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迫击炮经过试射后终于全部开火,“轰!轰!”10门炮同时打响气势也是蛮大的,顿时城墙上飞沙走石,原来林立的旗帜漫天飞舞,不时可以看到人体飞上了天。城墙上和城墙后面是炮击的重点,这些地方都是防守城墙的敌军藏匿的地点。事后发现,这个估计搞错了,炮击前,鞑子就准备跑路了,城墙上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直射炮,轰开城门!”朱顺给直射炮下达了命令。随着军号声声,两门20直射炮各打了两发炮弹,炮弹直奔城门,“轰!”的一声,厚木包铁的城门,木屑横飞散了架子,随后的炮弹把城门炸成了碎片。20毫米炮弹口径太小,仅相当于手榴弹的威力,但是,一扇木门还是经不住四发炮弹的打击。
既然只有手榴弹的威力,为什么不用手榴弹呢?手榴弹成本可是低多了。这是有原因的:炮弹是引信引爆的,在接触到城门时凌空爆炸。如果用手榴弹,且不说近距离投弹的战士有没有危险,单说那手榴弹一般都是落地后,可能还要等一会才爆炸,因为他是火药捻子延时引燃的。爆炸位置在地面,并且到城门的距离不能掌握。地面爆炸和凌空爆炸效果完全不同,差距甚远,这是爆破的常识。
看过近代战争小说、电影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样的情节,爆破的战士拿着炸药包冲上去爆破,那个炸药包是有支架的,引爆前,炸药包是需要用支架支起来的。这就是要那个凌空爆炸的效果。还有一个更精彩的令人敬仰的例子:就是英雄董存瑞炸碉堡。就是因为缺少支架,又没有凌空放置炸药包的位置,不得已,自己手举着炸药包,用身体当支架引爆炸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王元雅手拿千里镜,看得目瞪口呆。有这等火炮,可以说攻无不克呀!
“出击!”朱顺大声命令。“滴滴答答!”的冲锋号响起来。明军队伍中“万胜!”的喊声此起彼伏,在炮火的威力下,明军士气大振,拿着刀枪盾牌开始冲锋,蜂拥而上,这两天的训练算是白练了。
炮声停止了。机枪、步枪开始“砰!砰!”的射击掩护冲锋的部队,战车也开动了,慢慢地开向城门。
“按小组队形,散开!”朱顺指着几个军官大喊着。“约束部队!”终于情况有所改善,大部分士兵记起了训练的内容。北方支队的士兵也跟在官军大队的后面,一边叫骂着,指挥着官军,一边观察敌情,做好射击的准备。
这时城内的鞑子在甲喇额真的指挥下,已经打开南门,骑上战马,开始向外逃跑了,这种炮击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花皮的枪炮厉害,只挨打不能还手,鞑子擅长的弓箭都射不到对方,刀枪纯粹是废物,除了逃跑别无选择。他们不知道,南门外的山林中,一支伏击部队正等着他们,其实就算知道了,也别无选择。
官军按照命令清理了城门处的通道,战车开进城门,官军开始占领城墙,北方支队的火炮步枪也上了城墙。鞑子看着已经登上城墙的明军,开始放箭掩护撤退。明军每个小组都有盾牌,并且队伍分散,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少量的伤亡。鞑子的弓箭的确很厉害。凡是有放箭的,立刻就有机枪、步枪,迫击炮打过去。总的来说进城后的战斗是轻微的,原计划中的很多作战行动都没有充分发挥。城里的鞑子差不多全跑了,留下的就是跑不了的伤员,鞑子逃跑的速度也是惊人,他们都是一人多马的骑兵。在战车的掩护下搜索了不大的城池,这里就是个大兵营,一排一排的营房,其他建筑很少。只是俘虏了一批受伤的鞑子兵。
北方支队的一个排,进城后直奔城中的官衙。他们是朱顺安排的抢夺金银的队伍。他们的任务就是搜索事先计划好的几处可能存放金银的地点。这些情报都是前几天北方支队‘收拢’的三屯营内逃出的明军官兵提供的。搜到的金银,装了两辆战车,出城直奔北山基地而去。仗不能白打,起码弹药的钱要捞回来。事后清点,黄金也折合成白银,一共是三万多两,这仅仅是鞑子的一个甲喇,抢劫了遵化的一些乡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鞑子对中原百姓的掠夺是多么残酷。也可以看出大明的社会已经很富有,已经进入了近代文明的边沿,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萌芽,如果不是被处于落后的渔猎、奴隶社会的满清统治,中国最低限度也会与西方文明并驾齐驱,走向资本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而不是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
