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子是当年刘辩收房的关芸娘,长叹一声,道:“当初逃亡路上,晨儿生了一场大病,暂且在新野安置下来,待到晨儿病愈,我又生了一场重病,差点性命不保。后来想启行时,家兄派人打听情况,得知马后产子,便不敢行,一直在新野栖身。后来晨儿年纪渐大,家兄请人教习文事武艺。直到前年,家兄失踪,家嫂不知实情,挤兑我们母子,晨儿受不住气,便与我商议离开关家。我别处不熟,便领着晨儿回到洛阳。家兄这些年对我们母子不薄,我手头有不少钱财,来时道路也平坦,就在这边落了籍。晨儿顽劣,在外纠结一伙人,整天惹是生非。如今新朝已立多年,陛下又是英主,只求晨儿有个好前程。”
张靖弄清事情经过,望了一眼刘晨,对关芸娘说道:“我看刘晨行止言谈,似得名师教授,不知何人为师?”
关芸娘见到史阿,心潮起伏,屋内光线又弱,以为张靖是史阿搭档,一直没有注意,看了一眼张靖,“咦”了一声,道:“莫非是陛下之子?”
张靖兄弟与姜述皆有几分相似,姜中、张靖、姜威三人最像,关芸娘与少年时的姜述很熟,又见史阿对张靖礼敬有加,一眼看破张靖身份。史阿道:“这是陛下四子张靖,是皇德妃长子,自小承祀母家,因而姓张。”
关芸娘沦为平民多年,早已没了心气,连忙请张靖上坐。张靖辞道:“您与父皇有旧谊,论亲该叫您一声舅母,我是晚辈,怎敢上坐?”
关芸娘问些姜述、万年公主、何后近况,记起张靖方才询问之语,道:“晨儿少年时曾拜明镜先生为师,学过世家礼仪,明镜先生后来另投他方,荆州也设了国学分院,晨儿在分院读过几年书。”
张靖异道:“表兄出身国学,为何没去参加考录,反而混迹市井?”
刘晨已经回过神来,叹息道:“大前年因为他事,负气来到洛阳,没有经过大试,达不到考录资格。当初有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我便与他们争斗,我会些武艺,单打独斗不怕他们,但他们人多势众,我吃了几次亏,便寻他们落单时下手,逼他们发下毒誓,慢慢聚了些人。来到洛阳以后,一直没做什么营生,不能坐吃山空,我便领着他们收些保护费为生,没想到惹到了四皇子。”
张靖笑道:“这事也是巧合,昨天那位少年,是我五弟姜边,我身为兄长,不得不出头。”
刘晨异道:“五皇子怎会在书画摊上卖画?”
张靖不好说出实情,道:“我五弟好书画,性子又怪,经常游戏尘世,以为趣事。”
史阿见夜色已深,道:“明日一早我向陛下禀报,侧妃放心,陛下是重情之人,一定会安置好你们母子。”
张靖也道:“奉安夫人是表兄亲祖母,现在北宫居住,养孙刘可就在国学就读,待圣旨下来,我与刘可陪你们同去认亲。”
第二天清晨,张靖去寻刘可,道:“为你寻了一位兄长,想不想见见?”
刘可异道:“我们一脉除了刘中,那有兄弟?莫非东莱那位之后?”
张靖笑道:“东莱那位未得旨意,怎敢认亲?是前朝太子遗腹子,昨夜我与史统领已经见过。”
刘可少年心性,道:“我去请个假,我们这就去见见。”
两人分头请了假,一同去看望刘晨母子,到了刘晨门前,正好遇见刘晨出门,张靖道:“表兄要去何处?”
