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拿捏住的感觉很不好,有一种连呼吸都必须经过对方同意的屈辱感。
秦堪现在就感觉被刘瑾拿捏住了。
朱厚照根本不清楚他和刘瑾之间积累了多深的仇怨,大大咧咧将杜宏升官一事托付给刘瑾,然后什么都不管了。刘瑾呢,回了一句含含糊糊的“尽力而为”,天知道这四个字里有没有一丝诚意。
于是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没过几天,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宇迁调兵部尚书,而空缺下来的左都御史一职的人选,刘瑾仿佛忘记了似的,一直悬而未决,就这样吊在那里不闻不问,引朝中文武猜测纷纷。
朝堂六部里,兵部又被刘瑾掌握了。新任尚书刘宇不用说,自是刘瑾党羽爪牙,而且是超级铁杆爪牙。
刘宇,字至大,钧州人,成化八年进士。从知县做到监察御史,按察使,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官路可谓平步青云,不过为人很差劲,弘治时大学士刘健举荐他巡抚大同,刘宇利用职权大肆走私索贿,当地军民怨声四起,终于上达天听,弘治帝遣锦衣卫密查后,对当时的兵部尚书刘大夏叹道:“健荐宇才堪大用,以朕观之,此小人,岂可用哉?由是知内阁亦未可尽信也。”
向来对臣子颇为宽容仁厚的弘治帝,竟对刘宇下了这么一番评语,甚至直接以“小人”称之,足可见刘宇差劲到什么程度,也看得出刘瑾麾下的爪牙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前途从此黯淡无光的刘宇一直等到弘治帝驾崩,他终于等来了人生的春天。
等到刘瑾掌了司礼监,焦芳投阉当上了大学士,心窍玲珑的刘宇也赶紧抱住了焦芳的大腿,顺着焦芳的老大腿一直往上,终于狠狠抱住了刘瑾的大腿,求包养,会吃饭,会暖床……
终于,刘宇成为了新任兵部尚书。
吸引小人攀附的唯有权势和利益,刘瑾的权势为他张开了一张天罗地网,将朝堂里一心追逐名利官位的官员们尽收入彀,他用这样的方式渐渐占领了朝堂,蚕食了文官集团。
****************************************************************
久未上朝的正德皇帝破天荒地出现在金殿早朝之上,一脸惺忪打着呵欠坐没坐相,饶是如此,无数老臣痛哭流涕,激动万分的同时,也不禁在心中暗暗揣度陛下此刻是不是梦游未醒,云里雾里游荡到金殿了?
刘瑾掌权,正德怠政,君臣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朱厚照不喜见朝堂老臣动辄指责训斥的嘴脸,常以一句“龙体不适”便推脱上朝,并命百官奏事可呈内阁,由内阁票拟之后,送司礼监批红。
一啄一饮皆有因果,正德怠政的必然结果,便是导致司礼监刘瑾的权力迅速膨胀,刘瑾的权力膨胀便导致朝中攀附阉党的势力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了“顺刘公公者生,逆刘公公者死”的恶性循环,弘治皇帝花了一辈子时间打下的盛世江山基础,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崩塌下去,朝堂里乌烟瘴气,权阉一手遮天,忠臣苦苦支撑。
今日朱厚照难得上一次早朝,群臣激动之余,却也带着几分警惕。
无事不登金銮殿,虽说金銮殿是他老朱家的,但这个败家子皇帝甚少涉足来此,今日破天荒出现,……他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百官山呼万岁之后,接下来便是禀奏国事的时候。
鉴于皇帝陛下是金銮殿的稀客,机会难得,寻常国事自然没必要浪费时间,短暂的沉默过后,吏部左侍郎王鏊出班奏道:“陛下久不视朝,怠懈朝政,天下臣民盼陛下励精图治,而陛下却嬉玩于深宫而弃天下于不顾,此非君道也,为裨益皇权,彰显圣德,老臣请求陛下复开弘文馆,陛下万机有瑕时来弘文馆论史讲经,论古之兴衰而鉴今之荣辱,令陛下知晓祖宗江山来之不易,当勤之勉之敬之,老臣伏请陛下恩准。”
王鏊此言方毕,群臣顿时朝他投去赞赏的目光,然后纷纷跪拜于殿,齐声道:“伏请陛下,复开弘文馆。”
