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可能,参杂着更多的因素。
很多事情的改变只是因为他确实这样存在,而且存在的时候。
很多人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至少他们能够清楚知道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方中愈离开金市的消息,其实只有少数部分人知道,当然时间久了大家都会得到消息,毕竟方中愈在地方上是露过面的,只要那些人稍微打听一下,还是知道他们会怎么弄。
如今的大明处于欣欣向荣之中,这是可以预见的,但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不少的问题的,毕竟地方太多而且偏远大多数的官员虽然有那种心,但是地方上的势力越发庞大,而且保守势力一直都在多加干涉。
整个朝廷处于一种相当于分散的过程,毕竟很多地方是不了解军事的变化。
但是有一点方中愈还是比较满意的,那就是道路的修建,从金狮出来他已经看到了不少地方都跟公布合作修建的道路,当然更多的是朝廷这边所做的要求。
这个时代人还是比较看重规矩的,虽然有一些人不按照规矩来,甚至是暗地里做一些什么样的事,这么多年来锦衣卫的力量还是很具有威慑性的,至少如果有人真的在这上面生的时候,锦衣卫是可以查出来的,除非他们能够瞒过内部很多人。
方中愈心里其实很清楚,锦衣卫不可能一个坏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没有那些暗地里打着锦衣卫名号的人做坏事的,但只要能够把控,只要能够查出来,就算是之前被蒙蔽了也不会怎么样。
这是他的底气,他相信锦衣卫内部调查组是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好了。
这么多年以来,方中愈谨慎的那一点优势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所以他不得不亲自的来把所有的事情再理理,他,自认为只要是他能做的事情,如今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做了,所以对于后期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他都要亲自来验证一遍,所以才会在这一次安排了今生你的事情之后离开京师。
对于其他的担心,方中愈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心里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只要锦衣卫还在,他就会没事的,如果他在京师里呆的时间更长,就算是别人清剿的锦衣卫,也没有办法保护到他,他还在锦衣卫就在,所以并不担心这些。
很多人对于这一切并不了解,所以他们有各自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能够处理多少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如今官僚集团内部的分化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大家心里还是知道武将和文臣还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可能放任武将一直从大力量,毕竟那样的力量越发强大,对整个帝国来说就越不安全。
现如今文臣和武将的平衡,是因为方中愈和方中愈您的锦衣卫抹灭的中间的那个差距,或者说正是因为方中愈的存在,才让他们联合在一起,可是方中愈以后的位置必然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作为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大臣来讲,他们都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
按照正常情况,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两不相帮,这样的话可以让他们各自把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最后双方互相牵制这样既不会威胁到皇权,也不会影响到大明帝国的稳定。
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朱允文却偏偏非常的看重房中,一甚至是将很多权利都交给了方中愈。
这都让那些大臣们有些想不通了,不过他们自己本身跟方中愈也有交集,甚至是还有交情,交情也不错,所以对于皇帝这样的决定猜不透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想法,至少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去影响到整个朝廷的正常运转。
廖勇今天又出现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面前,他是从北方被直接召回来的,之前他去了北方,为了打通料,是货栈在北方的各个补给线。
毕竟他这个模式还是很普通的,很容易被复制,所以在发现货栈所带来的利润之后,很多大家族,地方官员也有了这样的类似的想法,所以廖镛还是去了北方。
皇帝如今接见人,没有像之前那么频繁,但每一次接近都代表着重要的事情发生,因为有很多事情不需要从他这年过就可以作出决定了,所以他只在大事上面拿主意。
皇宫里的宦官越来越少,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坐视新提拔上来的皇帝的身边的太监。
廖勇并没有见过,所以还是和颜悦色的向他请教了大名。
“公子,您客气了,小的田林,刚被提拔起来的。”
“公公请笑纳。”
廖勇也没有给什么好东西,当然是白花花的银子最方便了,两个人不动声色的就做完了之前的交易。
“客气客气。”
“陛下今天很高兴。”
田林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却告诉了廖勇陛下,今天很高兴,如今他被紧急召见回来,虽然不清楚是什么样的事情,可是既然他已经回来了,也就意味着今天跟他有关系,但田公公说皇帝很高兴,也就意味着不是什么坏事。
“谢过公公。”
两人一前一后想见皇帝,朱允文的大殿走去,如今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在暖阁里办公,而是另选了一处殿堂,大臣们之前还有一些反对,不过后来想着皇帝如今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便不在这件事情上添麻烦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臣廖镛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今皇帝身边没有其他人,除了之前帮助他整理折子的人以外,其他人都隔得很远,也就是说皇帝如今说的话是没有听得见的,田林,只不过把廖镛带到皇帝面前,就站在门外没有进来。
“起来吧。”
皇帝朱允文头也没抬,手里的笔还在翻飞,他正在批改着一份还算重要的奏折。
“谢陛下。”
“北方的扩张怎么样了?”
