了头了。
更重要的事情是,没有办法为这件事情做一个评估。
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咱们也说不清楚,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支持咱们这样做的。”
汪雨辰知道这也许是自家大人想要为大明做最后一次的努力,接下来他可能就再也不想操心了,所以这件事情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他也不知道。
方中愈听到这样的话,沉默了一阵儿,他也知道王雨辰的担心是个事实,有些事情不是说他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也不是说,就算是他经过了充分的努力,最后也不一定会带来什么改变。
汪雨辰也在静静的等他回复这个时候自家大人认真次数的时候,是他最不愿意打扰的,因为这可能就会带来接下来一系列的改变。
“不管了,接下来的事情先做了再说吧,无非是咱们承担一切后果,现在看来,是你的机会还是在咱们这边的,所以不要太担心,有些事情总得要做,咱们不做也会有其他人来做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现在咱们能做,就会后人节省一点时间吧。”
“是。”
建文皇帝,朱允文能够留住方中愈是因为知道,那个人或许没有什么野心,或者他想看的,只不过是这个帝国变得更好,所以他希望方中愈能做更多的事情。
方中愈给自己留了后路,他知道,皇帝如果在以前不清楚这样的事情,但是当知道方中愈,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方家人在大明南洲留下来的时候,他也猜到了。
对于方中愈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有些事情他做得正大光明,就算是有人把这些事情汇报给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会如此的相信他。
把什么都暴露在皇帝面前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在以前隐藏的东西一直隐藏如今能够暴露的东西,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方中愈对于那些可能出现在皇帝案头的弹劾他的奏折,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那些人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只不过会让皇帝更加的讨厌他们,而不是对方中愈有什么意见。
这些年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件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某些情况下,更多的是愿意相信方中愈而不是他们。
当然,方中愈和御史台的关系还不错,所以并没有哪些御史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某些事情上谈何放弃只不过在有些事情上,确确实实需要他们出面的时候,他们也会上书来说一番毕竟这是他们的职责,不能因为他们私下的关系好就不做这样的事情,那样的话对整个朝廷也是不利的。
之前方中愈所拜访的那些玉石,现如今基本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同时又不会对方中愈的计划造成太大的影响,就好比在孔家的这件事情上,他们基本上全部都闭嘴了。
既没有倾向于对孔家做什么处理,也没有抨击如今正在外对孔家进行调查的那些人,对于他们来讲,不战队是最好的做法,他们要做的就是为陛下负责,为整个朝廷负责。
所以建文一朝以来是御史获罪的,最少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对他们非常放松,但也不会允许他们乱说话,所以御史台的人一个个都很乖。
再加上如今他们确确实实太过忙碌,天下各道巡查比以前更加的方便,他们大多不在京师,虽然有各自负责的,但团队越来越大,他们也必须要保证能够后继有人。
按照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孔家的事情即将收尾,虽然似乎孔家那边还没有什么反应,但他们也不想再等了。
不过这件事情也确确实实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想要做什么事情的话,很快就能到达。
帝国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不是人所能撼动的,就算是孔家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都没有办法。
耿璇跟大人的心思并没有太过的混乱,如果在以前,他恐怕还要多想一些,但是现在进入锦衣卫的时间长了,他也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性。
对于人性的把握也越来越强,它也知晓为什么当初方中愈一个人就能拉起那么大的队伍,他也在想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些人宁愿燕王朱棣做大,也不愿意去针对他。
总是有人带着侥幸的心理,然后认为自己做得非常的正确,当然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这一切也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好比为什么如今在这种状态下,耿璇带领着大家一起来查查这件事情,他却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那是因为在他看来他们所做的就是正确的。
就算是没有皇帝的旨意,没有那些大陈的说法,耿璇觉得就算是他代表锦衣卫这一次来也应该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身为长兴侯长子,他知道,如今他的锦衣卫的位置已经顶破天了,后面的位置与他无关,但他依然想做更多的事情,想对得起他在这个位置上所享受到的一切。
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正确,对于其他人来讲,或许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他知道。
孔家树大根深,这一次也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但是他知道,也许事情会迎来转机,只不过那种转机到底是由谁来决定还不一定。
有些人一直在考虑,这一次朝廷到底会用多大的屈礼去整顿孔家,甚至有人在猜测,皇帝到底能下多大的决心,毕竟这样一个精神人物的存在是会影响很多读书人的,就算那些读书人现在有些义愤填膺,甚至对于孔家有些不满,可事后一旦他们冷静下来,这件事情会不会还有变化?
耿璇不敢保证,因为他知道,人越多想法就会越多,虽然他们现如今已经团结了一大批人,可是后期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但是他知道,锦衣卫在这里面扮演了很多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有些计划是他不知道的,就算是他那个地位就没有办法了解到的事情。
那么这件事情就有可能会有变数,他虽然不清楚这个变数到底是什么,不过没关系,有些事情知道归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多的影响。
皇帝的申斥圣旨已经发出去了,还是方中愈的老熟人张公公。
张公公的级别已经比多年前高很多了,但是如今这件事情还是非常的重要,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亲自点了他,让他把这一份圣旨送到孔家。
张公公在接到这个差事的时候眉开眼笑,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样,但是他多多少少还是猜测到了一些,能让皇帝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多,而那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跟他并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
一路上他也没有,很快的赶往山东,就是按照正常的速度,一路沿着官道向北而去。
最开始还有人建议他走水路,毕竟如今水路也很发达,如果到山东那边儿,莱州或者是威海附近直接登录也可以。
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陆路去传旨,原因无他,只不过是因为他不太想折腾,而且看皇帝的意思也没有那么着急。
揣测圣意,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张公公这一次做了。
“公公,咱们为什么要这么慢,听他们说,要是咱们再快点儿,能够很快的就进入山东府了!”