弘文馆,洪武三年由太祖朱元璋亲自设立,天下鸿儒博学才俊纷而聚之,开弘文馆的用意在于“不只是助益学问,而是想通过你们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明仁宗原话)”
洪武十年,太祖老先生正在酝酿大杀功臣以保朱氏江山万万年之时,这种事干起来终究有些心虚,英明的太祖老先生敏锐地意识到,弘文馆那种酸儒腐丁聚集之处对他大杀功臣之事绝不会满口颂扬,大抵这些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太祖皇帝心一横,老子先关了弘文馆再说,等把功臣杀得七七八八再开便是。于是洪武十年八月,弘文馆被关闭。
此后弘文馆几次复开,又几次关闭,简单来说,它根本已不是读书人论天下古今事的单纯场所,不同的政治需要决定它是开是关。
今日吏部左侍郎王鏊提出复开弘文馆,不得不说他煞费心机。
不仅可以给这位年轻的皇帝通过史书兴衰而教导他为君的道理,将他引回圣明君主的正道上,而且从此以后君臣之间更多了一个见面的机会,多了一个互相沟通的场所,多多少少也能避免刘瑾的权势完全遮天蔽日,群臣哭诉无门。
王鏊的请求于是引来满朝大臣的齐声附和。
朱厚照很痛快,非常干脆地点头:“好,复开弘文馆之议,朕准了。弘文馆设于文渊阁偏殿,由三位内阁大学士轮流执掌,朕‘万机有瑕’之时,一定会与各位臣工论史讲经。”
王鏊顿时不敢置信地抬起头,老泪迅速涌上幸福的泪花儿。
金殿之上很快传来众臣幸福的哽咽声。
答应得这么爽快,这昏君失恋了么?
谁也未曾发觉朱厚照言语中的小小狡猾。
“万机有瑕”,朱厚照深宫里忙着斗狗熬鹰耍蛐蛐儿,如此“万机”,哪来的“有瑕”?
此刻的朱厚照表现得像一个市侩的商人,见群臣幸福得不能自已,朱厚照狡猾地眯起了眼睛,笑道:“你们的要求,朕准了,朕这里也有一个要求……”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脑中警铃大作,小心地拱手道:“陛下请讲。”
“要求很小,也不用耗费国库分文……”朱厚照笑眯眯道:“朕决定,内库拨银一百万两,于皇城的西苑太液池西南岸,西华门附近建一片殿宇,是为朕的离宫,名曰‘豹房’,以后呀,所有朝政军务民事奏疏文函皆送豹房批奏,中外文武官员有面君者,皆赴豹房朝拜。”
“啊?”
满朝大惊,不仅殿上的文武官员,连朱厚照身旁的刘瑾也呆住了。
显然,朱厚照欲建豹房一事,此前只有秦堪一人知道,连刘瑾也被瞒了个死死。
“啊什么啊,很奇怪吗?”朱厚照对大臣们的反应很不满:“朕答应你们一件事,你们也答应朕一件事,有来有往,童叟无欺,很公平嘛。刘瑾……”
“老,老奴在。”刘瑾愁眉苦脸应道。
“建豹房的事交给你了,跟马永成好好合计合计,拨银子,征民夫,赶紧给朕把它建好。”朱厚照说着忽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语出含糊道:“国事差不多奏毕,朕回宫睡觉去了,天不亮就开朝会,折腾得朕睡不好,也不知哪个老匹夫定下寅时早朝的规矩……”
扔下满殿震惊尚未回神的大臣,朱厚照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喃喃骂着,闪身回了谨身殿更衣去了。
望着殿上空荡荡的金黄龙椅,站满了数百人的金殿仍旧死一般寂静,值日宦官扬了扬拂尘,正打算尖着嗓子高喝“国事奏毕,百官退朝”的场面话,眼角余光一瞟,却见司礼监刘公公一脸愁云,如丧考妣的模样,宦官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出声儿。
可怕的寂静仍在继续,不知过了多久,忽闻殿内扑通一声,吏部左侍郎王鏊重重跪倒在地,双手高举仰望金殿描着祥云的殿顶,悲怆大呼:“先帝啊——”
紧接着,满殿大臣同时跪了下来,齐声悲怆大呼:“先帝啊——”
殿内顿时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大哭声,可以肯定,跟刚才幸福哽咽的性质绝对不一样。
举殿同悲之时,刘瑾像被人狠狠踹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泪流满面尖着嗓子嘶吼道:“你们哭什么?你们哭什么?不要你们出银子,不要你们征民夫,该哭的是杂家!是杂家啊!先帝啊——”
满殿大臣们的哭声顿时一滞。
——也对啊,我们哭什么?
