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汴梁枢密院,这个北宋最高的军事机构,掌控着北宋军政大权,是整个北宋所有军队的最高机关。
按理说,应该是名将如雨的,可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文官把持,枢密副使之中,也只有少数一两个是武将。
类似之前的枢密院会议,韩琦,曹刿这样的枢密副使,都可以畅所欲言,可是名义上,是第一枢密副使的武将枢密使,很少有发言的机会。
北宋仁宗以来,文臣的权柄逐步扩大,一个七品文官,可以担任一县,甚至是一府首脑,可是都总管这个级别,已经是绝对的高级将领了,可是除非领军出征,在驻扎的时候,有时候要受到六七品的文官掣肘。
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枢密院的武官,尽可能的降低存在感,甚至不轻易的涉足到内部争斗之中,他们很清楚,文官在争斗之中失败,或许只是败了风头,或者稍稍受挫,可是一旦这个遭遇落到了武官的身上,同仇敌忾之下的,武官将会万劫不复。
不过这一次,却有些例外,不少的武将集中到了枢密院,并且坐到了枢密院的大堂之中。
这个决定,是枢密使做出来的,贾朝昌把附近的武将总管,调集了12人左右,几乎都是都总管以上武将,还都是久负盛名的名将,他的目的很简单,研究西夏之战,找出胜利的根源,并且复制出来。
枢密院是什么地方,一个掌控北宋武力的地方,可以说,军事上面的任何成功,都会大幅度的加强贾朝昌的功劳。
不过,要有例外的,西夏之战,这一战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枢密院的控制,整个作战计划枢密院是知道,可是最开始的计划,只是在辽夏之战之中沾点便宜,却没想到,一下子打成了灭国之战。
或许,贾朝昌有点功劳,可是这个功劳,跟韩琦这么如日中天比起来,还是差别巨大。
就算是之前,咄咄逼人的韩琦,都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庆历变法的时候,韩琦和范仲淹都是枢密副使,但是一个实际行驶的,是东府的职权,韩琦盯住的,则是枢密使。
好容易,把变法派盼下去了,哪怕韩琦还有起伏的机会,可是没有个十年的时间,也不可能,贾朝昌刚刚松了一口气的,现在,就又来了。
贾朝昌当然清楚,有些言论,是保守派散布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在自己无法兑付韩琦的前提下,拉拢足够多的人,给韩琦制造麻烦。
清楚归清楚,贾朝昌几乎必然,跟韩琦站在了对立面上,他要想坐稳位置,就必须要跟韩琦对立。
贾朝昌内心,很是想用别的手段,可惜,连保守派都没有办法,只好把韩琦摆出来,拉敌人,贾朝昌没有这个自信,比后戚和大官员为主的保守派做的更好,那么,证明自己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战争啊,那是枢密院掌握了,非战功不得封赏,也是军方常见的,之前,贾朝昌不敢动弹,一方面,北宋较弱,能够抵挡住西夏和辽国的攻击,已经算是不错了,更别说攻击了。另外一方面,朝廷没钱,没有足够的钱,支撑整个用兵的需要。
兵者凶也,大军开动,银钱是如同流水一般的去了,在北宋整个经济环境都是红线,财政赤字的前提下,能够压缩的,也就是军方的开支。
可是现在,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北宋充满赤字,只能够不停维持的财政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个铁料,让北宋的财政支出,减少了一大半的,这让财政有了向好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西北的平定。
困扰北宋数十年,甚至从元昊的父亲爷爷一辈,都困扰北宋的西北边患,终于结束了,或许是辽国占据了西夏,可是军事方面,西北边患将会彻底的消散,就算是双方有大规模的战争的话,也会集中到河北这里。
河北,本身就是对持的地方,就算是加强防御,耗费的物资也不高,河北这里,背靠着京杭大运河的体系,从汴梁,从大名府过来的禁军,最多半个月之内,就可以布置到位,没有必要布置在边疆。
