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纣王最新章节!
臣麾下功曹贪赃枉法,臣已将其辞退、依法处置,可功曹一职事关重大,臣实不知该聘请何人。
而且臣以为,再由臣自己聘请功曹一职,实属不妥,故请求陛下派遣一位通过考核的士子担任,可封为品级。
这就是那太守上奏的大致意思。
当戏志才怀着莫名心情,将此事在朝会上说出来时,霎时间,一片寂静。
寂静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田丰、曹操、袁绍等等的人,都感觉全身一僵,往日所有的疑惑、迷雾,一下子仿佛闪电出现,照亮了它们。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陛下真正目的是各郡、各县的功曹主薄等职位。
只有如此,才能完美解决这么多职位的问题。
只有如此,才会让这位霸气盖世的帝皇,布局数年。
只有如此,才值得,才能说通。
为什么地方力量强大?为什么世家力量强大?
因为一位郡守几乎代表了一郡、县令代表了一县,郡丞、县丞的牵制力度很小。
郡守、县令出身的那个世家,就说明那个世家控制了那一郡、那一县。
可如果将功曹、主薄等位,都收归朝廷,都由朝廷现在任命这些通过考核的士子担任。
那后果·····
推恩令。
陡然,他们心中想起了这个词。
前汉初期,解决了诸王的大难题,将诸王的封地分割、封给他每一个子嗣。
如此看似职位多了,朝廷需要顾忌的人多了。
但力量一分散,即使那些是一家人、封地加起来还是那么大,威胁力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而现在,情况何其像。
一旦功曹、主薄等职位,由朝廷任命,由别的世家弟子担任。
那一郡、一县,就不再只是太守、县令的了。
看似世家掌握的力量更大,但实际情况跟推恩令一样,一郡一县的权利分散。
分到了更多人的手中。
如此一来,看似还都是在世家手中,实则呢?
威胁力度不可相提并论,毕竟人一多、心就不齐,世家又如何?
推恩令之下,还都是亲兄弟,不也心不齐吗?
权力只有掌握在越少数人的手里,方才会威胁越大。
一种恍然大悟油然而生,因为时代局限、因为前所未有,所以他们事先怎么都想不通,如今这位太守的上奏,顿时给这些绝顶聪明的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他们目光悄悄望向上方那霸气、威严的身影,心中止不住的震撼,敬畏。
这等眼界、手段,实在让他们叹为观止。
同时,不断想着影响究竟会如何,自己又该怎么做?
而除了这些少数已经明白的人之外,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并不明悟。
一些人感觉是无稽之谈,一向如此的情况如何能变?
要是朝廷派人去担任功曹,人一多,太守还如何掌握大权?
不能掌握大权,还如何治理好地方?
而一些人却是眼前一亮。
功曹要是由朝廷所派,那是不是主薄等职位也可以如此?
这可都是官位!
还有一县之中,那都是数量巨大的官位。
要是如此,现在朝廷最严重的问题就解决了,再容纳数千官员都不成问题,自己后辈也可以当官了。
越想,心中感觉越对,同样的恍然大悟,这么多的官位,以前怎么没有想到。
“启禀皇上,臣反对。”忽然,一位看明白了一切的官员忍不住站出来开口道。
而在下一刻,他身体僵硬起来,因为上方那道目光已经望过来了。
如渊如天,只是一道目光,就让他全身不能动弹,反抗的心思都升不起来。
心中一凉,又清醒过来。
陛下布局数年,岂能让人反对?
而且、能反对得了吗?
那些想当官的士子····
陛下之霸道举世皆知,我怎么这么傻?
想着,嘴里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讲。”这时,上方的声音响起,淡漠的似乎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臣以为。”那官员脑子不断转着,越加紧张,忽然咬牙道:“臣以为不止功曹,一郡之其他职位、也应该一并由朝廷任命。”
立刻,不少大臣看向他的目光,有些玩味了。
不过很快,戏志才出言道:“臣附议,并建言一县之职位,也应由朝廷任命。”
“臣附议。”郭嘉行礼道。
“臣附议。”田丰站出来行礼道。
“臣附议。”
····
一位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袁绍等少数人心中冰凉,叹息一声,知道已经势不可挡,行礼附议。
“内阁商议。”帝子受淡淡地说道,似乎这就是一件小事一般。
朝会结束,众多大臣心情各异的散去,有沉重、有兴奋、有叹息。
但不少大臣明白,大商的天、要变了。
‘郭兄、你觉得陛下接下来会如何做?’仍是戏志才与郭嘉二人。
郭嘉轻笑:‘不管如何做,如此继续下去,世家已经不足为患了!”
