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之后,华夏以儒治国,所以儒家道德体系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
    然而儒家起源之初,是为了维护周礼。周礼的一套体系,是为了贵族服务的。所以后世的儒家道德体系,实则是士大夫的工具。对付底层老百姓,仍然是残酷的法律。
    文彦博就曾直言不讳,司马光的乱搞,实则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所以儒家的道德体系,根本不适合老百姓。这也是老百姓经常成为炮灰,最根本的原因。
    精神控制,观念固化,仁义道德千年不断地灌输,早已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垄断地步。历代士大夫不懈努力,将儒家理念置于最高权力之上,这就是礼部的诞生。
    有了专门的部门,控制思想就更加容易。
    礼部通过政权的形势,左右指导权利的运转方式,通过学务管理,主持科举,直接与荣华富贵挂钩,强化儒家思想的专一性。朱元璋通过礼部,推行八股文,控制士大夫的思想,可以说效果非常显著。终明一世的士大夫,不是内斗,就是乱搞,蠢得无法形容。
    华夏上下五千年,乱世时代很多。然而没有哪个时代的士大夫,像明末如此的不堪。精英人才的集体愚蠢,这也是明国快速败亡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朱元璋成功了,华夏却悲催了。
    流弊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清国的朝廷,到处都是东林余党。所以清国要想转变八股文带来的蠢才局面,控制部门礼部的改制,就迫在眉睫。
    明国要不是士大夫糜烂,清国哪能这么容易取得天下?
    康熙深有感触:“士大夫处于上层,他们既然愚蠢。处于下层的百姓,只会更加的愚蠢。可是华夏礼仪,传承千年,早已深入骨髓,改制谈何容易?如果要改,该从哪里入手呢?”
    曹继武不假思索:“孝道。”
    “孝道?”
    康熙吃了一惊,“孝道乃华夏文明精髓,老师要废除孝道,相当于诛心万民,否定千秋万代,太不可思议了吧?”
    孝道是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并不是华夏文明精髓。
    先秦之前,诸子百家,只有儒家才会竭力提倡孝道。庄子妻亡,鼓盆而歌,道家向来不提倡孝道。法家残酷,兵家杀戮,纵横家驱利,跟孝道理念,根本不搭边。
    先秦之后,汉代以孝治天下,确立儒家独大,百家罢黜,迷惑万民。所以儒家成了垄断,因此华夏文明精髓,也被仁义之道给代表了。
    西洋世界没有孝道观念,照样活得好好的,而且最近百年间,已经完成对古老华夏的超越。
    先秦之前,孝道名不见经传,百家争鸣,观念思潮如海澎湃。而反观先秦之后,儒家独大,代表华夏文明,观念思想固步不前,黄鼠狼下崽子——一代不如一代。
    西洋世界,先秦时代,文明程度,都要高出当今的大清。人家都不提倡孝道观念,所以大清也就没有必要抱残守缺。
    康熙幼年丧母失父,儒家的孝道,恰好能给他最好的心灵慰藉。所以曹继武的观念,他相当反感:“老师,受不了!”
    曹继武点了点头:“陛下早年熟读儒家经典,幼年经历凄苦。己之喜好的感情浓重,却改变不了自然之道。”
    康熙吃了一惊:“老师的意思,孝道违背自然?”
    曹继武点了点头:“陛下早已根植孝道观念,不过真相伤感情。”
    感情是什么?
    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一套认知,来看待周围。这套认知体系,本人已经习惯,哪怕他是错的,自己也是深信不疑。一旦推翻这套认知,就是诛心之举。
    定力不佳的常人,你和他的观点不一致,他就有可能跳脚瞪眼抡拳头。所以诛心之举,拆穿人的信仰,往往会令人发疯。
    不过康熙不是常人,定力非常。曹继武接下来要拆穿孝道的虚伪,他知道心里会难受,但还是更愿意知道真相。
    于是康熙伸手相邀:“老师,请讲。”
    人生百年,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长生不老之术,历代都有人追求,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摆脱被自然带走的命运。所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荣华富贵数代,终归不过荒郊土内藏。
    人生七十古来稀,士大夫如此,底层老百姓更加的不堪。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历代六十花甲为老人。事实上,老百姓很少有人能活过五十岁。
    按照最好的预算,人生百年,老百姓只有五十年。
    而立至不惑之间,精力最为充沛,经验最为丰富,这个十年,是人生之顶峰。绝大多数创业之祖,奠定基业的时间,都在这个时间段。
    而这个时间段,上有老下有小,是个承前启后的阶段。
    华夏是农耕文明,一个普通老百姓,他种地所得,首先要上缴赋税。事实上,除了大元中国和西汉初年之外,历代赋税都极为沉重。经过层层胥吏盘剥,亩产三百斤粮食,农民能落一百五十斤,已经是烧高香了。
    壮年出力最多,正是能吃饭的时候,农民所得,填饱自己的肚皮都很困难,更别提带小养老了。
    自然之道,要求生命的延续。年老犹如落叶一般,随秋风而去。所以尽管儒家历来大力鼓吹孝道,但老百姓还是很现实,不孝的远远超过孝顺的。
    士大夫不愁吃喝,他们的优越生活,通过暴力维持,全靠底层在支撑。所以他们提倡孝道,一是为了感情需求,二是为了控制。
    天伦之乐,谁都想要。所以物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精神追求是必然结果。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包括父母在内。尤其是处于权力漩涡的皇家,父子相残的事情,枚不胜举。最高层如此,上行下效,底层更是如此。
    父为子纲,通过孝道强化,使父辈处于绝对的权威位置,从而保住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所以华夏世界,掌控资源的,往往是老人。
    自然规律,老人精力将竭,时日不多,所以更加的保守。所以由老人控制的世界,更加的保守混乱。以最高层为例,齐桓公、汉武帝、唐玄宗等等,凡是在位超过三十年的,后期都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导致邦国混乱。
    所以孝道是上一辈,对下一辈以及利益地位的保护手段,历来备受掌控者青睐。
    华夏丁忧三年,白吃白喝,白白浪费三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西洋人没有孝道,所以他们利用三年时间,开拓进取,不断地进步。所以时间和精力的利用效率更高,西洋人仅用两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华夏两千年的超越。
    所以孝道,华夏文明所谓的精髓,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白白挥霍壮年人宝贵的人生,严重违背自然之道。
    康熙连连震撼:“太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摩西先生所言,可谓是句句见血。华夏文明追求的精神文明,尽是些违背自然的虚伪,清国如果照此下去,如何是好?”
