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神索位列上古十大魔器之首,威力不容小觑。
萧天龙从腰畔缓缓抽出缠神索,口中念念有词:“缠神索儿威力强,绑神缚仙战四方。谁若不服来相试,把你捆成大粽子。”
所念正是《缚神咒》,缚神尚且颇有效应,何况凡人?
咒出索动,至鹿鹤鸣身前,从脖至脚,将他团团捆住,动弹不得。
骆月道:“哥,鹿大哥被擒了!”
骆木道:“不碍事。鹿兄此刻邪魔附体,旁人奈何他不得,生命无忧。”
骆木冲身旁关不二及城楼上观战的释向空道:“关兄,释前辈,何不趁此良机,斩杀魔人?”
释向空自城头跃下,道:“小兄弟所言甚是,快快杀了他们。”
木月关释四人携至跃至彼岸,各施其能,痛杀魔人:骆木荡轩辕,不二青龙斩。骆月施掌击,向空神功现。
轩辕剑杀敌,以一当十;青龙刀斩首,迅捷无伦;骆月出双掌,怒夺敌命;向空少林功,绝不留情。
四人举剑挥刀掌击,又伤了百余魔人性命。
萧天龙道:“快撤!老三老四殿后!”说时跃上一匹骏马,一手挽缰,一手持索缚鹿鹤鸣于半空中似放风筝一般,飞奔而去。
耶律虎和云鹰持剑仗拂御敌,令四人不得前进半步。
骆氏兄妹眼睁睁看萧天龙掳鹿鹤鸣而去,叹息一声。关不二狂舞关刀,魔军纷纷退避,他却杀的意犹未尽。释向空并无兵刃在手,施展定珠降魔无上神功,将一串注满真气的佛珠共一百零八粒向魔人掷去,或中眉心,或中要穴,伤敌不少。
斗了约半个时辰,魔军已尽数撤敌。耶律虎和云鹰二人卖个破绽,将四人阻得一阻,也即撤去。
关不二拖刀便追了上去。
骆木喊道:“关兄,穷寇莫追,小心埋伏。”
关不二道:“魔人沿途伤我河东父老,我要管上一管!”竟头也不回,逐魔人而去。
骆木道:“好一个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遂同骆月、释向空跃到孟津关前,搀了受伤的扶摇子和元气大伤的吴颠,入孟津关,翻越邙岭,到了龙光门下护城河前。
城门上的官兵见了,忙放下吊桥。五人越河入城。
洛阳城百姓拥于道路两侧,视五人若大救星,感恩戴德,囗中感激话儿说个不停。
守城官员朗声道:“大家都散去了吧,五位英雄已身疲体乏元气大伤,让他们好生歇息去吧。如何?”
众百姓闻言,让出一条道来。
守城官道:“各位大侠,我奉武皇之令,于此恭迎各位,今晚便在公主府歇上一宿,且随我来。”
不待众人答话,牵来四匹骏马和一辆马车,道:“这位道爷受伤不轻,骑马不便,便请坐上马车。”便搀扶摇子上了马车。
余下四骑,供木月僧丐四人乘之。
守城官跃上马车,长鞭甩地,一路南行。穿圆壁、曜仪二城,自玄武门驰入宫城,出应天门,过洛水天津桥,至一处坊间。
此刻天已向晚,这条街却灯烛辉煌,亮如白昼。
马车至一处豪宅前停下,守城官道:“各位,到了。”率先下马,进府门通报。
众人抬头一看,高大的府门前高悬一匾,上写三个金字:风月府。
此宅地处尚善坊,正是太平公主李令月的府第。
过了一会儿,守门官和一黑瘦老者自府中走出,道:“各位大侠,随吴管家进去罢,在下先行告辞了。”说完,纵马驱车而去。
木月等五人随老者进府,七折八绕,到得后院。
院中有一池水,上设石桥。越桥至房前,拾阶而上,房中人声鼎沸,灯火通明。
放眼望去,有一女子,二十五六年纪,衣饰华贵,双眸流动,顾盼生辉。娇声道:“各位可算来了!此次孟津关一战,亏你们舍身杀敌,方保神都无虞。捷报传来,武皇甚喜。令我于此设宴招待各位。入座吧。”
这说话的,正是李令月。她独坐上首,左侧已坐了位儒生,三十出头,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僧道丐三人自右侧坐下,木月二人紧邻儒生,坐于左侧。
李令月道:“僧道丐三位前辈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只不知这两位少侠何门何派,竟如此了得?”说时,目视木月二人。
骆木起身道:“我二人乃轩辕门下,骆木、骆月。”
释向空道:“公主殿下,此次孟津关歼魔,多亏这骆少侠兄妹二人。”将伏魔事述了一番。
李令月听了,拊掌笑道:“好!二位果真英雄年少,本领超群呐!异人团数十人险遭团灭,各位可谓硕果仅存,不易呐!”