“陛下,臣这一次到北方感触良多,虽然之前北方的扩张一直在源源不断的进行,但如今其实还算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北方物资没有南方丰富,就算是陈愿意贴本在里面扩大仓储,改善那些行商队伍的条件,但也远远改变不了他们本地所存在的问题,如果物产没有什么大的产出的话,利润就一直是个大问题,所以会影响到他们那些下面的商人们,对此也颇有一些想法,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条件。”
要用详细的将自己这一段时间所做出的努力和遇到的问题,向建文皇帝朱允炆汇报了一遍之前,其实他已经上过奏折了,但是如今见了面自然还是要解释一番的,毕竟有些话不当面说是说不清楚的,况且他还不清楚皇帝今天到底要做什么,虽然知道皇帝很高兴,可皇帝的心思太难猜,不管他怎么说,总之要把这一关要过去。
“也就是说虽然有困难,但是最终困难都会解决,而且需要一个大的商业环境是吧。”
毕竟也学了这么久的时间,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某些事情还是有一些认识的。
“是的,毕竟北方扩张实力有限,但如果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相对应的政策,还是能够保证很多人能够占到咱们这边来,甚至可以说他们也可以利用各自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建立起更大的与咱们合作的货栈。”
虽然说朝廷的行政命令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大家族都愿意这样参与进来的,廖氏兄弟的货栈不管怎么说,打得名号还是私人产业,也就是说他们是以他们的目的在参与这样的商业贸易,很多人都清楚跟廖氏兄弟打交道是跟廖氏兄弟打交道,虽然背后真正的是跟皇帝,可谁愿意把这样的话说出来,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牵扯到皇帝的事情,再小的事也不会是小事,所以他们尽量的避开这样的事情,就算是自己心里清楚也不会明确的表达出来。
“那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至少三个月。”
廖勇抬头看了一眼建文皇帝,朱允炆似乎发现皇帝比较焦急,这是在这件事情上他第一次看见皇帝焦急的面庞,可是皇帝自然已经问了他还得回复一番。
“那三个月你就能理顺这所有的东西,至少在北方打开一个大的局面,让那些人要么开始和你合作,要么直接统归于你名下,共同调配?”
“是的。”
廖勇虽然不知道皇帝问这句话的意思,可他深刻的清楚皇帝想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说想要弄清楚的事情,就算他不说也能通过其他的渠道得到,所以要用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大殿里顿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般皇帝问了这样的问题之后,似乎都要思索一番,毕竟时间在这个时候不会等着他们俩,况且之前两人虽然在大政方针上有过讨论,可是像这样具体的讨论一些事务的安排还是第一次,皇帝朱允文不知道是没有考虑到,还是说有一些什么其他的原因,总之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在真正的思考。
“如果正式说,如果让你放弃这些,你现在能做到吗?”
这句话音刚落,廖镛立马抬起头来看着皇帝,似乎不敢相信这句话是皇帝说的,而且他也不敢相信怎么在这个时候皇帝说出来这样的话。
头脑里转个弯,很快的廖镛,立马就做出了决定。
“陛下,臣愿意放弃。”
“说真话。”
建文皇帝朱允炆停下了手中的笔,眉头皱了一下,怎么这一段时间这些年轻人都是这么个脾气,难道朕真的老了?
