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一定的,无论是自己选择改变,还是被别人逼迫的改变。
人世间有太多不得已的事情,而那些不得已的事情都在强迫着人们成长。
方中愈也不例外。
方中愈很是烦心,来这里这么久,除了最开始平叛战争,情况不明的时候他有过忧虑。
后来的他一直都很淡定。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想的都非常清楚。
至少在这种状态下,他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些。
可是现如今。
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现在一个个都跳出来。
他派遣出去的人现在基本上都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挠。
甚至有人在暗中泄露他们潜藏的人的消息,所以有些地方的锦衣卫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这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有人在挑战他的权威,所以对于这些事情方中愈不希望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朝廷里还有敌人,方中愈直都清楚。
可是他没有想到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居然还有人出来拖他的后腿。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他还没有强大到,让整个朝廷都以他为尊的地步。
所以他并不奢望自己所做的什么事情一出来就有无数的人支持。
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他都是以谈判交换来赢得别人的支持,当然前提是他出的主意确实够好。
不过,靠自己的本事的时候也是有的。
个人魅力嘛。
他有的。
所以这些年来,很多政策都无比强大的执行下去。
大明的改变就取决于这些。
对于更多的人来讲他们如何能够获得益处。,如何能够让自己手中的东西,获得更多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现在偏偏有人想要掀翻这个台子。
方中愈所做的一切自认为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了更多人的利益,让百姓们能够过得更好。
可是现在他忽然觉得在某种情况下,有些人是不可信的,或者说根本就没必要支持他们。
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让有些人觉得还有情可原,有事儿可做。
明明没有什么大事,可是京师里的百姓却突然觉得有些压抑,之前因为方中愈要去成亲的事情似乎也变得没有那么欢快了。
京师里的搜索依然在进行之中。
锦衣卫下面的人压力也很大,他们突然发现之前跟他们友好相处的锦衣卫,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好相处啊。
所以不得不拼命的按照他们要求快速的做着事情,查看着周围的情报,似乎如果自己做不好的话,可能会随时丢掉性命。
锦衣卫是不滥杀人,但不代表他们不会杀人,也许是这些年的和平相处,让他们已经忘记了当初太祖高皇帝时期被锦衣卫支配的恐惧。
“京师里,如今不太平是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边批改奏折边说道。
“陛下,确实是有一些消息,之前小的们没有实打实的证据,所以就没有向您汇报。”
司礼监太监李易回答道。
如今通政司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司礼监的作用反而被限制了,不过这也是方中愈建议建文皇帝朱允文做的。
方中愈可不希望后期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造成历史上那些权阉出现的局面。
所以教他们读书写字,但却不会给予太多的权力,通政司已经分出了他们大多数的权力。
“说。”
“锦衣卫正在京中四处搜捕,至于搜捕何人,小的们不知道。”
李易看了看皇上的脸色。
在皇帝身边时时刻刻关注皇帝的所思所想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必须要确定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这个时候的心情到底是如何的,如果心情好他就多说几句,如果心情不好,他会选择立马闭嘴。
这些年他在宫中谨小慎微,慢慢的才爬到如今这个位置。
可以说皇帝之前把身边有用的人都派出去了,他们这些能力不大,但却能够办事的人渐渐受到了重用。
皇帝派遣身边可用的太监去了各个重要的部门,甚至是皇家军事学院都有太监所在。
所有重要的贸易相关都有内监监督。
在这种情况下,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相信他们的。
方中愈对此其实是选择支持的,毕竟不管是他的人还是其他的人都需要受到监督,皇帝也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利益被其他人轻视,所以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帮助他来看,这是非常合适的。
李易等了一会儿,发现皇帝并没有说话,所以他也就闭了嘴。
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个时候确实停顿了一下。
“中愈那边没有消息报上来吗?”