三屯营是背靠大山的军营,北门面向大路,是正门,南门面向山区,说是山,其实就是丘陵地形。山中预先埋伏了北方支队的一个连,和官军的一百人。这里,朱顺没有让官军带旗帜,全部隐蔽于山林中。三屯营的溃兵一到达伏击地点,步枪、掷弹筒一齐开火,面对这样的火力骑兵的威力无从发挥,何况还是不利于骑兵的山地,向前冲锋只有被屠杀的命运。经过两轮冲击后,绝望的鞑子们开始四散奔逃,丘陵地形,也不可能堵死所有的道路,亡命逃窜的鞑子也不少,被俘虏抓获的大部分是伤兵。
官军一百人的用处就是抓捕俘虏。打硬仗,不能指望这些官军,打顺风仗抓俘虏还是蛮积极勇敢的。官军也乐于干这个事儿,对这些鞑子搜身,都有不少油水。
三屯营攻击战干净利索,很快就结束了。两千个鞑子,抓了300多人的俘虏,打死近约两百人,其余的逃亡了。逃亡的鞑子,可能到京城附近去寻找他们的大部队,也可能零散逃回辽东,在当地落草为寇的可能性很小,语言不通,加上鞑子的外貌,谁见了都会杀死他们。由于鞑子的残酷杀戮,无论百姓官府都是对他们恨之入骨。这个年代满族人还没有汉化,外貌特征还是不同于汉族的。
就像后世的蒙古族一样,大草原上的蒙古百姓,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是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和汉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比如,蒙古人颧骨高,眼睛小。斯琴高娃就是蒙古人,你能看得出来吗?绝对看不出来,他们和汉族人没有什么区别。北京城里有众多的蒙古人、满人,他们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它们的祖上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两百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清代,内城(就是原来的东城区、西城区,前门楼子以北)的居民大部分是满族人,还有部分蒙古人。斯琴高娃就是这样的蒙古人。由于元朝的统治,散落在各省的蒙古人很多,这些人已经完全融入汉族之中。
......
王元雅亲自经历了全过程,真是痛快之至。他感慨之余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强军之下无名将!这等强军,不需要多少谋略,只要不孟浪,按部就班的打就是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战争的最高境界。没有了不起,令人称道的战绩,当然就出不了名将了。
如何上报朝廷,笔下生花,那就是王元雅的事情了。朱顺清点一下战场,就带兵返回了北山。按事先的约定,分了一半缴获的战马,三屯营就移交给王元雅了,三屯营一战的俘虏也全部移交。
在古代没有什么优待俘虏,人道主义的说法,尤其是异族的俘虏,一般就是杀头,汉族对待外族如此,外族对待汉族也不例外。这样对待俘虏,除了泄愤之外,对敌对我都没有好处,弊端很多,但是这个年代,没人考虑这些事。
朱顺和王元雅约定,明天开始救助难民。官府派出吏员、官军。北方支队派出一个营的官兵。官府、北方支队各出一半的钱粮、衣物。遵化城和北山设两处难民营,暂时收拢难民,营中安装大铁锅,每日供应两餐粥食。
北方支队战前高价购买的粮食,部分保存在遵化城中,这些粮食,后来以低价卖给了官府。官府的救济粮,就是这部分粮食。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九日,遵化地区有组织的救济战争难民的行动开始了,在大明朝这是绝无仅有的。
军队、官府吏员按照行政地域下到各个乡镇村庄,召集当地士绅,或者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来辅助登记需要救济的人群,给予粮食衣物。同时告诉村民,战争还没有结束,鞑子很快还会回来,要他们自寻出路,躲避一时,无处可去的可以去难民营。战后生活没有出路的,可以移民到浙江,在那里官府可以安置他们的生活。
移民浙江,这不是欺骗灾民,实在是不得已。一方面,大明朝的人不知道台湾在哪里,是个什么所在?另一方面对于像王元雅这一类官员也有个说法,取得他们的支持,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移民的第一个落脚点选择在舟山(这里确实是浙江),在那里等待运往台湾。
为了运输物资,到达北方后,北方支队在大沽口和遵化买了不少马车,加上原有的辎重车辆,运输能力还是有的。因此,凡是愿意移民浙江的,登记之后,马上可以用马车运往大沽口,等待海运。
救援中,北方支队的官兵们,看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衣食无着的人们形同乞丐,如果没有这次救助,不知多少人会在饥寒中死去。从南方带来的棉大衣很快就发放一空,不得不向遵化城中的百姓募捐,号召人们捐出多余的衣服,支援灾民。北方支队出钱,向裁缝铺紧急定做一批棉袍应急。
