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李岩应该有23岁左右(估算),还是个年轻人。
李岩在开封的出现将使河南的局面更加糟糕,这是因为他带来了一个及糟糕的消息,为樊尚燝的破坏变法提供了口实和炮弹。使河南的形势急转直下。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都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残酷的,有时还是血腥的。在朱万化竭力倡导的振兴经济,鼓励工商的浪潮中,这种情况也毫无例外地出现了。这也难怪,即便在后世社会主义的环境下,新兴的工商资本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老板对于员工的残酷压榨。使用童工、克扣拖欠工资、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还有高水平的,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得很形象:“不到半夜12点你都不好意思下班!”
李岩带来的消息就是在杞县出现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甚至出现限制关押工人强制劳动,买卖人口,使用童工的情况。
这种案件出现在樊尚燝对变法反攻倒算的档口,其杀伤力是很大的。
本来在封建社会里买卖人口是很常见的现象,孽待仆人、下人,甚至至人死命也不算什么新奇之事,至于童工,大明的人还没有那个概念。
但是遇到了樊尚燝,又是在这个紧要的档口,那就是问题了。在樊尚燝的眼里,工厂主、商人那就是下九流。
事实上封建社会对于下九流的定义里边没有商人、工场主。像戏子、剃头的、修脚的、吹鼓手、杠房、妓女、贼盗一类的才是下九流。一段顺口溜说明了其成员,说的很有意思: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现而今的演员可都是大腕,我可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不过古代的戏子确实属于下九流,这不是我编派的。
但是在封建士大夫的眼里工商人士都可以算作下九流。在封建的礼法中,讲究的是“士农工商”,他们认为商人逐利,道德低下,其政治地位还不如自耕农,是社会人群中是最下等,最卑贱的。大明的律法就规定,商人不准穿绫罗绸缎的衣服,否则就违背了封建的伦理道德。
可以想象得出,在他们的眼睛里,这种卑贱的下等人,是没有资格虐待工人的,这就挑战了封建的礼法,就是犯罪。
......
李岩是个好为民请命的角色,他出面为工人仗义执言毫不奇怪。他本人家庭富有,否则他也无法仗义和打抱不平,关于他,历史上有很多精彩的记录,下面摘录并评论一二。
李岩,这个时候他应该叫李信,为了方便我们就称他为李岩。他是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有了初步的社会地位,应该属于乡绅一类。
其父李精白曾任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为“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用白话翻译一下就是:追随宦官魏忠贤,论罪属于第三等级,判入狱三年,但是这入狱的惩罚可以免掉,作为替代的处罚是罢官、革除功名,降为平民。
李岩投李自成造反是不是与此有关呢?是不是他觉得他父亲冤枉,大明朝亏待了他李家呢?
李岩读书不错,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史书上说他“有文武才”,从他后来所从事的军事实践中看,他也是有点本事。他又爱打抱不平,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公子”的称呼现代社会依然沿用,但是含义、解释与大明有很大差异。现代的“公子哥”的称呼有点捧过了头,带有贬义。单独的说“某某公子”是恭维的意思。
在大明,“公子”的称呼有恭维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是吹捧、颂扬,因为那个时候是有爵位的。公子就是公爵老爷的法定接班人,就像太子是侯任皇帝、世子是侯任王爷一样,公子是侯任的公爵老爷。“公侯伯子男”公爵是爵位的最高一级。
所以大家称呼李岩为李公子,就是吹捧他是侯任的公爵老爷,说明他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决然没有后世“公子哥”的意思。
他后来成了家,娶妻汤氏,汤氏出身于杞县豪门之家,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是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红娘子的事怕是民间演绎,不靠谱。
前面说过,崇祯年间,大明帝国的弊政已经积重难返,赋税沉重,加上天灾不断,黄河决口,民众断了活路。即便如此,杞县县令宋某仍然在不停地催征钱粮,百姓的惨状让好打抱不平的李岩去见县令,为杞县百姓请命。但宋县令征税是他的职责,小小的知县能下令免税吗。李岩无奈,回家取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李家仅靠一家之力显然只是杯水车薪,为了动员更多的富人一同赈灾,李岩作了一首《劝赈歌》,拿到各家富户去劝勉赈济。歌曰: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此处略去144字)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
但是靠一首歌救世也太有些书生意气了,要财主们把钱粮拿出来是要讲究方法的,劝赈歌唱一百遍,喊破嗓子也没有用。所以说李岩的文武才能在协助李自成造反时显露一些,非造反的状态下,他的文武才能还是差点火候。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描述。
到崇祯13年时,李自成从深山老林里跑出来,领着几十个残兵败将由郧县、均县走河南。
这时李岩便去主动投靠,参加李自成的乱民军。注意:他是主动投靠的!
