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四日清晨,奥斯曼人的舰队到达了塞得港附近的海面上。冬季少雨,万里无云,温带的气候也不寒冷,是适于作战的好天气。
早上七点多,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列出两路纵队,沿着倾斜的方向,向塞得港驶来,他们的进攻开始了。
斜向的纵队便于进攻和炮击,因为古战船的大炮在甲板下的舱室中,侧船舷开窗,那就是炮口,斜向行驶,行进中随时可以开炮。
带风帆的战舰从远处望去,风帆那一部分显得特别的大,船身反而不显眼了。奥斯曼历史悠久,它的国旗、军旗也是多次变化。现在的国旗是大红色的,正中有一个绿色的椭圆图形,圆中一横列三个黄色的新月。他们的军旗也是大红色的,旗子末端呈尖头型,图案是黄色,中间两把弯刀(由此可见他们的骑兵厉害),上下两排新月。
军旗、国旗、号令旗和其他的旗帜在战舰上飘扬,威风凛凛。舰船扯满了风帆,排列整齐的军舰威风八面,也显得他们的海军训练有素。
谢鹏举端着望远镜观察,慢慢的也看出了门道:前边的一个纵列八艘战舰都是双船楼的,被称作无敌战舰的大型舰只。这种船火炮多,搭载兵员多,兼顾炮战和跳帮作战,当然也可以用于登陆,登陆时需要小船配合,运载士兵上岸。如果在码头上登陆,就免去了小船摆渡的过程。这八艘战舰摆在前边,就是准备登陆的,每只船300人,士兵总数在2500左右。
后面的一列是六艘船,中间的四艘全部是商船,明显是搭载登陆部队的。这四艘船又有两千多人。
作为指挥官的谢鹏举已经知道奥斯曼人是有些莽撞了,这显然是孤注一掷,连试探都没有。能够顺利登陆尚可,攻击一旦受挫,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也可能他们过于狂妄了,以为只要大军登陆,奥斯曼帝国的勇士无敌!假如小规模试探的话,如果败了,会影响士气。也许他们认为中国人没有海军舰船,他们攻击受挫还可以从容的后退,只要离开岸边的火力攻击即可。
“报告!司令官大人,陆战一团一营刘营长来电话,已经接过来了。”
谢鹏举拿起电话,说道:“我是谢鹏举,请讲。”
“司令官大人,一团一营营长刘十三请示:敌舰队已经进入火炮射程,下官请示何时开炮?”
“放近一点,先头的敌舰距离岸边两三里的距离再开炮。注意观察指挥部的号炮:三发绿色信号为开炮命令!”
“是!大人,刘十三遵命。”
刘十三的一营刚好位于塞得港的东侧,是最接近敌舰队的位置。
西洋火炮最大的射程有五里(2500米),一般火炮只有三里,所以他们理想的炮击距离应该是两三里。塞得港城池距离海边的码头还有半里地,敌舰若炮击城池,就要开到距离码头两里的位置才能开炮,掩护他们的步兵登陆。
到了这个距离,敌舰队就全部在国防军的火炮射程之内了,可以全面的打击他们。
奥斯曼人的军队逐渐接近城池,双方还都没有开炮,战场上一片沉寂,这是大战之前的寂静,安静的令人压抑,国防军的士兵、指挥官们都紧张到了极点,心里素质差得可能就要抓狂了。
国防军防守的城池也极有特点,奥斯曼人可能没见过。城墙还是原来的菱堡城墙,原来的彩旗招展不见了,旗帜太少了,只有城门上,伊斯兰风格的尖顶上有一面五星红旗,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旗帜了。城墙上偶尔有人影闪动,基本看不到人,像是没有设防的城池,这种诡异的现象可能会令他们紧张。他们那里会想到,打击他们的力量并不在城墙上,而是在城池两侧的炮兵阵地上,那是修建了多时的阵地,隐蔽极好,他们当然看不到。
奥斯曼帝国的军舰首先打破了沉寂,前面的两艘战舰开炮了。目测他们距离海岸还有三里多,按说这个距离有点远,可是有的炮弹居然打到了城墙上。硕大的铁球砸在墙上也是砰砰的响,菱堡就是为防炮设计的,炮弹打上去就会打滑,打击的力度减了不少。看来奥斯曼人的军舰是有重炮的,射程起码在四里以上。但是更多的炮弹射程不够,有打到城下的,有打到码头上的,还有更不像样的打到了海水中,冲起高高的水柱。
