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省开通的电报业务,得到了大明民众的追捧,业务红火。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京城里反映更加强烈,因为这里没有通达电缆、电线,因此也就没有开展电报业务。给中华日报社来信询问此事的越来越多,有的信件居然有指责的言辞,说是国防军不应该对于朝廷耿耿于怀,和谈已经完成,正阳门协议也签了,为什么对于京师还限制电报业务?他们那里知道铺设电缆朝廷是要表态的,不然就会造成双方的误解。
    信件太多了,反映太强烈,报社把这个情况还有一些信件上报到大都督府。朱万化指示:选择有代表性的信件登载到中华日报上,不要评论,也不要解释,当做新闻事件处理。
    其实,写这些信的就有不少是官府的官员。终于有人写了奏章呈报到朝廷上,说是京城应该开通电报业务,这事情就过了明路,朝堂上也就有了公开的议论,最先做出反映的是兵部尚书张凤翼。
    明朝同一个时代有两个张凤翼,名字一字不差,一个是戏曲作家,一个是官员,我们这里说的是兵部尚书张凤翼。
    兵部的前任是熊明遇,再前任是梁廷栋。张凤翼和梁廷栋这两个兵部尚书有的一拼,历史上他们犯的是同一个毛病——畏敌,上了战场腿肚子就转筋,崇祯九年,在京畿对鞑子作战,这两位都不敢出战,直到鞑子退兵,他们两人怕皇帝追究责任,一块吃大黄自杀了。有胆子自杀,没有胆子上阵。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胆子小是毛病,但是如果不上前线,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官,这两个人还是不错的,可以当一个好官。这就是人尽其用的问题了,也不能因为胆子小就一棍子打死,一无是处。
    这不,张凤翼就写了奏疏,附和京城应该引入电报业务的意见。他是兵部尚书,自然技高一筹,提出了一个附加的条款,就是同时要求朱家保证关宁前线的电报通信,使朝廷和关宁的边军通信及时畅通。
    看这个意思好像是朱家急需开通京城的电报业务,求着朝廷了,所以朝廷顺便捞点好处,真亏他想的出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奏章长了朝廷的脸面,特有面子。内阁首辅立即写了节略,并事先做了票拟,上报到皇帝面前。崇祯也没有犹豫,也无需再议,直接发给司礼监用印,就当做圣旨下发了,于是京城的电报业务再无障碍。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大明朝发圣旨的法定手续。草拟圣旨的权力在内阁手中,就是说一般的政务皇帝是不能自己草拟圣旨的,内阁写圣旨包括这项权力就叫做‘票拟’,皇帝的权利就是点头同意,司礼监用印,盖上皇帝的玉玺,就是圣旨了。如果皇帝不经过这个手续,直接起草圣旨用印下发的话,内阁有驳回的权利,叫做“封还”。
    明朝的内阁权利很大,皇帝的权利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个票拟、封还就是代表。
    有了朝廷的圣旨朱家就可以铺设电缆,开通电报业务了。
    可是朝廷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关宁前线的电报要通达。这个也好办,从大沽口沿海铺设一条电缆到觉华岛就可以了,这个距离很近,很容易。觉华岛到宁远城只是隔了20里的海路,也是极方便的。所以就在宁远城里设一个电报房,为军事、官府专用即可。
    本来沿途的山海关,以及更远一点的锦州都在海边,可以同时接通,但是朱家在那里没有业务和势力,开通电报对于朱家没有意义,所以就通达到宁远为止,反正宁远居中,到山海关、到锦州都不远,骑马就是半天,至多一天的路,也说得过去了。谁知朱家这一凑合终于引来了事端,此是后话。
    京城里现在的邮政所设在外城,其原因就是朝廷去年征缴山东,京城的邮政撤销了,恢复时为了安全,就临近办事处附近,选了一个地方设在了外城。现在要开通电报业务,就要方便用户办理,这个地点就不方便了,要从新选址。
    选址就要研究一下京城的格局,借此机会胡侃一点北京的格局方面常识。
    京城的格局是,除了皇宫之外被分为三大块。明清两代,五六百年的历史中都是这个格局。