‘不错,如此,只要政策、环境合适,寒门、平民人才越来越多,世家又能如何?’戏志才轻叹,眼中的光芒越来越明亮。
‘寒门、平民人才可从来不少。’忽然,郭嘉笑道。
戏志才微愣,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那些功曹、主薄!’
说完,他也笑了起来。
是啊,人才、以往最低都是一县之才,才可以被称为人才。
可如果功曹等职位,由朝廷任命,变为真正的官。
那人才标准,就要下降了。
那些此时的功曹、主薄等职位,可是几乎有一半,都是寒门、平民出身。
一旦将那些职位也变为大商朝廷正式的官,寒门官员还会少吗?
心中一股叹服升起。
不愧为陛下啊!
····
短短不到十日时间,整个大商、都沸腾了起来。
首先便是洛阳城。
各大通过考核的士子欢呼,因为他们能当官了。
虽然可能是以前他们看不上的职位,可一旦划分好品级,那就是正式的官,可以往上奋斗的官,甚至可能比县令都大。
唯有少数一些人,心里叹息,大商的天、真的要变了。
杨家。
杨彪轻叹一声,沉默半晌道:“让他们不要反抗。”
杨修眉头一扬,急道:“父亲,如此一来、我们看似利益没有损失太多,但真正情况却大不相同啊!”
“要不如何?反抗?愚蠢。”杨彪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瞪着杨修。
似乎心中也是有些怒火,直接起身喝道:“陛下之举,损害的只是太守、郡丞、县令、县丞和他们身后世家的利益。
但这些世家有多少?
有一半吗?
而他们的家族子弟会反对吗?
我杨家那些通过考核的弟子会反对吗?他们直系亲属会反对吗?
陛下强行推动,这不到一半、还不齐心的世家,如何反抗?”
“我以为你已经成熟了,没想到你还是只会看着眼前,滚出去。”杨彪越说越气,似乎将心中这些年所有的郁气都发泄了出来。
杨修脸色郁闷羞愧,只能退了出去。
····
还是那间酒楼,还是那三个人。
此时,神色上好似都有着一股热血。
半晌,那有些侠义气质的年轻人开口道:“陛下果然雄才伟略,不知不觉中,便堂堂正正,以江海不可抵挡之势、推动了此举,从今以后,世家只能乖乖臣服了。”
说完,看向两位好友,却见这两位同样出身世家的好友,却没有什么沮丧,有的只是期待。
不禁有些玩笑道:“你们这两位世家子弟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亮家室已经衰落,算不上世家了。”那高大的年轻人沉稳笑道。
那丑陋之人撇撇嘴,无所谓道:“现在又不是我当家做主,我那些兄弟,恐怕都高兴着呢,我也应该高兴,因为有官位给我当了。”
说完,三人相视一笑。
世家、格局太小了。
他们放眼的,是天下。
····
大商十三州,大部分世家、以及寒门子弟,都在为洛阳传出来的消息高兴。
唯有各地太守、郡丞、县令、县丞,没几个高兴的。
因为那是在分他们的权力。
但除了少数几位不太聪明的,其余者一言不敢发。
因为这时要反对,那就是对抗朝廷,对抗那些想当官的士子和他们背后的世家,甚至对抗被他们聘请的功曹、主薄等人。
那些功曹、主薄等人,可也是想当真正的官的。
虽然他们可能要腾出位置让给那些通过考核的士子,但那些士子数量可不够。
肯定有很多人会继续担任这个位置。
由郡守、县令聘请,能跟朝廷任命的官职相比吗?