李岩初见李自成时谈了很多话,李岩对李自成说,“恨谒见之晚”,李自成对李岩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当然说的话很多,绝对不是这几句,两人谈得很投机,真是如鱼得水。
对于这一段历史,我觉得很突然,明末的士绅阶层与乱民是势不两立敌对关系,社会地位很高的李岩为什么突然去主动投靠一个流贼、强盗?他与牛金星、宋献策等野心勃勃的破落文人是完全不同的。
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之地皆尽残破糜烂,实为流寇强盗。对此,李岩非常清楚,所以他入伙后,就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后的李岩表露出他的才能。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间广布流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纯属谎言);还编出童谣,让小儿到处传唱:“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不纳粮就得抢,否则军队吃什么?),“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就是在这一年,河南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李自成从此走出隐伏商洛山中时的低谷危厄,面前展现出柳暗花明的转机。可以说,崇祯十三年后乱民军的辉煌,李岩是多有建树、为闯贼立了大功。
这时的李自成也意外的开了窍,用李岩之策收拾民心,得以建号大顺,挺进京师。但是好景不长,李自成进京后以为大事已成,不必装假了,于是抛开憋闷已久的假面具,原形毕露,军纪大坏,疯狂敛财,极度的摧残社会。
对此,李岩建言要李自成安抚前明官绅,遭到李自成的断然拒绝。
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及其属下从京城的达官贵人那里搜刮出七千万两白银,放到六部衙门的库房中,据说都铸成数百斤的大银坨子,常人很难搬动,目的是防盗。盗贼出身的人防盗更有专业水平。
纵观崇祯在位十七年,这十七年全国赋税总和也不够这个数!数量太大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大明民间之富有,二是李自成残忍的强盗本性,搜刮之狠。这笔钱李自成败逃时带走一小部分(银坨子太大,很难搬动,自己出的招,害了自己。后来的流窜中,尽数丢失,还是因为战乱之中,拿不动大银坨子),但是绝大部分都便宜了随后进京的鞑子。
一片石大战,大顺军闻得“辫子兵来了”一声大喊,竟然立时大溃,连勉强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在清兵与吴三桂夹击下,李自成退出京师,由此可见,李自成捣乱的本事不小,治国可是比崇祯要差好几个档次。
定州失败后,河南境内的李自成的部队都投降了明军。李自成同部下商议对策。李岩主动提出,愿意率军平定中州。这时李自成就开始怀疑李岩另有所图,牛金星向闯王进言,要寻找机会除掉李岩,得到闯王首肯。于是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被擒杀于军中。
失去河南根据地,李自成复为流寇,人员尽散去。这时的李自成力量太弱了,再次成了光杆司令,连城镇都是不敢去了,就抢劫村庄,在乡下抢劫时被村民程九伯所毙。
呜呼哀哉,一批明星就此谢幕下课。
李岩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他主动前往投靠李自成走上造反之路的,没有人逼他。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造反呢?
为了吃饭?为了活命?肯定不是。
有什么政治抱负吗?有什么治理社会的见解吗?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估计他也没说过。即便是有,他应该找别人,而不是李自成!
为了拯救黎民百姓?李自成并非拯救民众之人,李岩是知道的,因为他投靠李自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劝告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所以他知道李自成是强盗,完全没有“义”。为拯救黎民百姓他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决不能选择李自成。
大明朝对不起他李家?罢了他父亲的官吗?这一条倒是有可能。他父亲追随魏忠贤,崇祯没有杀他。崇祯对不起黎民百姓,对不起的人太多了,唯独对得起他李家,没有大明王朝,哪有他李家的官绅地位?他李家在百姓面前可是高高在上的。可是李岩造反了。
举人出身自然是知识分子,却毫无忠君思想,主动造大明的反,这在大明的年代很难理解,也很反常。因此,从常理上推测,他是有野心之人,否则无法解释他的举动。说好听的,是想一展胸中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改朝换代)。说难听的,也可以断言,他有野心,脑后有反骨!
李自成怀疑他有异心,是有道理的,当李自成败局已定时,从李岩的经历分析可知,他未必会继续忠于李自成,也没有继续尽忠的理由,造李自成的反是必然的!异心必然有!
