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用在此处并不恰当,但说得正是这个意思……王氏是色令智昏了。
也许,正因如此,婧怡才会不相信、甚至痛恨这世上所谓感情,尤其是虚假的男女之情。
她将母亲的头靠在自己肩上,尽量放柔语声,把过继的事情、自己的打算、对丰阳郡主提的要求一一说了,末了道:“如此,有子嗣承欢膝下,有钱财傍身,地位尊荣、一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凭我的出身,能有这个结果,已是欢喜不尽。”顿了顿,又道,“若将事情闹大,即便退了婚事,也与武英王和沈贵妃结下死仇。只要他们一日不倒,别家畏惧他们权势,又有谁敢娶我?倒要在家中做一辈子老姑娘。”
王氏闻言却顿足道:“我的儿,你哪里知道当寡妇的苦处……”
“我不知道,”婧怡打断母亲的话,“可女儿知道男子的龌龊、肮脏、不堪!”
王氏呆住。
婧怡神情苦涩,望着母亲的目光中满是恨铁不成钢:“您还看不出来吗,是父亲为了一个正五品的户部给事中,将他嫡出的亲生女儿嫁给一个死人。我丝毫不会怀疑,如果有人许他一个正四品的缺,代价是杀死结发多年的妻子,他一定下得去手!”
“还有姑母,她就是那个牵线搭桥的人,也不知在这桩婚事中出过多少力,沈家为了酬谢,将成国公府的姑娘许给了表哥!母亲,”她板住王氏的肩膀,一字一顿地道,“这世道人性本恶,以利换利才是常态,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人心与感情,不如紧握手中的权势与财富……嫁入武英王府,至少我的子女不会再被拉去结阴亲。”
都已经嫁给一个死人,又哪来的子女?
王氏痛彻心扉,恨不得就此死了才好。
却听婧怡又道:“以毛氏如今之受宠,想必我很快就会有庶出的弟妹,若是个庶子,往后府中只怕会更加热闹……向丰阳郡主要的两座小院,我会着意布置其中一处,您若在府中住得烦了,可搬去那里。那五间铺面和湖州的五百亩良田,等契书下来,便先放在我处保管,所得利钱我自会送去与您。如此,别人即使眼热,也无可奈何……父亲瞧在您手中银钱面上,也会对您礼让三分。”
王氏急道:“我哪里是要这些……”
婧怡挥手示意她不必再说,只自顾道:“至于您自己的嫁妆,田地、铺面、庄子等,不如早早过到大嫂名下。谋夺老婆的嫁妆还说得过去,但父亲总不好明着算计儿媳妇的私产罢。”
王氏张口就想说不至如此,但见女儿神情,猛地忆起今日种种,到了嘴边的话哪里还说得出口?
她又怎会不知陈庭峰的为人秉性,只是想他是自己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除了跟他一辈子,她还能有哪条路走?
她万万想不到,陈庭峰竟真的能做出卖女求荣的事!
婧怡望着失魂落魄的母亲,突然笑了笑,道:“没有人能逼我做不愿做的事,说到底,还有一个死字……不过,其实我对这桩婚事还挺满意的。”
……
……
江府三房,
已嫁作人妇的婧绮绫罗加身,珠翠满头,却是面色铁青,胸口上下起伏,到底按捺不住,随手拿了手边茶盏便狠狠砸向地面。
碎瓷片和热茶水四处飞溅,伺候在一侧的侍画动都不敢动,只小心翼翼地望着自家主子面色,半晌才道:“奶奶,您消消气儿……”
婧绮冷笑连连道:“我说怎么横竖瞧不上我,原来人家眼光高着呢,看中的是国公府的小姐!”越说越是来气,又将那茶盏上的盖碗也扔了出去。
却正好落在刚进屋的江临平脚边,只听他嗤笑一声,懒洋洋道:“什么事情啊,发这么大的火?”
婧起一惊,忙换上一副甜腻腻的笑容,上前相迎,口里只道:“妾身在说母亲呢,为了给三弟娶一位高门媳妇,竟将我妹妹婧怡许给一个死人,妾身听了这消息,又是吃惊又是伤心,这才失手打了茶盏。”
江临平搂住婧绮,就势在她腰上掐了一把,笑道:“那是,就你这个傻的,削尖了脑袋往上凑,人家哪里瞧得上你?”
婧绮忙媚笑着偎入丈夫怀中,把个杨柳腰扭得水蛇一样,口里娇嗔道:“死相,谁瞧得上那个病秧子!”
