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考虑清楚,至少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否则最后带来的麻烦可不是1点半点。
方中愈的优势早已就没有存在了,所以他不得不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优势一直延续下去。
如今他的想法其实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但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大明的情况跟之前他所了解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不过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时间越久,最后那些既得利益者就会越多。
这里并不是明末,至少他不需要用大量的杀人来解决一些事情,所以方中愈在外的名声还是挺不错的。
出于对方中愈的信任,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直听完了他所讲的一切,可他心里还是有很多疑问。
按理说军队是不能动的,可是之前因为平叛战争的事情,他相信编练新军会给大明的国防力量带来更加强大的进步,所以才会允许方中愈和大都督府兵部一同做军事改革,甚至是开办皇家军事学院,培养自己所能够到的人才。
完全的把军事权力放给其他人,建文皇帝朱允炆是不愿意的,不是说他不愿意,是所有的皇帝都不会愿意的,只不过会受到掣肘。
如今大明的军事体制完全是两元制的,一是以北方军团为首的改革力量,那就是他们在最前线所用的都是最好的装备,兵员也是从全国各地进行抽调选拔的。
另一种呢就是其他地方的卫所兵,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助手,地方有五大都督府,分别进行统率。
兵部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你们却不愿意把后勤完完全全托付给并不道理也非常的简单,如果并不被不支持战争的文官所掌控,那么对于整个军队的后勤将会是很大的影响,战略目的,达不到你的贻误战机,最后可能会是整个的战争行动受到失败。
“陛下,开国年间太祖高皇帝回家,有众多的将领他们个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原因是什么呢?”
方中愈抛出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慢慢的等待见皇帝朱允炆思考,他太了解建文皇帝朱允炆了,就算是如今见皇帝朱允炆有了答案也不会跟他讨论的,毕竟不管现在怎么说,对于将士的评判从皇帝的口中出来终将是不好的。
“朕知道你有你的理由直接说吧,朕的那些想法跟你的不一样,还是你直接说吧,反正每次都说不过你。”
建文皇帝朱允炆直接放弃了,现在大殿里是没有其他的人,否则的话大家恐怕都得皱一皱眉头,毕竟方中愈这样做完全都有一些忽视了皇帝的意思。
“陛下,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心里都清楚,只有赶走了草原部落的人吧,才能让更多的百姓从苦难中走出来,当然这是那些高层的想法,可对于那些底层士兵们来讲,他们更多的是知道有了军功就可以拿到更多的赏赐,不管是金银财宝,不管是土地还是爵位,也就是说,他们有更多的目标。”
“照你这么说是,如今朕给的太少了,让他们都缺乏了进取的心。”
皇帝对于方中愈之前所做出来的那些理论,还有书籍都是仔细的研读过的,所以对于方中愈的想法还是有些了解,这样他一说出来之后就反应过来了。
“陛下,虽然咱们一直都在宣扬是为了保家卫国,士兵们或许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们还是要坚定一些的,更何况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身边有自己平常特别好的朋友直接死去,如果有更多跟自己曾经喝过酒杀过人的兄弟在战场上全部死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的想法发生,陈之前一直要求他们要在每一个军队里设置训导官这样的职位,就是这么个道理,需要有人来倾听教师们的声音,不管是他们内心里的想法是发泄,是愤怒还是欢喜,总之要有一个人去听,有一个人去解决。”
方中愈的分析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你们蕴含的却是心理学的道理,毕竟人在愤怒或者是遭遇的重大变故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甚至是会忽略掉自己之前所坚持的一些东西,从而转变成一种完全反对他的状态。
“接着说,朕听着呢。”