“陛下,暂时没有。”
他也无意隐瞒,只不过还是特意在语言上进行了一番修饰,暂时没有,也许在路上了,也许小方大人正在准备。
这个时候要是随随便便乱说话,可是会得罪大人物的。
况且别人可能不清楚,他们这些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自然知道小方大人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亲密。
就算是这些年来,两人的年岁渐长,也从未见过他们有太多翻脸的时候,甚至可以说皇帝有时候还得听小方大人的意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把自己的小命保住才最重要,只要两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冲突,又不会影响到他们,自然就不需要有太多的话来说了。
“哦,朕知道了,如果有消息让他们立马送来。”
皇帝听了比他内心里还是诧异的,忠于从来没有这样过,如果有大规模的行动或者有什么其他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一定会向他汇报的,就算是来听个意见,也是会做的,从来没有想过这样。
只有一种情况,出了特别着急的事情,或者说连他自己也拿不准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放下了笔起身。
“陛下,您要去哪里?”
李易看见皇帝站起身来,立马君前侍驾。
他们这些人活着就是靠眼色。
自己要是不努力的话,被惩罚了也是自己倒霉,跟其他人没有关系。
“去皇后宫中。”
这倒是很正常,金融皇帝朱允文,有的时候烦心事一来就会去皇后宫中坐坐。
皇后是个了不起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很多,这些年在民间的呼声也很高。
不仅仅是建立那些幼儿园。
皇后娘娘作为女强人的典范,让更多的妇女羡慕。
这对于那些解放妇女运动,其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因为方中愈的大力支持,所以有人积极支持皇后娘娘做了表率,他们也更愿意把这件事情做好。
可以,恰恰是因为方中愈的支持,所以很多人就会反对。
不是别的原因,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皇帝的身边总是会跟着很多人呢
以前是跟着那些太监和宫女。
现如今跟得更多的却是通镇斯合适你见的人
这个事情看起来也非常的正常。
在之前皇帝热幸运游山玩水,自然会是,之前那种情况,而如今它更多的是踏踏实实做事情。
所以跟在他身边的都是帮忙处理政事的。
皇帝有心事,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大声的说话,跟在后面小心谨慎的伺候着。
在宫中这些年,皇帝和皇后越来越仁慈,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杀人的权力。
皇权的威严依然存在,所以他们尽可能的让自己不犯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把自己保护好。
皇帝虽然是有心事,但在前面还是慢慢的走着,最后终于走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上驾到。”
“臣妾叩见陛下。”
“起来吧。”
皇帝就算是之前有想法,现在在皇后面前还是带着笑容。
皇后这段时间有自己的事情,她一直都忙碌着幼儿园的建设。
甚至在京师医院,还希望,那些医生为,妇女诊断。
推动这件事情的过程还是比较曲折的,因为光凭她出面还不能说服更多的人。
“陛下不太开心?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皇后娘娘秉退了左右。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皇后,这段时间,朕发现,朕的江山,或许有更大的危险了。”
“啊。”
皇后惊呼了一声。
以前皇帝也会开口和他讨论一些,国家上的事儿当然并不是为了让她干政,只是有些事情他不能和其他人说只能和皇后说。
现在皇帝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让皇后有些吃惊,甚至隐隐约约觉得不太平。
“陛下,您千万不要这样说,金口一开会出事儿的。”
在皇后娘娘看来,如今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百姓归心,群臣愿意出全力,帮助朝廷,可以说是比任何时候都好。
现在这种状况下怎么会出问题呢?所以他觉得皇帝这个时候有些多虑了。
她可不希望出各种各样的意外,皇帝要是多想了,会影响到整个帝国的运转。
她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皇帝的想法纠正过来。
“皇后,不是朕有别的想法,只是现在确确实实,朕突然有了压力,那就是或许在更多的情况下现在,比之前要好,但危机也更多。”
“陛下,您说。
臣妾听着呢。”
这个时候皇帝稍微冷静了下来,皇后也慢慢开始了自己的倾听之旅。
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现在根本就不需要有其他的沟通。
更多的是需要听皇帝自己来说,皇后来听。
“在之前,中愈也曾经告诉朕,那个时候,帝国的西方有很强大的敌人,那个时候有些担惊受怕,虽然国内的平叛战争一直都没有结束,甚至处于最为难的时候。
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甚至是让所有的人都以为,最终会被皇叔打败。
可朕在最后坚持了下来,也得到了中愈和其他大臣们的支持。
这才有了后面的建文改革。”
皇帝一边说一边喝着茶水,对于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跟其他人讲过,这可以说是他内心的感受。
