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笑道:“你就没有这等敏感性吗?这乾离二字,不正是来自于你风家的先天八卦吗?乾为南,离为东。南属火,从丹,东属木,从生。《说文解字》上说:‘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然,凡青之属皆从青。’于是这乾离二字,从生从丹,正是对应一个‘青’字!
“明月堪负乾离首。其中乾离为青,这一句诗就是说,在‘月’字上面放上‘青’字的脑袋,于是就还是‘青’字。”
“嗯——。”风标却问道,“既然这乾离本就是‘青’字,怎么在这里还要把下面的‘月’字换上一下,这三一句直接叫乾离,不就好了嘛?”
子规白了一眼风标,“你哪里见过七言诗第三句就两个字的?单是为了凑字数,也该有七个字之多,而为了凑字数将这‘青’字下面换了个月,也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这换月之说,还并不是那么简单,它一定有暗中的昭示之意。”
“哦?”
子规道:“这换月一词硬说起来,也许和我与丹歌有些关系,我们帮助了太阴归位,月宫主人的更易,从业膻根换到太阴星君,也许可以说成是换月,但其实这样说起来颇为勉强。
“可我忽见这换月之词,就恰能即刻附和着举出一样换月的事例来。这正可见这换月之说,绝非单单凑字数那么简单,它一定意有所指。”
子规说着,看众人并没有被说服,显然他的解释苍白无力,并不具有说服力。子规也不气馁,而是继续说道:“我们其实也能从全诗之中找到答案。在这诗的第四句,诗句为:‘文豹须受后身刃。’这一句就简单明了,正是把‘豹’字的后面去掉,于是第四句的解就是‘豸’字。
“这一句很简单,相比于此句,如果第三句老家主也仅仅想解出一个‘青’字,那这一句根本不需这么写,并不需要以乾离从生从丹解出‘青’字后,再换去‘青’字下面的‘月’。这一句完全可以这么写……”
子规想了想,到:“这一句可以写成,‘落月恰逐丰年尾’,或者更简单些,写成‘一月咬去丰尾巴’。这样也能解出‘青’字,且并不会产生换月的说法。但老家主并没有如此写得简单了,而是刻意写出换月,这其中必定有相当的深意蕴藏。”
这一回丹歌子规金勿三人都连连点头,子规这次的分析就很有说服力了,第四句那么简单,而第三句却故意绕了个弯儿,其中一定是有深意的。而众人在佩服与子规的聪明时,也在感慨老家主的用意,那第四句那么简单,定是老家主给后人解诗的一个提示,让后人不要轻视了换月之说。
而随着子规解释这第三句,也顺道把第四句诗对应的字解出来了,正是一“豸”字。
“豸?”丹歌问道,“你方才说道第四句解出来的字为豸,这豸是什么意思呢?”
子规笑道:“豸。在古书上,指的是没有脚的虫子。而这四句的诗文解出来的字连起来,是‘黄丛青豸’,这所指的东西,正是清杳居后院,我们说的黄花青虫啊!”
“啪。”丹歌一拍手,继而一摊,“哦!敢情这玩意儿解出来的东西,我们早就已经注意到了,那这一句诗对我们毫无帮助啊!”
“谁说没有。”子规笑了笑,“我们解开了这前面的诗文,就可以联系后文来看一看全局了。黄丛青豸,之后跟着的诗句为‘紫雾蒸腾风云化,自在任凭南北风。’我有着这样的猜测,这一首诗的意思,是否在说那黄丛青豸遇到紫气之后,会发生变化呢?”
“变化?”丹歌想到,“我们已经见识过这种变化了,正是那青虫变化成了巨大的飞蛾啊。我投食之时,正是将紫气盖在头顶,使自己为鸿运当头。杳伯也曾说唯有鸿运当头的人,喂食那蜜糖,青虫才会食用化蛾。而鸿运当头的人,望气去看,那人的头顶正是一团紫气啊。
“所以黄丛青豸遇到紫气之后,正是变化为飞蛾啊。而那飞蛾在天空肆意飞行,罕有敌手,可不是‘自在任凭南北风’嘛。”
子规听这丹歌这皆是倒是和诗句契合,可他总感觉不对。他想了想,忽而想起了一个症状,“啊对!我们在见那飞蛾的茧时,还发现了什么?”