这就节约了极大的资金,也这就让军事成为了可能。
贾朝昌很清楚,只要他能够顺利的在河北动手,拿下也一点点的战功,不用灭亡辽国,都能够超越韩琦。
在北宋的整个历史上面,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东西,哪怕是再怎么极弱的皇帝,平复北方,收回幽云十六州,都是他们必然的愿望,哪怕是以仁闻名的仁宗,他的目的也是一样,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可能,他一点都不会放过。
保守派的策略,实际上,是成功的,贾朝昌,章得象,叶清臣,这个枢密使,东府首相,三司使,是横在韩琦面前的三座山,韩琦要想从副使这个级别,获得跨越,那么三个职务是必选。
或许,如果下放了之后,潜心积蓄力量,重新回来的韩琦,可能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三司使了,可是现在,在西夏灭亡大功,灵州和议,还有西北水利工程的加持之下,韩琦已经毫无疑问的越过了三司使这一个职权。
三司使虽然重要,有财相之称,可是他的狭隘性,让他很难越过这个层级,叶清臣的表现,也证明了,他对于更进一步,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可是韩琦就不一样了。
章得象在东府想办法,作为西府的枢密院,贾朝昌同样不能坐以待毙。
或许,韩琦的野心,是直接跨过三司使和西府,跃升到首相的位置,可是在所有人看来,最有可能的,也就是枢密使这个位置。
贾朝昌在这里做的并不好,韩琦又是枢密副使,本身已经有了这个基础,再夹着西北大胜,灭亡西夏的大功,就算不用保守派推波助澜,贾朝昌已经自危了。
北宋的军队怎么样,贾朝昌是心知肚明的,自保有余,攻击不足,这就是他的看法,可是在新式战法的加成之下,在足够的移动速度之下,西夏的奇迹也就诞生了。
西夏的军队,比起辽国一点都不差,如果弄清楚,韩琦到底是怎么战胜的,这个战法的精髓是什么,很有可能在河北复制韩琦在西北的一切。
对于贾朝昌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表现出枢密使的存在感,而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容易,也是最好表现出来的存在感,就在于军事上面。
弄清楚韩琦战功的来源,就成为了唯一需要做的,韩琦的战功,毕竟是在西北,而且是在辽夏之战的节骨眼上,很多是取巧了,如果贾朝昌,能够更进一步,在河北取得突破,哪怕是拿下一两个州,也足以抹平跟韩琦之间的差距。
研究成为重点,为此,贾朝昌甚至还越过了文武尊卑,求教这些武将,把这些武将集中到一起。
狄青也在邀请之列,作为不是世家出身,出身贫寒的他,十六岁替兄顶罪,被逮捕进京,开始了军旅生涯的,如果承平年景,他几乎不可能出头。
可是西夏给了他机会,从宝元初期,西夏反叛开始,进入西北边军,四年大小二十五仗,立下赫赫战功,后因为尹洙的提拔,越过了低级将领的门开,如今已经是真定副都总管。
韩琦西夏之战,一举拿下兴庆府,灭亡西夏,让他异常的吃惊,可以说,整个半生,都在西夏作战之中度过的他,很清楚西夏的强大,在他看来,不倾国之力,很难的拿下西夏。
可是韩琦却拿下了,而且异常的轻松,作为一个武将,狄青不会去关心,之后的灵州和议,到底占到了多少便宜,这些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更多的是战法,是两军对垒之中的,关于兵种和战术的运用。
实际上,能够被选到枢密院的这十几个将军,哪一个都不是简单,其中又以狄青最为出色,他不但精通战法,也是通晓军略,他也是贾朝昌最看重之一。
12个将军,位于枢密院的大堂之中,能够到今天这个级别,这些将军,相互之间,都比较的熟识,也都相对熟悉对方的能力,在相互交流了之后,开始拿起战报。
为了方便着12位军官,贾朝昌的准备之中,不但有整个西北之战的全部作战过程,一切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抄录了足够的副本,可以让每一个将军都看到。
西夏一战已经过去大半年了的,关于整个战场的经过,也都送过来了,关于死间的关系,因为太过重要,现在只有枢密使这一级知道,关于他的一些事情,都以春秋笔法盖过,语焉不详。