旧式火炮射速慢,打一炮,要停很长时间,一般需要三分钟。这时谢鹏举也看到,敌军的舰船开始慢慢的转向、打横,其目的是为了让侧舷的火炮转到正面,以利于全部火炮开炮攻击。看来敌舰认为已经到了开炮攻击的位置,准备更猛烈的炮击了。
“命令火炮开火!”谢鹏举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砰!砰!砰!”三发绿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各个阵地上的嘹亮高亢的军号声响成了一片,随后,就被火炮发射的轰鸣声所掩盖。阵地上烟尘腾起,一批一批的炮弹飞向了奥斯曼人的军舰。普通炮弹、穿甲弹、燃烧弹掺杂着发射。特别是其中有三门120毫米重炮,这种炮弹如果命中木质的舰船,一炮就能掀掉甲板的半边,如果是穿甲弹打入敌船的内部爆炸,则一炮就能击沉一艘船。
国防军的迫击炮都是有瞄准镜的,现在是直视目标射击,不需要校正计算,直接瞄准。路基的火炮比船上的火炮打得准,命中率也高。
这是有史以来奥斯曼人受到的最猛烈的炮击,这几种炮弹都是他们想不到的。老式的大炮,命中一炮,最多是砸一个窟窿,即便是开花弹,也不是落地即爆炸。中国人打过来的炮弹是接触即爆炸,无论打到船舷还是风帆,都会爆炸。
大海中到处是冲天的水柱,那是落在水中的炮弹。顷刻之间前一列的双船楼战舰已经有三艘燃起了熊熊的大火。还不时的被命中爆炸,爆炸点火光闪耀,杂物乱飞。
老式战舰的风帆是需要时刻不停的操纵的,因此,甲板上水手很多,他们在各种绳索之间不停的忙碌着。老式的炮弹打到甲板上,那就要看个人的运气了,被铁球撞上就是倒霉蛋,非死即伤。可是中国人的炮弹落在甲板上,一爆炸就是横扫一片,十几米内极难存活。国防军的炮主要是迫击炮,炮弹都是垂直落下的,因此,目标就是甲板。
国防军也有直射炮,只不过数量少,这不,它们的战果出来了。
第一列第三艘军舰,猛然间发生了巨大的爆炸,一声巨响,火光烟气直冲天际,双楼船的后船楼被掀掉了半边,船楼里可是满载的士兵,不少的人体就飞到了半空中。这还不算完,后面的爆炸一声接一声,都是那么猛烈,两三响之后,舰船彻底的解体了,破碎成几块,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海底,这里临近海岸了,水不是太深,沉没的船只就成了暗礁,后面的船如果撞上就没有好结果。沉没的船只还不甘寂寞,在水下又爆炸了一次,冲起了巨大的水柱,附近的船只全都剧烈的摇晃起来。
直射炮在射程内,其准确度堪比狙击步枪。陆地上的火炮没有船只上的颠簸晃动,所以准确度极高,基本上不打空炮。敌军舰只上的火炮射击窗口都是一米大小,所以直射炮把炮弹打入窗口是极容易的。这个战果就是一发燃烧弹打进了火炮的窗口造成的。
敌舰内部的每一层都是面向两边的火炮,中间位置堆放的就是炮弹(铁球)和散装火药(一般都是袋装的),在开炮、填充火药的过程中也会有散落各处的零碎火药。燃烧弹放火的威力巨大,谁也挡不住、扑不灭!打到这样的舱室内部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点燃火药引发火药殉爆几乎是必然的。这就是这艘军舰爆炸的原因。
敌军舰队这一波进攻动用了十四艘大型舰船,其他的船只停在远处,停泊地至少还有五六十艘舰船。主力舰都出动了,后面的这一大坨船只大部分是后勤舰船,战舰相对少并且不是主力战舰。
奥斯曼人都认为中国人在塞得港没有海军,因此,他们停泊在那里只是观战,很安全,毫无防备。可是国防军的快艇盯上了他们。