“再到后来真又听说那个最强大的敌人,他们的帝国分裂了,因为那一位皇帝死了。
中愈把这个消息告诉朕的时候,朕可以说是又开心,又有一些惋惜。”
皇后娘娘就算实在不懂国事,再蠢笨,或者说其他的想法。
现在也懂得皇帝的说法了。
皇帝高兴是因为这样一个敌人终于可以不再面对了,他心里非常的清楚,能够让方中愈称之为敌人的人一定会非常的强大,不然不会引起方中愈的重视,毕竟以方中愈手中的力量。
根本就不用惧怕任何人。
惋惜也是一样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认为是一代雄主,超越了太祖高皇帝,自然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功绩能够支撑他现如今的名声。
可是那个时候功绩没有什么比得上一场战争的胜利来得更快。
甚至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如果建文皇帝朱允文带领着大明的军队和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打一场胜仗,恐怕他现在的名声会更好。
这样的道理其实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对于这些人来说,皇帝要么开疆拓土,只要他能够打一场胜仗,让更多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坚持下去。
皇帝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帝王。
“再到后来你也就知道了,朝廷的改革越来越多,正也放下了不少的权力。
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大明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是还发现了大明南洲和如今的大明北洲。
光凭这两项功绩,朕就已经很欣慰了,可越是这样,突然有一些不安。”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起来越说越有些紧张。
“陛下,您放宽心,不着急。慢慢说。”
“朕突然有些担心,那就是如今看起来大明越来越繁华,甚至是领土也在不断的扩张,可是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
京师里这段时间也不太平。朕还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儿。”
皇帝絮絮叨叨断断续续讲述了不少的话。
皇后在一旁听着。
今天她考虑的事情有点多,皇帝突然有这样肯定是受到了什么影响,但她不能问,因为能够让皇帝产生这样变化的事情,一定是她不能够把控的。
所以她再等,等一会儿,看能不能去找方中愈或者是其他的人聊聊。
皇帝不会自己把这些话说出来,可其他的人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想法。
前提是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忧。
人世间有太多不得已的事情,而那些不得已的事情都在强迫着人们成长。
方中愈也不例外。
方中愈很是烦心,来这里这么久,除了最开始平叛战争,情况不明的时候他有过忧虑。
后来的他一直都很淡定。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想的都非常清楚。
至少在这种状态下,他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些。
可是现如今。
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现在一个个都跳出来。
他派遣出去的人现在基本上都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挠。
甚至有人在暗中泄露他们潜藏的人的消息,所以有些地方的锦衣卫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这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有人在挑战他的权威,所以对于这些事情方中愈不希望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朝廷里还有敌人,方中愈直都清楚。
可是他没有想到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居然还有人出来拖他的后腿。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他还没有强大到,让整个朝廷都以他为尊的地步。
所以他并不奢望自己所做的什么事情一出来就有无数的人支持。
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他都是以谈判交换来赢得别人的支持,当然前提是他出的主意确实够好。
不过,靠自己的本事的时候也是有的。
个人魅力嘛。
他有的。
所以这些年来,很多政策都无比强大的执行下去。
大明的改变就取决于这些。
对于更多的人来讲他们如何能够获得益处。,如何能够让自己手中的东西,获得更多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现在偏偏有人想要掀翻这个台子。
方中愈所做的一切自认为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了更多人的利益,让百姓们能够过得更好。
可是现在他忽然觉得在某种情况下,有些人是不可信的,或者说根本就没必要支持他们。
看来自己还是太仁慈了,让有些人觉得还有情可原,有事儿可做。