江临平嘿嘿笑了两声,也不管什么青天白日,楼了婧绮便要做那事,侍画等这两日早习惯了这位爷随时随地可能会起来的兴致,轻车熟路地退出屋子,带上门,没弄出半点动静。
待事毕,江临平敞着怀慵懒地靠在贵妃榻上,看衣衫凌乱的婧绮为他起身端茶,哼笑道:“我那个小姨子,长得水灵灵、花骨朵似的,竟然要守一辈子寡,真是可惜。”
婧绮倒水的动作一滞,随即娇笑道:“二爷,您满屋子的莺莺燕燕看不过来,还要上外头怜香惜玉不成?”
江临平哈哈大笑:“哪里是外头,人是我小姨子,自家人,理当关怀的。”
“是,妾身明日就回一趟娘家,好好关怀关怀她!”
第44章 备嫁
因江泽乃沈青云的姑父,如今又恰是陈庭峰顶头上峰,官居从一品户部尚书,身份足够高贵,与两家都说得上话,武英王府便请了他做大媒,上陈家来正式提亲。
就在不久前,陈庭峰还跟在黄阁老身后卯足了劲弹压沈家,如今却结上了亲,人背后如何议论暂且不说,陈庭峰自己倒坦然自若,笑称“此一时彼一时”,招待起江泽来更是殷勤备至、热情有加。
足可见,其所谓政见,其实就是趋从利益的攀炎附势,他哪里就真有什么主张了?不过,官场尔虞我诈,这等党派之争也属常见,两面三刀的反复小人更是比比皆是。
只是在这种风口浪尖上倒戈相向,又卖了亲生女儿换取官位,这件事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陈庭峰虽得以重入仕途,众官员为自证清白,皆不敢与其相交。弹劾武英王府的折子更是如雪片般飞相御书房。
皇上却一律留中不发,竟是预备袒护到底。
看来,沈家的圣宠一时半会是衰不了……王氏吃斋念佛,成日下求菩萨显灵,叫武英王府就此倒台的大愿没有实现。眼睁睁看着丈夫将写着婧怡生辰八字的大红洒金帖交给江泽,与沈家过了小定。
又因事急从权,就近挑了个黄道吉日,把婚期定在了下月六月初八。
这却急坏了王氏……一般情况下,两家结亲从开始相看到出门子,怎么也得过个一两年功夫。婧怡到今年中秋节才及笄,她虽也开始留意,但嫁妆什么的却还没有预备。
如今只剩一月光景,又要怎生是好
虽然婧怡自己情愿,但在王氏心中,女儿此番出嫁,是要去受一辈子苦。遂下定决心,嫁妆必须格外丰厚,总不能叫她往后在夫家短了钱财。
因叫人去细细打探武英王府现任的几位少夫人进门时都是什么光景……王府虽不比天家,婚丧嫁娶有一定规制,但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总也要有些讲究。
隔一日,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前来回话,除少夫人们的陪嫁外,王府的大致情况也摸了个底。
武英王沈穆这一辈上没有兄弟,只两个妹子,前文都已详尽说过,此时便不再表,单说沈穆膝下。
沈穆十六岁迎娶当年老成国公的嫡长女蒋氏为妻,可能没有生闺女的命,四十年来一共得了光溜溜四个小子。其中,长子、次子、幺字乃蒋氏所出,第三子为庶出,生母原是沈穆身边的贴身丫鬟,后来抬了姨娘,如今早没了。
这四个儿子中,长子沈青宏自小便天资聪颖,三岁开蒙,七八岁已能出口成章,十岁上便被请封为世子,后迎娶昌平侯嫡女袁氏为妻。只可惜天妒英才,他自打娘胎出来便带有弱症,太医院院判曾断言,沈青宏身有热毒,是短命之相,即便百般呵护,也难过不惑之年。
沈家是何等权势滔天、富贵逼人,自有那金山银山请遍天下名医、用尽世间珍奇,也只吊得沈青宏将断未断一口气,终日缠绵病榻,不得起身,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苟延残喘、苦挨日子罢了。
而他今年已经三十九岁。
好在他膝下有一幼子,不过十四岁。袁氏嫁入王府十年无所出,世人皆传乃因武英王世子体弱,不能人事所致。结果十年后某日,袁氏夜梦抱月入怀而有孕,后诞下一名男婴,虽也体弱,到底不似他父亲一般,世子这一房总算后继有人。
次子沈青恒与长兄截然相反,打小身子便壮得牛一样,又爱跟着父亲习武,十五岁迎娶镇国大将军嫡女宁氏为妻,婚后七日便随沈穆上西北打匈奴,因其骁勇善战、一对双刀使得出神入化,威猛异常,皇上曾御笔亲赐“虎将”二字。