哪怕这些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可是在这一次的辽夏之战之后得,死间不但进入到了军方的序列,而且入了辽兴宗的眼,可以肯定,只要度过了一段时间,当他真正的掌握权势的时候,必然会成为北宋最重要的棋子。
地位大大的增加,连死间的身份都得到保护,在整个过程之中,除非有非常紧急的,关系到北宋存亡的事情,才会动用他,其他一般性的事情,甚至根本不会通知他,这样极大的避免了暴露的可能。
情报方面,写的语焉不详,甚至做了一些加工,刻意的隐藏了这个死间的存在,一些敏锐的,比如狄青这样的,已经感觉到了不同,他隐隐感觉到,情报方面,似乎有些太准确了,可是到底哪里不对,就说不清楚了。
可是这个疑惑,只是在脑海里民间,微微的闪过,就不见了,因为接下来,感兴趣的东西更多,北宋这边的战斗经过,却非常的详细的。
整个开端,是早在庆历三年的,枢密院就开始意识到辽夏之间的紧张气氛,开始做了应有的准备,后来发现辽夏之间,都在大幅度的调集战争物资,最终判断出这一战不可避免。
这已经是新的战法了,这是赵信提出来的,并且经过了验证之后,之后成为了枢密院判断军事行动的一个显著方法。
狄青等人大感兴趣,以前判断战争形势是怎么样的,在边境,在关键的地方,布置了大多的山寨,这些驻扎几百士兵的山寨,说白了,就是炮灰,起到预警的作用,无论是被攻破了之后,派人送信,还是狼烟方法,再或者是失去联络之后的判断,都可以大体的判断出战争的形态。
可是,在战争开始之前,用这种预判的方法,还是闻所未闻的,可是却很适合。
战争是需要资源的,或许在游牧部落,没有这回事,想要打仗,拉起人马,直接就开打了,可是一旦形成国家的形态,哪怕是游牧性质西夏和辽国,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物资调集。
从马,粮食,铁器,布料,木头,最少20多个品类,40多种战争必须物资的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一两种,或者是三四种浮动,那是正常的现象,一旦有七八成的物资,在短时间之中,出现紧张或者上涨的话,那就说明,有国家的力量,在储备物资。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方法,而且很难以掩饰,越是突然性强的,临时起意的,就越发无法隐藏,这些可以通过长期和短期的分析,很容易的得到。。
当然了,枢密院也发现,这只是对西夏和辽国有用,对于物资更加丰富的北宋,有一整套的方法,就算是平常的军备,也是用海量来形容的,一些临时性突发的战争,直接调用武库和枢密院就可以了,不必临时上街购买。
这些都是宏观上,大局上面的,也几是狄青这样的统帅会看的很仔细,其他人,直接略过,放在战法上面,特别是战争的全过程,这中间,灵州攻防战,成为了所有人看的重点。
精锐力量,直接攻破西平府,在不走漏消息的前提下,迅速的占据了灵州的全局,这是禁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
“4万对3万,还战胜了,这怎么可能!”一个将军显然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战争过程,略过前面坑长的伏笔,不小心翻到了最后,4万禁军,伏击3万重骑的场景,当他看到的时候,几乎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只要是有过西北战争经历的,都会知道铁鹞子的可怕,狄青也不例外,他崛起的战争,几乎都是跟西夏的主力战斗之中取得的。
在宋夏之战的初期,元昊和西夏的咄咄逼人,宋军畏缩不前,狄青作为统帅,往往是身先士卒,在不停的战争和战斗之中,逐步的脱颖而出。
哪怕是有心算无心,哪怕是有了绊马索和陷阱,4万对3万都是极为不靠谱的,因为那是骑兵啊,还是批了重甲的骑兵,如果是不可为,他们完全可以跑。
这是关系到了实际作战之中的效果,这下子,所有人都注意了过来,立刻翻到了这里,这也是整个作战的最终尾声,之后,只有一个用的棱堡和长弓逼迫的辽兴宗,放弃兴兵的那一节,因为篇幅较少,也没有打起来,很少很少。