“呃……”丹歌有了片刻,想了起来,“我想起来了,那飞蛾茧占据的地面四周,被杳伯插上了白针,防止其他青虫的啃食。这怎么了吗?”
子规道:“所以这飞蛾是一种人为干预之下的产物,而并非自然生长。按照自然生长,这飞蛾一定是在未长成的时候,就被同类的青虫分食了!不知道这些青虫分食了结茧的同类,是否会有另一种变化呢?”
丹歌看向了风标,问道:“杳伯就不曾让青虫们分食了结茧的青虫吗?”
“他哪里舍得?”风标笑道,“据闻我母亲的嫁妆,也就是泰山顶山获得的黄花青虫种子,被我伯伯种在那后院,每天照料,历时一年有余才出土冒芽,这得来可是不易!而在你们喂养蜜糖使青虫化为飞蛾之前,后院也仅发生过一次青虫变化为飞蛾的事。
“那时我大伯见青虫有这样的变化,他自然珍惜得很,哪还容得青虫前去分食,他愣是一条一条地把青虫移回了黄花,保全了飞蛾茧。之后飞蛾破茧而出,群虫畏惧,我大伯也才从中得到启示,才有了你们见到的用白针保护飞蛾茧的情况。
“而那第一只飞蛾,夜里飞去不见,我大伯执火杖追寻,那飞蛾扑火杖而来,触火而死,徒留给我大伯一句全尸。我大伯伤心之余把飞蛾**,就有了白针蛾翅等许多医疗宝品。”
丹歌点点头,“那这么说来,我们乘坐着去往风家,扑入风家祭坛火焰当中的那个飞蛾,才是第二只飞蛾,这前后两只,一只因为珍惜,二只因为救人,都不曾任由青虫吃掉。所以子规的猜测还真是有些可能,青虫吃了飞蛾,或许有另一条进化路线。是什么样的路线呢?”
子规道:“你还记得我们那夜的讨论吗?青虫吃结茧的同类,我当时说就像是在炼蛊。最后留下的那一只青虫蛊,势必有大变化!”
“可……”风标笑道,“如果你们的猜测停留在理论的话,我大伯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是啊。”丹歌道,“如果有一个权威的人,提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想法,或者肯定我们的想法,你大伯或许就可以一试了。”他说着看向子规,“那说起来,既然想法不可实践,我们就又回到了黄丛青豸这简单的四字上,你这解开谜诗,还是毫无用处啊!”
子规笑道:“倒还有个用处!我解开这诗,还可以抛砖引玉,风标不是说我解出了这诗句后,他就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的吗?那个秘密还是他爷爷留下的另一首诗。”
风标点头,“对!我这秘密的一首诗,是和子规解开的这谜诗一起被我爷爷留下的。当时这两首诗都仅有我父亲和我大伯见到,而他们两人形成了一致的判断:一般谜诗的内容都流于表面,所以他们一致认为这谜诗之下,并没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讯息。
“而虽然如此,这谜诗我父亲大伯上手,一时也难以破解,于是他们就刻意把谜诗的前四句传播到外面去,看看外人的解释。至于谜诗没有谜题的最后两句:‘紫雾蒸腾风云化,自在任凭南北风。’就唯有我族人自己知道,我父亲能告诉你们,已经是出于一些信任了。
“而我将要告诉你们的这秘密的诗,也仅有六句,其中并没有谜题,但越是如此,越令我父亲和大伯不敢轻视。所以这秘密的诗仅有他们两人知道,而没有第三人知道。今早我父亲告诉了我,我告诉你们之后,我也希望你们能够保证,这诗仅有我和你们四个人知道。
”天下间,就仅有我们四人和我大伯我父亲知道,这一要求不算过分吧?这算是我的恳求。当然如果你们无法做到,我还是会把秘密告诉你们,毕竟我方才答应下了,但在你们知道之后,我就会把那个无法保密的人抹除干净。”
风标这话说着平淡,他却已经将这诗的重要性说出,更是显示了强硬的态度,强制着众人要保密。他软硬兼施,既说着保密本是他的恳求,又说着不保密只能丧生。这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也就都明白这保密对自己有多么大的益处。
如果保密着诗文,那么这保密者是依着风标的恳求,于是风标对这保密者有感恩戴德之心;而如果泄密了诗文,那么这泄密者必遭风标毒手,绝无其他商量。这样相比之下,买卖怎么做,众人清楚不过。保密换得礼遇,泄密就是丧命,自然是该保密了。
“明月堪负乾离首。其中乾离为青,这一句诗就是说,在‘月’字上面放上‘青’字的脑袋,于是就还是‘青’字。”
“嗯——。”风标却问道,“既然这乾离本就是‘青’字,怎么在这里还要把下面的‘月’字换上一下,这三一句直接叫乾离,不就好了嘛?”