李自成这种人,数年间成败多次,几经沉浮,别的本事不好说,识人的本事必然不差,以李自成的经历,识人是基本功,否则他如何拉队伍当头头?李岩毫无缘由的投李自成,造大明的反,当然也会造李自成的反。所以说李自成没有冤杀李岩,李岩死的也不冤枉。
管窥蠡测,这也是一种见解,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比较客观,还是有道理的。
---第239章完---
李岩在开封的出现将使河南的局面更加糟糕,这是因为他带来了一个及糟糕的消息,为樊尚燝的破坏变法提供了口实和炮弹。使河南的形势急转直下。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都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残酷的,有时还是血腥的。在朱万化竭力倡导的振兴经济,鼓励工商的浪潮中,这种情况也毫无例外地出现了。这也难怪,即便在后世社会主义的环境下,新兴的工商资本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老板对于员工的残酷压榨。使用童工、克扣拖欠工资、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还有高水平的,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得很形象:“不到半夜12点你都不好意思下班!”
李岩带来的消息就是在杞县出现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甚至出现限制关押工人强制劳动,买卖人口,使用童工的情况。
这种案件出现在樊尚燝对变法反攻倒算的档口,其杀伤力是很大的。
本来在封建社会里买卖人口是很常见的现象,孽待仆人、下人,甚至至人死命也不算什么新奇之事,至于童工,大明的人还没有那个概念。
但是遇到了樊尚燝,又是在这个紧要的档口,那就是问题了。在樊尚燝的眼里,工厂主、商人那就是下九流。
事实上封建社会对于下九流的定义里边没有商人、工场主。像戏子、剃头的、修脚的、吹鼓手、杠房、妓女、贼盗一类的才是下九流。一段顺口溜说明了其成员,说的很有意思: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现而今的演员可都是大腕,我可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不过古代的戏子确实属于下九流,这不是我编派的。
但是在封建士大夫的眼里工商人士都可以算作下九流。在封建的礼法中,讲究的是“士农工商”,他们认为商人逐利,道德低下,其政治地位还不如自耕农,是社会人群中是最下等,最卑贱的。大明的律法就规定,商人不准穿绫罗绸缎的衣服,否则就违背了封建的伦理道德。
可以想象得出,在他们的眼睛里,这种卑贱的下等人,是没有资格虐待工人的,这就挑战了封建的礼法,就是犯罪。
......
李岩是个好为民请命的角色,他出面为工人仗义执言毫不奇怪。他本人家庭富有,否则他也无法仗义和打抱不平,关于他,历史上有很多精彩的记录,下面摘录并评论一二。
李岩,这个时候他应该叫李信,为了方便我们就称他为李岩。他是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有了初步的社会地位,应该属于乡绅一类。
其父李精白曾任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为“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用白话翻译一下就是:追随宦官魏忠贤,论罪属于第三等级,判入狱三年,但是这入狱的惩罚可以免掉,作为替代的处罚是罢官、革除功名,降为平民。
李岩投李自成造反是不是与此有关呢?是不是他觉得他父亲冤枉,大明朝亏待了他李家呢?
李岩读书不错,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史书上说他“有文武才”,从他后来所从事的军事实践中看,他也是有点本事。他又爱打抱不平,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公子”的称呼现代社会依然沿用,但是含义、解释与大明有很大差异。现代的“公子哥”的称呼有点捧过了头,带有贬义。单独的说“某某公子”是恭维的意思。
在大明,“公子”的称呼有恭维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是吹捧、颂扬,因为那个时候是有爵位的。公子就是公爵老爷的法定接班人,就像太子是侯任皇帝、世子是侯任王爷一样,公子是侯任的公爵老爷。“公侯伯子男”公爵是爵位的最高一级。
所以大家称呼李岩为李公子,就是吹捧他是侯任的公爵老爷,说明他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决然没有后世“公子哥”的意思。
他后来成了家,娶妻汤氏,汤氏出身于杞县豪门之家,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是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红娘子的事怕是民间演绎,不靠谱。
前面说过,崇祯年间,大明帝国的弊政已经积重难返,赋税沉重,加上天灾不断,黄河决口,民众断了活路。即便如此,杞县县令宋某仍然在不停地催征钱粮,百姓的惨状让好打抱不平的李岩去见县令,为杞县百姓请命。但宋县令征税是他的职责,小小的知县能下令免税吗。李岩无奈,回家取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李家仅靠一家之力显然只是杯水车薪,为了动员更多的富人一同赈灾,李岩作了一首《劝赈歌》,拿到各家富户去劝勉赈济。歌曰: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此处略去144字)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
但是靠一首歌救世也太有些书生意气了,要财主们把钱粮拿出来是要讲究方法的,劝赈歌唱一百遍,喊破嗓子也没有用。所以说李岩的文武才能在协助李自成造反时显露一些,非造反的状态下,他的文武才能还是差点火候。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描述。
到崇祯13年时,李自成从深山老林里跑出来,领着几十个残兵败将由郧县、均县走河南。
这时李岩便去主动投靠,参加李自成的乱民军。注意:他是主动投靠的!