但因他常年征战在外,宁氏入门多年亦无所出。结果沈青恒二十二岁那年,跟随岳父镇国大将军宁广平往福建围剿海盗,竟就此陨落于东海之上,再没能回来。
大错已成,宁广平虽无颜再见亲家,但为了苦命的女儿,仍是上门求恳,欲将女儿带回家中,另做婚嫁。
谁知沈穆尚未说话,宁氏却已愤然拒绝,竟不肯离开武英王府,并立誓要为沈青恒一生守节。
如此,沈家二房如今只有一个宁氏,其实已经绝了户。
而沈穆的第三子沈青羽乃庶出,身体康健也无病无灾,只可惜资质平庸,至今仍是文不成武不就。因老父年迈、长兄体弱,便由他打理王府庶务。妻子方氏乃寿安伯嫡女,如今正管着王府的中馈,膝下有两子,都已开蒙上了学,算是武英王府人丁最旺的房头。
沈青云是沈穆最小的儿子,自小便被父亲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沈穆镇守西北十几年,沈青云便跟在他身边。世人皆传其文治武功,样样出挑,且身体康健、相貌出众,乃武英王最出色的儿子,也是最像他的一个。
因沈家已有个沈青恒战死沙场,皇上曾有特旨,沈家儿郎不必再上前线,其实指的就是沈青云。偏此番匈奴来犯,沈穆旧疾缠身不得亲往,沈青云便主动请缨代父出征,愿为先锋,而沈穆竟未加以阻拦。
最后,皇上点沈青云为中军参谋,随侍在三军统帅刘鹏程身边。原想跟着主帅总要安全些,哪料刘鹏程贪功冒进,中了匈奴人埋伏,赔上自己的性命不说,也将沈穆最出息的儿子给搭了进去。
就有人说,小沈氏独宠后宫二十年,已成妖妃之相,不仅蛊惑得龙心迷蒙,沈家运数更被其一人所得。如今武英王府人丁稀少、后辈福薄,眼下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花无百日红、油尽灯烛枯,多早晚也就是个繁华一场梦、到底都是空的结局。
这些却也不是什么秘辛,京城上下便是普通百姓也曾听说过两三句的。王氏派去打探的人自然都得了,却只拣些好听的说给主子,另回了陪嫁之事。
袁氏嫁进王府是做世子妃,当年用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宁氏嫁嫡次子,用的一百零八抬;方式嫁庶子,用的八十八抬。
王氏闻言,细细沉吟……袁氏乃嫡长媳,又是世子正妻,未来的武英王妃,自然不可逾越。方氏嫁的却是庶子,用了八十八抬,女儿的陪嫁怎么也不能少了这个数,否则以后怎么在方氏面前抬得起头?
而宁氏虽然出身高贵,父亲官居一品,但她与婧怡嫁的都是王府嫡子,用同样规制的陪嫁也是合情合理。因拍了板,就用一百零八抬。
遂不再耽搁,当下便开始拟定嫁妆单子,全套的黑漆红木家具,大到立柜、拔步床,小到桌椅板凳、妆台马桶;四季衣裳布料,从糊窗户的薄纱到狐狸獐子的毛料,从贴身穿的小衣到出门所用各色大衣裳,一一备齐,另有珠宝、首饰、药材、香料、瓷器、摆件、床帐、被褥等等,不一而足。
因时间紧急,王氏便花重金从京城最大的绣房斜绣坊请来十位绣娘日夜赶工,只将些最紧要的物事,如嫁衣之类叫婧怡亲自做。其他东西,来得及的做,来不及的买现成,不管价钱,只要一个好字。
这样一来,几乎掏空了大半个陈家,陈庭峰面上便有些难看。但此事他有愧在先,又畏惧武英王府权势,终究还是忍了下来,由得王氏自己张罗。
王氏却没有就此罢休,把陈庭峰从毛氏屋里叫来,对峙了整整一夜,最终从他手中要出五千两银子来,王氏从公中抽了一千两,自己的私房两千两,凑了八千两银子做了婧怡的压箱钱。
至于农庄铺面,王氏的陪嫁多在湖州,因婧怡一力劝她将这些留给陈彦华夫妇,王氏也唯恐儿子媳妇心生不满,又念及女儿已从丰阳郡主处得了许多田地铺面,便不再坚持,将这些东西都过到了刘氏名下。
再有就是陪嫁的下人,王氏命人快马加鞭回湖州找了三户老实本分擅农事的人家,加上王妈妈的儿子吴柱一家,共四户陪房。贴身丫鬟的人选,王氏本想将如意给了婧怡,但婧怡说如意早到了放出去的年纪,何必为一己私欲一再耽搁她,因亲自从王氏院中挑了个叫小葱的,改了名字叫红袖,与碧玉、碧瑶、绿袖一道凑了四个。
王氏本还想把王妈妈也给了她,却被断然拒绝了。王妈妈是王氏用惯了的人,其实也并非怎样精明能干,但这么多年过来,王氏早离不得她。说句不好听的,王妈妈陪在王氏身边的时候,远比陈庭峰多得多,婧怡又怎会将她从母亲身边带走?