果然,所有人都很有共鸣,或许在城市,有着牢固的城防,4万禁军对上3万重骑,这可以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在野外的,双方只是在150步之内,哪怕是有陷阱,只要不计后果的冲锋,这些重骑冲到的弓箭手的阵营之中,也是非常可怕,完全不会这么的一边倒,这几乎是一方全灭,一方损失轻微的。
所有人都喊着作战造假,或者说,谎报军情,可是狄青却是少数没有这么认为的一个,他不是对这一战的结果有信心,他对韩琦有信心。
狄青跟韩琦同年,现在都是37岁,可是两个人的轨迹,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不过是真定的副都总管,算起来,也是军方的一方大员,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可以独立携带军队出征的,算是军方的高级将领之一。
可是这样的地位,在军方,就算是除了文官,也排不到前50 ,可是韩琦,已经是整个文官之中最顶尖,之前的四路总管,枢密副使,已经算是整个朝野的前五十,现在,立下如此大功,几乎必然,会进入到前十的行业。
对于韩琦,他有些熟悉,他恩主尹洙,也是变法派的一员,跟范仲淹,韩琦都算的上是密友,也曾经跟他提到过,特别是韩琦做了四路总管之后,面对着他的请求,也做出过推荐,可惜,西北之战,进行的实在太快太快了,加上准备,前后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真正的战争过程,不超过一个半月,就算是韩琦想要调动,一个副都总管的高级官员,从真定掉往西北,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的。
一不留神,西北之战已经结束,甚至连西夏就已经灭了,也就是说,就算狄青想要参战,也是不可能的。
他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参战的士兵将军,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正常的禁军,甚至还不输于禁军之中比较强大的,战法什么的,除了炸药炸掉兴庆府那一战,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其他的没什么了,正常的作战方法。
按理说,应该是名将如雨的,可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文官把持,枢密副使之中,也只有少数一两个是武将。
类似之前的枢密院会议,韩琦,曹刿这样的枢密副使,都可以畅所欲言,可是名义上,是第一枢密副使的武将枢密使,很少有发言的机会。
北宋仁宗以来,文臣的权柄逐步扩大,一个七品文官,可以担任一县,甚至是一府首脑,可是都总管这个级别,已经是绝对的高级将领了,可是除非领军出征,在驻扎的时候,有时候要受到六七品的文官掣肘。
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枢密院的武官,尽可能的降低存在感,甚至不轻易的涉足到内部争斗之中,他们很清楚,文官在争斗之中失败,或许只是败了风头,或者稍稍受挫,可是一旦这个遭遇落到了武官的身上,同仇敌忾之下的,武官将会万劫不复。
不过这一次,却有些例外,不少的武将集中到了枢密院,并且坐到了枢密院的大堂之中。
这个决定,是枢密使做出来的,贾朝昌把附近的武将总管,调集了12人左右,几乎都是都总管以上武将,还都是久负盛名的名将,他的目的很简单,研究西夏之战,找出胜利的根源,并且复制出来。
枢密院是什么地方,一个掌控北宋武力的地方,可以说,军事上面的任何成功,都会大幅度的加强贾朝昌的功劳。
不过,要有例外的,西夏之战,这一战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枢密院的控制,整个作战计划枢密院是知道,可是最开始的计划,只是在辽夏之战之中沾点便宜,却没想到,一下子打成了灭国之战。
或许,贾朝昌有点功劳,可是这个功劳,跟韩琦这么如日中天比起来,还是差别巨大。
就算是之前,咄咄逼人的韩琦,都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庆历变法的时候,韩琦和范仲淹都是枢密副使,但是一个实际行驶的,是东府的职权,韩琦盯住的,则是枢密使。
好容易,把变法派盼下去了,哪怕韩琦还有起伏的机会,可是没有个十年的时间,也不可能,贾朝昌刚刚松了一口气的,现在,就又来了。