明明没有什么大事,可是京师里的百姓却突然觉得有些压抑,之前因为方中愈要去成亲的事情似乎也变得没有那么欢快了。
京师里的搜索依然在进行之中。
锦衣卫下面的人压力也很大,他们突然发现之前跟他们友好相处的锦衣卫,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好相处啊。
所以不得不拼命的按照他们要求快速的做着事情,查看着周围的情报,似乎如果自己做不好的话,可能会随时丢掉性命。
锦衣卫是不滥杀人,但不代表他们不会杀人,也许是这些年的和平相处,让他们已经忘记了当初太祖高皇帝时期被锦衣卫支配的恐惧。
“京师里,如今不太平是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边批改奏折边说道。
“陛下,确实是有一些消息,之前小的们没有实打实的证据,所以就没有向您汇报。”
司礼监太监李易回答道。
如今通政司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司礼监的作用反而被限制了,不过这也是方中愈建议建文皇帝朱允文做的。
方中愈可不希望后期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造成历史上那些权阉出现的局面。
所以教他们读书写字,但却不会给予太多的权力,通政司已经分出了他们大多数的权力。
“说。”
“锦衣卫正在京中四处搜捕,至于搜捕何人,小的们不知道。”
李易看了看皇上的脸色。
在皇帝身边时时刻刻关注皇帝的所思所想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必须要确定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这个时候的心情到底是如何的,如果心情好他就多说几句,如果心情不好,他会选择立马闭嘴。
这些年他在宫中谨小慎微,慢慢的才爬到如今这个位置。
可以说皇帝之前把身边有用的人都派出去了,他们这些能力不大,但却能够办事的人渐渐受到了重用。
皇帝派遣身边可用的太监去了各个重要的部门,甚至是皇家军事学院都有太监所在。
所有重要的贸易相关都有内监监督。
在这种情况下,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相信他们的。
方中愈对此其实是选择支持的,毕竟不管是他的人还是其他的人都需要受到监督,皇帝也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利益被其他人轻视,所以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帮助他来看,这是非常合适的。
李易等了一会儿,发现皇帝并没有说话,所以他也就闭了嘴。
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个时候确实停顿了一下。
“中愈那边没有消息报上来吗?”
“陛下,暂时没有。”
他也无意隐瞒,只不过还是特意在语言上进行了一番修饰,暂时没有,也许在路上了,也许小方大人正在准备。
这个时候要是随随便便乱说话,可是会得罪大人物的。
况且别人可能不清楚,他们这些在皇帝身边伺候的人,自然知道小方大人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亲密。
就算是这些年来,两人的年岁渐长,也从未见过他们有太多翻脸的时候,甚至可以说皇帝有时候还得听小方大人的意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把自己的小命保住才最重要,只要两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冲突,又不会影响到他们,自然就不需要有太多的话来说了。
“哦,朕知道了,如果有消息让他们立马送来。”
皇帝听了比他内心里还是诧异的,忠于从来没有这样过,如果有大规模的行动或者有什么其他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一定会向他汇报的,就算是来听个意见,也是会做的,从来没有想过这样。
只有一种情况,出了特别着急的事情,或者说连他自己也拿不准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放下了笔起身。
“陛下,您要去哪里?”
李易看见皇帝站起身来,立马君前侍驾。
他们这些人活着就是靠眼色。
自己要是不努力的话,被惩罚了也是自己倒霉,跟其他人没有关系。
“去皇后宫中。”
这倒是很正常,金融皇帝朱允文,有的时候烦心事一来就会去皇后宫中坐坐。
皇后是个了不起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很多,这些年在民间的呼声也很高。
不仅仅是建立那些幼儿园。
皇后娘娘作为女强人的典范,让更多的妇女羡慕。
这对于那些解放妇女运动,其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因为方中愈的大力支持,所以有人积极支持皇后娘娘做了表率,他们也更愿意把这件事情做好。
可以,恰恰是因为方中愈的支持,所以很多人就会反对。
不是别的原因,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皇帝的身边总是会跟着很多人呢
以前是跟着那些太监和宫女。
现如今跟得更多的却是通镇斯合适你见的人
这个事情看起来也非常的正常。
在之前皇帝热幸运游山玩水,自然会是,之前那种情况,而如今它更多的是踏踏实实做事情。
所以跟在他身边的都是帮忙处理政事的。
皇帝有心事,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大声的说话,跟在后面小心谨慎的伺候着。
在宫中这些年,皇帝和皇后越来越仁慈,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杀人的权力。
皇权的威严依然存在,所以他们尽可能的让自己不犯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把自己保护好。