“陛下如果真的在这个时候让陈放弃的话,臣虽然说有些舍不得,但确确实实也会听从陛下的旨意,毕竟臣当初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住大明江山,如今大明江山趋于稳定,臣交出这些东西也是愿意的。”
这倒是实话,建文皇帝朱允炆,虽然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与大臣不一样,毕竟他要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考虑很多事情之前他也非常清楚的知晓,廖勇在那个时候确实有意在军务上做一些发展,可是他一直都没有答应。
所以后来在平叛战争的时候,又是兄弟不仅没有正面上参与平叛战争,只是从侧面上加大了对物资的供应。
不管从什么角度上来说,他们两个人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很大的功勋爵位,但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直没有做其他的表现,证实两个人并没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毕竟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皇帝愿意给的是他们能够得到的,而你不愿意给他们也不能去抢,虽然每个人都有头脑,两个人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可在某些事情上有着先天性压倒性优势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比他们强,这一点他们内心也清楚。
“朕打算派你去镇守大明南洲,担任大明南洲第一任总督,你看怎么样?”
如果刚刚又没有说出那一番话,建文皇帝朱允炆,可能还需要考虑一番,但是既然他已经这样说了,皇帝也不会再次多说了,所以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天他很高兴,就是因为他终于决定了派谁去大明南洲镇守。
廖镛发现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头晕了?虽然他是德庆侯的后人,可毕竟绝味还没有回复,所以如今他虽然是新势力的公子哥,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可毕竟绝味没有,就是没有谁也不会多看他一眼,如果不是后期跟着方中愈在平叛战争中立了功,恐怕那些人就更加的不待见他了。
“这,陛下,臣,”
“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的,陛下,臣确实没有做好准备,而且这似乎不太好,毕竟有两位王爷分封在那里,王爷是陛下的王叔,臣身份低微,恐怕难以担当这个重任,更何况总觉得有一些不太妥当。”
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廖镛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很多事情的改变只是因为他确实这样存在,而且存在的时候。
很多人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至少他们能够清楚知道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方中愈离开金市的消息,其实只有少数部分人知道,当然时间久了大家都会得到消息,毕竟方中愈在地方上是露过面的,只要那些人稍微打听一下,还是知道他们会怎么弄。
如今的大明处于欣欣向荣之中,这是可以预见的,但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不少的问题的,毕竟地方太多而且偏远大多数的官员虽然有那种心,但是地方上的势力越发庞大,而且保守势力一直都在多加干涉。
整个朝廷处于一种相当于分散的过程,毕竟很多地方是不了解军事的变化。
但是有一点方中愈还是比较满意的,那就是道路的修建,从金狮出来他已经看到了不少地方都跟公布合作修建的道路,当然更多的是朝廷这边所做的要求。
这个时代人还是比较看重规矩的,虽然有一些人不按照规矩来,甚至是暗地里做一些什么样的事,这么多年来锦衣卫的力量还是很具有威慑性的,至少如果有人真的在这上面生的时候,锦衣卫是可以查出来的,除非他们能够瞒过内部很多人。
方中愈心里其实很清楚,锦衣卫不可能一个坏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没有那些暗地里打着锦衣卫名号的人做坏事的,但只要能够把控,只要能够查出来,就算是之前被蒙蔽了也不会怎么样。
这是他的底气,他相信锦衣卫内部调查组是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好了。
这么多年以来,方中愈谨慎的那一点优势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所以他不得不亲自的来把所有的事情再理理,他,自认为只要是他能做的事情,如今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做了,所以对于后期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他都要亲自来验证一遍,所以才会在这一次安排了今生你的事情之后离开京师。
对于其他的担心,方中愈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心里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只要锦衣卫还在,他就会没事的,如果他在京师里呆的时间更长,就算是别人清剿的锦衣卫,也没有办法保护到他,他还在锦衣卫就在,所以并不担心这些。
很多人对于这一切并不了解,所以他们有各自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能够处理多少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如今官僚集团内部的分化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大家心里还是知道武将和文臣还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可能放任武将一直从大力量,毕竟那样的力量越发强大,对整个帝国来说就越不安全。