贾朝昌当然清楚,有些言论,是保守派散布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在自己无法兑付韩琦的前提下,拉拢足够多的人,给韩琦制造麻烦。
清楚归清楚,贾朝昌几乎必然,跟韩琦站在了对立面上,他要想坐稳位置,就必须要跟韩琦对立。
贾朝昌内心,很是想用别的手段,可惜,连保守派都没有办法,只好把韩琦摆出来,拉敌人,贾朝昌没有这个自信,比后戚和大官员为主的保守派做的更好,那么,证明自己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战争啊,那是枢密院掌握了,非战功不得封赏,也是军方常见的,之前,贾朝昌不敢动弹,一方面,北宋较弱,能够抵挡住西夏和辽国的攻击,已经算是不错了,更别说攻击了。另外一方面,朝廷没钱,没有足够的钱,支撑整个用兵的需要。
兵者凶也,大军开动,银钱是如同流水一般的去了,在北宋整个经济环境都是红线,财政赤字的前提下,能够压缩的,也就是军方的开支。
可是现在,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北宋充满赤字,只能够不停维持的财政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个铁料,让北宋的财政支出,减少了一大半的,这让财政有了向好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西北的平定。
困扰北宋数十年,甚至从元昊的父亲爷爷一辈,都困扰北宋的西北边患,终于结束了,或许是辽国占据了西夏,可是军事方面,西北边患将会彻底的消散,就算是双方有大规模的战争的话,也会集中到河北这里。
河北,本身就是对持的地方,就算是加强防御,耗费的物资也不高,河北这里,背靠着京杭大运河的体系,从汴梁,从大名府过来的禁军,最多半个月之内,就可以布置到位,没有必要布置在边疆。
这就节约了极大的资金,也这就让军事成为了可能。
贾朝昌很清楚,只要他能够顺利的在河北动手,拿下也一点点的战功,不用灭亡辽国,都能够超越韩琦。
在北宋的整个历史上面,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东西,哪怕是再怎么极弱的皇帝,平复北方,收回幽云十六州,都是他们必然的愿望,哪怕是以仁闻名的仁宗,他的目的也是一样,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可能,他一点都不会放过。
保守派的策略,实际上,是成功的,贾朝昌,章得象,叶清臣,这个枢密使,东府首相,三司使,是横在韩琦面前的三座山,韩琦要想从副使这个级别,获得跨越,那么三个职务是必选。
或许,如果下放了之后,潜心积蓄力量,重新回来的韩琦,可能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三司使了,可是现在,在西夏灭亡大功,灵州和议,还有西北水利工程的加持之下,韩琦已经毫无疑问的越过了三司使这一个职权。
三司使虽然重要,有财相之称,可是他的狭隘性,让他很难越过这个层级,叶清臣的表现,也证明了,他对于更进一步,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可是韩琦就不一样了。
章得象在东府想办法,作为西府的枢密院,贾朝昌同样不能坐以待毙。
或许,韩琦的野心,是直接跨过三司使和西府,跃升到首相的位置,可是在所有人看来,最有可能的,也就是枢密使这个位置。
贾朝昌在这里做的并不好,韩琦又是枢密副使,本身已经有了这个基础,再夹着西北大胜,灭亡西夏的大功,就算不用保守派推波助澜,贾朝昌已经自危了。
北宋的军队怎么样,贾朝昌是心知肚明的,自保有余,攻击不足,这就是他的看法,可是在新式战法的加成之下,在足够的移动速度之下,西夏的奇迹也就诞生了。
西夏的军队,比起辽国一点都不差,如果弄清楚,韩琦到底是怎么战胜的,这个战法的精髓是什么,很有可能在河北复制韩琦在西北的一切。
对于贾朝昌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表现出枢密使的存在感,而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容易,也是最好表现出来的存在感,就在于军事上面。
