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三蛇蝎被熊熊烈火烧至灰烬,城山湖道:“应有此报!”
    一道虹光过后,所有东西都像消失殆尽。
    “道友们,我现在要走了,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城山湖回忆起苏轼曾跟他说过的苏澹生平,又对李飞扬说了一遍。
    苏澹还在四岁就开始学习弹奏秦筝,从此苏澹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九岁第一次登台自弹自唱,大家都称赞道:“苏门出神童”。
    十八岁,苏澹先后师承陆丁、陆阙,专注学习乐律、乐韵的修炼,无论在演奏、演唱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被誉为“真秦之声”,很快,苏澹之名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但是,人有了能力,出名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可的,总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其中就有一位乐师就没有讨好他,还跟他说,这不是“天籁之音”,真正的“天籁之音”是不需要乐器就能表达的,苏澹都记在心上,他记住的不是乐师的出言不逊,而是这个“天籁之音”。
    “天籁之音”究竟是怎样的呢?在哪里才能找到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年轻时候的苏澹。
    时光飞逝,转眼苏澹到了三十岁,这些年,他为了找寻天籁之音而走遍了蜀地各州府、山川。只可惜,均无果,所谓的“天籁之音”依然遥不可及。
    机缘偶遇,一位很久没有联系的故人从远方寄来信件,说他已经在那边落户,因为那边景色优美,又久未见面,想邀请他到大理国善巨郡一聚。苏澹看完信后,二话不说,大笔一挥,立即回信,随即便收拾好行囊、带好盘川便启程,他有预感到在那里定能找到“天籁之音”。
    苏澹远道而来,却又不认识路,无奈之下,只好一路问人,一路上,也不知询问了多少人,跌跌撞撞,走了不少弯路,才勉强到达大理国境内。
    拜访完友人后,他得知,这附近有一处奇景叫虎跳峡,景色十分壮丽,无奈,友人年事已高,不能带他前往,于是苏澹只好只身前往了。
    经过长途跋涉,苏澹终于来到了大理境内,闻名不如见面,果然是一个化外圣地,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造就这彷如世外桃园的古朴风貌。日出晨曦,异族风情也让人陶醉,美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像剧情层叠不穷,湛蓝的天空、澄碧的湖水、绿草茵茵、牛羊成群,更有令人震慑的云海,描绘出一幅幅壮阔的大理美景。
    他沿途也品尝了很多当地的美食,破酥包、过桥米线、酸角糕,豆焖饭等。
    虽然一路上迷茫,但因为他本性豁达,也没有感觉太疲累。坐上竹筏,顺着大河一路飘向下游,水天一色,一座座布满绿树的小山峰,万亩贡米稻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层层叠叠、弯弯曲曲,僮人村落茅屋丛立、依山而建、依次排开、错落有致,宛如仙境一般。
    日出日落美轮美奂,山碧绿宛如翡翠,其倒影和实景对称出另一种华丽,云海造就的美景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由于是竹筏而至,于是他就问船家,“船家,这是哪里啊?”
    两岸有雪山对峙,左岸为哈巴雪山,右岸为玉龙雪山,自谷底到山顶高差达三千多米,万物如银雕玉砌,山舞银蛇,白雪皑皑,远远望去,俨然一派北国风光,颇为壮观。
    “哦,这么,这叫金沙江,前方叫虎跳峡。”
    苏澹一听,就来兴趣,心想:日盼夜盼,终于被我找到这里了,真的是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问:“为何叫虎跳峡?”
    船家解释道:“相传当地的权贵木老爷富极一时,身边有不少能人才子。其中有一个特能算命。一天,替木老爷算算,据说木老爷生时大富大贵,但是死后却无棺材可用。木老爷大惊,从此在他所要经过的任何地方,每隔十里地就放置一口棺材以和命运作抗争。一天,天气极好,木老爷心情极佳,于是骑着自己的坐骑--一头老虎,沿金沙江边走去。江水汹涌澎湃,江岸风景如画。适逢金沙江逢枯水期,人虎到了一个较狭窄地段,老虎在此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纵身一跃,往江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跳去。老虎后腾空便越过,人却再也没有和虎同时着落,而是早已掉入了滚滚江水中。故称‘虎跳峡’,江中的礁石则称作‘虎跳石’。”
    这个传说,听得苏澹如痴如醉,他完全被这美丽的传说吸引住了,更加迫不期待地要看一看这一神奇之地。
    他下船后,苏澹决定一探究竟,沿着峡谷顶上走,往下观看虎跳峡,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面被挤压,跨岸大约有六十米左右,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七个陡坎,有两百米短距离落差。水势汹涌,声闻数里。虎跳峡波涛汹涌、水流湍急,全长约三十里,分成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
    奔腾的江水宛如从天一泻如注、惊涛骇浪,从一阶的哗啦啦、哗啦啦,落到江里就变成轰隆隆、轰隆隆的巨响,响声震天,就像煮沸了的开水。
    他先是被气势非凡虎跳峡的水流所震慑,尔后,听到瀑布的震耳欲聋的声音,为之感动,他仿佛听到了不同于平静湖水的那种恬静,又有别于人间喧嚣的那种烦躁,这是大自然的摄人心魄的力量!