刘晨尴尬地笑笑,道:“你昨天伤了人,都是我的兄弟,我去送些药费。”
张靖拉住刘晨,道:“这事也不用急,我先给你引见一下,这位是你的弟弟,奉安夫人之孙,一直在宫中长大。”
彼此见了礼,同到堂屋述话,关芸娘听说刘可来了,也过来陪着说话。没过多长时间,史阿陪着左丰过来宣旨,左丰见了芸娘,也是神色激动,平复一下情绪,宣旨让关芸娘母子即刻进宫。
刘可见状,便想告辞回去上课,张靖拉住他道:“你兄长归宗,这是大事,既然请了假,回去干嘛?一同去看看热闹。”
姜述与刘辩相识于微末之时,感情十分真挚,听说芸娘母子还在人世,罢了早朝在御书房相候。见左丰带着芸娘母子进来,想起当年的刘辩,不由有些伤感,让母子两人坐下,道:“我曾派人寻访你们多年,没想到直至昨夜才被史阿偶尔碰上,这些年定是受了不少委屈。前太子有德,故而后人无虞,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芸娘往年常随刘辩左右,与姜述很熟,但是多年不见,姜述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几乎找不到当年的感觉,只是唯唯喏喏。刘晨年纪虽轻,但十分大气,应答十分得体。正说话时,万年公主闻讯过来,见了芸娘,不由抱头痛哭,又拉着刘晨细看,点头道:“有七分兄长的影子。”
万年公主知道姜述公务繁忙,带着芸娘母子告辞出门,看见刘可和张靖呆在门外,招呼两人上前,道:“你们两个随我一道去给奉圣夫人请安,晨儿刚到宫中,诸事不熟,你们要多帮些忙。”
众人到了何后宫中,何后拉着芸娘母子,泣不成声,场面十分感人。不一时,院中人员逐渐多了起来,董后带着董睦,马后带着刘中,姜逆也赶了回来,都来与刘晨相认。等到近午时,何苗、荀攸、田丰、黄忠等刘辩旧臣听到消息,也来见了一面。
刘可是何后养孙,忙得脚不沾地,见张靖在一旁安坐享福,拖着张靖起来,道:“那有你这样的兄长,光看热闹不干活。来的人太多,我一人忙不过来,你快过来帮我。”
张靖指了指刘中和董睦,道:“那两个也闲着,怎不寻他们帮忙?”
刘可摇摇头,道:“他们两人水平太差,帮忙不行添乱行,这些人数你最靠谱,你先去御膳房安排酒宴。”说到这里,扳着指头数人,数到荀攸等人时,张靖道:“不必数他们,他们不会留下。”
张靖弄清事情经过,望了一眼刘晨,对关芸娘说道:“我看刘晨行止言谈,似得名师教授,不知何人为师?”
关芸娘见到史阿,心潮起伏,屋内光线又弱,以为张靖是史阿搭档,一直没有注意,看了一眼张靖,“咦”了一声,道:“莫非是陛下之子?”
张靖兄弟与姜述皆有几分相似,姜中、张靖、姜威三人最像,关芸娘与少年时的姜述很熟,又见史阿对张靖礼敬有加,一眼看破张靖身份。史阿道:“这是陛下四子张靖,是皇德妃长子,自小承祀母家,因而姓张。”
关芸娘沦为平民多年,早已没了心气,连忙请张靖上坐。张靖辞道:“您与父皇有旧谊,论亲该叫您一声舅母,我是晚辈,怎敢上坐?”
关芸娘问些姜述、万年公主、何后近况,记起张靖方才询问之语,道:“晨儿少年时曾拜明镜先生为师,学过世家礼仪,明镜先生后来另投他方,荆州也设了国学分院,晨儿在分院读过几年书。”
张靖异道:“表兄出身国学,为何没去参加考录,反而混迹市井?”
刘晨已经回过神来,叹息道:“大前年因为他事,负气来到洛阳,没有经过大试,达不到考录资格。当初有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我便与他们争斗,我会些武艺,单打独斗不怕他们,但他们人多势众,我吃了几次亏,便寻他们落单时下手,逼他们发下毒誓,慢慢聚了些人。来到洛阳以后,一直没做什么营生,不能坐吃山空,我便领着他们收些保护费为生,没想到惹到了四皇子。”
张靖笑道:“这事也是巧合,昨天那位少年,是我五弟姜边,我身为兄长,不得不出头。”
刘晨异道:“五皇子怎会在书画摊上卖画?”
