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愈一群人走走停停,除非是特别累,基本上都是不休息的,但是他们还是一直往北走,但是越往北走,他们就发现了沿线还是有不少的难民的,这些人拖家带口,脸上愁云惨淡,也随着他们的来临,让这临近的州县都知道了,前线的情况似乎都不太好,官军打的败仗也让他们传了出去。
这并不是中愈想看到的,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来解决,毕竟朝廷现在还没有办法用一场大胜来换回自己的威望和名声,中愈心里深深的担忧,现在让他们打败燕军现在还不现实,中愈只是希望决战的时间拖得越久越好,至少让自己手下的人有足够的能力破坏这些东西,来改变。
当然沿路也有不少官方的安置点,对于这些百姓来说,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以前稳定,但是至少,现在有的吃,有的喝,朝廷的以工代赈做的还不错,那些有力气的男子都去朝廷的工程上做工,也可以给家人换口饭吃,家里的妇人除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也还在安置点做些打扫的工作,也能多换一碗粥吃。
中愈并没有去这里的官府,他隔得远远的看了看,发现这些人还做得可以,看来离京师近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官员还算是很尽职的,朝廷直隶的地方,还是法制严明一些的,不然这些官员恐怕早就是贪官污吏了。
中愈想到,要是还有以后,他能够改变命运的话,他一定要将这些事情做得更合理,有一定的规划,而不是全部都用一样的,不管合适不合适,他发现了,这里的衙门似乎将朝廷的方案一股脑的全部照般过来,没有作丝毫的改变,这并不好,也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合适的修改。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懒惰,都不能这样,至少要按照自己县的情况,调整之后再做啊,中愈觉得,这样的思想以后还是要多宣传一下,要多转转弯,老这样干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现在战时,也就不做追究了。
中愈也偷偷地让手下的人去打听了一下,老百姓对于自己的现状还算满意,没有什么过激的想法,所以,中愈就没有过去了,直接离开了。
他们现在做的这一切,除了保护自己的命,不就是为了这些百姓吗,只要他们还过的好,那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这也是中愈愿意看到的,当然他内心里还是希望能够改变更多,在这片国土上,王朝更替的循环已经太久了,王朝命运不过三百年的魔咒必须要打破,为了这个目标,还得努力啊,不能光凭嘴说,得有实际行动啊。
他们还要不断地北上,还是要慎重的对待这些事情。
在中愈离开京师后,廖家大公子廖镛他们组织的货物也在通过水路和陆路,源源不断的往北方运去,那一车车,一船船的货物,就那样,从京师,还有松江府,苏州府,往北方运去。
码头上的苦力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样辛苦了,加班加点的干,他们就是干这个的,倒没觉得有多辛苦,况且他们这个东家对他们还挺好,干一天活,给两天的工钱,也把他们乐开了花。
这些苦力现在都在廖镛的货栈里面干活,码头上的货仓他们也是有的,廖镛按照中愈的法子,跟他们都签了契书,虽然大部分人不识字,但是按手印总是会的,而且,发的工钱可是做不了假的,那可是能给自家闺女买糖吃,还能给自家婆娘买块布匹,给全家做衣服的真钱,不是假的,所以他们干活就更加的卖力了。
作为大明的勋贵后裔,就算是现在在做着商人的事情,他也是有着自己的思考的,他们家还没有残忍到那个地步,廖家在京师也是大户,家教还是不错的。
对于这么多的物资,廖镛也猜到了,虽然中愈没说,但是那些东西,多半是军用的,采购虽然是他们负责,但是还是有些东西没有经过他们的手,所以,他嘱咐手下的人,要好好的对待,不得有丝毫的松懈。
中愈趁着京师的还很热闹的时候悄悄走了,他之前并不知道,心里还说这小子多少有点不仗义啊。
进了一趟宫里,他就知道了,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建文皇帝,和他讲了这件事情,他并没有意外,中愈能老老实实待在京师才怪,不出去干点啥,那都不是中愈了,对于这个师弟,他多少看到的还是惊艳,总能弄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希望这次他也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事情来吧。
建文帝的意思很简单,他也知道中愈和他的关系不错,相信他也不会说出去,也就是告诉他,让他知道一些罢了。
“公子,这是最新快马送过来的消息,咱们的兄弟快马送过来的,王先生给的最终的情报分析,用过印了,您看看。”
在路旁树林里休息的时候,小十二拿过来一封密函,上面还封着火漆,盖着锦衣卫的大印,当然是锦衣卫百户的大印,中愈升了千户之后,就提请他们,给了百户职位,毕竟在手下也这么久了,他们要是不提上来,手下人就得一直干着校尉的活,得给他们升职的希望啊,不然可就糟糕了,谁还不想奔个更好的前程,还好还好,中愈升了官啊。
这也是要提拔起来更多的人啊,不然人才不够用啊,还得不断的招新人啊。
送信的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载一旁休息,喝水,今天他一路狂奔,跑的自己和马都受不了,才追上他们,不然再往后,可能就追不上了,还好,他们还可以在镇江找到他们。
中愈接过来,拆掉火漆,打开一看,直接站起来了,心中有些着急,居然这么快。
“大人,出什么事情了?”