救灾行动进行了十天,运往大沽口的移民前后有一万多人。
---第91章完---
“直射炮,轰开城门!”朱顺给直射炮下达了命令。随着军号声声,两门20直射炮各打了两发炮弹,炮弹直奔城门,“轰!”的一声,厚木包铁的城门,木屑横飞散了架子,随后的炮弹把城门炸成了碎片。20毫米炮弹口径太小,仅相当于手榴弹的威力,但是,一扇木门还是经不住四发炮弹的打击。
既然只有手榴弹的威力,为什么不用手榴弹呢?手榴弹成本可是低多了。这是有原因的:炮弹是引信引爆的,在接触到城门时凌空爆炸。如果用手榴弹,且不说近距离投弹的战士有没有危险,单说那手榴弹一般都是落地后,可能还要等一会才爆炸,因为他是火药捻子延时引燃的。爆炸位置在地面,并且到城门的距离不能掌握。地面爆炸和凌空爆炸效果完全不同,差距甚远,这是爆破的常识。
看过近代战争小说、电影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样的情节,爆破的战士拿着炸药包冲上去爆破,那个炸药包是有支架的,引爆前,炸药包是需要用支架支起来的。这就是要那个凌空爆炸的效果。还有一个更精彩的令人敬仰的例子:就是英雄董存瑞炸碉堡。就是因为缺少支架,又没有凌空放置炸药包的位置,不得已,自己手举着炸药包,用身体当支架引爆炸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王元雅手拿千里镜,看得目瞪口呆。有这等火炮,可以说攻无不克呀!
“出击!”朱顺大声命令。“滴滴答答!”的冲锋号响起来。明军队伍中“万胜!”的喊声此起彼伏,在炮火的威力下,明军士气大振,拿着刀枪盾牌开始冲锋,蜂拥而上,这两天的训练算是白练了。
炮声停止了。机枪、步枪开始“砰!砰!”的射击掩护冲锋的部队,战车也开动了,慢慢地开向城门。
“按小组队形,散开!”朱顺指着几个军官大喊着。“约束部队!”终于情况有所改善,大部分士兵记起了训练的内容。北方支队的士兵也跟在官军大队的后面,一边叫骂着,指挥着官军,一边观察敌情,做好射击的准备。
这时城内的鞑子在甲喇额真的指挥下,已经打开南门,骑上战马,开始向外逃跑了,这种炮击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花皮的枪炮厉害,只挨打不能还手,鞑子擅长的弓箭都射不到对方,刀枪纯粹是废物,除了逃跑别无选择。他们不知道,南门外的山林中,一支伏击部队正等着他们,其实就算知道了,也别无选择。
官军按照命令清理了城门处的通道,战车开进城门,官军开始占领城墙,北方支队的火炮步枪也上了城墙。鞑子看着已经登上城墙的明军,开始放箭掩护撤退。明军每个小组都有盾牌,并且队伍分散,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少量的伤亡。鞑子的弓箭的确很厉害。凡是有放箭的,立刻就有机枪、步枪,迫击炮打过去。总的来说进城后的战斗是轻微的,原计划中的很多作战行动都没有充分发挥。城里的鞑子差不多全跑了,留下的就是跑不了的伤员,鞑子逃跑的速度也是惊人,他们都是一人多马的骑兵。在战车的掩护下搜索了不大的城池,这里就是个大兵营,一排一排的营房,其他建筑很少。只是俘虏了一批受伤的鞑子兵。
北方支队的一个排,进城后直奔城中的官衙。他们是朱顺安排的抢夺金银的队伍。他们的任务就是搜索事先计划好的几处可能存放金银的地点。这些情报都是前几天北方支队‘收拢’的三屯营内逃出的明军官兵提供的。搜到的金银,装了两辆战车,出城直奔北山基地而去。仗不能白打,起码弹药的钱要捞回来。事后清点,黄金也折合成白银,一共是三万多两,这仅仅是鞑子的一个甲喇,抢劫了遵化的一些乡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鞑子对中原百姓的掠夺是多么残酷。也可以看出大明的社会已经很富有,已经进入了近代文明的边沿,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萌芽,如果不是被处于落后的渔猎、奴隶社会的满清统治,中国最低限度也会与西方文明并驾齐驱,走向资本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而不是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
三屯营是背靠大山的军营,北门面向大路,是正门,南门面向山区,说是山,其实就是丘陵地形。山中预先埋伏了北方支队的一个连,和官军的一百人。这里,朱顺没有让官军带旗帜,全部隐蔽于山林中。三屯营的溃兵一到达伏击地点,步枪、掷弹筒一齐开火,面对这样的火力骑兵的威力无从发挥,何况还是不利于骑兵的山地,向前冲锋只有被屠杀的命运。经过两轮冲击后,绝望的鞑子们开始四散奔逃,丘陵地形,也不可能堵死所有的道路,亡命逃窜的鞑子也不少,被俘虏抓获的大部分是伤兵。