肯定不能。
而且就算需要自己腾出位置,他们也可以去参加考核,他们相信凭借自己的经验,定不会差。
天下沸沸扬扬,到处都是议论声,无数目光看着内阁,看着他们会拿出什么方式。
只有帝子受,一如既往的平静,丝毫不被外界所扰。
也不为数年的布局即将完成而多高兴,对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尝试。
或者说,从大明、到大隋、到现在,都是在尝试。
(第三章,谢谢支持,求订阅。)
······
臣麾下功曹贪赃枉法,臣已将其辞退、依法处置,可功曹一职事关重大,臣实不知该聘请何人。
而且臣以为,再由臣自己聘请功曹一职,实属不妥,故请求陛下派遣一位通过考核的士子担任,可封为品级。
这就是那太守上奏的大致意思。
当戏志才怀着莫名心情,将此事在朝会上说出来时,霎时间,一片寂静。
寂静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田丰、曹操、袁绍等等的人,都感觉全身一僵,往日所有的疑惑、迷雾,一下子仿佛闪电出现,照亮了它们。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陛下真正目的是各郡、各县的功曹主薄等职位。
只有如此,才能完美解决这么多职位的问题。
只有如此,才会让这位霸气盖世的帝皇,布局数年。
只有如此,才值得,才能说通。
为什么地方力量强大?为什么世家力量强大?
因为一位郡守几乎代表了一郡、县令代表了一县,郡丞、县丞的牵制力度很小。
郡守、县令出身的那个世家,就说明那个世家控制了那一郡、那一县。
可如果将功曹、主薄等位,都收归朝廷,都由朝廷现在任命这些通过考核的士子担任。
那后果·····
推恩令。
陡然,他们心中想起了这个词。
前汉初期,解决了诸王的大难题,将诸王的封地分割、封给他每一个子嗣。
如此看似职位多了,朝廷需要顾忌的人多了。
但力量一分散,即使那些是一家人、封地加起来还是那么大,威胁力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而现在,情况何其像。
一旦功曹、主薄等职位,由朝廷任命,由别的世家弟子担任。
那一郡、一县,就不再只是太守、县令的了。
看似世家掌握的力量更大,但实际情况跟推恩令一样,一郡一县的权利分散。
分到了更多人的手中。
如此一来,看似还都是在世家手中,实则呢?
威胁力度不可相提并论,毕竟人一多、心就不齐,世家又如何?
推恩令之下,还都是亲兄弟,不也心不齐吗?
权力只有掌握在越少数人的手里,方才会威胁越大。
一种恍然大悟油然而生,因为时代局限、因为前所未有,所以他们事先怎么都想不通,如今这位太守的上奏,顿时给这些绝顶聪明的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他们目光悄悄望向上方那霸气、威严的身影,心中止不住的震撼,敬畏。
这等眼界、手段,实在让他们叹为观止。
同时,不断想着影响究竟会如何,自己又该怎么做?
而除了这些少数已经明白的人之外,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并不明悟。
一些人感觉是无稽之谈,一向如此的情况如何能变?
要是朝廷派人去担任功曹,人一多,太守还如何掌握大权?
不能掌握大权,还如何治理好地方?
而一些人却是眼前一亮。
功曹要是由朝廷所派,那是不是主薄等职位也可以如此?
这可都是官位!
还有一县之中,那都是数量巨大的官位。
要是如此,现在朝廷最严重的问题就解决了,再容纳数千官员都不成问题,自己后辈也可以当官了。
越想,心中感觉越对,同样的恍然大悟,这么多的官位,以前怎么没有想到。
“启禀皇上,臣反对。”忽然,一位看明白了一切的官员忍不住站出来开口道。
而在下一刻,他身体僵硬起来,因为上方那道目光已经望过来了。
如渊如天,只是一道目光,就让他全身不能动弹,反抗的心思都升不起来。
心中一凉,又清醒过来。
陛下布局数年,岂能让人反对?
而且、能反对得了吗?
那些想当官的士子····
陛下之霸道举世皆知,我怎么这么傻?
想着,嘴里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讲。”这时,上方的声音响起,淡漠的似乎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臣以为。”那官员脑子不断转着,越加紧张,忽然咬牙道:“臣以为不止功曹,一郡之其他职位、也应该一并由朝廷任命。”
立刻,不少大臣看向他的目光,有些玩味了。
不过很快,戏志才出言道:“臣附议,并建言一县之职位,也应由朝廷任命。”
“臣附议。”郭嘉行礼道。
“臣附议。”田丰站出来行礼道。
“臣附议。”
····
一位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袁绍等少数人心中冰凉,叹息一声,知道已经势不可挡,行礼附议。
“内阁商议。”帝子受淡淡地说道,似乎这就是一件小事一般。
朝会结束,众多大臣心情各异的散去,有沉重、有兴奋、有叹息。
但不少大臣明白,大商的天、要变了。
‘郭兄、你觉得陛下接下来会如何做?’仍是戏志才与郭嘉二人。
郭嘉轻笑:‘不管如何做,如此继续下去,世家已经不足为患了!”