    外城,也可以称之为南城的区域,就是后世崇文、宣武两区的范围,这里是贫民区,有大片的农田和村庄,还有依附城市的贫苦市民。富人极少,都是商人,集中在正阳门外、崇文门外的城门周边,这两个城门是南来客商的进城之路,特别是崇文门,它早晨开放的最早,晚上关闭的最晚,距离运河码头最近,官府对客商收税的税卡就设在崇文门,因此崇文门外也就最繁华。商人在封建社会里地位不高,“士农工商”他们排在最后,虽然不属于下九流,也差不多,只是有钱而已。
    正阳门(就是前门)以北是内城,内城居中被皇宫和皇家禁地占了一长条,把内城一分为二,皇家的禁地是绝对禁止通行的。由于中南海在西侧,那里是皇家的花园,皇帝经常在这里办公,所以,以六部衙门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机构就集中到了西部,西长安街上的六部口就是六部衙门所在地,六部衙门的大围墙至今还残留一段,在西长安街上可以看到。特别是到了清代,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都在西北边,因此,为了方便,朝廷的大员,王公贵族就向西部集中。西城就自然形成了京城的政治中心,进而也就是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的北京师范大学、男四中等都在西城,这是有根据的。
    到了现代,北京发展的首要方向就是西北部,向外扩张的特别迅速,他与历史上的这个格局不无关系。
    在内城,明清两代,东西城之间的交通几乎是断绝的,就是因为中间的皇家禁地,能通行的只有天安门前的长安大街。北面到钟鼓楼一带才能通行,在大明的时候钟鼓楼一带就太偏僻了。所以东西长安街是京城最繁华的主要通道,这一特点延续到了现代。不过,明代的长安街可不是现代长安街那么宽阔,现代的长安街是拆毁了几条街道合并在一起才有那么宽,天安门前的广场也是没有的,那里都是民居商铺,街道纵横,也是繁华所在。
    相对西城而言,东城的达官贵人比较少,但是这里毕竟是内城,天子脚下,于是有地位的富人就聚集在这里,因此东城的特点就是富有,都是家财万贯的主。后世的王府井商业区享誉全国就与此有关。经商的富人多居住于东城也与崇文门有关,崇文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通商的大门。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论,个别情况总是有的,比如贡院就在东城,孔庙、雍王府也在东城。
    知道这个格局,京城的邮政所新地址就等于选好了,就是长安街上六部衙门的对面,也就是后世电报大楼的位置,毫无疑问,这个位置是首选。
    得知这一情况,朱万化不由得动了心思,现在朱家有钢材有水泥,何不在京城建一个类似于后世电报大楼的建筑?想到这里他提笔画出了电报大楼的外形,正准备招呼机要处的纪养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就气馁了,把画稿团了团丢进废纸篓。再想一想,有捡起来,重新展平,充分地表现出他的犹豫。
    气馁何来,犹豫又在何处呢?
    这个位置到南海(就是中南海)的围墙不足300米,南海围墙不过三四米高,只要建筑超过三层,站在楼上窗前,南海内景一览无余!偷窥皇家园林该当何罪?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但是,心中的思念情结又挥之不去,电报大楼可是长安街上的标志建筑,其突出的地位保持了几十年。因此他犹豫再三。
    最后他终于重画一图,形状还是那个形状,但是只有两层。中间起一个方形不太高的钟楼,正面装一个大钟表,钟楼顶部立起一根旗杆,准备悬挂大明的国旗——日月旗,这个旗杆兼做避雷针。完全是电报大楼的样子。看一看就是缩小版的电报大楼,心中很满意。
    两层建筑加上一个钟楼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层建筑了,很突出了,很显眼了,完全可以成为地标。
    钟楼本来应该四面都是钟表,技术上不难,但是朝东的钟表必然是一个窗口,稍有缝隙就可以窥视南海,这个毛病不能犯。所以只是南面有钟表盘面,连二楼朝东的窗户都不能有,朱万化历来是加小心的,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拿着这个图他就去了钟表厂,首先设计出钟表,才能定整体建筑的结构。
    他告诉京城方面,邮政所的建筑要等待台湾的设计图纸。无线电报依旧留在外城,那个高高的天线在内城不合适。
    电报大楼(应该是电报小楼)提前300多年,即将诞生了!