王氏无法,只好另选了个叫张妈妈的,也是府里的老人,陪着婧怡一道嫁过去。
如此,婧怡此番出嫁,虽不能说是十里红妆,比起婧绮,也已好了不知多少倍,便是那勋贵人家,也不过如此的了。
只是,那满屋红彤彤的衣裳被子、窗帘帐子,也不知究竟能用几日。王氏想到此处,眼泪便扑簌簌地往下掉,她没有告诉女儿,准备的衣裳布料里多半都是青色、蓝色等素净颜色……一旦守了寡,哪里还能穿什么鲜亮粉嫩的衣裳?做多了也是浪费,徒惹伤心罢了。
第45章 出嫁
转眼已至六月初七,明天便是婧怡出阁的好日子。
王氏虽将请柬都散了出去,心中却想宾客们唯恐惹事上身,只怕都不会前来观礼。因此愈发觉得女儿委屈,婚期愈近,那泪就流得愈凶。
倒不曾料到,事情竟在这一日有了转机。
按照婚嫁习俗,成亲前一日,新娘子的闺中好友、女眷长辈会上门添妆进福。而男方则会在这一日提前将嫁妆抬回去,供宾客们品评,这叫“晒嫁妆”。若嫁妆丰厚,对新媳妇、对婆家都是大大长脸。
然而,并没有什么人来为婧怡添妆,只婧绮来了,围着满屋子红色转了两圈,嘴里啧啧道:“二婶好大手面,这正红色也不知能用几日,竟给妹妹预备了那许多……要是我那妹夫明儿传来死讯,你不是连吉服都穿不上?”越说越是得意,故意理了理身上穿的大红色遍地金缂丝褙子,笑道,“不像我,出门时娘家只给了三十六抬陪嫁,别说衣裳,便是快像样布料也找不着。好在我家二爷疼我,现在不是也穿上了缂丝衣裳?”又晃着头上的赤金点翠凤簪,“以前为个红宝石簪子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想想真真好笑,那又是个什么稀罕东西,俗气!要说富贵好看,还得是点翠的首饰!”
婧怡低着头,没有接话。
婧绮的笑容便又深了三分,语气凉凉地:“眼看着你就要出嫁,有些话也不必再避忌。都说女子嫁人第一紧要看家世,不过这茶盏总要有个盖碗才全乎。否则,夏季燥热也就罢了,到了那冬日酷寒、漫漫长夜,里面的水都得结成冰渣子,可要怎么熬呢!”说到此处,便掩着嘴吃吃笑起来。
“是么,”婧怡忽然抬起头来,微微一笑,“有些人家里,十几个茶盏,只有一个盖碗,一会子盖这个,一会子盖那个。妹妹生性喜洁,一想到那光景就直犯恶心,宁可一辈子不用盖碗……偏还有人当个宝贝。”
把个婧绮说得一噎,紫胀了面皮刚要说话,却听外面有人笑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光听见茶啊碗的。”
二人回头,便见顾昭华自外面进来,朝婧绮微微一点头,拉了婧怡道:“快出去,我方才进门时遇上了宫里来的公公,来给你送贵妃娘娘的添妆。”
几人忙出去接旨,便见前院正厅一溜儿站了一队太监,当先一个手捧拂尘,正和陈庭峰说话,见婧怡等过来,忙令在场众人齐齐跪下听旨。
往常也有宫中贵人赏赐添妆的先例,多是玉如意等物。得了恩典的人家自是欢喜不尽,将那赏赐做第一抬嫁妆,既风光又体面。
而沈贵妃心中喜欢新过门的侄儿媳妇,便也循了这例儿,却又更添十分荣宠,不仅赐了玉如意一对,更有珊瑚盆景两座、宝石盆景两座、金玉首饰两匣、人参、灵芝、何首乌等名贵药材各两匣、江南进贡湖丝、杭绸各十二匹,宫装十二套、宫扇十二把、宫花十二对。
满满当当凑了十抬,不是添妆,倒像是正儿八经地预备陪嫁。
婧怡吃惊之余,也知沈贵妃是为她做脸,忙跪下磕头谢过恩典,还未起得身来,只听门外动静,又跑进来一队太监。
却是皇上也下了赏赐,竟与沈贵妃一般无二,结结实实的十抬嫁妆!