***************************************************************
ps:本以为今天能三更。。。对不起,我深深的高估了自己。。。(未完待续。如果您
秦堪现在就感觉被刘瑾拿捏住了。
朱厚照根本不清楚他和刘瑾之间积累了多深的仇怨,大大咧咧将杜宏升官一事托付给刘瑾,然后什么都不管了。刘瑾呢,回了一句含含糊糊的“尽力而为”,天知道这四个字里有没有一丝诚意。
于是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没过几天,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宇迁调兵部尚书,而空缺下来的左都御史一职的人选,刘瑾仿佛忘记了似的,一直悬而未决,就这样吊在那里不闻不问,引朝中文武猜测纷纷。
朝堂六部里,兵部又被刘瑾掌握了。新任尚书刘宇不用说,自是刘瑾党羽爪牙,而且是超级铁杆爪牙。
刘宇,字至大,钧州人,成化八年进士。从知县做到监察御史,按察使,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官路可谓平步青云,不过为人很差劲,弘治时大学士刘健举荐他巡抚大同,刘宇利用职权大肆走私索贿,当地军民怨声四起,终于上达天听,弘治帝遣锦衣卫密查后,对当时的兵部尚书刘大夏叹道:“健荐宇才堪大用,以朕观之,此小人,岂可用哉?由是知内阁亦未可尽信也。”
向来对臣子颇为宽容仁厚的弘治帝,竟对刘宇下了这么一番评语,甚至直接以“小人”称之,足可见刘宇差劲到什么程度,也看得出刘瑾麾下的爪牙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前途从此黯淡无光的刘宇一直等到弘治帝驾崩,他终于等来了人生的春天。
等到刘瑾掌了司礼监,焦芳投阉当上了大学士,心窍玲珑的刘宇也赶紧抱住了焦芳的大腿,顺着焦芳的老大腿一直往上,终于狠狠抱住了刘瑾的大腿,求包养,会吃饭,会暖床……
终于,刘宇成为了新任兵部尚书。
吸引小人攀附的唯有权势和利益,刘瑾的权势为他张开了一张天罗地网,将朝堂里一心追逐名利官位的官员们尽收入彀,他用这样的方式渐渐占领了朝堂,蚕食了文官集团。
****************************************************************
久未上朝的正德皇帝破天荒地出现在金殿早朝之上,一脸惺忪打着呵欠坐没坐相,饶是如此,无数老臣痛哭流涕,激动万分的同时,也不禁在心中暗暗揣度陛下此刻是不是梦游未醒,云里雾里游荡到金殿了?
刘瑾掌权,正德怠政,君臣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朱厚照不喜见朝堂老臣动辄指责训斥的嘴脸,常以一句“龙体不适”便推脱上朝,并命百官奏事可呈内阁,由内阁票拟之后,送司礼监批红。
一啄一饮皆有因果,正德怠政的必然结果,便是导致司礼监刘瑾的权力迅速膨胀,刘瑾的权力膨胀便导致朝中攀附阉党的势力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了“顺刘公公者生,逆刘公公者死”的恶性循环,弘治皇帝花了一辈子时间打下的盛世江山基础,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崩塌下去,朝堂里乌烟瘴气,权阉一手遮天,忠臣苦苦支撑。
今日朱厚照难得上一次早朝,群臣激动之余,却也带着几分警惕。
无事不登金銮殿,虽说金銮殿是他老朱家的,但这个败家子皇帝甚少涉足来此,今日破天荒出现,……他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百官山呼万岁之后,接下来便是禀奏国事的时候。
鉴于皇帝陛下是金銮殿的稀客,机会难得,寻常国事自然没必要浪费时间,短暂的沉默过后,吏部左侍郎王鏊出班奏道:“陛下久不视朝,怠懈朝政,天下臣民盼陛下励精图治,而陛下却嬉玩于深宫而弃天下于不顾,此非君道也,为裨益皇权,彰显圣德,老臣请求陛下复开弘文馆,陛下万机有瑕时来弘文馆论史讲经,论古之兴衰而鉴今之荣辱,令陛下知晓祖宗江山来之不易,当勤之勉之敬之,老臣伏请陛下恩准。”
王鏊此言方毕,群臣顿时朝他投去赞赏的目光,然后纷纷跪拜于殿,齐声道:“伏请陛下,复开弘文馆。”
弘文馆,洪武三年由太祖朱元璋亲自设立,天下鸿儒博学才俊纷而聚之,开弘文馆的用意在于“不只是助益学问,而是想通过你们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明仁宗原话)”