子规白了一眼风标,“你哪里见过七言诗第三句就两个字的?单是为了凑字数,也该有七个字之多,而为了凑字数将这‘青’字下面换了个月,也可以理解。但我认为,这换月之说,还并不是那么简单,它一定有暗中的昭示之意。”
“哦?”
子规道:“这换月一词硬说起来,也许和我与丹歌有些关系,我们帮助了太阴归位,月宫主人的更易,从业膻根换到太阴星君,也许可以说成是换月,但其实这样说起来颇为勉强。
“可我忽见这换月之词,就恰能即刻附和着举出一样换月的事例来。这正可见这换月之说,绝非单单凑字数那么简单,它一定意有所指。”
子规说着,看众人并没有被说服,显然他的解释苍白无力,并不具有说服力。子规也不气馁,而是继续说道:“我们其实也能从全诗之中找到答案。在这诗的第四句,诗句为:‘文豹须受后身刃。’这一句就简单明了,正是把‘豹’字的后面去掉,于是第四句的解就是‘豸’字。
“这一句很简单,相比于此句,如果第三句老家主也仅仅想解出一个‘青’字,那这一句根本不需这么写,并不需要以乾离从生从丹解出‘青’字后,再换去‘青’字下面的‘月’。这一句完全可以这么写……”
子规想了想,到:“这一句可以写成,‘落月恰逐丰年尾’,或者更简单些,写成‘一月咬去丰尾巴’。这样也能解出‘青’字,且并不会产生换月的说法。但老家主并没有如此写得简单了,而是刻意写出换月,这其中必定有相当的深意蕴藏。”
这一回丹歌子规金勿三人都连连点头,子规这次的分析就很有说服力了,第四句那么简单,而第三句却故意绕了个弯儿,其中一定是有深意的。而众人在佩服与子规的聪明时,也在感慨老家主的用意,那第四句那么简单,定是老家主给后人解诗的一个提示,让后人不要轻视了换月之说。
而随着子规解释这第三句,也顺道把第四句诗对应的字解出来了,正是一“豸”字。
“豸?”丹歌问道,“你方才说道第四句解出来的字为豸,这豸是什么意思呢?”
子规笑道:“豸。在古书上,指的是没有脚的虫子。而这四句的诗文解出来的字连起来,是‘黄丛青豸’,这所指的东西,正是清杳居后院,我们说的黄花青虫啊!”
“啪。”丹歌一拍手,继而一摊,“哦!敢情这玩意儿解出来的东西,我们早就已经注意到了,那这一句诗对我们毫无帮助啊!”
“谁说没有。”子规笑了笑,“我们解开了这前面的诗文,就可以联系后文来看一看全局了。黄丛青豸,之后跟着的诗句为‘紫雾蒸腾风云化,自在任凭南北风。’我有着这样的猜测,这一首诗的意思,是否在说那黄丛青豸遇到紫气之后,会发生变化呢?”
“变化?”丹歌想到,“我们已经见识过这种变化了,正是那青虫变化成了巨大的飞蛾啊。我投食之时,正是将紫气盖在头顶,使自己为鸿运当头。杳伯也曾说唯有鸿运当头的人,喂食那蜜糖,青虫才会食用化蛾。而鸿运当头的人,望气去看,那人的头顶正是一团紫气啊。
“所以黄丛青豸遇到紫气之后,正是变化为飞蛾啊。而那飞蛾在天空肆意飞行,罕有敌手,可不是‘自在任凭南北风’嘛。”
子规听这丹歌这皆是倒是和诗句契合,可他总感觉不对。他想了想,忽而想起了一个症状,“啊对!我们在见那飞蛾的茧时,还发现了什么?”
“呃……”丹歌有了片刻,想了起来,“我想起来了,那飞蛾茧占据的地面四周,被杳伯插上了白针,防止其他青虫的啃食。这怎么了吗?”