“如今大明的将是越来越多的能够读书识字懂的道理,但全国的军队有这么多,底层士兵有那么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懂得这些道理,那么就只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给予他们,才能刺激他们为自己奋斗。
所以臣希望陛下能够尽早的给予他们明确的奖励,不管是金银财宝还是爵位。”
虽然这一点在之前已经说过了,可更多的事实还是让方中愈觉得要紧迫一些,毕竟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终究是要过得更好的,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就是狠狠的干一架了一把,最后就回去,只要有命还活着,那么以后就是未来享受的。
对于真正为国立功的人,国家都是不会抛弃的,方中与心里坚持着这样的说法,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明白,他不可能把有功之成完全忽略掉,就算是照顾的不周到也得受到惩罚。
“这件事情你之前一直在做,我记得杜甫那边也有这样相应的调整,可是这跟你如今让他们回来又有什么关系?人这么多,你想让他们回来多少得有个条陈吧?什么人能够回来?什么人不能回来?回来了去哪里。”
皇帝满头的烦恼,至少他是没有想到,如今大明帝国的军人那么多,就算是有些人想要归来,或者说在大明帝国的军队里服役太久了,不合适了,可是朝廷没有这么多的地方来安排那些人啊。
“陛下这个自然调成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之前有一些变动吧,乐橙希望那些人回来,那么他们自然有做的事情,去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去各地的卫所兵去担任教官,只要他们不在全县,自然不会引起其他的问题,跟随大明的舰队出海,担任护航的警卫力量,这也是不错的,当然这些是那些如今还能够爆发出一定武力的人,如果对于那些伤残的士兵,朝廷自然是要更加的重视,他们去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说如今朝廷各个部门副牙的警卫力量,朝中大人们相关的那些商会协会的,都是可以的。”
方中愈一下子说出来了不少的解决办法,可这些方法在皇帝朱允炆那里听着却有一些不同凡响,如果在以前士兵们,基本上就老死在军营了,就算是扛不动枪也得在那里呆着,可是如今看方中愈的意思似乎还得给他们安排官职。
“又得花一大笔钱吧?”
“是。”
方中愈倒不显得意外,他看着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有一些欣慰,如果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不提到钱,那么就足以证明皇帝在之前的众多事情上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如果他提到了,也就意味着皇帝知道方中愈的想法都是好的,可是就是要花钱。
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所领导的大明朝廷不管不顾也不会怎么样,顶多让那些大头兵们指着脊梁骨骂,可是见皇帝朱允炆毕竟是一个仁慈善良的皇帝,就算是对官员动过刀子,但对于那些保卫过大明帝国的人,也只能心软。
“照你这么说,还必须成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安置这些人,至少他们,不再归于兵部和大都督府管辖,那么这些人总得有一个去处吧。”
皇帝的心思总是很通透。
或者说如今的他,对于上周你的想法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或者说对于整个朝政也是有充足的理解,所以在方中愈提出来这些事情之后,他就发现不管是哪个部门来做这件事情都不太合适。
大都督府和兵部都有管理兵员的职能。
可是离开军队,但是又不能简单的把他们交给地方的卫所,这样的事务如果由他们来做,确实都不太合适,毕竟里面关系复杂,如果有人恶意的离开军队甚至是仇恨一些人在里面掺杂一些不利的因素,那么朝廷的政策恐怕就成为其他人利用起来进行打击的罪恶手段了。
“是的,陛下,改革小组已经有了想法,建议叫做退伍军人管理部,专门负责管理从军队离开的那些士兵们,当然士兵们离开军队的时候,有一定的自愿原则,那就是他们必须是自愿离开军队的同时,对于士兵们的服役年限也应该有规定,不是说服役,越久的士兵他就应该就在军队,毕竟长期在战争一线停留的士兵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损伤,这个时候朝廷应该允许他们回到内地来进行休养,同时朝廷应该对他们进行帮助,帮助他们在这里过去一定的工作,当然如果损伤特别严重的,朝廷应该直接奉养他们。”
建文皇帝朱允炆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些小瞧方中愈。
放在以前朝廷根本就不会不管不顾,倒不是说他们有一些冷漠,而是因为事实朝廷确实供养不起那么多的人,可现在听方中愈的意思方中愈想把那些人都养起来。
“能成功吗?”