洪武十年,太祖老先生正在酝酿大杀功臣以保朱氏江山万万年之时,这种事干起来终究有些心虚,英明的太祖老先生敏锐地意识到,弘文馆那种酸儒腐丁聚集之处对他大杀功臣之事绝不会满口颂扬,大抵这些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太祖皇帝心一横,老子先关了弘文馆再说,等把功臣杀得七七八八再开便是。于是洪武十年八月,弘文馆被关闭。
此后弘文馆几次复开,又几次关闭,简单来说,它根本已不是读书人论天下古今事的单纯场所,不同的政治需要决定它是开是关。
今日吏部左侍郎王鏊提出复开弘文馆,不得不说他煞费心机。
不仅可以给这位年轻的皇帝通过史书兴衰而教导他为君的道理,将他引回圣明君主的正道上,而且从此以后君臣之间更多了一个见面的机会,多了一个互相沟通的场所,多多少少也能避免刘瑾的权势完全遮天蔽日,群臣哭诉无门。
王鏊的请求于是引来满朝大臣的齐声附和。
朱厚照很痛快,非常干脆地点头:“好,复开弘文馆之议,朕准了。弘文馆设于文渊阁偏殿,由三位内阁大学士轮流执掌,朕‘万机有瑕’之时,一定会与各位臣工论史讲经。”
王鏊顿时不敢置信地抬起头,老泪迅速涌上幸福的泪花儿。
金殿之上很快传来众臣幸福的哽咽声。
答应得这么爽快,这昏君失恋了么?
谁也未曾发觉朱厚照言语中的小小狡猾。
“万机有瑕”,朱厚照深宫里忙着斗狗熬鹰耍蛐蛐儿,如此“万机”,哪来的“有瑕”?
此刻的朱厚照表现得像一个市侩的商人,见群臣幸福得不能自已,朱厚照狡猾地眯起了眼睛,笑道:“你们的要求,朕准了,朕这里也有一个要求……”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脑中警铃大作,小心地拱手道:“陛下请讲。”
“要求很小,也不用耗费国库分文……”朱厚照笑眯眯道:“朕决定,内库拨银一百万两,于皇城的西苑太液池西南岸,西华门附近建一片殿宇,是为朕的离宫,名曰‘豹房’,以后呀,所有朝政军务民事奏疏文函皆送豹房批奏,中外文武官员有面君者,皆赴豹房朝拜。”
“啊?”
满朝大惊,不仅殿上的文武官员,连朱厚照身旁的刘瑾也呆住了。
显然,朱厚照欲建豹房一事,此前只有秦堪一人知道,连刘瑾也被瞒了个死死。
“啊什么啊,很奇怪吗?”朱厚照对大臣们的反应很不满:“朕答应你们一件事,你们也答应朕一件事,有来有往,童叟无欺,很公平嘛。刘瑾……”
“老,老奴在。”刘瑾愁眉苦脸应道。
“建豹房的事交给你了,跟马永成好好合计合计,拨银子,征民夫,赶紧给朕把它建好。”朱厚照说着忽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语出含糊道:“国事差不多奏毕,朕回宫睡觉去了,天不亮就开朝会,折腾得朕睡不好,也不知哪个老匹夫定下寅时早朝的规矩……”
扔下满殿震惊尚未回神的大臣,朱厚照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喃喃骂着,闪身回了谨身殿更衣去了。
望着殿上空荡荡的金黄龙椅,站满了数百人的金殿仍旧死一般寂静,值日宦官扬了扬拂尘,正打算尖着嗓子高喝“国事奏毕,百官退朝”的场面话,眼角余光一瞟,却见司礼监刘公公一脸愁云,如丧考妣的模样,宦官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出声儿。
可怕的寂静仍在继续,不知过了多久,忽闻殿内扑通一声,吏部左侍郎王鏊重重跪倒在地,双手高举仰望金殿描着祥云的殿顶,悲怆大呼:“先帝啊——”
紧接着,满殿大臣同时跪了下来,齐声悲怆大呼:“先帝啊——”
殿内顿时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大哭声,可以肯定,跟刚才幸福哽咽的性质绝对不一样。
举殿同悲之时,刘瑾像被人狠狠踹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泪流满面尖着嗓子嘶吼道:“你们哭什么?你们哭什么?不要你们出银子,不要你们征民夫,该哭的是杂家!是杂家啊!先帝啊——”
满殿大臣们的哭声顿时一滞。
——也对啊,我们哭什么?
***************************************************************
ps:本以为今天能三更。。。对不起,我深深的高估了自己。。。(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