八艘快艇可以参加前面的战斗,为岸上的火炮助战,但是那个效果就不如攻击它的后队。因为他们坚信,没有他们的助战,奥斯曼人也冲不到码头上,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在前面的炮战打响的时候,快艇出击了,它们列出一个斜线队形,从西面快速的向敌军舰队接近。它们的后面是那两艘补给船,缓慢的跟随者。
奥斯曼人几乎看不到他们,快艇太小了,只有后面的两艘船大一点,可是在敌军的大型战舰面前,他们也是小船。等到快艇距离敌舰四五里的时候,奥斯曼人才发现水面上冒着黑烟高速行进的快艇。发现情况不对的奥斯曼人,赶紧调集军舰拦截。
冒着烟,没有风帆,速度奇高的小船令奥斯曼人十分的惊异,他们感到不安,但是还没有感到危险,因为他们不会知道这么小的船会有什么攻击力。
距离近了,快艇开始做无规则的蛇形路线行进,这是为了躲避炮击。在大海上,船型小,速度快,不规则的左右摇摆,敌军的火炮极难命中。这有点像用手去抓飞舞的苍蝇,抓到的机会几乎是零。
其中的三艘炮艇开始脱离队伍,做横向的航行,同时开炮掩护,五艘鱼雷快艇依然做蛇形的动作继续接近。
鱼雷艇除了两个鱼雷发射管之外,也不是没有武装,它们驾驶舱的顶部有一挺轻机枪,必要时,可以掩护射击。
对于径直冲过来的小船,奥斯曼人感到了危险,临时转向赶过来的两艘军舰也开炮了,试图阻挡他们的前进,巨大的铁球打入水中冲起一个个的水柱,做掩护的三艘炮艇也向它们开炮射击,掩护鱼雷艇。炮艇上只有一门20直射炮,在剧烈的颠簸中也是打不准。两艘鱼雷艇上前准备攻击这两艘拦截的敌舰,其他的鱼雷艇则转向准备攻击其他的船只。
国防军的鱼雷性能也是逐年改善,现在攻击距离可以达到三里(1500米),但是比较稳定,比较有把握命中的距离还是两里之内好一些。所以攻击鱼雷艇也是尽量的向前靠。可是两里的距离也是老式火炮的最佳攻击距离,所以鱼雷艇的风险也很大。
“左发射器准备!”
“右舵二,好!稳住!”
“预备,放!”
一枚鱼雷喷射而出,鱼雷艇则急速转弯,躲开现场。如果鱼雷命中要害部位,巨大的舰船顷刻就会沉没,船只沉没激起的巨浪和巨大的漩涡非常危险,鱼雷艇太小,承受不住的,所以它必须快速逃离。
鱼雷是被压缩空气喷出的,出膛的鱼雷就启动了自身压缩空气驱动的动力,可以持续推进1500到2000米。目前的距离不到1000米,动力是足够的。
两米多长,碗口粗的鱼雷,像一条快速游动的鱼,带着一条白色浪花的尾迹,冲向了敌舰。风帆动力的舰船动作不灵活,再者说,他们也不懂得躲避,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鱼雷的航速在五十节以上,与船只的航速比较就像箭一样,速度已经很快了。当然这些性能是没法与现代的鱼雷比较的,例如现代鱼雷顶级的航速是250节,普通的也在150节以上。
转瞬之间鱼雷击中了敌舰的头部,惊天动地的爆炸把敌舰抬起很高。军舰的头部完全被击毁,缓缓落下的军舰,半个船身就埋入了水中,在反作用力之下,残缺的船又抬了一下头,然后船尾高高的翘起,整条船就一头扎人深水之中,随之而起的是巨大的冲击浪,最后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残留于水面的碎木板等杂物悉数吞没于大海之中,水面上干干净净了。一条排水量数百吨的战舰就这样从海面消失了!
奥斯曼人出击拦截的两艘战舰距离不远,激烈的海浪让射向另一艘战舰的鱼雷偏离了航向,没有命中。那艘鱼雷艇转了一个圈,重新接近,第二枚鱼雷命中了敌舰的中部,敌舰被拦腰炸断,只是一个折叠动作就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奥斯曼人惊呆了、看傻了!这是什么武器?他们距离远,连鱼雷的影子都没看见,两条军舰像中了魔法一样,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五艘鱼雷艇可是不能怜悯他们,上级的命令很明确:狠狠的打!要发扬敢于牺牲的精神,创造最大的战绩!