众人见此光景,心中不免暗暗咋舌……贵妃给陈家做脸也就罢了,这陈家姑娘嫁的毕竟是她娘家侄儿。便是因阴亲一事遭人诟病,左不过还是妖妃佞妃这些话。
皇上可就不同了,大张旗鼓赏赐结阴亲的人家,不就意味着认可这种行为……那可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圣上是老糊涂了吗!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沈家荣宠依旧,皇上不管青红皂白,只管一力袒护。
</div>
</div>
也许,正因如此,婧怡才会不相信、甚至痛恨这世上所谓感情,尤其是虚假的男女之情。
她将母亲的头靠在自己肩上,尽量放柔语声,把过继的事情、自己的打算、对丰阳郡主提的要求一一说了,末了道:“如此,有子嗣承欢膝下,有钱财傍身,地位尊荣、一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凭我的出身,能有这个结果,已是欢喜不尽。”顿了顿,又道,“若将事情闹大,即便退了婚事,也与武英王和沈贵妃结下死仇。只要他们一日不倒,别家畏惧他们权势,又有谁敢娶我?倒要在家中做一辈子老姑娘。”
王氏闻言却顿足道:“我的儿,你哪里知道当寡妇的苦处……”
“我不知道,”婧怡打断母亲的话,“可女儿知道男子的龌龊、肮脏、不堪!”
王氏呆住。
婧怡神情苦涩,望着母亲的目光中满是恨铁不成钢:“您还看不出来吗,是父亲为了一个正五品的户部给事中,将他嫡出的亲生女儿嫁给一个死人。我丝毫不会怀疑,如果有人许他一个正四品的缺,代价是杀死结发多年的妻子,他一定下得去手!”
“还有姑母,她就是那个牵线搭桥的人,也不知在这桩婚事中出过多少力,沈家为了酬谢,将成国公府的姑娘许给了表哥!母亲,”她板住王氏的肩膀,一字一顿地道,“这世道人性本恶,以利换利才是常态,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人心与感情,不如紧握手中的权势与财富……嫁入武英王府,至少我的子女不会再被拉去结阴亲。”
都已经嫁给一个死人,又哪来的子女?
王氏痛彻心扉,恨不得就此死了才好。
却听婧怡又道:“以毛氏如今之受宠,想必我很快就会有庶出的弟妹,若是个庶子,往后府中只怕会更加热闹……向丰阳郡主要的两座小院,我会着意布置其中一处,您若在府中住得烦了,可搬去那里。那五间铺面和湖州的五百亩良田,等契书下来,便先放在我处保管,所得利钱我自会送去与您。如此,别人即使眼热,也无可奈何……父亲瞧在您手中银钱面上,也会对您礼让三分。”
王氏急道:“我哪里是要这些……”
婧怡挥手示意她不必再说,只自顾道:“至于您自己的嫁妆,田地、铺面、庄子等,不如早早过到大嫂名下。谋夺老婆的嫁妆还说得过去,但父亲总不好明着算计儿媳妇的私产罢。”
王氏张口就想说不至如此,但见女儿神情,猛地忆起今日种种,到了嘴边的话哪里还说得出口?
她又怎会不知陈庭峰的为人秉性,只是想他是自己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除了跟他一辈子,她还能有哪条路走?
她万万想不到,陈庭峰竟真的能做出卖女求荣的事!
婧怡望着失魂落魄的母亲,突然笑了笑,道:“没有人能逼我做不愿做的事,说到底,还有一个死字……不过,其实我对这桩婚事还挺满意的。”
……
……
江府三房,
已嫁作人妇的婧绮绫罗加身,珠翠满头,却是面色铁青,胸口上下起伏,到底按捺不住,随手拿了手边茶盏便狠狠砸向地面。
碎瓷片和热茶水四处飞溅,伺候在一侧的侍画动都不敢动,只小心翼翼地望着自家主子面色,半晌才道:“奶奶,您消消气儿……”
婧绮冷笑连连道:“我说怎么横竖瞧不上我,原来人家眼光高着呢,看中的是国公府的小姐!”越说越是来气,又将那茶盏上的盖碗也扔了出去。
却正好落在刚进屋的江临平脚边,只听他嗤笑一声,懒洋洋道:“什么事情啊,发这么大的火?”
婧起一惊,忙换上一副甜腻腻的笑容,上前相迎,口里只道:“妾身在说母亲呢,为了给三弟娶一位高门媳妇,竟将我妹妹婧怡许给一个死人,妾身听了这消息,又是吃惊又是伤心,这才失手打了茶盏。”
江临平搂住婧绮,就势在她腰上掐了一把,笑道:“那是,就你这个傻的,削尖了脑袋往上凑,人家哪里瞧得上你?”
婧绮忙媚笑着偎入丈夫怀中,把个杨柳腰扭得水蛇一样,口里娇嗔道:“死相,谁瞧得上那个病秧子!”