张靖不好说出实情,道:“我五弟好书画,性子又怪,经常游戏尘世,以为趣事。”
史阿见夜色已深,道:“明日一早我向陛下禀报,侧妃放心,陛下是重情之人,一定会安置好你们母子。”
张靖也道:“奉安夫人是表兄亲祖母,现在北宫居住,养孙刘可就在国学就读,待圣旨下来,我与刘可陪你们同去认亲。”
第二天清晨,张靖去寻刘可,道:“为你寻了一位兄长,想不想见见?”
刘可异道:“我们一脉除了刘中,那有兄弟?莫非东莱那位之后?”
张靖笑道:“东莱那位未得旨意,怎敢认亲?是前朝太子遗腹子,昨夜我与史统领已经见过。”
刘可少年心性,道:“我去请个假,我们这就去见见。”
两人分头请了假,一同去看望刘晨母子,到了刘晨门前,正好遇见刘晨出门,张靖道:“表兄要去何处?”
刘晨尴尬地笑笑,道:“你昨天伤了人,都是我的兄弟,我去送些药费。”
张靖拉住刘晨,道:“这事也不用急,我先给你引见一下,这位是你的弟弟,奉安夫人之孙,一直在宫中长大。”
彼此见了礼,同到堂屋述话,关芸娘听说刘可来了,也过来陪着说话。没过多长时间,史阿陪着左丰过来宣旨,左丰见了芸娘,也是神色激动,平复一下情绪,宣旨让关芸娘母子即刻进宫。
刘可见状,便想告辞回去上课,张靖拉住他道:“你兄长归宗,这是大事,既然请了假,回去干嘛?一同去看看热闹。”
姜述与刘辩相识于微末之时,感情十分真挚,听说芸娘母子还在人世,罢了早朝在御书房相候。见左丰带着芸娘母子进来,想起当年的刘辩,不由有些伤感,让母子两人坐下,道:“我曾派人寻访你们多年,没想到直至昨夜才被史阿偶尔碰上,这些年定是受了不少委屈。前太子有德,故而后人无虞,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芸娘往年常随刘辩左右,与姜述很熟,但是多年不见,姜述已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几乎找不到当年的感觉,只是唯唯喏喏。刘晨年纪虽轻,但十分大气,应答十分得体。正说话时,万年公主闻讯过来,见了芸娘,不由抱头痛哭,又拉着刘晨细看,点头道:“有七分兄长的影子。”
万年公主知道姜述公务繁忙,带着芸娘母子告辞出门,看见刘可和张靖呆在门外,招呼两人上前,道:“你们两个随我一道去给奉圣夫人请安,晨儿刚到宫中,诸事不熟,你们要多帮些忙。”
众人到了何后宫中,何后拉着芸娘母子,泣不成声,场面十分感人。不一时,院中人员逐渐多了起来,董后带着董睦,马后带着刘中,姜逆也赶了回来,都来与刘晨相认。等到近午时,何苗、荀攸、田丰、黄忠等刘辩旧臣听到消息,也来见了一面。
刘可是何后养孙,忙得脚不沾地,见张靖在一旁安坐享福,拖着张靖起来,道:“那有你这样的兄长,光看热闹不干活。来的人太多,我一人忙不过来,你快过来帮我。”
张靖指了指刘中和董睦,道:“那两个也闲着,怎不寻他们帮忙?”
刘可摇摇头,道:“他们两人水平太差,帮忙不行添乱行,这些人数你最靠谱,你先去御膳房安排酒宴。”说到这里,扳着指头数人,数到荀攸等人时,张靖道:“不必数他们,他们不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