激烈的海战还在进行之中,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76章完---
早上七点多,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列出两路纵队,沿着倾斜的方向,向塞得港驶来,他们的进攻开始了。
斜向的纵队便于进攻和炮击,因为古战船的大炮在甲板下的舱室中,侧船舷开窗,那就是炮口,斜向行驶,行进中随时可以开炮。
带风帆的战舰从远处望去,风帆那一部分显得特别的大,船身反而不显眼了。奥斯曼历史悠久,它的国旗、军旗也是多次变化。现在的国旗是大红色的,正中有一个绿色的椭圆图形,圆中一横列三个黄色的新月。他们的军旗也是大红色的,旗子末端呈尖头型,图案是黄色,中间两把弯刀(由此可见他们的骑兵厉害),上下两排新月。
军旗、国旗、号令旗和其他的旗帜在战舰上飘扬,威风凛凛。舰船扯满了风帆,排列整齐的军舰威风八面,也显得他们的海军训练有素。
谢鹏举端着望远镜观察,慢慢的也看出了门道:前边的一个纵列八艘战舰都是双船楼的,被称作无敌战舰的大型舰只。这种船火炮多,搭载兵员多,兼顾炮战和跳帮作战,当然也可以用于登陆,登陆时需要小船配合,运载士兵上岸。如果在码头上登陆,就免去了小船摆渡的过程。这八艘战舰摆在前边,就是准备登陆的,每只船300人,士兵总数在2500左右。
后面的一列是六艘船,中间的四艘全部是商船,明显是搭载登陆部队的。这四艘船又有两千多人。
作为指挥官的谢鹏举已经知道奥斯曼人是有些莽撞了,这显然是孤注一掷,连试探都没有。能够顺利登陆尚可,攻击一旦受挫,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也可能他们过于狂妄了,以为只要大军登陆,奥斯曼帝国的勇士无敌!假如小规模试探的话,如果败了,会影响士气。也许他们认为中国人没有海军舰船,他们攻击受挫还可以从容的后退,只要离开岸边的火力攻击即可。
“报告!司令官大人,陆战一团一营刘营长来电话,已经接过来了。”
谢鹏举拿起电话,说道:“我是谢鹏举,请讲。”
“司令官大人,一团一营营长刘十三请示:敌舰队已经进入火炮射程,下官请示何时开炮?”
“放近一点,先头的敌舰距离岸边两三里的距离再开炮。注意观察指挥部的号炮:三发绿色信号为开炮命令!”
“是!大人,刘十三遵命。”
刘十三的一营刚好位于塞得港的东侧,是最接近敌舰队的位置。
西洋火炮最大的射程有五里(2500米),一般火炮只有三里,所以他们理想的炮击距离应该是两三里。塞得港城池距离海边的码头还有半里地,敌舰若炮击城池,就要开到距离码头两里的位置才能开炮,掩护他们的步兵登陆。
到了这个距离,敌舰队就全部在国防军的火炮射程之内了,可以全面的打击他们。
奥斯曼人的军队逐渐接近城池,双方还都没有开炮,战场上一片沉寂,这是大战之前的寂静,安静的令人压抑,国防军的士兵、指挥官们都紧张到了极点,心里素质差得可能就要抓狂了。
国防军防守的城池也极有特点,奥斯曼人可能没见过。城墙还是原来的菱堡城墙,原来的彩旗招展不见了,旗帜太少了,只有城门上,伊斯兰风格的尖顶上有一面五星红旗,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旗帜了。城墙上偶尔有人影闪动,基本看不到人,像是没有设防的城池,这种诡异的现象可能会令他们紧张。他们那里会想到,打击他们的力量并不在城墙上,而是在城池两侧的炮兵阵地上,那是修建了多时的阵地,隐蔽极好,他们当然看不到。
奥斯曼帝国的军舰首先打破了沉寂,前面的两艘战舰开炮了。目测他们距离海岸还有三里多,按说这个距离有点远,可是有的炮弹居然打到了城墙上。硕大的铁球砸在墙上也是砰砰的响,菱堡就是为防炮设计的,炮弹打上去就会打滑,打击的力度减了不少。看来奥斯曼人的军舰是有重炮的,射程起码在四里以上。但是更多的炮弹射程不够,有打到城下的,有打到码头上的,还有更不像样的打到了海水中,冲起高高的水柱。