现如今文臣和武将的平衡,是因为方中愈和方中愈您的锦衣卫抹灭的中间的那个差距,或者说正是因为方中愈的存在,才让他们联合在一起,可是方中愈以后的位置必然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作为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大臣来讲,他们都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
按照正常情况,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两不相帮,这样的话可以让他们各自把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最后双方互相牵制这样既不会威胁到皇权,也不会影响到大明帝国的稳定。
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朱允文却偏偏非常的看重房中,一甚至是将很多权利都交给了方中愈。
这都让那些大臣们有些想不通了,不过他们自己本身跟方中愈也有交集,甚至是还有交情,交情也不错,所以对于皇帝这样的决定猜不透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想法,至少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去影响到整个朝廷的正常运转。
廖勇今天又出现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面前,他是从北方被直接召回来的,之前他去了北方,为了打通料,是货栈在北方的各个补给线。
毕竟他这个模式还是很普通的,很容易被复制,所以在发现货栈所带来的利润之后,很多大家族,地方官员也有了这样的类似的想法,所以廖镛还是去了北方。
皇帝如今接见人,没有像之前那么频繁,但每一次接近都代表着重要的事情发生,因为有很多事情不需要从他这年过就可以作出决定了,所以他只在大事上面拿主意。
皇宫里的宦官越来越少,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坐视新提拔上来的皇帝的身边的太监。
廖勇并没有见过,所以还是和颜悦色的向他请教了大名。
“公子,您客气了,小的田林,刚被提拔起来的。”
“公公请笑纳。”
廖勇也没有给什么好东西,当然是白花花的银子最方便了,两个人不动声色的就做完了之前的交易。
“客气客气。”
“陛下今天很高兴。”
田林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却告诉了廖勇陛下,今天很高兴,如今他被紧急召见回来,虽然不清楚是什么样的事情,可是既然他已经回来了,也就意味着今天跟他有关系,但田公公说皇帝很高兴,也就意味着不是什么坏事。
“谢过公公。”
两人一前一后想见皇帝,朱允文的大殿走去,如今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在暖阁里办公,而是另选了一处殿堂,大臣们之前还有一些反对,不过后来想着皇帝如今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便不在这件事情上添麻烦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臣廖镛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今皇帝身边没有其他人,除了之前帮助他整理折子的人以外,其他人都隔得很远,也就是说皇帝如今说的话是没有听得见的,田林,只不过把廖镛带到皇帝面前,就站在门外没有进来。
“起来吧。”
皇帝朱允文头也没抬,手里的笔还在翻飞,他正在批改着一份还算重要的奏折。
“谢陛下。”
“北方的扩张怎么样了?”
“陛下,臣这一次到北方感触良多,虽然之前北方的扩张一直在源源不断的进行,但如今其实还算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北方物资没有南方丰富,就算是陈愿意贴本在里面扩大仓储,改善那些行商队伍的条件,但也远远改变不了他们本地所存在的问题,如果物产没有什么大的产出的话,利润就一直是个大问题,所以会影响到他们那些下面的商人们,对此也颇有一些想法,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条件。”
要用详细的将自己这一段时间所做出的努力和遇到的问题,向建文皇帝朱允炆汇报了一遍之前,其实他已经上过奏折了,但是如今见了面自然还是要解释一番的,毕竟有些话不当面说是说不清楚的,况且他还不清楚皇帝今天到底要做什么,虽然知道皇帝很高兴,可皇帝的心思太难猜,不管他怎么说,总之要把这一关要过去。
“也就是说虽然有困难,但是最终困难都会解决,而且需要一个大的商业环境是吧。”
毕竟也学了这么久的时间,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某些事情还是有一些认识的。
“是的,毕竟北方扩张实力有限,但如果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相对应的政策,还是能够保证很多人能够占到咱们这边来,甚至可以说他们也可以利用各自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建立起更大的与咱们合作的货栈。”
虽然说朝廷的行政命令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大家族都愿意这样参与进来的,廖氏兄弟的货栈不管怎么说,打得名号还是私人产业,也就是说他们是以他们的目的在参与这样的商业贸易,很多人都清楚跟廖氏兄弟打交道是跟廖氏兄弟打交道,虽然背后真正的是跟皇帝,可谁愿意把这样的话说出来,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牵扯到皇帝的事情,再小的事也不会是小事,所以他们尽量的避开这样的事情,就算是自己心里清楚也不会明确的表达出来。
“那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至少三个月。”
廖勇抬头看了一眼建文皇帝,朱允炆似乎发现皇帝比较焦急,这是在这件事情上他第一次看见皇帝焦急的面庞,可是皇帝自然已经问了他还得回复一番。
“那三个月你就能理顺这所有的东西,至少在北方打开一个大的局面,让那些人要么开始和你合作,要么直接统归于你名下,共同调配?”