“毕竟事在人为,陈虽然提出来这个建议,也并不一定代表朝廷就要完全的把他们抛弃掉,毕竟有些人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回来的,那么他们在地方上也能发挥出他们的娱乐,当然那些为了国立功的将士们潮信也会给予一定的风尚,陛下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吝啬手中的爵位了,虽然只是一些身份上的虚职,可对于他们来讲,那就是奋斗一辈子,可以传家的宝贝。毕竟底层的爵位不会对朝廷的大镇有什么影响,朝廷如今正在严格的进行爵位上的跟帖,可对于那些还想通过军功来获得爵位的人来说,那才是他们的奋斗目标,所以陛下您给予的东西一定会让他们用命去拼搏,去争取。”
方中愈的意思就是皇帝朱允炆听明白了,那就是皇帝要给予那些士兵们更大的目标,因为只有达成那个目标才能获取皇帝提供的东西,那么他们就得拼命,如果不拼命的话是根本得不到的,这样也就调动了士兵们的积极性,他们在战场上也会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奋斗努力。
至于在这个战场上最后能留下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战场是最无情的,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的命完全收割掉。
这是你的英雄纪念碑,如今正向人们讲述着当初有多少人为了整个帝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个个名字就那样闪亮着,下面的骨灰就是他们无言的诉说。
国家的英雄是英雄,可是国家不能让那些英雄寒心,所以见皇帝朱允炆不久之后就做出了决定。
“你说的话朕允许了,具体的操作你来做,不过真希望你能明白,朕给予这些东西,如果他们做得不好,朕也能够收回来。”
皇帝越来越仁慈,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可他如果是越来越有原则的话,那么该头疼的就是朝中的大臣,因为他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影响朝廷基础上来,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
皇帝愿意放权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可以肆意的揽权,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朝廷官员们一个个战战兢兢,能做事儿的时候,绝对要先做事再说别的收益他们绝对不少。
“陛下请放心,陈慧把这个调成弄的很清楚,至少在目前状况下来说,不会有太多的人用到这些,可随着后期战争的爆发越来越频繁,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们不太适合在战场上,那么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是视频管理部最先亮相的时候。”
“朕希望你能清楚,朕给予他们,是因为他们真的为了朕抛头颅洒热血,朕的江山他们守护了,可是要是有人利用他们做一些危害大明帝国的事儿,朕也一样不会手软。”
“是。”
方中愈的优势早已就没有存在了,所以他不得不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优势一直延续下去。
如今他的想法其实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但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大明的情况跟之前他所了解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不过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时间越久,最后那些既得利益者就会越多。
这里并不是明末,至少他不需要用大量的杀人来解决一些事情,所以方中愈在外的名声还是挺不错的。
出于对方中愈的信任,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直听完了他所讲的一切,可他心里还是有很多疑问。
按理说军队是不能动的,可是之前因为平叛战争的事情,他相信编练新军会给大明的国防力量带来更加强大的进步,所以才会允许方中愈和大都督府兵部一同做军事改革,甚至是开办皇家军事学院,培养自己所能够到的人才。
完全的把军事权力放给其他人,建文皇帝朱允炆是不愿意的,不是说他不愿意,是所有的皇帝都不会愿意的,只不过会受到掣肘。
如今大明的军事体制完全是两元制的,一是以北方军团为首的改革力量,那就是他们在最前线所用的都是最好的装备,兵员也是从全国各地进行抽调选拔的。
另一种呢就是其他地方的卫所兵,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助手,地方有五大都督府,分别进行统率。
兵部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你们却不愿意把后勤完完全全托付给并不道理也非常的简单,如果并不被不支持战争的文官所掌控,那么对于整个军队的后勤将会是很大的影响,战略目的,达不到你的贻误战机,最后可能会是整个的战争行动受到失败。
“陛下,开国年间太祖高皇帝回家,有众多的将领他们个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原因是什么呢?”
