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八日这一天早朝,蒋瓛带着一众足够抨击蓝玉的罪证在朝廷文武面前直接奏明了蓝玉的罪证。而且加上昨晚薛飞那边传来的私自豢养死士的消息得到实证后,直接给蓝玉扣了一个意图谋逆的罪名。
当场,和蓝玉有关的大臣早就被锦衣卫控制在自己的府中。至于这满朝的文武自然也是无言为蓝玉声辩,毕竟现在所有的证据都直指蓝玉,根本没有丝毫挽回的余地。
此时有些武将更是担忧自己,而至于文臣也是一个个沉默不言。而伴随着蒋瓛的状告结束,朱元璋也做出了对此事的应对方式。
他作为一个帝王,自然不会当场将此事直接判决。毕竟即使他心中已经想好怎么杀蓝玉,但还不是时候。他命锦衣卫将蓝玉下狱候审,随后便退了朝。
但是退朝之后,他便让蒋瓛做好所有工作,蓝玉下狱之后直接强行让他在自己的罪证上画押便是。只要蓝玉承认自己谋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顺水推舟。
二月九日,蓝玉承认谋逆,并公开了蓝玉的所有罪证。
二月十日,与蓝玉所密切关联的几名朝中大臣被锦衣卫收押。
二月十一日,朱元璋下令诛杀蓝氏族人,其中和蓝玉有关联的大臣也被一同株连......
而这一次朱元璋拿昔年胡惟庸一案再次向自己早就想处置的大臣发难,蓝玉一案一直延续到了五月初才算的上一个开端。
涉案朝臣过千,小到地方县令,大到国公侯爵!而因此案株连死亡或者流放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万多人。
蓝玉此案更是处置了一公、十三侯、二伯!这是继胡惟庸一案第二次衍生出的大案,虽然证据确凿,但是一种的文武朝臣对此事也猜疑纷纷。
朱元璋命翰林官录写的《逆臣录》也在五月初一的这一天颁布天下......
本书用血记载了蓝玉党人的供词,并在每份供词前有招供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身份及与蓝玉关系等介绍,不仅仅是罪证,还是历史的见证。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蓝玉被处死后便被朱元璋下令剥皮,并填满干草传示各省以儆效尤。
不过传到蜀地的时候,因为蓝玉的女儿是蜀王妃,本来就因为是蜀王的因素而逃过株连的蜀王妃也是想自己的夫君蜀王去祈求陛下能够网开一面让她尽最后的孝道,好好的将蓝玉下葬。
蜀王朱椿对蜀王妃疼爱有加,而他也觉得这件事情到了现在父皇应该气也消了差不多。所以,他便上奏朱元璋,说了这件事情。
朱元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了一个“允”字。
蜀王得到旨意后,便连同蜀王妃将蓝玉的皮囊接了过来,并找了一处好地方下了葬。虽然这件事情做得隐秘,但是蜀王和蜀王妃也知足了。
而如此大动干戈所导致的就是朝廷中人才紧缺,而朱元璋也似乎意识到“胡、蓝二党”诛杀过当,虽然他心中没有后悔,但是这帝王权术还是要施展。
蓝玉案这次的主要核心就是锦衣卫,而朱元璋十分的清楚。
所以同年十月,朱元璋下令收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没了实权的锦衣卫,如同猛虎被砍去利爪关进了牢笼一般。
官员门一个个的也放下了戒心,因为他们再也不要担心锦衣卫会不会悄悄的盯着自己。
而蒋瓛也因为揭发蓝玉的一事牵连其中,朱元璋知道他的苦处,并消掉他的所有职位,成为一个自由之身。而锦衣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漠对待,早就被下令回到北镇抚司的一众锦衣卫,此时也没了往日的干劲。
所有的锦衣卫探子此时也没了消息,全部都隐匿。加上皇太孙朱允炆治国方面如同朱标一样,日后动用锦衣卫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一众锦衣卫都明白了这是朱元璋的权衡之术。同时北镇抚司此时锦衣卫的人数也锐减至了不足二千余人,抓捕蓝玉党羽的这段时间锦衣卫也是死的死、伤的伤。
毕竟和蓝玉牵连的武将极其之多,当时抓捕起来可不是就让你抓的。有反抗就会有损伤,所以这么长的时间里面,锦衣卫也是死伤无数。
而且北镇抚司现存的这些锦衣卫,大半成都是有着伤或者已经落下残疾,根本和往日不能相比。即使是薛飞的千户所,如今的锦衣卫也不过四五百人......