    ......
    就在长江舰队和独立团攻占宜昌的时候,十一月二十二日朱万雄得到报告,南海舰队的金瓯巡逻舰艇与西班牙的一个船队打了一场遭遇战,俘虏了这个西班牙的船队,击沉一艘战舰,击伤一艘战舰。
    事关重大,这份电报是采用加密编码发送的,报告发送给朱万雄。所以朱万雄来到大哥家里,紧急商议此事。
    朱万化感到事情有些突然,自从郑芝龙到达金瓯,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中南半岛的形势一直很平稳,没有什么事端。无论是荷兰还是西班牙,在南洋一带没有人向国防海军挑战,为何会突然发生这种事端呢?
    事关重大!重大在何处呢?这件事还要仔细的说一说。
    为了对郑芝龙提供支援,南海舰队总是保持着从海南岛到中南半岛南端这一海域的巡逻警戒。在金兰湾到金瓯的沿海地区,一般是一艘护卫舰加一艘辅助的小型舰艇担任巡逻任务。这一次,就是护卫舰和半潜艇母船搭档的巡逻队。选择护卫舰领队,是因为护卫舰以上才安装无线电报,巡逻船队需要随时保持联络。
    西班牙在美州有殖民地,就是现在的美国西部地区、拉丁美洲、南美洲的北部,那里盛产白银,还有他们当做白银的白金,就是金属铂,朱家通过贸易,从他们手里捞了不少白金。
    西班牙的船队从欧洲到美州西海岸,乘着季风每年一个往返。中间站就是吕宋(菲律宾),现在是冬季的季风,南亚和印度洋上都是东北风,正是从东向西航行的黄金季节。这个西班牙船队就是途径吕宋返回欧洲的。他们的船上满载着白银和从吕宋岛上购买的大明的货物,如瓷器、茶叶、丝绸、玻璃、镜子等,南洋的货物,如香料、木料、玉石等。
    一般的情况下,他们会沿着南洋诸岛前往马六甲海峡,极少沿着中南半岛到马六甲这条航线。这个年代的航海要依靠大陆、海岛做参照物航海的,虽然南洋诸岛的航线远一点,却是传统航线。
    现在的荷兰人、西班牙人都知道大明海军的厉害,没人敢招惹,估计这个船队没有这个知识,或者是不相信,于是就闯到大明的地盘上来了。
    金瓯的富庶让他们看红了眼,以为都是好欺负的落后土著人,打几发炮弹就可以征服一片陆地的地方,于是开着船就闯进了湄公河的河口。
    郑家的巡哨船立即报警。
    郑家、朱家是合作关系,所以郑家可以利用国防军的通信系统,特别是军事方面。
    国防军在金瓯设立了一个无线电报联络处,在金瓯这个三角地区的三个沿海地点上建设了高高的木塔,他们与金瓯的联络处保持着灯光通信的联系。郑家的巡逻船队发现紧急情况,就可以按照规定发射信号弹通知联络塔。这个报警系统是金瓯安全的保证。
    所以,得到报警的国防海军的巡逻船队就快速赶来,同时上报金兰湾基地,要求增援。他们到达现场时郑家与西班牙舰队已经交火。
    ---第251章完---

章节目录

明末强国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早点包子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早点包子铺并收藏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