官军一百人的用处就是抓捕俘虏。打硬仗,不能指望这些官军,打顺风仗抓俘虏还是蛮积极勇敢的。官军也乐于干这个事儿,对这些鞑子搜身,都有不少油水。
三屯营攻击战干净利索,很快就结束了。两千个鞑子,抓了300多人的俘虏,打死近约两百人,其余的逃亡了。逃亡的鞑子,可能到京城附近去寻找他们的大部队,也可能零散逃回辽东,在当地落草为寇的可能性很小,语言不通,加上鞑子的外貌,谁见了都会杀死他们。由于鞑子的残酷杀戮,无论百姓官府都是对他们恨之入骨。这个年代满族人还没有汉化,外貌特征还是不同于汉族的。
就像后世的蒙古族一样,大草原上的蒙古百姓,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但是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和汉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比如,蒙古人颧骨高,眼睛小。斯琴高娃就是蒙古人,你能看得出来吗?绝对看不出来,他们和汉族人没有什么区别。北京城里有众多的蒙古人、满人,他们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它们的祖上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两百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清代,内城(就是原来的东城区、西城区,前门楼子以北)的居民大部分是满族人,还有部分蒙古人。斯琴高娃就是这样的蒙古人。由于元朝的统治,散落在各省的蒙古人很多,这些人已经完全融入汉族之中。
......
王元雅亲自经历了全过程,真是痛快之至。他感慨之余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强军之下无名将!这等强军,不需要多少谋略,只要不孟浪,按部就班的打就是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战争的最高境界。没有了不起,令人称道的战绩,当然就出不了名将了。
如何上报朝廷,笔下生花,那就是王元雅的事情了。朱顺清点一下战场,就带兵返回了北山。按事先的约定,分了一半缴获的战马,三屯营就移交给王元雅了,三屯营一战的俘虏也全部移交。
在古代没有什么优待俘虏,人道主义的说法,尤其是异族的俘虏,一般就是杀头,汉族对待外族如此,外族对待汉族也不例外。这样对待俘虏,除了泄愤之外,对敌对我都没有好处,弊端很多,但是这个年代,没人考虑这些事。
朱顺和王元雅约定,明天开始救助难民。官府派出吏员、官军。北方支队派出一个营的官兵。官府、北方支队各出一半的钱粮、衣物。遵化城和北山设两处难民营,暂时收拢难民,营中安装大铁锅,每日供应两餐粥食。
北方支队战前高价购买的粮食,部分保存在遵化城中,这些粮食,后来以低价卖给了官府。官府的救济粮,就是这部分粮食。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九日,遵化地区有组织的救济战争难民的行动开始了,在大明朝这是绝无仅有的。
军队、官府吏员按照行政地域下到各个乡镇村庄,召集当地士绅,或者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来辅助登记需要救济的人群,给予粮食衣物。同时告诉村民,战争还没有结束,鞑子很快还会回来,要他们自寻出路,躲避一时,无处可去的可以去难民营。战后生活没有出路的,可以移民到浙江,在那里官府可以安置他们的生活。
移民浙江,这不是欺骗灾民,实在是不得已。一方面,大明朝的人不知道台湾在哪里,是个什么所在?另一方面对于像王元雅这一类官员也有个说法,取得他们的支持,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移民的第一个落脚点选择在舟山(这里确实是浙江),在那里等待运往台湾。
为了运输物资,到达北方后,北方支队在大沽口和遵化买了不少马车,加上原有的辎重车辆,运输能力还是有的。因此,凡是愿意移民浙江的,登记之后,马上可以用马车运往大沽口,等待海运。
救援中,北方支队的官兵们,看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衣食无着的人们形同乞丐,如果没有这次救助,不知多少人会在饥寒中死去。从南方带来的棉大衣很快就发放一空,不得不向遵化城中的百姓募捐,号召人们捐出多余的衣服,支援灾民。北方支队出钱,向裁缝铺紧急定做一批棉袍应急。
救灾行动进行了十天,运往大沽口的移民前后有一万多人。
---第9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