江临平嘿嘿笑了两声,也不管什么青天白日,楼了婧绮便要做那事,侍画等这两日早习惯了这位爷随时随地可能会起来的兴致,轻车熟路地退出屋子,带上门,没弄出半点动静。
待事毕,江临平敞着怀慵懒地靠在贵妃榻上,看衣衫凌乱的婧绮为他起身端茶,哼笑道:“我那个小姨子,长得水灵灵、花骨朵似的,竟然要守一辈子寡,真是可惜。”
婧绮倒水的动作一滞,随即娇笑道:“二爷,您满屋子的莺莺燕燕看不过来,还要上外头怜香惜玉不成?”
江临平哈哈大笑:“哪里是外头,人是我小姨子,自家人,理当关怀的。”
“是,妾身明日就回一趟娘家,好好关怀关怀她!”
第44章 备嫁
因江泽乃沈青云的姑父,如今又恰是陈庭峰顶头上峰,官居从一品户部尚书,身份足够高贵,与两家都说得上话,武英王府便请了他做大媒,上陈家来正式提亲。
就在不久前,陈庭峰还跟在黄阁老身后卯足了劲弹压沈家,如今却结上了亲,人背后如何议论暂且不说,陈庭峰自己倒坦然自若,笑称“此一时彼一时”,招待起江泽来更是殷勤备至、热情有加。
足可见,其所谓政见,其实就是趋从利益的攀炎附势,他哪里就真有什么主张了?不过,官场尔虞我诈,这等党派之争也属常见,两面三刀的反复小人更是比比皆是。
只是在这种风口浪尖上倒戈相向,又卖了亲生女儿换取官位,这件事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陈庭峰虽得以重入仕途,众官员为自证清白,皆不敢与其相交。弹劾武英王府的折子更是如雪片般飞相御书房。
皇上却一律留中不发,竟是预备袒护到底。
看来,沈家的圣宠一时半会是衰不了……王氏吃斋念佛,成日下求菩萨显灵,叫武英王府就此倒台的大愿没有实现。眼睁睁看着丈夫将写着婧怡生辰八字的大红洒金帖交给江泽,与沈家过了小定。
又因事急从权,就近挑了个黄道吉日,把婚期定在了下月六月初八。
这却急坏了王氏……一般情况下,两家结亲从开始相看到出门子,怎么也得过个一两年功夫。婧怡到今年中秋节才及笄,她虽也开始留意,但嫁妆什么的却还没有预备。
如今只剩一月光景,又要怎生是好
虽然婧怡自己情愿,但在王氏心中,女儿此番出嫁,是要去受一辈子苦。遂下定决心,嫁妆必须格外丰厚,总不能叫她往后在夫家短了钱财。
因叫人去细细打探武英王府现任的几位少夫人进门时都是什么光景……王府虽不比天家,婚丧嫁娶有一定规制,但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总也要有些讲究。
隔一日,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前来回话,除少夫人们的陪嫁外,王府的大致情况也摸了个底。
武英王沈穆这一辈上没有兄弟,只两个妹子,前文都已详尽说过,此时便不再表,单说沈穆膝下。
沈穆十六岁迎娶当年老成国公的嫡长女蒋氏为妻,可能没有生闺女的命,四十年来一共得了光溜溜四个小子。其中,长子、次子、幺字乃蒋氏所出,第三子为庶出,生母原是沈穆身边的贴身丫鬟,后来抬了姨娘,如今早没了。
这四个儿子中,长子沈青宏自小便天资聪颖,三岁开蒙,七八岁已能出口成章,十岁上便被请封为世子,后迎娶昌平侯嫡女袁氏为妻。只可惜天妒英才,他自打娘胎出来便带有弱症,太医院院判曾断言,沈青宏身有热毒,是短命之相,即便百般呵护,也难过不惑之年。
沈家是何等权势滔天、富贵逼人,自有那金山银山请遍天下名医、用尽世间珍奇,也只吊得沈青宏将断未断一口气,终日缠绵病榻,不得起身,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苟延残喘、苦挨日子罢了。
而他今年已经三十九岁。
好在他膝下有一幼子,不过十四岁。袁氏嫁入王府十年无所出,世人皆传乃因武英王世子体弱,不能人事所致。结果十年后某日,袁氏夜梦抱月入怀而有孕,后诞下一名男婴,虽也体弱,到底不似他父亲一般,世子这一房总算后继有人。
次子沈青恒与长兄截然相反,打小身子便壮得牛一样,又爱跟着父亲习武,十五岁迎娶镇国大将军嫡女宁氏为妻,婚后七日便随沈穆上西北打匈奴,因其骁勇善战、一对双刀使得出神入化,威猛异常,皇上曾御笔亲赐“虎将”二字。