子规道:“所以这飞蛾是一种人为干预之下的产物,而并非自然生长。按照自然生长,这飞蛾一定是在未长成的时候,就被同类的青虫分食了!不知道这些青虫分食了结茧的同类,是否会有另一种变化呢?”
丹歌看向了风标,问道:“杳伯就不曾让青虫们分食了结茧的青虫吗?”
“他哪里舍得?”风标笑道,“据闻我母亲的嫁妆,也就是泰山顶山获得的黄花青虫种子,被我伯伯种在那后院,每天照料,历时一年有余才出土冒芽,这得来可是不易!而在你们喂养蜜糖使青虫化为飞蛾之前,后院也仅发生过一次青虫变化为飞蛾的事。
“那时我大伯见青虫有这样的变化,他自然珍惜得很,哪还容得青虫前去分食,他愣是一条一条地把青虫移回了黄花,保全了飞蛾茧。之后飞蛾破茧而出,群虫畏惧,我大伯也才从中得到启示,才有了你们见到的用白针保护飞蛾茧的情况。
“而那第一只飞蛾,夜里飞去不见,我大伯执火杖追寻,那飞蛾扑火杖而来,触火而死,徒留给我大伯一句全尸。我大伯伤心之余把飞蛾**,就有了白针蛾翅等许多医疗宝品。”
丹歌点点头,“那这么说来,我们乘坐着去往风家,扑入风家祭坛火焰当中的那个飞蛾,才是第二只飞蛾,这前后两只,一只因为珍惜,二只因为救人,都不曾任由青虫吃掉。所以子规的猜测还真是有些可能,青虫吃了飞蛾,或许有另一条进化路线。是什么样的路线呢?”
子规道:“你还记得我们那夜的讨论吗?青虫吃结茧的同类,我当时说就像是在炼蛊。最后留下的那一只青虫蛊,势必有大变化!”
“可……”风标笑道,“如果你们的猜测停留在理论的话,我大伯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是啊。”丹歌道,“如果有一个权威的人,提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想法,或者肯定我们的想法,你大伯或许就可以一试了。”他说着看向子规,“那说起来,既然想法不可实践,我们就又回到了黄丛青豸这简单的四字上,你这解开谜诗,还是毫无用处啊!”
子规笑道:“倒还有个用处!我解开这诗,还可以抛砖引玉,风标不是说我解出了这诗句后,他就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的吗?那个秘密还是他爷爷留下的另一首诗。”
风标点头,“对!我这秘密的一首诗,是和子规解开的这谜诗一起被我爷爷留下的。当时这两首诗都仅有我父亲和我大伯见到,而他们两人形成了一致的判断:一般谜诗的内容都流于表面,所以他们一致认为这谜诗之下,并没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讯息。
“而虽然如此,这谜诗我父亲大伯上手,一时也难以破解,于是他们就刻意把谜诗的前四句传播到外面去,看看外人的解释。至于谜诗没有谜题的最后两句:‘紫雾蒸腾风云化,自在任凭南北风。’就唯有我族人自己知道,我父亲能告诉你们,已经是出于一些信任了。
“而我将要告诉你们的这秘密的诗,也仅有六句,其中并没有谜题,但越是如此,越令我父亲和大伯不敢轻视。所以这秘密的诗仅有他们两人知道,而没有第三人知道。今早我父亲告诉了我,我告诉你们之后,我也希望你们能够保证,这诗仅有我和你们四个人知道。
”天下间,就仅有我们四人和我大伯我父亲知道,这一要求不算过分吧?这算是我的恳求。当然如果你们无法做到,我还是会把秘密告诉你们,毕竟我方才答应下了,但在你们知道之后,我就会把那个无法保密的人抹除干净。”
风标这话说着平淡,他却已经将这诗的重要性说出,更是显示了强硬的态度,强制着众人要保密。他软硬兼施,既说着保密本是他的恳求,又说着不保密只能丧生。这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也就都明白这保密对自己有多么大的益处。
如果保密着诗文,那么这保密者是依着风标的恳求,于是风标对这保密者有感恩戴德之心;而如果泄密了诗文,那么这泄密者必遭风标毒手,绝无其他商量。这样相比之下,买卖怎么做,众人清楚不过。保密换得礼遇,泄密就是丧命,自然是该保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