“是的。”
廖勇虽然不知道皇帝问这句话的意思,可他深刻的清楚皇帝想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说想要弄清楚的事情,就算他不说也能通过其他的渠道得到,所以要用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大殿里顿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般皇帝问了这样的问题之后,似乎都要思索一番,毕竟时间在这个时候不会等着他们俩,况且之前两人虽然在大政方针上有过讨论,可是像这样具体的讨论一些事务的安排还是第一次,皇帝朱允文不知道是没有考虑到,还是说有一些什么其他的原因,总之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在真正的思考。
“如果正式说,如果让你放弃这些,你现在能做到吗?”
这句话音刚落,廖镛立马抬起头来看着皇帝,似乎不敢相信这句话是皇帝说的,而且他也不敢相信怎么在这个时候皇帝说出来这样的话。
头脑里转个弯,很快的廖镛,立马就做出了决定。
“陛下,臣愿意放弃。”
“说真话。”
建文皇帝朱允炆停下了手中的笔,眉头皱了一下,怎么这一段时间这些年轻人都是这么个脾气,难道朕真的老了?
“陛下如果真的在这个时候让陈放弃的话,臣虽然说有些舍不得,但确确实实也会听从陛下的旨意,毕竟臣当初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住大明江山,如今大明江山趋于稳定,臣交出这些东西也是愿意的。”
这倒是实话,建文皇帝朱允炆,虽然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与大臣不一样,毕竟他要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考虑很多事情之前他也非常清楚的知晓,廖勇在那个时候确实有意在军务上做一些发展,可是他一直都没有答应。
所以后来在平叛战争的时候,又是兄弟不仅没有正面上参与平叛战争,只是从侧面上加大了对物资的供应。
不管从什么角度上来说,他们两个人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很大的功勋爵位,但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直没有做其他的表现,证实两个人并没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毕竟从他们的角度上来说,皇帝愿意给的是他们能够得到的,而你不愿意给他们也不能去抢,虽然每个人都有头脑,两个人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可在某些事情上有着先天性压倒性优势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比他们强,这一点他们内心也清楚。
“朕打算派你去镇守大明南洲,担任大明南洲第一任总督,你看怎么样?”
如果刚刚又没有说出那一番话,建文皇帝朱允炆,可能还需要考虑一番,但是既然他已经这样说了,皇帝也不会再次多说了,所以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今天他很高兴,就是因为他终于决定了派谁去大明南洲镇守。
廖镛发现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头晕了?虽然他是德庆侯的后人,可毕竟绝味还没有回复,所以如今他虽然是新势力的公子哥,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可毕竟绝味没有,就是没有谁也不会多看他一眼,如果不是后期跟着方中愈在平叛战争中立了功,恐怕那些人就更加的不待见他了。
“这,陛下,臣,”
“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的,陛下,臣确实没有做好准备,而且这似乎不太好,毕竟有两位王爷分封在那里,王爷是陛下的王叔,臣身份低微,恐怕难以担当这个重任,更何况总觉得有一些不太妥当。”
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廖镛还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