李岩初见李自成时谈了很多话,李岩对李自成说,“恨谒见之晚”,李自成对李岩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当然说的话很多,绝对不是这几句,两人谈得很投机,真是如鱼得水。
对于这一段历史,我觉得很突然,明末的士绅阶层与乱民是势不两立敌对关系,社会地位很高的李岩为什么突然去主动投靠一个流贼、强盗?他与牛金星、宋献策等野心勃勃的破落文人是完全不同的。
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之地皆尽残破糜烂,实为流寇强盗。对此,李岩非常清楚,所以他入伙后,就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后的李岩表露出他的才能。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间广布流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纯属谎言);还编出童谣,让小儿到处传唱:“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不纳粮就得抢,否则军队吃什么?),“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就是在这一年,河南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李自成从此走出隐伏商洛山中时的低谷危厄,面前展现出柳暗花明的转机。可以说,崇祯十三年后乱民军的辉煌,李岩是多有建树、为闯贼立了大功。
这时的李自成也意外的开了窍,用李岩之策收拾民心,得以建号大顺,挺进京师。但是好景不长,李自成进京后以为大事已成,不必装假了,于是抛开憋闷已久的假面具,原形毕露,军纪大坏,疯狂敛财,极度的摧残社会。
对此,李岩建言要李自成安抚前明官绅,遭到李自成的断然拒绝。
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及其属下从京城的达官贵人那里搜刮出七千万两白银,放到六部衙门的库房中,据说都铸成数百斤的大银坨子,常人很难搬动,目的是防盗。盗贼出身的人防盗更有专业水平。
纵观崇祯在位十七年,这十七年全国赋税总和也不够这个数!数量太大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大明民间之富有,二是李自成残忍的强盗本性,搜刮之狠。这笔钱李自成败逃时带走一小部分(银坨子太大,很难搬动,自己出的招,害了自己。后来的流窜中,尽数丢失,还是因为战乱之中,拿不动大银坨子),但是绝大部分都便宜了随后进京的鞑子。
一片石大战,大顺军闻得“辫子兵来了”一声大喊,竟然立时大溃,连勉强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在清兵与吴三桂夹击下,李自成退出京师,由此可见,李自成捣乱的本事不小,治国可是比崇祯要差好几个档次。
定州失败后,河南境内的李自成的部队都投降了明军。李自成同部下商议对策。李岩主动提出,愿意率军平定中州。这时李自成就开始怀疑李岩另有所图,牛金星向闯王进言,要寻找机会除掉李岩,得到闯王首肯。于是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被擒杀于军中。
失去河南根据地,李自成复为流寇,人员尽散去。这时的李自成力量太弱了,再次成了光杆司令,连城镇都是不敢去了,就抢劫村庄,在乡下抢劫时被村民程九伯所毙。
呜呼哀哉,一批明星就此谢幕下课。
李岩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他主动前往投靠李自成走上造反之路的,没有人逼他。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造反呢?
为了吃饭?为了活命?肯定不是。
有什么政治抱负吗?有什么治理社会的见解吗?历史上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估计他也没说过。即便是有,他应该找别人,而不是李自成!
为了拯救黎民百姓?李自成并非拯救民众之人,李岩是知道的,因为他投靠李自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劝告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所以他知道李自成是强盗,完全没有“义”。为拯救黎民百姓他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是,决不能选择李自成。
大明朝对不起他李家?罢了他父亲的官吗?这一条倒是有可能。他父亲追随魏忠贤,崇祯没有杀他。崇祯对不起黎民百姓,对不起的人太多了,唯独对得起他李家,没有大明王朝,哪有他李家的官绅地位?他李家在百姓面前可是高高在上的。可是李岩造反了。
举人出身自然是知识分子,却毫无忠君思想,主动造大明的反,这在大明的年代很难理解,也很反常。因此,从常理上推测,他是有野心之人,否则无法解释他的举动。说好听的,是想一展胸中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改朝换代)。说难听的,也可以断言,他有野心,脑后有反骨!
李自成怀疑他有异心,是有道理的,当李自成败局已定时,从李岩的经历分析可知,他未必会继续忠于李自成,也没有继续尽忠的理由,造李自成的反是必然的!异心必然有!
李自成这种人,数年间成败多次,几经沉浮,别的本事不好说,识人的本事必然不差,以李自成的经历,识人是基本功,否则他如何拉队伍当头头?李岩毫无缘由的投李自成,造大明的反,当然也会造李自成的反。所以说李自成没有冤杀李岩,李岩死的也不冤枉。
管窥蠡测,这也是一种见解,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比较客观,还是有道理的。
---第23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