小十二问道,他也发现了中愈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难道京师出事了。
“你自己看吧!”中愈递给他刚刚的书信,现在心里也在嘀咕,怎么会这么快呢。
这并不是中愈想看到的,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来解决,毕竟朝廷现在还没有办法用一场大胜来换回自己的威望和名声,中愈心里深深的担忧,现在让他们打败燕军现在还不现实,中愈只是希望决战的时间拖得越久越好,至少让自己手下的人有足够的能力破坏这些东西,来改变。
当然沿路也有不少官方的安置点,对于这些百姓来说,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以前稳定,但是至少,现在有的吃,有的喝,朝廷的以工代赈做的还不错,那些有力气的男子都去朝廷的工程上做工,也可以给家人换口饭吃,家里的妇人除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也还在安置点做些打扫的工作,也能多换一碗粥吃。
中愈并没有去这里的官府,他隔得远远的看了看,发现这些人还做得可以,看来离京师近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官员还算是很尽职的,朝廷直隶的地方,还是法制严明一些的,不然这些官员恐怕早就是贪官污吏了。
中愈想到,要是还有以后,他能够改变命运的话,他一定要将这些事情做得更合理,有一定的规划,而不是全部都用一样的,不管合适不合适,他发现了,这里的衙门似乎将朝廷的方案一股脑的全部照般过来,没有作丝毫的改变,这并不好,也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合适的修改。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懒惰,都不能这样,至少要按照自己县的情况,调整之后再做啊,中愈觉得,这样的思想以后还是要多宣传一下,要多转转弯,老这样干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现在战时,也就不做追究了。
中愈也偷偷地让手下的人去打听了一下,老百姓对于自己的现状还算满意,没有什么过激的想法,所以,中愈就没有过去了,直接离开了。
他们现在做的这一切,除了保护自己的命,不就是为了这些百姓吗,只要他们还过的好,那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这也是中愈愿意看到的,当然他内心里还是希望能够改变更多,在这片国土上,王朝更替的循环已经太久了,王朝命运不过三百年的魔咒必须要打破,为了这个目标,还得努力啊,不能光凭嘴说,得有实际行动啊。
他们还要不断地北上,还是要慎重的对待这些事情。
在中愈离开京师后,廖家大公子廖镛他们组织的货物也在通过水路和陆路,源源不断的往北方运去,那一车车,一船船的货物,就那样,从京师,还有松江府,苏州府,往北方运去。
码头上的苦力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样辛苦了,加班加点的干,他们就是干这个的,倒没觉得有多辛苦,况且他们这个东家对他们还挺好,干一天活,给两天的工钱,也把他们乐开了花。
这些苦力现在都在廖镛的货栈里面干活,码头上的货仓他们也是有的,廖镛按照中愈的法子,跟他们都签了契书,虽然大部分人不识字,但是按手印总是会的,而且,发的工钱可是做不了假的,那可是能给自家闺女买糖吃,还能给自家婆娘买块布匹,给全家做衣服的真钱,不是假的,所以他们干活就更加的卖力了。
作为大明的勋贵后裔,就算是现在在做着商人的事情,他也是有着自己的思考的,他们家还没有残忍到那个地步,廖家在京师也是大户,家教还是不错的。
对于这么多的物资,廖镛也猜到了,虽然中愈没说,但是那些东西,多半是军用的,采购虽然是他们负责,但是还是有些东西没有经过他们的手,所以,他嘱咐手下的人,要好好的对待,不得有丝毫的松懈。
中愈趁着京师的还很热闹的时候悄悄走了,他之前并不知道,心里还说这小子多少有点不仗义啊。
进了一趟宫里,他就知道了,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建文皇帝,和他讲了这件事情,他并没有意外,中愈能老老实实待在京师才怪,不出去干点啥,那都不是中愈了,对于这个师弟,他多少看到的还是惊艳,总能弄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希望这次他也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事情来吧。
建文帝的意思很简单,他也知道中愈和他的关系不错,相信他也不会说出去,也就是告诉他,让他知道一些罢了。
“公子,这是最新快马送过来的消息,咱们的兄弟快马送过来的,王先生给的最终的情报分析,用过印了,您看看。”
在路旁树林里休息的时候,小十二拿过来一封密函,上面还封着火漆,盖着锦衣卫的大印,当然是锦衣卫百户的大印,中愈升了千户之后,就提请他们,给了百户职位,毕竟在手下也这么久了,他们要是不提上来,手下人就得一直干着校尉的活,得给他们升职的希望啊,不然可就糟糕了,谁还不想奔个更好的前程,还好还好,中愈升了官啊。
这也是要提拔起来更多的人啊,不然人才不够用啊,还得不断的招新人啊。
送信的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载一旁休息,喝水,今天他一路狂奔,跑的自己和马都受不了,才追上他们,不然再往后,可能就追不上了,还好,他们还可以在镇江找到他们。
中愈接过来,拆掉火漆,打开一看,直接站起来了,心中有些着急,居然这么快。
“大人,出什么事情了?”
小十二问道,他也发现了中愈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难道京师出事了。
“你自己看吧!”中愈递给他刚刚的书信,现在心里也在嘀咕,怎么会这么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