方中愈抛出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慢慢的等待见皇帝朱允炆思考,他太了解建文皇帝朱允炆了,就算是如今见皇帝朱允炆有了答案也不会跟他讨论的,毕竟不管现在怎么说,对于将士的评判从皇帝的口中出来终将是不好的。
“朕知道你有你的理由直接说吧,朕的那些想法跟你的不一样,还是你直接说吧,反正每次都说不过你。”
建文皇帝朱允炆直接放弃了,现在大殿里是没有其他的人,否则的话大家恐怕都得皱一皱眉头,毕竟方中愈这样做完全都有一些忽视了皇帝的意思。
“陛下,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心里都清楚,只有赶走了草原部落的人吧,才能让更多的百姓从苦难中走出来,当然这是那些高层的想法,可对于那些底层士兵们来讲,他们更多的是知道有了军功就可以拿到更多的赏赐,不管是金银财宝,不管是土地还是爵位,也就是说,他们有更多的目标。”
“照你这么说是,如今朕给的太少了,让他们都缺乏了进取的心。”
皇帝对于方中愈之前所做出来的那些理论,还有书籍都是仔细的研读过的,所以对于方中愈的想法还是有些了解,这样他一说出来之后就反应过来了。
“陛下,虽然咱们一直都在宣扬是为了保家卫国,士兵们或许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们还是要坚定一些的,更何况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身边有自己平常特别好的朋友直接死去,如果有更多跟自己曾经喝过酒杀过人的兄弟在战场上全部死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的想法发生,陈之前一直要求他们要在每一个军队里设置训导官这样的职位,就是这么个道理,需要有人来倾听教师们的声音,不管是他们内心里的想法是发泄,是愤怒还是欢喜,总之要有一个人去听,有一个人去解决。”
方中愈的分析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你们蕴含的却是心理学的道理,毕竟人在愤怒或者是遭遇的重大变故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甚至是会忽略掉自己之前所坚持的一些东西,从而转变成一种完全反对他的状态。
“接着说,朕听着呢。”
“如今大明的将是越来越多的能够读书识字懂的道理,但全国的军队有这么多,底层士兵有那么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懂得这些道理,那么就只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给予他们,才能刺激他们为自己奋斗。
所以臣希望陛下能够尽早的给予他们明确的奖励,不管是金银财宝还是爵位。”
虽然这一点在之前已经说过了,可更多的事实还是让方中愈觉得要紧迫一些,毕竟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终究是要过得更好的,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那就是狠狠的干一架了一把,最后就回去,只要有命还活着,那么以后就是未来享受的。
对于真正为国立功的人,国家都是不会抛弃的,方中与心里坚持着这样的说法,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明白,他不可能把有功之成完全忽略掉,就算是照顾的不周到也得受到惩罚。
“这件事情你之前一直在做,我记得杜甫那边也有这样相应的调整,可是这跟你如今让他们回来又有什么关系?人这么多,你想让他们回来多少得有个条陈吧?什么人能够回来?什么人不能回来?回来了去哪里。”
皇帝满头的烦恼,至少他是没有想到,如今大明帝国的军人那么多,就算是有些人想要归来,或者说在大明帝国的军队里服役太久了,不合适了,可是朝廷没有这么多的地方来安排那些人啊。
“陛下这个自然调成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之前有一些变动吧,乐橙希望那些人回来,那么他们自然有做的事情,去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去各地的卫所兵去担任教官,只要他们不在全县,自然不会引起其他的问题,跟随大明的舰队出海,担任护航的警卫力量,这也是不错的,当然这些是那些如今还能够爆发出一定武力的人,如果对于那些伤残的士兵,朝廷自然是要更加的重视,他们去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说如今朝廷各个部门副牙的警卫力量,朝中大人们相关的那些商会协会的,都是可以的。”
方中愈一下子说出来了不少的解决办法,可这些方法在皇帝朱允炆那里听着却有一些不同凡响,如果在以前士兵们,基本上就老死在军营了,就算是扛不动枪也得在那里呆着,可是如今看方中愈的意思似乎还得给他们安排官职。
“又得花一大笔钱吧?”