至于编制体系也彻底的停了,整个北镇抚司除了那些文官,根本没有话头人。而指挥同知,副指挥使也早就在这次的蓝玉的案子里被朱元璋革去了职位。
此时的北镇抚司几乎可以说是群龙无首,而朱元璋根本没有管他们的意思。不过好在薛飞在北镇抚司的话语权还是最高的,所以这一下他算是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五个千户所没有任何变动,听从现如今最高职位的锦衣卫便是。而薛飞这边的手下也变动的很大,伍从和路一凡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而龚申华则是请辞回了南京自己的家族之中,陈无也因为捉拿蓝玉党羽的时候被暗算伤了双眼,神经也受到了打击,正在家中静养。
朱元璋那边也没了消息,所以以前的丹药扶持自然也没了,就连饷钱也少了很多。所以现在的这碗官饭也不好吃,所有人都处于低迷的状态,没了以前的精气神。
而薛飞回到北平的时候,得知之前曾有神秘人意图不轨,得知是因为燕王妃拜访才得救的薛飞,也是想着改日去拜谢一下燕王。而他一直在意的正一盟的处理,却迟迟没有到来。
不过想想也是,蓝玉的事情都这么棘手了,更别说正一盟这个难啃的骨头了。不过朱元璋想放过正一盟,薛飞可不答应,正一盟给他带来的烦恼已经够多了。
若是不处理正一盟,根本难削薛飞心中的记恨。
但是照现在的趋势来看,还没那个必要......
当场,和蓝玉有关的大臣早就被锦衣卫控制在自己的府中。至于这满朝的文武自然也是无言为蓝玉声辩,毕竟现在所有的证据都直指蓝玉,根本没有丝毫挽回的余地。
此时有些武将更是担忧自己,而至于文臣也是一个个沉默不言。而伴随着蒋瓛的状告结束,朱元璋也做出了对此事的应对方式。
他作为一个帝王,自然不会当场将此事直接判决。毕竟即使他心中已经想好怎么杀蓝玉,但还不是时候。他命锦衣卫将蓝玉下狱候审,随后便退了朝。
但是退朝之后,他便让蒋瓛做好所有工作,蓝玉下狱之后直接强行让他在自己的罪证上画押便是。只要蓝玉承认自己谋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顺水推舟。
二月九日,蓝玉承认谋逆,并公开了蓝玉的所有罪证。
二月十日,与蓝玉所密切关联的几名朝中大臣被锦衣卫收押。
二月十一日,朱元璋下令诛杀蓝氏族人,其中和蓝玉有关联的大臣也被一同株连......
而这一次朱元璋拿昔年胡惟庸一案再次向自己早就想处置的大臣发难,蓝玉一案一直延续到了五月初才算的上一个开端。
涉案朝臣过千,小到地方县令,大到国公侯爵!而因此案株连死亡或者流放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万多人。
蓝玉此案更是处置了一公、十三侯、二伯!这是继胡惟庸一案第二次衍生出的大案,虽然证据确凿,但是一种的文武朝臣对此事也猜疑纷纷。
朱元璋命翰林官录写的《逆臣录》也在五月初一的这一天颁布天下......