但因他常年征战在外,宁氏入门多年亦无所出。结果沈青恒二十二岁那年,跟随岳父镇国大将军宁广平往福建围剿海盗,竟就此陨落于东海之上,再没能回来。
大错已成,宁广平虽无颜再见亲家,但为了苦命的女儿,仍是上门求恳,欲将女儿带回家中,另做婚嫁。
谁知沈穆尚未说话,宁氏却已愤然拒绝,竟不肯离开武英王府,并立誓要为沈青恒一生守节。
如此,沈家二房如今只有一个宁氏,其实已经绝了户。
而沈穆的第三子沈青羽乃庶出,身体康健也无病无灾,只可惜资质平庸,至今仍是文不成武不就。因老父年迈、长兄体弱,便由他打理王府庶务。妻子方氏乃寿安伯嫡女,如今正管着王府的中馈,膝下有两子,都已开蒙上了学,算是武英王府人丁最旺的房头。
沈青云是沈穆最小的儿子,自小便被父亲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沈穆镇守西北十几年,沈青云便跟在他身边。世人皆传其文治武功,样样出挑,且身体康健、相貌出众,乃武英王最出色的儿子,也是最像他的一个。
因沈家已有个沈青恒战死沙场,皇上曾有特旨,沈家儿郎不必再上前线,其实指的就是沈青云。偏此番匈奴来犯,沈穆旧疾缠身不得亲往,沈青云便主动请缨代父出征,愿为先锋,而沈穆竟未加以阻拦。
最后,皇上点沈青云为中军参谋,随侍在三军统帅刘鹏程身边。原想跟着主帅总要安全些,哪料刘鹏程贪功冒进,中了匈奴人埋伏,赔上自己的性命不说,也将沈穆最出息的儿子给搭了进去。
就有人说,小沈氏独宠后宫二十年,已成妖妃之相,不仅蛊惑得龙心迷蒙,沈家运数更被其一人所得。如今武英王府人丁稀少、后辈福薄,眼下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花无百日红、油尽灯烛枯,多早晚也就是个繁华一场梦、到底都是空的结局。
这些却也不是什么秘辛,京城上下便是普通百姓也曾听说过两三句的。王氏派去打探的人自然都得了,却只拣些好听的说给主子,另回了陪嫁之事。
袁氏嫁进王府是做世子妃,当年用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宁氏嫁嫡次子,用的一百零八抬;方式嫁庶子,用的八十八抬。
王氏闻言,细细沉吟……袁氏乃嫡长媳,又是世子正妻,未来的武英王妃,自然不可逾越。方氏嫁的却是庶子,用了八十八抬,女儿的陪嫁怎么也不能少了这个数,否则以后怎么在方氏面前抬得起头?
而宁氏虽然出身高贵,父亲官居一品,但她与婧怡嫁的都是王府嫡子,用同样规制的陪嫁也是合情合理。因拍了板,就用一百零八抬。
遂不再耽搁,当下便开始拟定嫁妆单子,全套的黑漆红木家具,大到立柜、拔步床,小到桌椅板凳、妆台马桶;四季衣裳布料,从糊窗户的薄纱到狐狸獐子的毛料,从贴身穿的小衣到出门所用各色大衣裳,一一备齐,另有珠宝、首饰、药材、香料、瓷器、摆件、床帐、被褥等等,不一而足。
因时间紧急,王氏便花重金从京城最大的绣房斜绣坊请来十位绣娘日夜赶工,只将些最紧要的物事,如嫁衣之类叫婧怡亲自做。其他东西,来得及的做,来不及的买现成,不管价钱,只要一个好字。
这样一来,几乎掏空了大半个陈家,陈庭峰面上便有些难看。但此事他有愧在先,又畏惧武英王府权势,终究还是忍了下来,由得王氏自己张罗。
王氏却没有就此罢休,把陈庭峰从毛氏屋里叫来,对峙了整整一夜,最终从他手中要出五千两银子来,王氏从公中抽了一千两,自己的私房两千两,凑了八千两银子做了婧怡的压箱钱。
至于农庄铺面,王氏的陪嫁多在湖州,因婧怡一力劝她将这些留给陈彦华夫妇,王氏也唯恐儿子媳妇心生不满,又念及女儿已从丰阳郡主处得了许多田地铺面,便不再坚持,将这些东西都过到了刘氏名下。
再有就是陪嫁的下人,王氏命人快马加鞭回湖州找了三户老实本分擅农事的人家,加上王妈妈的儿子吴柱一家,共四户陪房。贴身丫鬟的人选,王氏本想将如意给了婧怡,但婧怡说如意早到了放出去的年纪,何必为一己私欲一再耽搁她,因亲自从王氏院中挑了个叫小葱的,改了名字叫红袖,与碧玉、碧瑶、绿袖一道凑了四个。
王氏本还想把王妈妈也给了她,却被断然拒绝了。王妈妈是王氏用惯了的人,其实也并非怎样精明能干,但这么多年过来,王氏早离不得她。说句不好听的,王妈妈陪在王氏身边的时候,远比陈庭峰多得多,婧怡又怎会将她从母亲身边带走?