皇帝虽然是有心事,但在前面还是慢慢的走着,最后终于走到了,皇后的寝宫。
“皇上驾到。”
“臣妾叩见陛下。”
“起来吧。”
皇帝就算是之前有想法,现在在皇后面前还是带着笑容。
皇后这段时间有自己的事情,她一直都忙碌着幼儿园的建设。
甚至在京师医院,还希望,那些医生为,妇女诊断。
推动这件事情的过程还是比较曲折的,因为光凭她出面还不能说服更多的人。
“陛下不太开心?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皇后娘娘秉退了左右。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皇后,这段时间,朕发现,朕的江山,或许有更大的危险了。”
“啊。”
皇后惊呼了一声。
以前皇帝也会开口和他讨论一些,国家上的事儿当然并不是为了让她干政,只是有些事情他不能和其他人说只能和皇后说。
现在皇帝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让皇后有些吃惊,甚至隐隐约约觉得不太平。
“陛下,您千万不要这样说,金口一开会出事儿的。”
在皇后娘娘看来,如今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百姓归心,群臣愿意出全力,帮助朝廷,可以说是比任何时候都好。
现在这种状况下怎么会出问题呢?所以他觉得皇帝这个时候有些多虑了。
她可不希望出各种各样的意外,皇帝要是多想了,会影响到整个帝国的运转。
她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皇帝的想法纠正过来。
“皇后,不是朕有别的想法,只是现在确确实实,朕突然有了压力,那就是或许在更多的情况下现在,比之前要好,但危机也更多。”
“陛下,您说。
臣妾听着呢。”
这个时候皇帝稍微冷静了下来,皇后也慢慢开始了自己的倾听之旅。
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现在根本就不需要有其他的沟通。
更多的是需要听皇帝自己来说,皇后来听。
“在之前,中愈也曾经告诉朕,那个时候,帝国的西方有很强大的敌人,那个时候有些担惊受怕,虽然国内的平叛战争一直都没有结束,甚至处于最为难的时候。
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甚至是让所有的人都以为,最终会被皇叔打败。
可朕在最后坚持了下来,也得到了中愈和其他大臣们的支持。
这才有了后面的建文改革。”
皇帝一边说一边喝着茶水,对于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跟其他人讲过,这可以说是他内心的感受。
“再到后来真又听说那个最强大的敌人,他们的帝国分裂了,因为那一位皇帝死了。
中愈把这个消息告诉朕的时候,朕可以说是又开心,又有一些惋惜。”
皇后娘娘就算实在不懂国事,再蠢笨,或者说其他的想法。
现在也懂得皇帝的说法了。
皇帝高兴是因为这样一个敌人终于可以不再面对了,他心里非常的清楚,能够让方中愈称之为敌人的人一定会非常的强大,不然不会引起方中愈的重视,毕竟以方中愈手中的力量。
根本就不用惧怕任何人。
惋惜也是一样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自认为是一代雄主,超越了太祖高皇帝,自然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功绩能够支撑他现如今的名声。
可是那个时候功绩没有什么比得上一场战争的胜利来得更快。
甚至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如果建文皇帝朱允文带领着大明的军队和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打一场胜仗,恐怕他现在的名声会更好。
这样的道理其实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对于这些人来说,皇帝要么开疆拓土,只要他能够打一场胜仗,让更多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坚持下去。
皇帝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帝王。
“再到后来你也就知道了,朝廷的改革越来越多,正也放下了不少的权力。
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大明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是还发现了大明南洲和如今的大明北洲。
光凭这两项功绩,朕就已经很欣慰了,可越是这样,突然有一些不安。”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起来越说越有些紧张。
“陛下,您放宽心,不着急。慢慢说。”
“朕突然有些担心,那就是如今看起来大明越来越繁华,甚至是领土也在不断的扩张,可是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
京师里这段时间也不太平。朕还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儿。”
皇帝絮絮叨叨断断续续讲述了不少的话。
皇后在一旁听着。
今天她考虑的事情有点多,皇帝突然有这样肯定是受到了什么影响,但她不能问,因为能够让皇帝产生这样变化的事情,一定是她不能够把控的。
所以她再等,等一会儿,看能不能去找方中愈或者是其他的人聊聊。
皇帝不会自己把这些话说出来,可其他的人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想法。
前提是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