旧式火炮射速慢,打一炮,要停很长时间,一般需要三分钟。这时谢鹏举也看到,敌军的舰船开始慢慢的转向、打横,其目的是为了让侧舷的火炮转到正面,以利于全部火炮开炮攻击。看来敌舰认为已经到了开炮攻击的位置,准备更猛烈的炮击了。
“命令火炮开火!”谢鹏举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砰!砰!砰!”三发绿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各个阵地上的嘹亮高亢的军号声响成了一片,随后,就被火炮发射的轰鸣声所掩盖。阵地上烟尘腾起,一批一批的炮弹飞向了奥斯曼人的军舰。普通炮弹、穿甲弹、燃烧弹掺杂着发射。特别是其中有三门120毫米重炮,这种炮弹如果命中木质的舰船,一炮就能掀掉甲板的半边,如果是穿甲弹打入敌船的内部爆炸,则一炮就能击沉一艘船。
国防军的迫击炮都是有瞄准镜的,现在是直视目标射击,不需要校正计算,直接瞄准。路基的火炮比船上的火炮打得准,命中率也高。
这是有史以来奥斯曼人受到的最猛烈的炮击,这几种炮弹都是他们想不到的。老式的大炮,命中一炮,最多是砸一个窟窿,即便是开花弹,也不是落地即爆炸。中国人打过来的炮弹是接触即爆炸,无论打到船舷还是风帆,都会爆炸。
大海中到处是冲天的水柱,那是落在水中的炮弹。顷刻之间前一列的双船楼战舰已经有三艘燃起了熊熊的大火。还不时的被命中爆炸,爆炸点火光闪耀,杂物乱飞。
老式战舰的风帆是需要时刻不停的操纵的,因此,甲板上水手很多,他们在各种绳索之间不停的忙碌着。老式的炮弹打到甲板上,那就要看个人的运气了,被铁球撞上就是倒霉蛋,非死即伤。可是中国人的炮弹落在甲板上,一爆炸就是横扫一片,十几米内极难存活。国防军的炮主要是迫击炮,炮弹都是垂直落下的,因此,目标就是甲板。
国防军也有直射炮,只不过数量少,这不,它们的战果出来了。
第一列第三艘军舰,猛然间发生了巨大的爆炸,一声巨响,火光烟气直冲天际,双楼船的后船楼被掀掉了半边,船楼里可是满载的士兵,不少的人体就飞到了半空中。这还不算完,后面的爆炸一声接一声,都是那么猛烈,两三响之后,舰船彻底的解体了,破碎成几块,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海底,这里临近海岸了,水不是太深,沉没的船只就成了暗礁,后面的船如果撞上就没有好结果。沉没的船只还不甘寂寞,在水下又爆炸了一次,冲起了巨大的水柱,附近的船只全都剧烈的摇晃起来。
直射炮在射程内,其准确度堪比狙击步枪。陆地上的火炮没有船只上的颠簸晃动,所以准确度极高,基本上不打空炮。敌军舰只上的火炮射击窗口都是一米大小,所以直射炮把炮弹打入窗口是极容易的。这个战果就是一发燃烧弹打进了火炮的窗口造成的。
敌舰内部的每一层都是面向两边的火炮,中间位置堆放的就是炮弹(铁球)和散装火药(一般都是袋装的),在开炮、填充火药的过程中也会有散落各处的零碎火药。燃烧弹放火的威力巨大,谁也挡不住、扑不灭!打到这样的舱室内部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点燃火药引发火药殉爆几乎是必然的。这就是这艘军舰爆炸的原因。
敌军舰队这一波进攻动用了十四艘大型舰船,其他的船只停在远处,停泊地至少还有五六十艘舰船。主力舰都出动了,后面的这一大坨船只大部分是后勤舰船,战舰相对少并且不是主力战舰。
奥斯曼人都认为中国人在塞得港没有海军,因此,他们停泊在那里只是观战,很安全,毫无防备。可是国防军的快艇盯上了他们。
八艘快艇可以参加前面的战斗,为岸上的火炮助战,但是那个效果就不如攻击它的后队。因为他们坚信,没有他们的助战,奥斯曼人也冲不到码头上,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在前面的炮战打响的时候,快艇出击了,它们列出一个斜线队形,从西面快速的向敌军舰队接近。它们的后面是那两艘补给船,缓慢的跟随者。