弄清楚韩琦战功的来源,就成为了唯一需要做的,韩琦的战功,毕竟是在西北,而且是在辽夏之战的节骨眼上,很多是取巧了,如果贾朝昌,能够更进一步,在河北取得突破,哪怕是拿下一两个州,也足以抹平跟韩琦之间的差距。
研究成为重点,为此,贾朝昌甚至还越过了文武尊卑,求教这些武将,把这些武将集中到一起。
狄青也在邀请之列,作为不是世家出身,出身贫寒的他,十六岁替兄顶罪,被逮捕进京,开始了军旅生涯的,如果承平年景,他几乎不可能出头。
可是西夏给了他机会,从宝元初期,西夏反叛开始,进入西北边军,四年大小二十五仗,立下赫赫战功,后因为尹洙的提拔,越过了低级将领的门开,如今已经是真定副都总管。
韩琦西夏之战,一举拿下兴庆府,灭亡西夏,让他异常的吃惊,可以说,整个半生,都在西夏作战之中度过的他,很清楚西夏的强大,在他看来,不倾国之力,很难的拿下西夏。
可是韩琦却拿下了,而且异常的轻松,作为一个武将,狄青不会去关心,之后的灵州和议,到底占到了多少便宜,这些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更多的是战法,是两军对垒之中的,关于兵种和战术的运用。
实际上,能够被选到枢密院的这十几个将军,哪一个都不是简单,其中又以狄青最为出色,他不但精通战法,也是通晓军略,他也是贾朝昌最看重之一。
12个将军,位于枢密院的大堂之中,能够到今天这个级别,这些将军,相互之间,都比较的熟识,也都相对熟悉对方的能力,在相互交流了之后,开始拿起战报。
为了方便着12位军官,贾朝昌的准备之中,不但有整个西北之战的全部作战过程,一切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抄录了足够的副本,可以让每一个将军都看到。
西夏一战已经过去大半年了的,关于整个战场的经过,也都送过来了,关于死间的关系,因为太过重要,现在只有枢密使这一级知道,关于他的一些事情,都以春秋笔法盖过,语焉不详。
哪怕这些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可是在这一次的辽夏之战之后得,死间不但进入到了军方的序列,而且入了辽兴宗的眼,可以肯定,只要度过了一段时间,当他真正的掌握权势的时候,必然会成为北宋最重要的棋子。
地位大大的增加,连死间的身份都得到保护,在整个过程之中,除非有非常紧急的,关系到北宋存亡的事情,才会动用他,其他一般性的事情,甚至根本不会通知他,这样极大的避免了暴露的可能。
情报方面,写的语焉不详,甚至做了一些加工,刻意的隐藏了这个死间的存在,一些敏锐的,比如狄青这样的,已经感觉到了不同,他隐隐感觉到,情报方面,似乎有些太准确了,可是到底哪里不对,就说不清楚了。
可是这个疑惑,只是在脑海里民间,微微的闪过,就不见了,因为接下来,感兴趣的东西更多,北宋这边的战斗经过,却非常的详细的。
整个开端,是早在庆历三年的,枢密院就开始意识到辽夏之间的紧张气氛,开始做了应有的准备,后来发现辽夏之间,都在大幅度的调集战争物资,最终判断出这一战不可避免。
这已经是新的战法了,这是赵信提出来的,并且经过了验证之后,之后成为了枢密院判断军事行动的一个显著方法。
狄青等人大感兴趣,以前判断战争形势是怎么样的,在边境,在关键的地方,布置了大多的山寨,这些驻扎几百士兵的山寨,说白了,就是炮灰,起到预警的作用,无论是被攻破了之后,派人送信,还是狼烟方法,再或者是失去联络之后的判断,都可以大体的判断出战争的形态。
可是,在战争开始之前,用这种预判的方法,还是闻所未闻的,可是却很适合。
战争是需要资源的,或许在游牧部落,没有这回事,想要打仗,拉起人马,直接就开打了,可是一旦形成国家的形态,哪怕是游牧性质西夏和辽国,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物资调集。
从马,粮食,铁器,布料,木头,最少20多个品类,40多种战争必须物资的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一两种,或者是三四种浮动,那是正常的现象,一旦有七八成的物资,在短时间之中,出现紧张或者上涨的话,那就说明,有国家的力量,在储备物资。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方法,而且很难以掩饰,越是突然性强的,临时起意的,就越发无法隐藏,这些可以通过长期和短期的分析,很容易的得到。。