“是。”
方中愈倒不显得意外,他看着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有一些欣慰,如果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不提到钱,那么就足以证明皇帝在之前的众多事情上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如果他提到了,也就意味着皇帝知道方中愈的想法都是好的,可是就是要花钱。
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所领导的大明朝廷不管不顾也不会怎么样,顶多让那些大头兵们指着脊梁骨骂,可是见皇帝朱允炆毕竟是一个仁慈善良的皇帝,就算是对官员动过刀子,但对于那些保卫过大明帝国的人,也只能心软。
“照你这么说,还必须成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安置这些人,至少他们,不再归于兵部和大都督府管辖,那么这些人总得有一个去处吧。”
皇帝的心思总是很通透。
或者说如今的他,对于上周你的想法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或者说对于整个朝政也是有充足的理解,所以在方中愈提出来这些事情之后,他就发现不管是哪个部门来做这件事情都不太合适。
大都督府和兵部都有管理兵员的职能。
可是离开军队,但是又不能简单的把他们交给地方的卫所,这样的事务如果由他们来做,确实都不太合适,毕竟里面关系复杂,如果有人恶意的离开军队甚至是仇恨一些人在里面掺杂一些不利的因素,那么朝廷的政策恐怕就成为其他人利用起来进行打击的罪恶手段了。
“是的,陛下,改革小组已经有了想法,建议叫做退伍军人管理部,专门负责管理从军队离开的那些士兵们,当然士兵们离开军队的时候,有一定的自愿原则,那就是他们必须是自愿离开军队的同时,对于士兵们的服役年限也应该有规定,不是说服役,越久的士兵他就应该就在军队,毕竟长期在战争一线停留的士兵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损伤,这个时候朝廷应该允许他们回到内地来进行休养,同时朝廷应该对他们进行帮助,帮助他们在这里过去一定的工作,当然如果损伤特别严重的,朝廷应该直接奉养他们。”
建文皇帝朱允炆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些小瞧方中愈。
放在以前朝廷根本就不会不管不顾,倒不是说他们有一些冷漠,而是因为事实朝廷确实供养不起那么多的人,可现在听方中愈的意思方中愈想把那些人都养起来。
“能成功吗?”
“毕竟事在人为,陈虽然提出来这个建议,也并不一定代表朝廷就要完全的把他们抛弃掉,毕竟有些人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回来的,那么他们在地方上也能发挥出他们的娱乐,当然那些为了国立功的将士们潮信也会给予一定的风尚,陛下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吝啬手中的爵位了,虽然只是一些身份上的虚职,可对于他们来讲,那就是奋斗一辈子,可以传家的宝贝。毕竟底层的爵位不会对朝廷的大镇有什么影响,朝廷如今正在严格的进行爵位上的跟帖,可对于那些还想通过军功来获得爵位的人来说,那才是他们的奋斗目标,所以陛下您给予的东西一定会让他们用命去拼搏,去争取。”
方中愈的意思就是皇帝朱允炆听明白了,那就是皇帝要给予那些士兵们更大的目标,因为只有达成那个目标才能获取皇帝提供的东西,那么他们就得拼命,如果不拼命的话是根本得不到的,这样也就调动了士兵们的积极性,他们在战场上也会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奋斗努力。
至于在这个战场上最后能留下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战场是最无情的,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的命完全收割掉。
这是你的英雄纪念碑,如今正向人们讲述着当初有多少人为了整个帝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个个名字就那样闪亮着,下面的骨灰就是他们无言的诉说。
国家的英雄是英雄,可是国家不能让那些英雄寒心,所以见皇帝朱允炆不久之后就做出了决定。
“你说的话朕允许了,具体的操作你来做,不过真希望你能明白,朕给予这些东西,如果他们做得不好,朕也能够收回来。”
皇帝越来越仁慈,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可他如果是越来越有原则的话,那么该头疼的就是朝中的大臣,因为他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影响朝廷基础上来,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
皇帝愿意放权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可以肆意的揽权,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朝廷官员们一个个战战兢兢,能做事儿的时候,绝对要先做事再说别的收益他们绝对不少。
“陛下请放心,陈慧把这个调成弄的很清楚,至少在目前状况下来说,不会有太多的人用到这些,可随着后期战争的爆发越来越频繁,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们不太适合在战场上,那么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是视频管理部最先亮相的时候。”
“朕希望你能清楚,朕给予他们,是因为他们真的为了朕抛头颅洒热血,朕的江山他们守护了,可是要是有人利用他们做一些危害大明帝国的事儿,朕也一样不会手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