本书用血记载了蓝玉党人的供词,并在每份供词前有招供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身份及与蓝玉关系等介绍,不仅仅是罪证,还是历史的见证。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蓝玉被处死后便被朱元璋下令剥皮,并填满干草传示各省以儆效尤。
不过传到蜀地的时候,因为蓝玉的女儿是蜀王妃,本来就因为是蜀王的因素而逃过株连的蜀王妃也是想自己的夫君蜀王去祈求陛下能够网开一面让她尽最后的孝道,好好的将蓝玉下葬。
蜀王朱椿对蜀王妃疼爱有加,而他也觉得这件事情到了现在父皇应该气也消了差不多。所以,他便上奏朱元璋,说了这件事情。
朱元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了一个“允”字。
蜀王得到旨意后,便连同蜀王妃将蓝玉的皮囊接了过来,并找了一处好地方下了葬。虽然这件事情做得隐秘,但是蜀王和蜀王妃也知足了。
而如此大动干戈所导致的就是朝廷中人才紧缺,而朱元璋也似乎意识到“胡、蓝二党”诛杀过当,虽然他心中没有后悔,但是这帝王权术还是要施展。
蓝玉案这次的主要核心就是锦衣卫,而朱元璋十分的清楚。
所以同年十月,朱元璋下令收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没了实权的锦衣卫,如同猛虎被砍去利爪关进了牢笼一般。
官员门一个个的也放下了戒心,因为他们再也不要担心锦衣卫会不会悄悄的盯着自己。
而蒋瓛也因为揭发蓝玉的一事牵连其中,朱元璋知道他的苦处,并消掉他的所有职位,成为一个自由之身。而锦衣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漠对待,早就被下令回到北镇抚司的一众锦衣卫,此时也没了往日的干劲。
所有的锦衣卫探子此时也没了消息,全部都隐匿。加上皇太孙朱允炆治国方面如同朱标一样,日后动用锦衣卫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一众锦衣卫都明白了这是朱元璋的权衡之术。同时北镇抚司此时锦衣卫的人数也锐减至了不足二千余人,抓捕蓝玉党羽的这段时间锦衣卫也是死的死、伤的伤。
毕竟和蓝玉牵连的武将极其之多,当时抓捕起来可不是就让你抓的。有反抗就会有损伤,所以这么长的时间里面,锦衣卫也是死伤无数。
而且北镇抚司现存的这些锦衣卫,大半成都是有着伤或者已经落下残疾,根本和往日不能相比。即使是薛飞的千户所,如今的锦衣卫也不过四五百人......
至于编制体系也彻底的停了,整个北镇抚司除了那些文官,根本没有话头人。而指挥同知,副指挥使也早就在这次的蓝玉的案子里被朱元璋革去了职位。
此时的北镇抚司几乎可以说是群龙无首,而朱元璋根本没有管他们的意思。不过好在薛飞在北镇抚司的话语权还是最高的,所以这一下他算是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五个千户所没有任何变动,听从现如今最高职位的锦衣卫便是。而薛飞这边的手下也变动的很大,伍从和路一凡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而龚申华则是请辞回了南京自己的家族之中,陈无也因为捉拿蓝玉党羽的时候被暗算伤了双眼,神经也受到了打击,正在家中静养。
朱元璋那边也没了消息,所以以前的丹药扶持自然也没了,就连饷钱也少了很多。所以现在的这碗官饭也不好吃,所有人都处于低迷的状态,没了以前的精气神。
而薛飞回到北平的时候,得知之前曾有神秘人意图不轨,得知是因为燕王妃拜访才得救的薛飞,也是想着改日去拜谢一下燕王。而他一直在意的正一盟的处理,却迟迟没有到来。
不过想想也是,蓝玉的事情都这么棘手了,更别说正一盟这个难啃的骨头了。不过朱元璋想放过正一盟,薛飞可不答应,正一盟给他带来的烦恼已经够多了。
若是不处理正一盟,根本难削薛飞心中的记恨。
但是照现在的趋势来看,还没那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