身边的小太监,看着张公公,有些疑惑。
张公公一笑,“没事,去早了不好,去晚了也不好,咱们啊,要去的刚刚好。
只是,这刚刚好的度,太难把握,既然如此,咱们就只能按照咱们自己的,到点儿就去,就可以了,所以呀不要着急。”
张公公这一句话绕来绕去,搞了最后小太监还是没有懂,只能低着头。
张公公心里却是想着也许这一次他做的事情并不对,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所以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完全做得有问题。
他在慢悠悠的赶路,京师里得到消息的,汪雨辰确实有些看不懂了。
汪雨辰拿着下面汇报上来的消息,找到了方中愈,这个时候的方中愈正在看着南方的汇报,毕竟黔国公那边儿推行的还算是很顺利,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将会获得一块特别大的领土。
“大人,您看看。
这是最新的汇报。
这张公公倒是个妙人。”
“怎么呢?”
听他这样说,方中愈倒是笑了笑,张公公他知道当初就是他来自己家宣纸的,后来几次质疑都是有他办法可以说,张公公见证了方中愈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各种关键时刻。
“其他人本来以为张公公在接到陛下的圣旨之后,会快速的赶往山东,谁知道他却慢慢悠悠的选择了陆路,而且一路上遇到驿站就休息,早上出发晚上休息,一点都不着急。”
“正常,他们这些人对整件事情可以说是最敏感了,如今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参与了,既然我们已经参与了,凭他的理解,也不会在咱们这件事情上给咱们添堵的。
咱们也不好干涉,毕竟他也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做事,也没有做其他不合适的,所以呀,这件事情咱们知道会知道,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汪雨辰也是这个意思,毕竟他心里清楚,那些人就是因为考虑到了锦衣卫的参与,所以才没有把这件事情做的太过分了。
张公公也算是投桃报李了吧,毕竟如今事情还没有解决,他现在去的话多多少少,有些太过着急了,但如果事情在解决的途中他去了的话,那就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毕竟那是一封申斥的圣旨。
“京官中,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吗?”
方中愈更多的是关心在这件事情中那些官员的表现是不是出了就开始他们说别人现在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化。
随着形势越来越明朗,是不是有人就要开始跳动了,毕竟能够让孔家衰败,自然也能够让他们衰败,他们现在还在希望空间留下的空白由他们去填补,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希望那些人被其他人所打倒。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发生,如今朝廷现在算是比较明朗了,而且那些人也并不想去出皇帝的眉头,再说了,现在他们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话,获得的也不会少,所以那些人恐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冒险。”
在整件事情操作之前,方中愈和汪雨晨还有他们的团队,就已经对整件事情做了一个充分的调查,然后评估后得出一个最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那些人袖手旁观甚至是落井下石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伸手帮助挽救孔家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才会更快的把这件事情处理下来。
现在这种情况也清楚的说明了一切,那就是他们之前所做的分析和评估都是正确的,朝廷的人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或者说在某些程度上他们宁愿选择袖手旁观,而不是落井下石,这也让方中愈他们有了很大的操作性。
这一次的行动也算是一个试探吧,他们也想在这件事情上来判断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至圣先师站出来,但更多的人恐怕考虑的更多。
当然,也许他们的原因并不是至圣先师也许是因为自己,不过这都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下一步的行动吧,接下来咱们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更加的严重了,这么一些年积攒的家底恐怕都得花在这件事情上。”
方中愈也有一些头疼,有些事情不是他非要做,而是到了某种情况下不得不做,毕竟他也不希望,后来悲惨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整个帝国的情况和之前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和10年前大不一样,既然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要负责任,要把整件事情担起来。
“大人,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可就回不了头了。
更重要的事情是,没有办法为这件事情做一个评估。
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咱们也说不清楚,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支持咱们这样做的。”
汪雨辰知道这也许是自家大人想要为大明做最后一次的努力,接下来他可能就再也不想操心了,所以这件事情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他也不知道。
方中愈听到这样的话,沉默了一阵儿,他也知道王雨辰的担心是个事实,有些事情不是说他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也不是说,就算是他经过了充分的努力,最后也不一定会带来什么改变。
汪雨辰也在静静的等他回复这个时候自家大人认真次数的时候,是他最不愿意打扰的,因为这可能就会带来接下来一系列的改变。
“不管了,接下来的事情先做了再说吧,无非是咱们承担一切后果,现在看来,是你的机会还是在咱们这边的,所以不要太担心,有些事情总得要做,咱们不做也会有其他人来做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现在咱们能做,就会后人节省一点时间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