奥斯曼人几乎看不到他们,快艇太小了,只有后面的两艘船大一点,可是在敌军的大型战舰面前,他们也是小船。等到快艇距离敌舰四五里的时候,奥斯曼人才发现水面上冒着黑烟高速行进的快艇。发现情况不对的奥斯曼人,赶紧调集军舰拦截。
冒着烟,没有风帆,速度奇高的小船令奥斯曼人十分的惊异,他们感到不安,但是还没有感到危险,因为他们不会知道这么小的船会有什么攻击力。
距离近了,快艇开始做无规则的蛇形路线行进,这是为了躲避炮击。在大海上,船型小,速度快,不规则的左右摇摆,敌军的火炮极难命中。这有点像用手去抓飞舞的苍蝇,抓到的机会几乎是零。
其中的三艘炮艇开始脱离队伍,做横向的航行,同时开炮掩护,五艘鱼雷快艇依然做蛇形的动作继续接近。
鱼雷艇除了两个鱼雷发射管之外,也不是没有武装,它们驾驶舱的顶部有一挺轻机枪,必要时,可以掩护射击。
对于径直冲过来的小船,奥斯曼人感到了危险,临时转向赶过来的两艘军舰也开炮了,试图阻挡他们的前进,巨大的铁球打入水中冲起一个个的水柱,做掩护的三艘炮艇也向它们开炮射击,掩护鱼雷艇。炮艇上只有一门20直射炮,在剧烈的颠簸中也是打不准。两艘鱼雷艇上前准备攻击这两艘拦截的敌舰,其他的鱼雷艇则转向准备攻击其他的船只。
国防军的鱼雷性能也是逐年改善,现在攻击距离可以达到三里(1500米),但是比较稳定,比较有把握命中的距离还是两里之内好一些。所以攻击鱼雷艇也是尽量的向前靠。可是两里的距离也是老式火炮的最佳攻击距离,所以鱼雷艇的风险也很大。
“左发射器准备!”
“右舵二,好!稳住!”
“预备,放!”
一枚鱼雷喷射而出,鱼雷艇则急速转弯,躲开现场。如果鱼雷命中要害部位,巨大的舰船顷刻就会沉没,船只沉没激起的巨浪和巨大的漩涡非常危险,鱼雷艇太小,承受不住的,所以它必须快速逃离。
鱼雷是被压缩空气喷出的,出膛的鱼雷就启动了自身压缩空气驱动的动力,可以持续推进1500到2000米。目前的距离不到1000米,动力是足够的。
两米多长,碗口粗的鱼雷,像一条快速游动的鱼,带着一条白色浪花的尾迹,冲向了敌舰。风帆动力的舰船动作不灵活,再者说,他们也不懂得躲避,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鱼雷的航速在五十节以上,与船只的航速比较就像箭一样,速度已经很快了。当然这些性能是没法与现代的鱼雷比较的,例如现代鱼雷顶级的航速是250节,普通的也在150节以上。
转瞬之间鱼雷击中了敌舰的头部,惊天动地的爆炸把敌舰抬起很高。军舰的头部完全被击毁,缓缓落下的军舰,半个船身就埋入了水中,在反作用力之下,残缺的船又抬了一下头,然后船尾高高的翘起,整条船就一头扎人深水之中,随之而起的是巨大的冲击浪,最后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残留于水面的碎木板等杂物悉数吞没于大海之中,水面上干干净净了。一条排水量数百吨的战舰就这样从海面消失了!
奥斯曼人出击拦截的两艘战舰距离不远,激烈的海浪让射向另一艘战舰的鱼雷偏离了航向,没有命中。那艘鱼雷艇转了一个圈,重新接近,第二枚鱼雷命中了敌舰的中部,敌舰被拦腰炸断,只是一个折叠动作就沉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奥斯曼人惊呆了、看傻了!这是什么武器?他们距离远,连鱼雷的影子都没看见,两条军舰像中了魔法一样,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五艘鱼雷艇可是不能怜悯他们,上级的命令很明确:狠狠的打!要发扬敢于牺牲的精神,创造最大的战绩!
激烈的海战还在进行之中,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7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