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有关嫦娥的神话传说,自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姮娥,演变为传说中的嫦娥(一作常娥)。
史上共有两位后羿,一位生于尧帝(伊放勋)时代。一位生于夏朝时代,属有穷部落。神话传说中的后裔是在尧帝时代。
嫦娥,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
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之中。
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大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汉族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另有观点认为:"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嫦娥奔月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给他一颗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退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变化为仙人,然后就飞到月宫。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仙。
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后羿也想长生不老,他恰好又从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神。
屈原的《天问》中说:后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气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这或许是后来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让天蓬元帅猪八戒戏嫦娥的一个缘由。
张衡《灵宪》里,嫦娥对于奔月是有疑虑的,她找到巫师有 黄。有黄占卜的结果是奔月乃是一件大好事,即使遇到"晦芒"也不要"惊恐",后来还是会"大昌"。这就坚定了嫦娥奔月的决心。有黄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法海,生生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有黄还是一个骗子,把嫦娥骗了,嫦娥在飞升中形体发生变化,最终成蟾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014年09月中秋节到来之际,
"嫦娥"身着古装与现代版"吴刚"在水中翩翩起舞,演绎"嫦娥奔月"的故事,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
图为扮作"嫦娥"的"美人鱼"与现代版"吴刚"在水中翩翩起舞 。
折叠最早纪录嫦娥事迹的是商代的巫卜书籍《归藏》。
秦代王家台秦简《归藏》,于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其中的《归妹》卦辞为: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西汉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书)。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典故引用:"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写道:"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中的记述并认为是引自《灵宪》。
南朝齐国的刘勰在成书于公元501至502年的《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南朝梁国萧统在《文选》中选入了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其中有"凉阴掩轩,娥月寝辉"的句子。
南朝梁国刘昭编写的《后汉书?天文志上》补注引东汉张衡所著《灵宪》曰:"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唐朝的李善在注释时写道:"《周易》、《归藏》曰,昔日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同样提及《归藏》中嫦娥奔月的记录。
唐代《初学记》引用古本的《淮南子》,其中的版本则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唐代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间接提及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有关嫦娥的神话传说,自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姮娥,演变为传说中的嫦娥(一作常娥)。
史上共有两位后羿,一位生于尧帝(伊放勋)时代。一位生于夏朝时代,属有穷部落。神话传说中的后裔是在尧帝时代。
嫦娥,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
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之中。
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大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汉族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另有观点认为:"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嫦娥奔月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给他一颗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退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变化为仙人,然后就飞到月宫。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仙。
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后羿也想长生不老,他恰好又从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神。
屈原的《天问》中说:后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气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这或许是后来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让天蓬元帅猪八戒戏嫦娥的一个缘由。
张衡《灵宪》里,嫦娥对于奔月是有疑虑的,她找到巫师有 黄。有黄占卜的结果是奔月乃是一件大好事,即使遇到"晦芒"也不要"惊恐",后来还是会"大昌"。这就坚定了嫦娥奔月的决心。有黄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法海,生生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有黄还是一个骗子,把嫦娥骗了,嫦娥在飞升中形体发生变化,最终成蟾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014年09月中秋节到来之际,
"嫦娥"身着古装与现代版"吴刚"在水中翩翩起舞,演绎"嫦娥奔月"的故事,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
图为扮作"嫦娥"的"美人鱼"与现代版"吴刚"在水中翩翩起舞 。
折叠最早纪录嫦娥事迹的是商代的巫卜书籍《归藏》。
秦代王家台秦简《归藏》,于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其中的《归妹》卦辞为: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西汉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书)。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典故引用:"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写道:"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晋代干宝所著《搜神记》中的记述并认为是引自《灵宪》。
南朝齐国的刘勰在成书于公元501至502年的《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南朝梁国萧统在《文选》中选入了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其中有"凉阴掩轩,娥月寝辉"的句子。
南朝梁国刘昭编写的《后汉书?天文志上》补注引东汉张衡所著《灵宪》曰:"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唐朝的李善在注释时写道:"《周易》、《归藏》曰,昔日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同样提及《归藏》中嫦娥奔月的记录。
唐代《初学记》引用古本的《淮南子》,其中的版本则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唐代李商隐在《常娥》一诗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间接提及嫦娥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