    路德威话锋一转,“可是,满洲人虽然信封萨满教,但人数太少。天下汉人,早已对孝道刻骨铭心。摩西先生要推翻孝道,诛天下人之心,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一下子把孝道给踢了,天下感情上受不了。一旦措施过激,将会引起天下思想震动,仅凭几十万满洲人,难以控制局面。
    所以能不能废除孝道,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感情缓冲。
    先秦时代,诸侯混战,稍不留神,就是身死国灭,所以孝道这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观念,难以形成规模。
    西洋世界,和诸侯混战很像,各国互不相属。比如当代霸主荷兰,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英吉利取代。所以也没有人去提倡孝道。
    前辈和后辈之间,感情的维系,在于生命的传承。西洋世界,把此归功于上帝。传承生命,是上帝赋予人的职责。所以西方世界,一旦成人,感情往往寄托上帝,把父母撇开,身无包袱独立生活,时间和精力更为有效地利用,更为符合自然规律。
    同时失去子女的父母,也把感情寄托于上帝,并不会崩溃。
    所以西洋世界经过千年发展,前辈与后辈之间,以上帝为感情缓冲,有效地避免了浪费时间精力的孝道。
    诸侯混战,各国都需要有效利用国民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西洋世界,亲情维系方式,是人文环境促成的结果。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春秋无义战持续如今,浪费时间精力的孝道,也不会大行其道。
    和华夏同属东亚的东洋,虽然有天皇名义统一,但各个藩邦战乱不断,需要把藩民有限的时间精力有效利用。所以东洋也没有孝道,父母年老之后,就会被背进深山,自生自灭,连个感情慰藉也没有,更加的残酷无情。
    唐代以前的大秦景教,大元中国时期的十字教,先后中断。所以上帝属于外来文化,在华夏一直水土不服。
    道教土生土长,有广泛的信仰基础。通过道教作为感情缓冲,架空前辈与后辈之间的感情联系,取得和上帝同样的作用,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康熙有些疑惑:“老师,为什么不选择佛教?”
    曹继武叹了口气:“佛教也属于外来文化,和华夏玄学结合,逐渐本土化。佛家思想主要寄托来世,什么都不干,饭不少吃,靠诵经打坐,就能获得来世极乐,纯属妄想。”
    所以佛系严重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邦国迫切需要人力之时,就会出现灭佛,所以有了三武一宗。
    盛世之时,经过休养生息,人口暴增,人力大量剩余,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就会发生暴乱。统治阶层为了安置多余人力,保住自己的利益,泯灭斗争,以及满足自己精神幻想,佛系往往大行其道。
    西方世界,常年征战,根本没有多余人力。所以佛系这种浪费人力的宗教,根本就就传不过去。只有华夏这种人力大量剩余的地方,才会兴盛。
    如今佛教在起源之地——印度,早已绝迹,南洋也被阿拉伯侵占,整个远东,也只有华夏,以及几乎与世隔绝的东洋,大行其道。
    清国如今刚刚定鼎,虽然依然有人力剩余,但目前需要充分利用民力,生产恢复,充实国力,以便和西洋世界参与全球争夺。所以佛教软化思想,不适合宣扬。
    路德威有些疑惑:“据我所知,道家玄门,向来只管自己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向来不愿涉世,要让他们来承接感情缓冲,恐怕很难。”
    道教的发展,也是多次改革。初期的神仙方士,汉末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才有了宗教形式。北魏的寇谦之,以及南朝的葛玄、葛洪等人,都对道教进行过改革。如今流行的教派,当属全真教和正一教,以及其他流派的天师教。
    治世入山修行,乱世下山济民。当今天下崩摧之时,金丝道人、推云道人、青石道人、孙膑子道长等等玄门高人,纷纷出山安民济世。
    曹继武早已作了铺垫,以全真教青石道人为首,以京西白云观为中心,进行道教改革。
    目前清国百废待兴,需要去伪存真,避虚务实,像孝道这种浪费时间精力的传统,能割除自然更好。在路德威的支持下,康熙最终准了曹继武的计划。

章节目录

铁血山河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李别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别一并收藏铁血山河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