    “这就是天籁之音!”苏澹感叹道,“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
    于是,他索性就在附近住下,而且每天都要早早来,落日才走,周而复始,那种险要陡直的山路,真足够让你体会艰苦人生。山路虽然崎岖难行,但也不能阻止苏澹练歌的热情。
    虎跳峡附近沿途都是原始风光,荒芜人烟,除了偶尔能碰到路过的商人,几里路走下来,人迹罕至,难见到一个人影。
    这也无形中,让苏澹真正静下心来。有时,他忘记了下山,就吃附近的野果、抓野兔、蛇之类的充饥。
    苏澹对着江水练唱,渐渐地功力长进,演唱细腻而不失张力。
    突然,一日,有一封家书从遥远的眉山寄来,他打开一看,竟然是家父苏序的死讯!他泣不成声,原本心情低落的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又来到了虎跳峡,在悬崖上行走,他伤心地哭泣难以自止。一失足,竟然跌落到了江中,随着滔滔江水流入大海,可怜苏澹一生追求天籁之音,在丧父之痛未完,却又英年早逝。
    苏轼成年后,多次带道士想招魂,但都无功而返。数年多番打听后,听说南方夷人哭丧调竟然是用他伯父曾经写过的哀殇哭鬼神悼词所改编的。或许是苏澹泉下有知,回来报梦说他如今深处夷地。
    于是,苏轼便南下深入夷地,在一个热心的族人引导下,来到了“念湖”,据说此地只为了思念一个人,所以把那里叫作“念湖”。可以说,念湖是因为一个发现者的思念而得名。
    才找到了长老所在的营帐。在长老的描述得知,哀殇哭鬼神悼词是苏澹的遗骸在半夜发出的,不单止持续不断,而且可以百里传音。
    当地长老一直都把他伯父的遗骸珍藏,还有他生前的一件衣服。苏轼感动地接过衣服,他给了银两给长老,多谢长老的照料,就命人把伯父带回家乡安葬。
    原本膝下无儿的苏澹虽然得以安葬,但是还是很感激苏轼。
    故此,即便苏轼屡次遭贬,每次贬官要转移地方,苏澹的魂魄也都跟着,一路上苏轼虽然颠簸,却也因为苏澹得以逢凶化吉。直到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此时,苏东坡已是五十九岁的高龄的老者,身体又患有严重的痔疾,艰苦万分。此时,他的家庭四分五裂,次子苏迨一家及小儿苏过的妻儿去宜兴,和大儿子苏迈住在一起;自己则携带幼子、与侍妾王朝云和两老婢,主仆五人赴惠州。
    这时的苏轼,已经沦为一名犯人,他的生活拮据困苦,起居都受人监视。在古时,岭南时常是贬谪之地,就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瘴气顽生,疾病较多,历代朝廷,无不是把所谓“罪大恶极”之人贬谪到这里来。
    然而,最奇怪的是苏澹的灵魂,一入岭南便感觉灵力上涌,经脉全通,感应灵通,立即飞升得道。
    后来苏轼巧遇下凡不久的苎罗西子,叔侄一同加入了刚组建的西湖一脉。
    苎罗西子盛赞:“不管是声音、视觉都是非常全能型的,演唱的东西很细腻,但是在奔放的时候又是很大气,已经可以说是一个顶级的仙侠了。”
    来到惠州,苏澹开始潜心修道,他试图把音乐融入到仙法之中,丰湖渔唱、茶之法就是在这时所练就的。
    李飞扬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他完全没有想到过苏澹,居然有这么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道:“以真者温吾心,其用追梦之步延生命之程,永驻此世。”

章节目录

东江奇侠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明仔列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仔列夫并收藏东江奇侠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