‘不错,如此,只要政策、环境合适,寒门、平民人才越来越多,世家又能如何?’戏志才轻叹,眼中的光芒越来越明亮。
‘寒门、平民人才可从来不少。’忽然,郭嘉笑道。
戏志才微愣,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那些功曹、主薄!’
说完,他也笑了起来。
是啊,人才、以往最低都是一县之才,才可以被称为人才。
可如果功曹等职位,由朝廷任命,变为真正的官。
那人才标准,就要下降了。
那些此时的功曹、主薄等职位,可是几乎有一半,都是寒门、平民出身。
一旦将那些职位也变为大商朝廷正式的官,寒门官员还会少吗?
心中一股叹服升起。
不愧为陛下啊!
····
短短不到十日时间,整个大商、都沸腾了起来。
首先便是洛阳城。
各大通过考核的士子欢呼,因为他们能当官了。
虽然可能是以前他们看不上的职位,可一旦划分好品级,那就是正式的官,可以往上奋斗的官,甚至可能比县令都大。
唯有少数一些人,心里叹息,大商的天、真的要变了。
杨家。
杨彪轻叹一声,沉默半晌道:“让他们不要反抗。”
杨修眉头一扬,急道:“父亲,如此一来、我们看似利益没有损失太多,但真正情况却大不相同啊!”
“要不如何?反抗?愚蠢。”杨彪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瞪着杨修。
似乎心中也是有些怒火,直接起身喝道:“陛下之举,损害的只是太守、郡丞、县令、县丞和他们身后世家的利益。
但这些世家有多少?
有一半吗?
而他们的家族子弟会反对吗?
我杨家那些通过考核的弟子会反对吗?他们直系亲属会反对吗?
陛下强行推动,这不到一半、还不齐心的世家,如何反抗?”
“我以为你已经成熟了,没想到你还是只会看着眼前,滚出去。”杨彪越说越气,似乎将心中这些年所有的郁气都发泄了出来。
杨修脸色郁闷羞愧,只能退了出去。
····
还是那间酒楼,还是那三个人。
此时,神色上好似都有着一股热血。
半晌,那有些侠义气质的年轻人开口道:“陛下果然雄才伟略,不知不觉中,便堂堂正正,以江海不可抵挡之势、推动了此举,从今以后,世家只能乖乖臣服了。”
说完,看向两位好友,却见这两位同样出身世家的好友,却没有什么沮丧,有的只是期待。
不禁有些玩笑道:“你们这两位世家子弟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亮家室已经衰落,算不上世家了。”那高大的年轻人沉稳笑道。
那丑陋之人撇撇嘴,无所谓道:“现在又不是我当家做主,我那些兄弟,恐怕都高兴着呢,我也应该高兴,因为有官位给我当了。”
说完,三人相视一笑。
世家、格局太小了。
他们放眼的,是天下。
····
大商十三州,大部分世家、以及寒门子弟,都在为洛阳传出来的消息高兴。
唯有各地太守、郡丞、县令、县丞,没几个高兴的。
因为那是在分他们的权力。
但除了少数几位不太聪明的,其余者一言不敢发。
因为这时要反对,那就是对抗朝廷,对抗那些想当官的士子和他们背后的世家,甚至对抗被他们聘请的功曹、主薄等人。
那些功曹、主薄等人,可也是想当真正的官的。
虽然他们可能要腾出位置让给那些通过考核的士子,但那些士子数量可不够。
肯定有很多人会继续担任这个位置。
由郡守、县令聘请,能跟朝廷任命的官职相比吗?
肯定不能。
而且就算需要自己腾出位置,他们也可以去参加考核,他们相信凭借自己的经验,定不会差。
天下沸沸扬扬,到处都是议论声,无数目光看着内阁,看着他们会拿出什么方式。
只有帝子受,一如既往的平静,丝毫不被外界所扰。
也不为数年的布局即将完成而多高兴,对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尝试。
或者说,从大明、到大隋、到现在,都是在尝试。
(第三章,谢谢支持,求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