骆月道:“其实还有一位大胡子哥哥前去追敌,鹿大哥也被魔人捉去了。”
李令月道:“他二位姓甚名谁?”
骆木道:“追敌而去的名叫关不二,被擒走的名唤鹿鹤鸣。”
李令月道:“鹿鹤鸣这名字好耳熟哦,最近好像在哪里听过。”
骆木对太平公主素无好感,忍不住起身道:“公主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两月前的那天晚上在白马寺救你的那个年轻人便是他。”(事见《木月斩妖记》第7、8章)。
李令月“呀”的一声,羞红了脸,道:“原来是他!想不到竟是二位少侠的朋友。于公于私,几位都是我母女二人的恩人呐!”
骆木道:“擒妖伏魔,乃我等份内之事,无须多礼!”
李令月道:“少侠忒谦了。上次在白马寺若不是鹿兄弟舍身相救,我恐怕已遭妖精毒手了。此次天魔攻洛,神都城内人心惶惶,几位重创群魔,母皇龙心大悦,定会对各位封官加爵,赏金赐银。是吧,大诗人?”说时冲那儒生媽然一笑。
儒生看她一笑,心花怒放,身如雷震。起身道:“各位,我乃崇文馆学士宋之问,蒙公主相邀,同各位英雄同宴共饮,真乃三生有幸。刚才闻听诸位伏魔事迹,心潮澎拜。此情此景,我要赋诗一首。”
宋之问说完,自桌后走至当脚地,歌诗一首。
欲知此诗内容为何,且听下回分解。
萧天龙从腰畔缓缓抽出缠神索,口中念念有词:“缠神索儿威力强,绑神缚仙战四方。谁若不服来相试,把你捆成大粽子。”
所念正是《缚神咒》,缚神尚且颇有效应,何况凡人?
咒出索动,至鹿鹤鸣身前,从脖至脚,将他团团捆住,动弹不得。
骆月道:“哥,鹿大哥被擒了!”
骆木道:“不碍事。鹿兄此刻邪魔附体,旁人奈何他不得,生命无忧。”
骆木冲身旁关不二及城楼上观战的释向空道:“关兄,释前辈,何不趁此良机,斩杀魔人?”
释向空自城头跃下,道:“小兄弟所言甚是,快快杀了他们。”
木月关释四人携至跃至彼岸,各施其能,痛杀魔人:骆木荡轩辕,不二青龙斩。骆月施掌击,向空神功现。
轩辕剑杀敌,以一当十;青龙刀斩首,迅捷无伦;骆月出双掌,怒夺敌命;向空少林功,绝不留情。
四人举剑挥刀掌击,又伤了百余魔人性命。
萧天龙道:“快撤!老三老四殿后!”说时跃上一匹骏马,一手挽缰,一手持索缚鹿鹤鸣于半空中似放风筝一般,飞奔而去。
耶律虎和云鹰持剑仗拂御敌,令四人不得前进半步。
骆氏兄妹眼睁睁看萧天龙掳鹿鹤鸣而去,叹息一声。关不二狂舞关刀,魔军纷纷退避,他却杀的意犹未尽。释向空并无兵刃在手,施展定珠降魔无上神功,将一串注满真气的佛珠共一百零八粒向魔人掷去,或中眉心,或中要穴,伤敌不少。
斗了约半个时辰,魔军已尽数撤敌。耶律虎和云鹰二人卖个破绽,将四人阻得一阻,也即撤去。
关不二拖刀便追了上去。
骆木喊道:“关兄,穷寇莫追,小心埋伏。”
关不二道:“魔人沿途伤我河东父老,我要管上一管!”竟头也不回,逐魔人而去。
骆木道:“好一个为国为民的忠义之士!”遂同骆月、释向空跃到孟津关前,搀了受伤的扶摇子和元气大伤的吴颠,入孟津关,翻越邙岭,到了龙光门下护城河前。
城门上的官兵见了,忙放下吊桥。五人越河入城。
洛阳城百姓拥于道路两侧,视五人若大救星,感恩戴德,囗中感激话儿说个不停。
守城官员朗声道:“大家都散去了吧,五位英雄已身疲体乏元气大伤,让他们好生歇息去吧。如何?”