当然了,枢密院也发现,这只是对西夏和辽国有用,对于物资更加丰富的北宋,有一整套的方法,就算是平常的军备,也是用海量来形容的,一些临时性突发的战争,直接调用武库和枢密院就可以了,不必临时上街购买。
这些都是宏观上,大局上面的,也几是狄青这样的统帅会看的很仔细,其他人,直接略过,放在战法上面,特别是战争的全过程,这中间,灵州攻防战,成为了所有人看的重点。
精锐力量,直接攻破西平府,在不走漏消息的前提下,迅速的占据了灵州的全局,这是禁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
“4万对3万,还战胜了,这怎么可能!”一个将军显然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战争过程,略过前面坑长的伏笔,不小心翻到了最后,4万禁军,伏击3万重骑的场景,当他看到的时候,几乎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只要是有过西北战争经历的,都会知道铁鹞子的可怕,狄青也不例外,他崛起的战争,几乎都是跟西夏的主力战斗之中取得的。
在宋夏之战的初期,元昊和西夏的咄咄逼人,宋军畏缩不前,狄青作为统帅,往往是身先士卒,在不停的战争和战斗之中,逐步的脱颖而出。
哪怕是有心算无心,哪怕是有了绊马索和陷阱,4万对3万都是极为不靠谱的,因为那是骑兵啊,还是批了重甲的骑兵,如果是不可为,他们完全可以跑。
这是关系到了实际作战之中的效果,这下子,所有人都注意了过来,立刻翻到了这里,这也是整个作战的最终尾声,之后,只有一个用的棱堡和长弓逼迫的辽兴宗,放弃兴兵的那一节,因为篇幅较少,也没有打起来,很少很少。
果然,所有人都很有共鸣,或许在城市,有着牢固的城防,4万禁军对上3万重骑,这可以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在野外的,双方只是在150步之内,哪怕是有陷阱,只要不计后果的冲锋,这些重骑冲到的弓箭手的阵营之中,也是非常可怕,完全不会这么的一边倒,这几乎是一方全灭,一方损失轻微的。
所有人都喊着作战造假,或者说,谎报军情,可是狄青却是少数没有这么认为的一个,他不是对这一战的结果有信心,他对韩琦有信心。
狄青跟韩琦同年,现在都是37岁,可是两个人的轨迹,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不过是真定的副都总管,算起来,也是军方的一方大员,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可以独立携带军队出征的,算是军方的高级将领之一。
可是这样的地位,在军方,就算是除了文官,也排不到前50 ,可是韩琦,已经是整个文官之中最顶尖,之前的四路总管,枢密副使,已经算是整个朝野的前五十,现在,立下如此大功,几乎必然,会进入到前十的行业。
对于韩琦,他有些熟悉,他恩主尹洙,也是变法派的一员,跟范仲淹,韩琦都算的上是密友,也曾经跟他提到过,特别是韩琦做了四路总管之后,面对着他的请求,也做出过推荐,可惜,西北之战,进行的实在太快太快了,加上准备,前后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真正的战争过程,不超过一个半月,就算是韩琦想要调动,一个副都总管的高级官员,从真定掉往西北,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的。
一不留神,西北之战已经结束,甚至连西夏就已经灭了,也就是说,就算狄青想要参战,也是不可能的。
他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参战的士兵将军,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正常的禁军,甚至还不输于禁军之中比较强大的,战法什么的,除了炸药炸掉兴庆府那一战,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其他的没什么了,正常的作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