王氏无法,只好另选了个叫张妈妈的,也是府里的老人,陪着婧怡一道嫁过去。
如此,婧怡此番出嫁,虽不能说是十里红妆,比起婧绮,也已好了不知多少倍,便是那勋贵人家,也不过如此的了。
只是,那满屋红彤彤的衣裳被子、窗帘帐子,也不知究竟能用几日。王氏想到此处,眼泪便扑簌簌地往下掉,她没有告诉女儿,准备的衣裳布料里多半都是青色、蓝色等素净颜色……一旦守了寡,哪里还能穿什么鲜亮粉嫩的衣裳?做多了也是浪费,徒惹伤心罢了。
第45章 出嫁
转眼已至六月初七,明天便是婧怡出阁的好日子。
王氏虽将请柬都散了出去,心中却想宾客们唯恐惹事上身,只怕都不会前来观礼。因此愈发觉得女儿委屈,婚期愈近,那泪就流得愈凶。
倒不曾料到,事情竟在这一日有了转机。
按照婚嫁习俗,成亲前一日,新娘子的闺中好友、女眷长辈会上门添妆进福。而男方则会在这一日提前将嫁妆抬回去,供宾客们品评,这叫“晒嫁妆”。若嫁妆丰厚,对新媳妇、对婆家都是大大长脸。
然而,并没有什么人来为婧怡添妆,只婧绮来了,围着满屋子红色转了两圈,嘴里啧啧道:“二婶好大手面,这正红色也不知能用几日,竟给妹妹预备了那许多……要是我那妹夫明儿传来死讯,你不是连吉服都穿不上?”越说越是得意,故意理了理身上穿的大红色遍地金缂丝褙子,笑道,“不像我,出门时娘家只给了三十六抬陪嫁,别说衣裳,便是快像样布料也找不着。好在我家二爷疼我,现在不是也穿上了缂丝衣裳?”又晃着头上的赤金点翠凤簪,“以前为个红宝石簪子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想想真真好笑,那又是个什么稀罕东西,俗气!要说富贵好看,还得是点翠的首饰!”
婧怡低着头,没有接话。
婧绮的笑容便又深了三分,语气凉凉地:“眼看着你就要出嫁,有些话也不必再避忌。都说女子嫁人第一紧要看家世,不过这茶盏总要有个盖碗才全乎。否则,夏季燥热也就罢了,到了那冬日酷寒、漫漫长夜,里面的水都得结成冰渣子,可要怎么熬呢!”说到此处,便掩着嘴吃吃笑起来。
“是么,”婧怡忽然抬起头来,微微一笑,“有些人家里,十几个茶盏,只有一个盖碗,一会子盖这个,一会子盖那个。妹妹生性喜洁,一想到那光景就直犯恶心,宁可一辈子不用盖碗……偏还有人当个宝贝。”
把个婧绮说得一噎,紫胀了面皮刚要说话,却听外面有人笑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光听见茶啊碗的。”
二人回头,便见顾昭华自外面进来,朝婧绮微微一点头,拉了婧怡道:“快出去,我方才进门时遇上了宫里来的公公,来给你送贵妃娘娘的添妆。”
几人忙出去接旨,便见前院正厅一溜儿站了一队太监,当先一个手捧拂尘,正和陈庭峰说话,见婧怡等过来,忙令在场众人齐齐跪下听旨。
往常也有宫中贵人赏赐添妆的先例,多是玉如意等物。得了恩典的人家自是欢喜不尽,将那赏赐做第一抬嫁妆,既风光又体面。
而沈贵妃心中喜欢新过门的侄儿媳妇,便也循了这例儿,却又更添十分荣宠,不仅赐了玉如意一对,更有珊瑚盆景两座、宝石盆景两座、金玉首饰两匣、人参、灵芝、何首乌等名贵药材各两匣、江南进贡湖丝、杭绸各十二匹,宫装十二套、宫扇十二把、宫花十二对。
满满当当凑了十抬,不是添妆,倒像是正儿八经地预备陪嫁。
婧怡吃惊之余,也知沈贵妃是为她做脸,忙跪下磕头谢过恩典,还未起得身来,只听门外动静,又跑进来一队太监。
却是皇上也下了赏赐,竟与沈贵妃一般无二,结结实实的十抬嫁妆!
众人见此光景,心中不免暗暗咋舌……贵妃给陈家做脸也就罢了,这陈家姑娘嫁的毕竟是她娘家侄儿。便是因阴亲一事遭人诟病,左不过还是妖妃佞妃这些话。
皇上可就不同了,大张旗鼓赏赐结阴亲的人家,不就意味着认可这种行为……那可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圣上是老糊涂了吗!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沈家荣宠依旧,皇上不管青红皂白,只管一力袒护。
</div>
</div>