众百姓闻言,让出一条道来。
守城官道:“各位大侠,我奉武皇之令,于此恭迎各位,今晚便在公主府歇上一宿,且随我来。”
不待众人答话,牵来四匹骏马和一辆马车,道:“这位道爷受伤不轻,骑马不便,便请坐上马车。”便搀扶摇子上了马车。
余下四骑,供木月僧丐四人乘之。
守城官跃上马车,长鞭甩地,一路南行。穿圆壁、曜仪二城,自玄武门驰入宫城,出应天门,过洛水天津桥,至一处坊间。
此刻天已向晚,这条街却灯烛辉煌,亮如白昼。
马车至一处豪宅前停下,守城官道:“各位,到了。”率先下马,进府门通报。
众人抬头一看,高大的府门前高悬一匾,上写三个金字:风月府。
此宅地处尚善坊,正是太平公主李令月的府第。
过了一会儿,守门官和一黑瘦老者自府中走出,道:“各位大侠,随吴管家进去罢,在下先行告辞了。”说完,纵马驱车而去。
木月等五人随老者进府,七折八绕,到得后院。
院中有一池水,上设石桥。越桥至房前,拾阶而上,房中人声鼎沸,灯火通明。
放眼望去,有一女子,二十五六年纪,衣饰华贵,双眸流动,顾盼生辉。娇声道:“各位可算来了!此次孟津关一战,亏你们舍身杀敌,方保神都无虞。捷报传来,武皇甚喜。令我于此设宴招待各位。入座吧。”
这说话的,正是李令月。她独坐上首,左侧已坐了位儒生,三十出头,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僧道丐三人自右侧坐下,木月二人紧邻儒生,坐于左侧。
李令月道:“僧道丐三位前辈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只不知这两位少侠何门何派,竟如此了得?”说时,目视木月二人。
骆木起身道:“我二人乃轩辕门下,骆木、骆月。”
释向空道:“公主殿下,此次孟津关歼魔,多亏这骆少侠兄妹二人。”将伏魔事述了一番。
李令月听了,拊掌笑道:“好!二位果真英雄年少,本领超群呐!异人团数十人险遭团灭,各位可谓硕果仅存,不易呐!”
骆月道:“其实还有一位大胡子哥哥前去追敌,鹿大哥也被魔人捉去了。”
李令月道:“他二位姓甚名谁?”
骆木道:“追敌而去的名叫关不二,被擒走的名唤鹿鹤鸣。”
李令月道:“鹿鹤鸣这名字好耳熟哦,最近好像在哪里听过。”
骆木对太平公主素无好感,忍不住起身道:“公主真是贵人多忘事呀,两月前的那天晚上在白马寺救你的那个年轻人便是他。”(事见《木月斩妖记》第7、8章)。
李令月“呀”的一声,羞红了脸,道:“原来是他!想不到竟是二位少侠的朋友。于公于私,几位都是我母女二人的恩人呐!”
骆木道:“擒妖伏魔,乃我等份内之事,无须多礼!”
李令月道:“少侠忒谦了。上次在白马寺若不是鹿兄弟舍身相救,我恐怕已遭妖精毒手了。此次天魔攻洛,神都城内人心惶惶,几位重创群魔,母皇龙心大悦,定会对各位封官加爵,赏金赐银。是吧,大诗人?”说时冲那儒生媽然一笑。
儒生看她一笑,心花怒放,身如雷震。起身道:“各位,我乃崇文馆学士宋之问,蒙公主相邀,同各位英雄同宴共饮,真乃三生有幸。刚才闻听诸位伏魔事迹,心潮澎拜。此情此景,我要赋诗一首。”
宋之问说完,自桌后走至当脚地,歌诗一首。
欲知此诗内容为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